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草原爱情诗句大全《出塞作》【唐】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躲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雪嫖姚。 《丰乐亭游春》【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寄刘驾》【唐】曹邺 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 《塞上行》【唐】鲍溶 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 《边方春兴》【唐】高骈 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古诗歌——乐府·(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早低见牛羊。 3.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 4.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 5.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6.斜阳无睹看斜阳,山包林荫俱染黄。莫道老牛归去饱,牧人炉下正生香。 7.七律·乌鸦·和塞北草原 羽色深深何众嫌?真言诤语反诬谗!相依福祸随君往,无妄灾殃任客冤。 鸦噪树低无绝唱,乌啼月落有余篇。俗清风雅本难定,大智如愚乃巨贤。 8.塞北草原诗: 出语真实惹众嫌,一身乌色更招谗。预知福祸殷勤报,反被智愚颠倒冤。 衔肉唱歌留笑柄,投石喝水作佳传。抑扬褒贬由他去,依旧枝头畅所言。 2.关于大草原的诗词描写大草原:现代诗歌草原 文 / 王卫科??你起伏成一种姿势??嫩绿的表情细腻的肌肤??迎接着生命的呼唤和腾格里??上天的眷顾和收殓??这博大宽阔一望无垠的地理??让自由的血液融入躯体????洁净的身心奔放的灵魂??我在压抑虚空的都市里??感受和向往着你的自尊??你是我心中最美丽的风景??我多么希望有一天??你的四肢能够向四面八方??努力地铺展??让生命的希望能够吞噬那些??沙尘暴造成的恶劣影响????辽阔的疆域矫健的马匹??清澈的泉水野花的美丽??摇曳的芦苇飞翔的天鹅??肥大的羊群朴实的牧民??浓郁的马奶可口的肉食??原始的状态在这里延续??纯洁的心田在这里繁衍????你是上帝对善良的赏赐??罪孽的人类无知地荼毒着你??你是迷茫人眼中的天堂??残酷的现实无情地毁灭着你??你的泉源已经浑浊肮脏??你的容颜变的憔悴枯黄??是谁把你的美丽愚昧地埋葬??你如今在我的眼中一片迷茫????哀伤的眼神只能守望??旧日的想象??麻木的人类丧尽了天良??欲壑难填的人类呀??你真的希望有朝一日??被滚滚的黄沙悄悄地掩埋??你的遭遇让我感伤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古代民歌,歌咏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敕勒川,阴山下”,说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阴山是绵亘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阴山为背景,给人以壮阔雄伟的印象。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环顾四野,天空就像其大无比的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天苍苍,野茫茫”,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无际,一片茫茫。 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 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进修,境界便顿然改观。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 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 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晴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敕勒族人用穹庐――圆顶毡帐来比喻草原的天空,对“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讴歌赞美,这样的审美情趣与他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穹庐是游牧异议的活动居室,牛羊和牧草是他们的衣食来源,对于这些与他们的生活和命运相关的事物 ,他们有着极深极厚的感情。 所以我们说,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我们并且认为,这首民歌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原因也在这里。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崖。 3.关于赞美草原的诗词咏草原敕勒歌 北朝乐府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翻译】 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象毡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 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绝句草原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 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 草原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 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草原斜阳无睹看斜阳,山包林荫俱染黄。 