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车宝马古诗词形容“香车宝马”古诗词有: 1. 宋代—赵长卿《宝鼎现(上元)》 正年少、尽香车宝马,次第追随士女。 2. 宋代—吴潜《永遇乐(三和)》 香车宝马,珠帘翠幕,不怕禁更敲五。霓裳曲,惊回好梦,误游紫宫朱府。 3. 宋代—曾布《水调歌头》 堤上莺花撩乱,香车宝马纵横。草软平沙稳。高楼两岸春风,语笑隔帘声。 4. 宋代—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1. 明代—王磐《古蟾宫·元宵》 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 2. 元代—未知作者《【双调】水仙子 杂咏》 香车宝马出城西,淡淡和风日正迟。 2.宝马香车雕满路下句是什么辛弃疾——《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tuo1)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辞海》1989年版) 【注释】: 元夕:阴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 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宝马雕车:华美的车马。 凤箫:箫的美称。 玉壶:指月亮。 鱼龙舞:指舞鱼、龙灯。 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的首饰。这里指盛妆的妇女。 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 蓦然:突然,猛然。 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赏析】: 此词极力渲染元宵节观灯的盛况。满城灯火,游人如织,通宵欢乐的热闹景象,但这一切都是为“那人”的出现而设。而那自甘寂寞的“那人”,正如梁启超所说:“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众里寻他千百度”以下四句,被王国维解作“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之第三种境界,即豁然贯通的境界。 3.香车宝马古诗词形容“香车宝马”古诗词有: 宋代—赵长卿《宝鼎现(上元)》 正年少、尽香车宝马,次第追随士女。 宋代—吴潜《永遇乐(三和)》 香车宝马,珠帘翠幕,不怕禁更敲五。霓裳曲,惊回好梦,误游紫宫朱府。 宋代—曾布《水调歌头》 堤上莺花撩乱,香车宝马纵横。草软平沙稳。 高楼两岸春风,语笑隔帘声。宋代—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明代—王磐《古蟾宫·元宵》 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元代—未知作者《【双调】水仙子 杂咏》 香车宝马出城西,淡淡和风日正迟。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小题1:比喻、夸张、想象。(2分,答两种即可。) 描绘了皇都璀璨辉煌、繁华热闹的元宵盛况:全城灯火,五彩缤纷;街上车马华丽,宫前火树银花;飘落的银河星灯辉映,令人分不清天上人间。(根据景象特点1分,简要描述1分。) 小题2:第一问:抒发了词人身处异乡适逢佳节的孤寂凄冷的羁旅之愁和不能与亲人团聚的思乡思亲之情。第二问:上片虚写京城元宵佳节的盛况,下片极写现实处境之落拓。 一虚一实,一乐一悲,以虚衬实,以乐衬悲。(每问2 分) 小题1: 试题分析: “闻道”,知作者未曾涉足其间,下文只是虚写,属想象。接下来以夸张手法极写车马如云,更见士女之众,兴致之高。这里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然后根据景象的特点简要描述。 点评:鉴赏诗歌形象,要了解诗中写了哪些具体形象(具象),有些形象还呈迭加形,这些具象合起来是要表现一个什么形象,弄清它们的字面意义。其次是分析特点。人物形象的性格品质特点,物象和景象的突出特征等,要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概括,以便更好地把握诗歌的主旨。再次是体会形象中寄寓的诗人的思想感情。古典诗歌的形象使用,往往是有规律的,他们的联想思路与当时的文化意识有关,诗歌中很多形象往往被赋予某种特定的含义,这种形象就成为了诗歌意象。这一系列意象都是评价诗歌的思想和感情的门径。我们可以积累一些古典诗词意象方面的材料,作一些鉴赏练习,以提高鉴赏能力。 小题2: 试题分析:要紧抓住下片中的“江南憔悴客”“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这几句。对这几句既要抓住带有感情倾向的词语,又要关注诗句中的意象,如“月”。可知抒发了词人身处异乡适逢佳节的孤寂凄冷的羁旅之愁和不能与亲人团聚的思乡思亲之情。词的结构,一般是上片写景叙事,下片抒情议论。只不过本词上片是虚写景,下片写实,通过虚实相衬来抒情。 点评:问下片抒发了词人的什么情感,也要从诗歌的整体出发。因此,做这类题的解答,我们可以先抓住诗歌的标题,从而了解诗歌的题材,即诗歌的主题类别。比如本诗从标题看是送别诗,我们可以结合送别诗常表现的思想感情,结合具体的诗句来分析,可以就比较容易了。 5.“青枝玉柳黄金镂,宝马雕车香满路青枝玉柳黄金镂--这个出处不明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则既写出了元夕之夜亲人意外相逢的喜悦,又表现出对心中美人的追求。原诗是: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 东风仿佛吹开了盛开鲜花的千棵树,又如将空中的繁星吹落,象阵阵星雨。华丽的香车宝马在路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悦耳的音乐之声四处回荡,职如风萧和玉壶在空中流光飞舞,热闹的夜晚鱼龙形的彩灯在翻腾。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晶莹多彩的装扮在人群中晃动。她们面容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 意思是她费了很大的劲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找了很久却没有找到,当然静下来时却发现你所要找的东西却在自己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