搜索
首页 其他

国学经典诵读唐诗

1.“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

汉铙歌十八曲[汉] 佚 名崔豹《古今注》曰:短箫铙歌,军乐也。

黄帝使岐伯作,所以建武扬威德,风劝战士也。《周礼》所谓王大捷,则令凯乐。

汉乐有《黄门鼓吹》,天子所以宴乐群臣也。《短箫铙歌》,鼓吹之一章尔,亦以锡有功诸侯。

《古今乐录》曰:“汉鼓吹铙歌十八曲,字多讹误。一曰 《朱鹭》,二曰 《思悲翁》,三曰《艾如张》,四曰 《上之回》,五曰 《拥离》,六曰《战城南》,七曰《巫山高》,八曰《上陵》,九曰《将进酒》,十曰《君马黄》,十一曰《芳树》,十二曰《有所思》,十三曰《雉子斑》,十四曰《圣人出》,十五曰 《上邪》,十六曰 《临高台》,十七曰《远如期》,十八曰《石留》。

又有《务成》《玄云》《黄爵》《钓竿》,亦汉曲也。其辞亡。

或云:汉铙歌二十一无《钓竿》,《拥离》亦曰《翁离》。”《宋书》乐志曰:《汉鼓吹铙歌》十八篇,按古今乐录,皆声辞艳相杂,不复可分。

沈约云:乐人以音声相传,训诂不可复解。凡古乐录,皆大字是辞,细字是声;声辞合写,故致然耳。

朱 鹭《仪礼·大射仪》曰:“ 建鼓在阼阶西南鼓。” 《传》云:“建犹树也,以木贯而载之,树之跗也。”

《隋书·乐志》曰:“建鼓,殷所作。又栖翔鹭於其上,不知何代所加。

或曰,鹄也,取其声扬而远闻。或曰,鹭,鼓精也。

或曰,皆非也。《诗云》:‘振振鹭,鹭于飞。

鼓咽咽,醉言归。’言古之君子,悲周道之衰,颂声之息,饰鼓以鹭,存其风流。

未知孰是。”孔颖达曰:“楚威王时,有朱鹭合沓飞翔而来舞,旧鼓吹《朱鹭曲》是也。”

谭苍醍醐云:汉初有朱鹭之瑞,故以鹭形饰鼓,又以朱鹭名鼓吹曲也。宋何承天《朱路篇》曰:“朱路扬和鸾,翠盖曜金华。”

但盛称路车之美,与汉曲异矣。朱鹭,鱼以乌。

鹭何食?食茄下。不之食,不以吐,将以问诛者。

【注】诛,《宋书》作诛。一作谏。

《诗纪》同。逯钦立注:茄,古荷字。

思悲翁思悲翁,唐思,夺我美人侵以遇。悲翁也,但我思。

蓬首狗,逐狡兔,食交君。枭子五,枭母六,拉沓高飞莫安宿。

艾如张《诗纪》云:艾与刈同,芟草也。《谷梁传》曰:艾兰以为防,置旃以为辕门。”

谓因搜狩以习武事也。 兰,香草也,言艾草以为田之大防是也。

若陈苏子卿云:“张机蓬艾侧。” 古词曰:“艾而张罗。”

又曰:“雀以高飞奈雀何?”艾而张罗,行成之。四时和,山出黄雀亦有罗,雀以高飞奈雀何?为此倚欲,谁肯礞室。

2.有哪些国学经典的古诗

一、《静夜思》 作者:唐代李白 1、全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翻译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二、《蜀相》 作者:唐代杜甫 1、全诗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翻译 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里寻找?锦城官外翠柏长得郁郁苍苍。

碧草映照石阶自有一片春色,黄鹂在密叶间空有美妙歌声。 当年先主屡次向您求教大计,辅佐先主开国扶助后主继业。

可惜您却出师征战病死军中,尝使古今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作者:唐代韩愈 1、全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2、翻译 早晨我把一篇谏书上奏给朝廷,晚上被贬潮州离京八千里路程。 本想替皇上除去那些有害的事,哪里考虑衰朽之身还顾惜余生! 阴云笼罩着秦岭家乡可在何处?大雪拥塞蓝关马儿也不肯前行。

我知道你远道而来该另有心意,正好在瘴江边把我的尸骨收清。 四、《溪居》 作者:唐代柳宗元 1、全诗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2、翻译 长久被官职所缚不得自由,有幸这次被贬谪来到南夷。

闲时常常与农田菜圃为邻,有时仿佛是个隐居山中的人。 清晨我去耕作翻除带露杂草,傍晚乘船沿着溪石哔哗前进。

独往独来碰不到世俗之人,仰望楚天的碧空而高歌自娱。 五、《陋室铭》 作者:唐代刘禹锡 1、全诗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翻译 山不在于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出名;水不在于深,只要有蛟龙栖留住就显神灵。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因我的美德使它芳名远扬。