莫道老牛归去饱,牧人炉下正生香。 《初春小雨》【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北山》【宋】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丰乐亭游春》【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寄刘驾》【唐】曹邺 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 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 《塞上行》【唐】鲍溶 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 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 《边方春兴》【唐】高骈 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 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送别》【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律诗乌鸦•和塞北草 羽色深深何众嫌?真言诤语反诬谗!相依福祸随君往,无妄灾殃任客冤。 鸦噪树低无绝唱,乌啼月落有余篇。俗清风雅本难定,大智如愚乃巨贤。 附塞北草原诗: 出语真实惹众嫌,一身乌色更招谗。预知福祸殷勤报,反被智愚颠倒冤。 衔肉唱歌留笑柄,投石喝水作佳传。抑扬褒贬由他去,依旧枝头畅所言。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求关于草原的诗词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此诗作于贞元三年(787),作者时年十六。 诗是应考的习作。按科场考试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工,全篇要空灵浑成,方称得体。 束缚如此之严,故此体向少佳作。据载,作者这年始自江南入京,谒名士顾况时投献的诗文中即有此作。 起初,顾况看着这年轻士子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虽是拿居易的名字打趣,却也有言外之意,说京城不好混饭吃。 及读至“野火烧不尽”二句,不禁大为嗟赏,道:“道得个语,居亦易矣。”并广为延誉。 (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可见此诗在当时就为人称道。 命题“古原草送别”颇有意思。 草与别情,似从古代的骚人写出“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的名句以来,就结了缘。 但要写出“古原草”的特色而兼关送别之意,尤其是要写出新意,仍是不易的。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 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啊,这话看来平常,却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 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 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 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 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 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 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看那“离离原上草”,不是绿色的胜利的旗帜么!“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此两句“不若刘长卿‘春入烧痕青’语简而意尽”,实未见得。 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 而刘句命意虽似,而韵味不足,远不如白句为人乐道。 如果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而将重点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别”题意,故是一转。 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而此联为的对,妙在精工,颇觉变化有致。“远芳”、“睛翠”都写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体、生动。 芳曰“远”,古原上清香弥漫可嗅;翠曰“晴”,则绿草沐浴着阳光,秀色如见。“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 “古道”、“荒城”则扣题面“古原”极切。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 比较“乱蛬鸣古堑,残日照荒台”(僧古怀《原上秋草》)的秋原,该是如何生气勃勃!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5.关于草原的诗词文章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想着草原,念着草原,已经很有一些年头了。 这样的念想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和欲望。