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品德修养的古诗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富贵不能*,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2.关于品德修养的诗句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 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宋,程颢) 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3.关于“品德修养”的诗句有哪些1.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释义: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 2.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释义: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 3.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释义: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4.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唐朝•杜荀鹤《泾溪》 释义:告诫人们,一帆风顺时,不要自满疏忽,而要小心谨慎 5.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释义:梅花不如雪花白,雪花则不如梅花香。现可用以形容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1.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释义: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岂能因为有祸患而逃避,有幸福就争抢呢? 2.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释义:虽一时被诬陷,但历尽千辛万苦,其崇高品德终究会被人们认识的。 3. 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 释义:日落时,其余光留于桑榆之上,故桑榆指晚暮,也借指人的晚年。 4.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何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秦•李斯《谏逐客书》 释义:原喻指要广纳人才,才能成就大业。也可喻指博学多闻,才有更深的造诣。 5.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释义:辛勤操劳,艰苦奋斗,足以成就大业;贪图安逸,放纵享乐,则必遭亡身之祸。 4.描写做人品格的古诗菊 郑 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画 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泊 秦 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病 牛 李 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精疲谁复伤。 但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禾 熟 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 自 叙 杜荀鹤 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饮中八仙歌 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 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麴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 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辩惊四筵。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金缕衣 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5.有关品德修养的诗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 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宋程颢) 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6.杜甫的诗句形容老师对学生耐心细致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诗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陪养。在杜甫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形容老师对自己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因此人们常用杜甫的那句诗来形容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耐心,循循善诱。 《春夜喜雨》全诗如下: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的滋润着春天万物。雨夜中田间小路黑茫茫一片,只有江船上的灯火独自闪烁。 扩展资料: 《春夜喜雨》诗人开首就用“好”字来赞美春雨,赋予它人格化。 再用一个传神的“知”字,把无情作有情,把无知当有知,说它懂得满足客观需要,使春雨有了灵性。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切实把“好”字落到实处。雨之“好”,好在适时,好在不张扬的“潜”,好在“润物”,好在“无声”。 使春雨具有了无私地滋润万物,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美好品格,“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黑”与“明”相互映衬,点明了云厚雨足,营造出强烈的美感,好似一幅极其生动的雨中夜景图,展现在人们面前。“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是想象之景,它是紧扣诗题中的“喜”,来尽情联想雨后清晨锦官城迷人的景象。尤其是一个“重”字,准确地写出饱受春雨洗礼之后的花朵娇艳欲滴、富有生机的情态,寄寓了诗人对春雨的盛赞之情。 整首诗结构严谨、用词讲究,描写细腻感人,仿佛能从字里行间呼吸到一股令人喜悦的春之气息,不愧是一首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之情的古诗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