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苏州同里有关诗句

1.关于“苏州”的古诗有什么

枫桥夜泊 朝代:【唐】 作者:【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送人游吴 年代:【唐】 作者:【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正月三日闲行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

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 青玉案 年代:【宋】 作者:【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台花榭,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碧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雨,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横塘 年代:【宋】 作者:【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 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 细雨垂杨系画船。 (竭力为您解答,希望在新浪微问给予【好评】,非常感谢~~)。

2.关于苏州诗句

1、《乌栖曲》——李白,创作于盛唐。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白话译文: 姑苏台上的乌鸦刚刚归窝之时,吴王宫里西施醉舞的宴饮就开始了。

饮宴上的吴歌楚舞一曲未毕,太阳就已经落山了。 金壶中的漏水滴了一夜,吴王宫山的欢宴还没有结束,吴王起身看了看将要坠入江波的秋月。

天色将明,仍觉余兴未尽,就是天亮了,又可奈何我乐兴未艾哉! 2、《枫桥夜泊》——张继,创作于中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白话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3、《送人游吴》——杜荀鹤,创作于晚唐。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白话译文: 你到苏州就会发现,当地人家都在河上建房。 吴宫遗址建满民居,空地极缺,而此地港汉河渠密布,到处遍架木桥。

夜间集市在叫卖菱藕,游船上载着衣着华丽的游玩男女。 我知道远方的你在月明不眠之夜,会把对我的思念寄托在渔歌声中。

4、《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创作于唐代。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白话译文: 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5、《苏台览古》——李白,创作于盛唐。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白话译文: 山上荒台与残破的宫墙对着新绿的杨柳,山下采菱人的歌声中一派春光锦绣。 当日这里的欢歌盛舞到何处去寻?只有那曾照吴王宫里人的西江月依然如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苏州。

3.求几篇写同里的散文 拜托了

梦幻同里春天心里总是想着那个叫做同里的江南小镇。

它位于太湖东岸,京杭大运河畔,距苏州只十几公里。同里是必须得去的,不然它就像一条波浪中的小船,老是在心里荡来荡去。

终于有机会去了同里。同里镇四周有五湖环绕,江河湖汊天水相连,同里镇就像是浸在水中的一粒珍珠,圆润得使人不忍抚摸……同里镇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小桥流水人家又被人誉为东方威尼斯。

同里镇上的嘉荫堂、崇本堂、世德堂、陈去病故居等庄重古朴的深宅大院以及精巧玲珑的园林小筑,各有千秋,毫不逊色,无一不力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浓烈的明清宅院的艺术氛围。 同里镇古宅群中,还有被同里人最引为骄傲也被世人竞相传说并无数次进入影视的独一无二的“退思园”呢。

退思园,为光绪年间安徽兵备道任兰生遭贬回乡后所建的私家园林。“退思”二字取“退而思过”之意。

因是带罪思过,那园子必须得有些低头顺眉的小模样,自然是不能如同位在高官时那样张扬跋扈了,自然得打破常规,作出检省内愧的收敛状。这一“思过”,连宅子的方位也整个改向,由纵向变为横向,自西向东一路苦思,左为宅、中为庭、右为园,竟构思出一座别具一格的“贴水筑”,为江南古镇留下了一处颇费后人寻思咂味的别样庭园。

相传任兰生在同治年间官居安徽凤颖六泗兵备道道台兼凤阳关监督。凤阳关监督为肥缺,凡过往商贾都要向他送红包,因此宦囊充盈,方才能在家乡同里镇上兴建这样一座显赫气派的私家宅园。

取名“退思园”,只不过制造出一种认罪悔过的假象,专门糊弄皇上罢了。 既是闭门思过,“退思草堂”是不可缺的;贴水近湖,视野开阔,园中山水尽收眼底,心胸仍然豁朗;解甲归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然得有“水芗榭”和“眠云亭”下棋解闷,“揽胜阁”作画;春有“闹红一舸”,夏有“菰雨生凉”的情趣;还有横空出世、八面来风的“天桥”,可令人精神一爽。

