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以关于'霜'的诗词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秋词 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杂诗 龚自珍 霜豪掷罢倚天寒,任作淋漓淡墨看。 何敢自矜医国手,药方只贩古时丹。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长安秋望 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天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立春偶成 张轼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2.关于霜的诗句1、静夜思 【作者】李白 【朝代】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江城子·密州出猎 【作者】苏轼 【朝代】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亲自杀一头老虎,像孙权一样给大家看看。 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到云中,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 3、夜泊枫江 【作者】张继 【朝代】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4、雁门太守行 【作者】李贺 【朝代】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5、山行 【作者】杜牧 【朝代】唐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3.描写霜的古诗有那些(带有作者和诗词名)1.《霜》唐.徐寅 应节谁穷造成端,菊黄豺祭问应难。 红窗透出鸳衾冷,白草飞时雁塞寒。 露结芝兰琼屑厚,日乾葵藿粉痕残。 世间无此摧摇落,松竹何人肯便看。 2.《霜》唐.袁郊 古今何事不思量,尽信邹生感彼苍。 但想燕山吹暖律,炎天岂不解飞霜。 3.《霜冷》宋.陆游 梅花消息动江边,渐见新春换故年。 莫道孤翁心似铁,夜来霜冷透青毡。 4.《霜夜》宋.陆游 梅花欲动梦魂狂,橙子闲搓指爪香。 莫怪草堂清到骨,一梳残月伴新霜。 5.《拒霜花》宋.王安石 落尽群花独自芳,红英浑欲拒严霜。 开元天子千秋节,戚里人家承露囊。 4.描写霜的古诗有哪些叶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霜重鼓寒声不起 霜叶红于二月花 羌管悠悠霜满天 山行 杜 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山行 杜 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描写秋霜的宋词八声甘州 刘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渔 家 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求描写冬天景物的宋词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唐·杜甫《对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唐·白居易《夜雪》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唐·刘驾《苦寒吟》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元·黄庚《雪》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夏天。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 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春余:春末。 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 淅:风吹拂的样子。 唐·韩愈《送刘师服》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 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 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 唐·贾弇《孟夏》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 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 唐·高骈《山亭夏日》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麦气:麦收时的气息。 花时:花开之时。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 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嘉树:树的美称。 意谓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