苔藓爬上台阶染出一片碧绿,草色映入竹帘映得漫屋青色。 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多识的人,来往的没有不学无术之徒。

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没有繁杂的音乐搅扰听觉,没有文牍公务劳累身心。

似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如西蜀扬子云的草屋。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学。

3.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3.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4.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5.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6.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7.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

8.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战国策•赵策)

9.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4.求经典诵读比赛的古诗词

代悲白头翁·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

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直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5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5.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

汉铙歌十八曲

[汉] 佚 名

崔豹《古今注》曰:短箫铙歌,军乐也。黄帝使岐伯作,所以建武扬威德,风劝战士也。《周礼》

所谓王大捷,则令凯乐。汉乐有《黄门鼓吹》,天子所以宴乐群臣也。《短箫铙歌》,鼓吹之一章尔,

亦以锡有功诸侯。

《古今乐录》曰:“汉鼓吹铙歌十八曲,字多讹误。一曰 《朱鹭》,二曰 《思悲翁》,三曰《艾

如张》,四曰 《上之回》,五曰 《拥离》,六曰《战城南》,七曰《巫山高》,八曰《上陵》,九曰

《将进酒》,十曰《君马黄》,十一曰《芳树》,十二曰《有所思》,十三曰《雉子斑》,十四曰《圣

人出》,十五曰 《上邪》,十六曰 《临高台》,十七曰《远如期》,十八曰《石留》。又有《务成》

《玄云》《黄爵》《钓竿》,亦汉曲也。其辞亡。或云:汉铙歌二十一无《钓竿》,《拥离》亦曰《翁

离》。”《宋书》乐志曰:《汉鼓吹铙歌》十八篇,按古今乐录,皆声辞艳相杂,不复可分。沈约云:

乐人以音声相传,训诂不可复解。凡古乐录,皆大字是辞,细字是声;声辞合写,故致然耳。

朱 鹭

《仪礼·大射仪》曰:“ 建鼓在阼阶西南鼓。” 《传》云:“建犹树也,以木贯而载之,树之跗

也。”《隋书·乐志》曰:“建鼓,殷所作。又栖翔鹭於其上,不知何代所加。或曰,鹄也,取其声扬

而远闻。或曰,鹭,鼓精也。或曰,皆非也。《诗云》:‘振振鹭,鹭于飞。鼓咽咽,醉言归。’言古

之君子,悲周道之衰,颂声之息,饰鼓以鹭,存其风流。未知孰是。”孔颖达曰:“楚威王时,有朱鹭

合沓飞翔而来舞,旧鼓吹《朱鹭曲》是也。”谭苍醍醐云:汉初有朱鹭之瑞,故以鹭形饰鼓,又以朱鹭

名鼓吹曲也。宋何承天《朱路篇》曰:“朱路扬和鸾,翠盖曜金华。”但盛称路车之美,与汉曲异矣。

朱鹭,鱼以乌。鹭何食?食茄下。不之食,不以吐,将以问诛者。

【注】诛,《宋书》作诛。一作谏。《诗纪》同。 逯钦立注:茄,古荷字。

思悲翁

思悲翁,唐思,夺我美人侵以遇。悲翁也,但我思。蓬首狗,逐狡兔,食交君。枭子五,枭母六,

拉沓高飞莫安宿。

艾如张

《诗纪》云:艾与刈同,芟草也。《谷梁传》曰:艾兰以为防,置旃以为辕门。”谓因搜狩以习武

事也。 兰,香草也,言艾草以为田之大防是也。若陈苏子卿云:“张机蓬艾侧。” 古词曰:“艾而张

罗。”又曰:“雀以高飞奈雀何?”