再有读书思过的“辛台”,抚琴听乐的“二曲桥”,将园主的退休生活,安排得有声有色、滴水不漏。 却因是解职下台,清静中不免寂寞冷清,门前车马日稀,因此,中庭通往园内,泊有一艘旱船,好似一艘正在靠岸的到客船,为园主请来了一批批佳宾。

侧旁的“岁寒居”,正待好友围炉品茗,舞文弄墨,谈古论今,以期有朝一日宦海复出,东山再起。 质朴而秀美的同里,常让人思念。

再思同里,却是为了那座名闻遐迩的“退思园”——为什么人们总是要待“退”时才能思过呢?尽管退而思过,当强于退而拒思者百倍,但若在“进取”时,亦能冷静检省自己,岂不是能避免更多“过错”么? 退思园在江南的雨雾中变得朦胧。退出那个园子以后,我们或许有了一种异样的思绪。

同里那片富土也由于退思园的存在,而区别于其它江南小镇,被罩上一层冥思苦想的思辨色彩。

4.姑苏台上乌栖时

与姑苏有关的有一首 张继 夜泊枫桥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

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题为“夜泊”,实际上只写“夜半”时分的景象与感受。

诗的首句,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连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时便已沉落下去,整个天宇只剩下一片灰蒙蒙的光影。

树上的栖乌大约是因为月落前后光线明暗的变化,被惊醒后发出几声啼鸣。 月落夜深,繁霜暗凝。

在幽暗静谧的环境中,人对夜凉的感觉变得格外锐敏。“霜满天”的描写,并不符合自然景观的实际(霜华在地而不在天),却完全切合诗人的感受:深夜侵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舟,使他感到身外的茫茫夜气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

整个一句,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层次分明地体现出一个先后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觉过程。而这一切,又都和谐地统一于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围和羁旅者的孤孑清寥感受中。

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运思的细密。 诗的第二句接着描绘“枫桥夜泊”的特征景象和旅人的感受。

在朦胧夜色中,江边的树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之所以径称“江枫”,也许是因枫桥这个地名引起的一种推想,或者是选用“江枫”这个意象给读者以秋色秋意和离情羁思的暗示。“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伤春心”,“青枫浦上不胜愁”,这些前人的诗句可以说明“江枫”这个词语中所沉积的感情内容和它给予人的联想。

透过雾气茫茫的江面,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几处“渔火”,由于周围昏暗迷蒙背景的衬托,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动人遐想。“江枫”与“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景物的配搭组合颇见用心。

写到这里,才正面点出泊舟枫桥的旅人。“愁眠”,当指怀着旅愁躺在船上的旅人。

“对愁眠”的“对”字包含了“伴”的意蕴,不过不象“伴”字外露。这里确有孤孑的旅人面对霜夜江枫渔火时萦绕的缕缕轻愁,但同时又隐含着对旅途幽美风物的新鲜感受。

我们从那个仿佛很客观的“对”字当中,似乎可以感觉到舟中的旅人和舟外的景物之间一种无言的交融和契合。 诗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幅却特别疏朗,两句诗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

这是因为,诗人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最具诗意美的感觉印象,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从各方面显示出枫桥夜泊的特征,但还不足以尽传它的神韵。

在暗夜中,人的听觉升居为对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而静夜钟声,给予人的印象又特别强烈。

这样,“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里似乎不能忽略“姑苏城外寒山寺”。

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初建于梁代,唐初诗僧寒山曾住于此,因而得名。枫桥的诗意美,有了这所古刹,便带上了历史文化的色泽,而显得更加丰富,动人遐想。

因此,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也就仿佛回荡着历史的回声,渗透着宗教的情思,而给人以一种古雅庄严之感了。 诗人之所以用一句诗来点明钟声的出处,看来不为无因。

