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李白诗的开场白急我们组要背关于李白的诗.但要先要说开场白(详细一点,串词连接什么和什么 开场白可跟串词不一样呢.到网上找了几个开场白,参考参考吧.主持人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主持人B:“此诗--大气磅礴,气势宏大.形容得真好!”主持人A:“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主持人B:“比喻巧妙!”主持人A:“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主持人B:“气魄非凡,天真浪漫!某某,真看不出来啊,原来你还是诗中圣手!”主持人A:“哎呀!您太过奖了,我多么希望这些诗是我作出来的.”主持人B:“哦?原来不是你作的,那这作者是谁呀?”主持人A:“他就是我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诗仙李白~同志.”主持人B:“诗仙李白,我听过.他可是家喻户晓的伟大诗人,呃!只是鄙人知识浅陋,对李大诗仙的诗作拜读很少,某某,能多给我再介绍一些吗?也好使我振聋发聩,增加点儿知识.”主持人A:“其实刚才是我班门弄斧了,我对诗仙的大作也仅限管中窥豹,不如我们有请赛诗会的才子才女们给我们来几段,振一下聋,发一下聩吧.”主持人A、B:“掌声有请!——”。 2.关于李白诗的开场白详细一点,串词连接什么和什么 开场白可跟串词不一样呢。 到网上找了几个开场白,参考参考吧。 主持人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主持人B:“此诗--大气磅礴,气势宏大。形容得真好!” 主持人A:“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主持人B:“比喻巧妙!” 主持人A:“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主持人B:“气魄非凡,天真浪漫!某某,真看不出来啊,原来你还是诗中圣手!” 主持人A:“哎呀!您太过奖了,我多么希望这些诗是我作出来的。” 主持人B:“哦?原来不是你作的,那这作者是谁呀?” 主持人A:“他就是我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诗仙李白~同志。” 主持人B:“诗仙李白,我听过。他可是家喻户晓的伟大诗人,呃!只是鄙人知识浅陋,对李大诗仙的诗作拜读很少,某某,能多给我再介绍一些吗?也好使我振聋发聩,增加点儿知识。” 主持人A:“其实刚才是我班门弄斧了,我对诗仙的大作也仅限管中窥豹,不如我们有请赛诗会的才子才女们给我们来几段,振一下聋,发一下聩吧。” 主持人A、B:“掌声有请!——” 3.李白诗歌赛诗会开场白主持人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主持人B:“此诗--大气磅礴,气势宏大。形容得真好!” 主持人A:“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主持人B:“比喻巧妙!” 主持人A:“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主持人B:“气魄非凡,天真浪漫!某某,真看不出来啊,原来你还是诗中圣手!” 主持人A:“哎呀!您太过奖了,我多么希望这些诗是我作出来的。” 主持人B:“哦?原来不是你作的,那这作者是谁呀?” 主持人A:“他就是我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诗仙李白~同志。” 主持人B:“诗仙李白,我听过。他可是家喻户晓的伟大诗人,呃!只是鄙人知识浅陋,对李大诗仙的诗作拜读很少,某某,能多给我再介绍一些吗?也好使我振聋发聩,增加点儿知识。” 主持人A:“其实刚才是我班门弄斧了,我对诗仙的大作也仅限管中窥豹,不如我们有请赛诗会的才子才女们给我们来几段,振一下聋,发一下聩吧。” 主持人A、B:“掌声有请!——” 4.学校经典古诗诵读,要写一段与李白有关的节目串词主持人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主持人B:“此诗--大气磅礴,气势宏大.形容得真好!”主持人A:“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主持人B:“比喻巧妙!”主持人A:“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主持人B:“气魄非凡,天真浪漫!某某,真看不出来啊,原来你还是诗中圣手!”主持人A:“哎呀!您太过奖了,我多么希望这些诗是我作出来的.”主持人B:“哦?原来不是你作的,那这作者是谁呀?”主持人A:“他就是我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诗仙李白~同志.”主持人B:“诗仙李白,我听过.他可是家喻户晓的伟大诗人,呃!只是鄙人知识浅陋,对李大诗仙的诗作拜读很少,某某,能多给我再介绍一些吗?也好使我振聋发聩,增加点儿知识.”主持人A:“其实刚才是我班门弄斧了,我对诗仙的大作也仅限管中窥豹,不如我们有请赛诗会的才子才女们给我们来几段,振一下聋,发一下聩吧.”主持人A、B:“掌声有请!——”。 5.请问大侠们,李白诗词朗诵会主持词怎么写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赏析 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客东都(洛阳)。《春夜洛城闻笛》一诗,当即这次客东都有感而作。 这首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暗”字为一句关键。注家多忽略这个字。已故沈祖棻先生说:“……‘谁家’、‘暗飞声’,写出‘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飞声,踪迹它的来处,却不知何人所吹,从何而来,所以说是暗中飞出。”(《唐人七绝诗浅释》)可为一种理解。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下此“暗”字,自是十分确当。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所谓以主观写客观。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 为什么闻笛声诗人会触动乡思呢?第三句点出《折柳》曲。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来归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云其地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晋太康末,京洛流行《折杨柳》歌,有“兵革苦辛”之词。北朝《折杨柳歌》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大约都是据曲意填的歌词。所以,诗人听到这《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一般说,久居他乡的人,白天还没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乡。在春秋季节,人们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为全诗点睛,亦即“闻笛”的题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倒颇能显现李太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 注释 [1]春风:一本作“东风”。 [2] 《折柳》:即《折杨柳》,曲名。相传西汉张骞入西域得《摩诃兜勒》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其中有《折杨柳》。梁鼓角横吹曲也有《折杨柳》。清商曲有《攀杨枝》、《月节折杨柳》、《小折杨柳》诸曲。 6.关于古诗的串词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24.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5.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6.渡汉江 李频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27.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28.哥舒歌 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李白的 29.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30.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1.对雪献从兄虞城宰 昨夜梁园里。 弟寒兄不知。 庭前看玉树。 肠断忆连枝。 32.口号 (一作口号留别金陵诸公 ) 食出野田美。 酒临远水倾。 东流若未尽。 应见别离情。 33.别东林寺僧 东林送客处。 月出白猿啼。 笑别庐山远。 何烦过虎溪。 杜甫的 34.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5.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36. 即事 五言绝句 1.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 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4.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5.《鹿柴》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7.送崔九 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8.终南望馀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9.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0.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11.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2.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3. 送灵澈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4.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5. 送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16.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五言绝句 1.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 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4.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5.《鹿柴》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7.送崔九 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8.终南望馀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9.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0.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11.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2.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3. 送灵澈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4.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5. 送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16.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五言绝句 1.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 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4.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5.《鹿柴》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7.送崔九 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8.终南望馀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9.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0.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11.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2.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3. 送灵澈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4.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5. 送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16.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五言绝句 1.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 送别 王维 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