艾而张罗,行成之。四时和,山出黄雀亦有罗,雀以高飞奈雀何?为此倚欲,谁肯礞室。

【注】礞,当作礈。古坠字。董若雨曰:礈当是坠字之误。案此说是。《汉书》叙传。薄姬礈宗文

产德。师古注。礈。古坠字。

/sicijianshang/shigelangsonggao/190728128241907289495763.htm

6.国学经典三字经中古诗有什么

《三字经》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养不教 父之过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亲师友 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首孝弟 次见闻知某数 识某文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父子亲 夫妇顺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曰水火 木金土此五行 本乎数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稻粱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马牛羊 鸡犬豕此六畜 人所饲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具匏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高曾祖 父而身身而子 子而孙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长幼序 友与朋君则敬 臣则忠 此十义 人所同 凡训蒙 须讲究详训诂 名句读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孟子者 七篇止讲道德 说仁义 作中庸 乃孔伋 中不偏 庸不易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孝经通 四书熟如六经 始可读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有典谟 有训诰有誓命 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曰国风 曰雅颂号四诗 当讽咏 诗既亡 春秋作 寓褒贬 别善恶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谷梁 经既明 方读子撮其要 记其事 五子者 有荀杨 文中子 及老庄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自羲农 至黄帝号三皇 居上世 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 称盛世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夏传子 家天下四百载 迁夏社 汤伐夏 国号商 六百载 至纣亡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 最长久 周辙东 王纲堕逞干戈 尚游说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嬴秦氏 始兼并 传二世 楚汉争 高祖兴 汉业建至孝平 王莽篡 光武兴 为东汉 四百年 终于献魏蜀吴 争汉鼎 号三国 迄两晋 宋齐继 梁陈承为南朝 都金陵 北元魏 分东西 宇文周 与高齐迨至隋 一土宇 不再传 失统绪 唐高祖 起义师除隋乱 创国基 二十传 三百载 梁灭之 国乃改梁唐晋 及汉周 称五代 皆有由 炎宋兴 受周禅十八传 南北混 辽与金 皆称帝 元灭金 绝宋世舆图广 超前代 九十年 国祚废 太祖兴 国大明号洪武 都金陵 迨成祖 迁燕京 十六世 至崇祯权阉肆 寇如林 李闯出 神器焚 清世祖 应景命靖四方 克大定 古今史 全在兹 载治乱 知兴衰读史书 考实录 通古今 若亲目 口而诵 心而惟朝于斯 夕于斯 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赵中令 读鲁论 彼既仕 学且勤 披蒲编 削竹简彼无书 且知勉 头悬梁 锥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如负薪 如挂角身虽劳 犹苦卓 苏老泉 二十七 始发愤 读书籍彼既老 犹悔迟 尔小生 宜早思 若梁灏 八十二对大廷 魁多士 彼既成 众称异 尔小生 宜立志莹八岁 能咏诗 泌七岁 能赋棋 彼颖悟 人称奇尔幼学 当效之 蔡文姬 能辨琴 谢道韫 能咏吟彼女子 且聪敏 尔男子 当自警 唐刘晏 方七岁举神童 作正字 彼虽幼 身已仕 尔幼学 勉而致有为者 亦若是 犬守夜 鸡司晨 苟不学 曷为人蚕吐丝 蜂酿蜜 人不学 不如物 幼而学 壮而行上致君 下泽民 扬名声 显父母 光于前 裕于后人遗子 金满嬴 我教子 惟一经 勤有功 戏无益戒之哉 宜勉力。

7.请问有什么诗词适合国学经典诵读,要求内容长一些,思想感情积极向

一、《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解:学了以后要不断地温习和实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商讨学问),不是很令人高兴吗?虽然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美;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之本舆?”解:孔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欢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欢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一个有道德的人,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基础打牢了,道就会产生。一个人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解: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德是很少的。”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改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解:子夏说:“一个人要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解:孔子说:“弟子们在家要孝顺自己的父母,出外要敬爱自己的兄长。寡言少语,说话诚实可信。

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德之。”

解:子贡说:“我老师他老人家是靠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来取得人们信赖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解:孔子说:“不断地温习旧知识,在此基础上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就可以当老师。”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解:(孔子的弟子)有子说:“礼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到恰当为可贵!”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而已。解:孔子说:“一个人有道德的君子,吃饭时不要求饱足,居住时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谨慎,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

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子曰:“不患人之不知已,患不知人也。”

解:孔子说:“(一个人)不要愁别人不理解自己,愁的是该是自己不了解别人。”二、《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解: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政,你就会像天上的北极星一样,在一定的位置上,许多星星都来拱卫着你。”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解:孔子说:“用政法来教育人民,用刑法来对待人民,人民只能暂时免于罪过,却没有羞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引导他们,使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不仅有羞耻之心,而且知道怎样是正确的行为。”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解:(孔子的弟子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个君子时),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能够算是一个君子了。”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解:孔子说:“一个有道德的君子讲的是团结协调,而不是勾勾搭搭,而那种没有道德的小人,却是勾勾搭搭,不讲团结,不顾大局。”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孔子说:“只是读书,不去思考,也不能实用,那学习起来就会迷惘。如果只是苦思冥想,而不去读书充实自己,你就思不下去,疑而不定。”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解:孔子对弟子仲由说:“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子曰:“临之以庄,则敬之;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解:孔子说:“你对待人民的事情严肃认真,他们对待你也会恭敬起来,你孝顺父母,慈爱幼小,他们也就会对你尽心竭力了。

你提拔好人,教育能力不好的人,他们也就会互相劝勉。”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事也。”

解: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誉,就不知对他怎么办了(对这个人就不可交往)。”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解:孔子说:“遇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不敢出面,就是懦弱。”三、《论语·里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解:孔子说:“富裕与显贵,是人人所盼望的;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它,一个君子不会接受的。

贫穷和下贱,是人人所厌恶的;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抛弃它,一个君子也不会干的。”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解: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一切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处理问题,就会招来很多人的怨恨。”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解:孔子说:“一个有道德的君子,言语要谨慎,工作要勤劳、敏捷。”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解: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太孤单,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作伴。”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解:曾子说。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