有了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一笔,“枫桥夜泊”之神韵才得到最完美的表现,这首诗便不再停留在单纯的枫桥秋夜景物画的水平上,而是创造出了情景交融的典型化艺术意境。夜半钟的风习,虽早在《南史》中即有记载,但把它写进诗里,成为诗歌意境的点眼,却是张继的创造。

在张继同时或以后,虽也有不少诗人描写过夜半钟,却再也没有达到过张继的水平,更不用说借以创造出完整的艺术意境了 与东吴有关的~有杜甫的一首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领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

5.求有关南京、扬州、无锡、苏州的诗词歌赋不管是律诗、绝句、宋词、

姜夔《扬州慢》,描写烽烟战火中的扬州: 姜夔《扬州慢》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寄扬州韩绰判官》 作者: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乌衣巷》 作者: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解】: 1、乌衣巷:南京,晋朝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得 ??名。

2、朱雀桥:今江苏省江宁县,横跨淮河。 《题金陵渡》 作者: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注解】: 1、金陵:南京。

《泊秦淮》 作者: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解】: 1、秦淮:河名,源出江苏省溧水县,贯穿南京市。 《遣怀》 作者: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6.苏州的描写急

苏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苏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 31°19',东经120°37'。

全市面积 848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50平方公里。 全市人口590。

97万人,其中市区216。87万人。

下辖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市,吴中区、相城区、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以及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虎丘区。

1993年,苏州被**批准为“较大的市”。 全市现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 487处, 其中国家级15处、省级101处。

保存完好的古典园林60余处,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等9座园林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虎丘、盘门、石湖、灵岩、天平、虞山等处,都是著名风景名胜。

太湖绝大部分景点、景区分布在苏州境内。昆山周庄、吴江同里、吴中木渎等千年古镇,充满江南水乡风情。

1998年,苏州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岁月永远向前,古城又将跨进 21世纪的门槛。

7.古镇同里保存至今的深宅大院有哪些

同里为江南六大名镇之一,位于苏州市吴江区,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

同里古镇的布局与众不同,河流如网,小桥遍布,街市民居依水 而成,并拥有大量的深宅大院和园林古迹,至今保存完好的深宅大院就有40余处,如退思园、崇本堂、嘉荫堂等。 退思园建于清光绪年间,园主为因镇压捻军不力而被革职回乡的任兰生,园名取《左 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

退思园自西向东由左宅、中庭、右园构成,布局格式新颖。 左宅分为内宅和外宅。

外宅有轿厅、茶厅、正厅3进,轿厅和茶厅是停轿及接待一般客人的 场所,而正厅则是举行婚嫁喜事、祭祖典礼或接待贵宾的场所。 内宅是园主与家眷起居之处, 因主人任兰生长期在安徽生活,所以建造了别具徽州特色的大走马楼。

中庭的设计极具美感, 亭台楼阁、廊船桥榭、厅堂房轩一应倶全。右园有月涧门与中庭相通,园以池为中心,各式 建筑皆紧贴水面,如浮水上,且有曲径通幽的“九曲回廊”,漫游其间,步移景异。

崇本堂占地不足700平方米,沿中轴线向北纵深发展,从沿街门厅、正厅、前楼、后 楼到下房共分5进,建筑结构前低后高,民间称之为“连升三级”,这也是江南宅园纵深 扩展的典型范例,利于通风和采光。而因布局紧凑,且多为木结构,在厅楼之间都建有风 火墙,楼廊左右设蟹眼天井,以备泄水防火之用。

崇本堂共有木雕100多幅,内容各不相同, 包括戏文故事、历史人物、吉祥图案等。 嘉荫堂旧称"柳 宅”,主人柳炳南是著 名爱国诗人柳亚子的 亲戚,因经营油坊有 方,发迹后从北厍迁到 同里,花了 20000两白 银于1922年建起了嘉荫 堂。

堂内各处建筑都有 十分精细的雕刻,有一 。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