当一个人的灵魂长时间的与某种自然环境相互浸染时,他的血液里是否也有了与这种环境相适应的某些特质?我想,前世,我一定在某片广袤草原的深处,骑着或温顺或狂野的马,从缤纷的草原野花中穿行而过,或许还会唱一路豪迈苍凉的藏歌,任碧空中丝丝云彩在歌声中颤栗着飞行…… 但凡熟悉我的人都知道,这是我做了太久远的一个梦。 当听见“草原”两字从我的心底深情流淌而出时,多数人会以不屑的口吻劝我:草原有什么好看。无非是一大片单调的草,偶尔会冒出一个小山丘而已。 要走还是到别的地方为好。在这样的说辞里,我的心几乎是痛楚的。 “爱一个人就是爱他的全部。”类推下去,爱一个地方也便爱着她四季的容颜,爱着她身躯内涵纳的一切。 这就仿佛一个孩子看着自己的母亲,怎么看,她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而我想念的草原,也真的一如我想念着的母亲,愈是远离,那种独特的源于想象的美便愈发凸显。 我其实不很清楚,踏上草原的那一刻起,我该以怎样的行为方式来表现我长久的思念。“大象无形”,那么,大喜大悲都应该无声?当我真正成为草原归来的游子时,是扑入她宽厚苍凉的胸膛痛哭失声,还是忍住满心的悲喜,静静地、深情地与她对视,将一生的思念与向往通过眼神淋漓尽致的张扬? 一个梦,经年的做着;一种思念,遥遥的折磨着半生的情绪,其间总会隐含一些特别的理由才是。 否则,如何面对一生的光阴?在这样的怀想中,我无数次的想象自己溶入草原的生活:骑一骑雄健的快马,挥鞭扬蹄,向无际的天边飞驰;搭一顶帐篷,在青草和奶茶的香味中,成为一个传统、朴实、厚道的美丽的草原女子;携一位相知一生的爱人,穷尽一生的时间和想象,去成就一个经典的、传世的、不朽的草原爱情故事…… 梦做到这里,似乎已经到达了美的极致。而我梦里的草原距离我的生活到底还有多远?我终于下定决心,用身体和灵魂去同时感受这段距离,缩小这段距离,否则,生命里会有很大的遗憾。 十月伊始,在浓重的秋色里,踏上了归向草原的行程,在山区逶迤盘旋的公路上,以车代步,我向着我的梦深入,而一双睿智的眼睛,看着我虔诚的心动,情不自禁的滴下了泪水。天,在那时,开始下雨了,一滴滴,一阵阵,冷冷的落在我暖和柔软的心田。 心便开始渐渐的冷却下来。可终有一丝热气不肯散去:或许草原上正漂浮着秋天阳光的颗粒,正弥漫着秋天阳光的清香。 在这丝希望的支持下,痴心不改的向着梦里的草原继续前行。那时,车内正播放着一首流行歌曲,歌手忧郁的声音里满是悲伤:“在雨中,我想着你;在夜里,我念着你……”那时,我想,我的草原一定会拨开蒙蒙雨雾,以雄健的身姿走进我充满渴望的视野。 驶过无数的险滩,峰回路转之际,车子进入了茂县境内,从此开始,将是一段完全陌生的旅程。我将沉浸于梦境的思绪收回来。 因为我很清楚,在很多陌生的路途中,会有一些你难以预料的风景和场景。我必须全副身心地去关注我身之所处的这段现实的时空,去抓住这段陌生旅途中可能有的一些不曾有过的经历。 山,还是先前那些山的风骨;水,依然有着先前那些水的清冷和温柔;路,却已泥泞不堪。我的眼睛注视着窗外的风景,身体却明显的感受到行路的艰难。 现实与梦,本就是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现实里,勤奋的工作,勇敢的微笑。 梦里,却有依稀的泪光闪动。这或许是大多数正在生活着的人们的真实感受。 若是再有些不同寻常的心思,想将梦带入现实,不知道会是怎样的结局。 梦里的草原终究是以远离的姿势呈现在我的思想里了。 结局就是这样,车像搁浅的小船一样陷在厚厚的、软软的泥泞中,前行不得,后退也不得。摇下车窗,看着窗外糨糊样的稀泥,心中袅袅升起一声叹息:这就是结局!那些被载重货车碾过的深陷的车辙,成为阻挡梦想行程的唯一存在。 心灵的高贵在一段五十米长的泥路前无所适丛。 前行的路还有太多深不可测的泥泞。 若是后退,只需退回到这段刚进入泥泞,退回虽然艰难,但至少能让人看见艰难的程度。相对而言,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多少比这更艰险的泥泞?谁也无法预知。 在很多种不同的前行场景中,我们因为不可预知而只能选择退却。这种无奈的妥协里,满含着无尽的失落和伤感。 而现实总是这样,失落也罢,伤感也罢,接近梦想的那段路程永远令人始料未及的充满泥泞,这就是真实的现实,残酷而冷漠。 草原!草原!在我返回的过程中越来越远,以至于我梦境里那些清晰的草、牛羊、牧人都模糊成一团团异色的雾。 在冷冷的秋雨里,我瑟缩着。冬天快要到了,暂且于此寻求一些温暖吧。 我深信,这不是最终的结局。 6.关于草原的诗句、《送别》【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2、《乌衣巷》【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3、《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敕勒歌》【南北】无名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5、《初春小雨》【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6、《立春偶成》【宋】张轼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7、《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8、《北山》【宋】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9、《出塞作》【唐】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躲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雪嫖姚。 10、《丰乐亭游春》【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1、《寄刘驾》【唐】曹邺 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 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 12、《塞上行》【唐】鲍溶 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 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 13、《边方春兴》【唐】高骈 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 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 7.关于草原的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敕勒歌》【南北】无名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出塞作》【唐】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躲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雪嫖姚 《丰乐亭游春》【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塞上行》【唐】鲍溶 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 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 《边方春兴》【唐】高骈 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 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 8.关于草原的诗词文章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想着草原,念着草原,已经很有一些年头了。 这样的念想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和欲望。当一个人的灵魂长时间的与某种自然环境相互浸染时,他的血液里是否也有了与这种环境相适应的某些特质?我想,前世,我一定在某片广袤草原的深处,骑着或温顺或狂野的马,从缤纷的草原野花中穿行而过,或许还会唱一路豪迈苍凉的藏歌,任碧空中丝丝云彩在歌声中颤栗着飞行…… 但凡熟悉我的人都知道,这是我做了太久远的一个梦。 当听见“草原”两字从我的心底深情流淌而出时,多数人会以不屑的口吻劝我:草原有什么好看。无非是一大片单调的草,偶尔会冒出一个小山丘而已。 要走还是到别的地方为好。在这样的说辞里,我的心几乎是痛楚的。 “爱一个人就是爱他的全部。”类推下去,爱一个地方也便爱着她四季的容颜,爱着她身躯内涵纳的一切。 这就仿佛一个孩子看着自己的母亲,怎么看,她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而我想念的草原,也真的一如我想念着的母亲,愈是远离,那种独特的源于想象的美便愈发凸显。 我其实不很清楚,踏上草原的那一刻起,我该以怎样的行为方式来表现我长久的思念。“大象无形”,那么,大喜大悲都应该无声?当我真正成为草原归来的游子时,是扑入她宽厚苍凉的胸膛痛哭失声,还是忍住满心的悲喜,静静地、深情地与她对视,将一生的思念与向往通过眼神淋漓尽致的张扬? 一个梦,经年的做着;一种思念,遥遥的折磨着半生的情绪,其间总会隐含一些特别的理由才是。 否则,如何面对一生的光阴?在这样的怀想中,我无数次的想象自己溶入草原的生活:骑一骑雄健的快马,挥鞭扬蹄,向无际的天边飞驰;搭一顶帐篷,在青草和奶茶的香味中,成为一个传统、朴实、厚道的美丽的草原女子;携一位相知一生的爱人,穷尽一生的时间和想象,去成就一个经典的、传世的、不朽的草原爱情故事…… 梦做到这里,似乎已经到达了美的极致。而我梦里的草原距离我的生活到底还有多远?我终于下定决心,用身体和灵魂去同时感受这段距离,缩小这段距离,否则,生命里会有很大的遗憾。 十月伊始,在浓重的秋色里,踏上了归向草原的行程,在山区逶迤盘旋的公路上,以车代步,我向着我的梦深入,而一双睿智的眼睛,看着我虔诚的心动,情不自禁的滴下了泪水。天,在那时,开始下雨了,一滴滴,一阵阵,冷冷的落在我暖和柔软的心田。 心便开始渐渐的冷却下来。可终有一丝热气不肯散去:或许草原上正漂浮着秋天阳光的颗粒,正弥漫着秋天阳光的清香。 在这丝希望的支持下,痴心不改的向着梦里的草原继续前行。那时,车内正播放着一首流行歌曲,歌手忧郁的声音里满是悲伤:“在雨中,我想着你;在夜里,我念着你……”那时,我想,我的草原一定会拨开蒙蒙雨雾,以雄健的身姿走进我充满渴望的视野。 驶过无数的险滩,峰回路转之际,车子进入了茂县境内,从此开始,将是一段完全陌生的旅程。我将沉浸于梦境的思绪收回来。 因为我很清楚,在很多陌生的路途中,会有一些你难以预料的风景和场景。我必须全副身心地去关注我身之所处的这段现实的时空,去抓住这段陌生旅途中可能有的一些不曾有过的经历。 山,还是先前那些山的风骨;水,依然有着先前那些水的清冷和温柔;路,却已泥泞不堪。我的眼睛注视着窗外的风景,身体却明显的感受到行路的艰难。 现实与梦,本就是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现实里,勤奋的工作,勇敢的微笑。 梦里,却有依稀的泪光闪动。这或许是大多数正在生活着的人们的真实感受。 若是再有些不同寻常的心思,想将梦带入现实,不知道会是怎样的结局。 梦里的草原终究是以远离的姿势呈现在我的思想里了。 结局就是这样,车像搁浅的小船一样陷在厚厚的、软软的泥泞中,前行不得,后退也不得。摇下车窗,看着窗外糨糊样的稀泥,心中袅袅升起一声叹息:这就是结局!那些被载重货车碾过的深陷的车辙,成为阻挡梦想行程的唯一存在。 心灵的高贵在一段五十米长的泥路前无所适丛。 前行的路还有太多深不可测的泥泞。 若是后退,只需退回到这段刚进入泥泞,退回虽然艰难,但至少能让人看见艰难的程度。相对而言,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多少比这更艰险的泥泞?谁也无法预知。 在很多种不同的前行场景中,我们因为不可预知而只能选择退却。这种无奈的妥协里,满含着无尽的失落和伤感。 而现实总是这样,失落也罢,伤感也罢,接近梦想的那段路程永远令人始料未及的充满泥泞,这就是真实的现实,残酷而冷漠。 草原!草原!在我返回的过程中越来越远,以至于我梦境里那些清晰的草、牛羊、牧人都模糊成一团团异色的雾。 在冷冷的秋雨里,我瑟缩着。冬天快要到了,暂且于此寻求一些温暖吧。 我深信,这不是最终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