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梁祝感情的诗句

1.求一些描写梁祝爱情的古诗

一、《写情》

唐代: 李益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白话释义:

躺在精美的竹席上,耿耿不寐,思绪万千。风云突变,千里佳期一下子破灭了。

从今以后再也无心欣赏那良辰美景了,管他月上东楼,月下西楼。

二、《浣溪沙·闺情》

宋代: 李清照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白话释义:

贴花如绣的脸庞莞尔一笑,就像盛开的荷花。头上斜插的鸭形发饰就像真的要飞一样,衬托的脸颊更加美丽、更加生动。眼波流转,一下就让人猜到应是在思念着谁。

一脸的温情饱含着深韵,只能用这半张素笺把幽怨和思恋寄给心上人。月上阑干,花的影子不断移动,正是情人约会重聚的好时光。

扩展资料

《浣溪沙·闺情》赏析:

此词写一位风韵秀彻的女子与心上人幽会,又写信相约其再会的情景。上阕主要描写女主人公的美丽的妆饰和容貌,下阕则深入剖析女主人公的行为及心理活动。词中采用了比拟、衬托、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方法,语言活泼自然,格调明朗欢快。

李清照的词作大概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和后期,即北宋之末与南宋之初两个阶段。前者以闺怨相思为主,后者则多表现出消极绝望的情绪来。

但这首词与这两种风格都显然不同,应该属于词人最早一批描写纯真爱情的词作。当时的词人尚处在少女年纪,对美好的爱情充满向往,落到笔端,也丰富地体现了女性细腻的心思。

2.写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的诗词来一首

梁 祝

题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更有古曲《梁祝》歌咏此事。此曲分共读、相思、抗婚、化蝶四部分。余为梁祝之情所动,遂作古体诗。其诗如左:

月白风清花袭人,纱窗青灯透双影。

夜阑万类尽无语,犹闻西楼读书声。

风雨共济长相伴,互助互勉同路人。

青梅竹马俩无猜,心心相印是知音。

朝夕相伴几度春,莫知英台女儿身。

待到芙蕖出水日,方悟最苦相思情。

俊逸儒生风流种,窈窕碧玉亦多情。

花前月下常相会,撮土为香山海盟。

玉人有意天无意,金玉良姻几个成?

媒妁之言父母命,棒打鸳鸯俩西东。

笑问世间情何物,生死相许无所恨。

今生无缘同白首,待到来世叙旧情。

生不相守死相从,黄泉路上结伴行。

双双化蝶翩翩舞,恩恩爱爱不绝情。

3.写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的诗词有哪些

1、彩虹万里百花开,蝴蝶双双对对来,天荒地老心不变,梁山伯与祝英台。

2、月白风清花袭人,纱窗青灯透双影。

夜阑万类尽无语,犹闻西楼读书声。

风雨共济长相伴,互助互勉同路人。

青梅竹马俩无猜,心心相印是知音。

朝夕相伴几度春,莫知英台女儿身。

待到芙蕖出水日,方悟最苦相思情。

俊逸儒生风流种,窈窕碧玉亦多情。

花前月下常相会,撮土为香山海盟。

玉人有意天无意,金玉良姻几个成?

媒妁之言父母命,棒打鸳鸯俩西东。

笑问世间情何物,生死相许无所恨。

今生无缘同白首,待到来世叙旧情。

生不相守死相从,黄泉路上结伴行。

双双化蝶翩翩舞,恩恩爱爱不绝情。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其他三个是《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其中,《梁祝传说》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自东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惨爱情所感染。

4.求一些描写梁祝爱情的古诗

一、《写情》 唐代: 李益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白话释义: 躺在精美的竹席上,耿耿不寐,思绪万千。

风云突变,千里佳期一下子破灭了。 从今以后再也无心欣赏那良辰美景了,管他月上东楼,月下西楼。

二、《浣溪沙·闺情》 宋代: 李清照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白话释义: 贴花如绣的脸庞莞尔一笑,就像盛开的荷花。头上斜插的鸭形发饰就像真的要飞一样,衬托的脸颊更加美丽、更加生动。

眼波流转,一下就让人猜到应是在思念着谁。 一脸的温情饱含着深韵,只能用这半张素笺把幽怨和思恋寄给心上人。

月上阑干,花的影子不断移动,正是情人约会重聚的好时光。 扩展资料 《浣溪沙·闺情》赏析: 此词写一位风韵秀彻的女子与心上人幽会,又写信相约其再会的情景。

上阕主要描写女主人公的美丽的妆饰和容貌,下阕则深入剖析女主人公的行为及心理活动。词中采用了比拟、衬托、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方法,语言活泼自然,格调明朗欢快。

李清照的词作大概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和后期,即北宋之末与南宋之初两个阶段。前者以闺怨相思为主,后者则多表现出消极绝望的情绪来。

但这首词与这两种风格都显然不同,应该属于词人最早一批描写纯真爱情的词作。当时的词人尚处在少女年纪,对美好的爱情充满向往,落到笔端,也丰富地体现了女性细腻的心思。

5.赞美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的现代诗

梁山伯与祝英台 黄圣原 青山叠翠,沟壑潺潺, 明媚的春光把仙境映照. 嘹亮的牧笛凌越云端, 牛羊忘记了溪边的嫩草…… 啊!那一对彩蝶盘旋而上, 飞向那九霄极乐的天堂…… 这一段韵事已千古传扬, 主人公唤作山伯与英台. 一个是会稽布衣秀才郎, 一个是上虞豪门一金钗. 山桃开满了求学的道路, 他们由邂逅而一见如故. 红墙绿瓦下书声琅琅, 粉桃素李间笑语盈盈. 萃萃学子在春色中徜徉, 却不知个中混一个女儿身! 同窗同座同席又同房, 山伯哥哥真是个呆头郎! 造化有偏私,上苍有娇宠, 这天造的一对常轮拔头筹. 肠满脑肥者多昏昏蒙蒙, 尖嘴猴腮者都心如荡秋. 敦厚的师兄,慧黠的师弟, 把严师的笑容从长髯中勾起…… 扶疏的紫竹,芳菲的园圃, 把大好的春光着意描画; 肃穆的群山,苍茫的浓雾, 似丹青圣手的水墨泼洒…… 他们在人间仙境中吟诗作对, 忘记了外面的世界年华如水…… 溪边的石码头捣衣阵阵, 夹杂着妇人们怒骂嬉笑; 密密的篱笆墙里犬吠鸡鸣, 渗透出顽童们的追逐打闹…… 不时随严师溪柳下悬竿, 全不似寺院中静坐枯禅! 说不尽言志的诗经与楚辞, 道不完载道的秦文和汉赋, 更有那盛唐的少陵、谪仙子, 亦莫忘豪放盖世的辛与苏…… 炎炎华夏造就了多少风流人物! 喜煞了遨游书海的隽梁与秀祝……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同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 你看那英台似再生的谪仙子, 再观这山伯象转世的杜工部. 吴越胜地真个是得天独厚, 孕育了一代代文采和风流! 榴花照眼明,蕉叶自成荫, 留不住无限春光等闲度, 却将那绿盖红莲入目新, 无奈何妹有意来郎却无. 你看那溪头鸳鸯好自在, 怎学它年年岁岁不分开? 池塘水满,处处蛙鸣, 一夜芭蕉雨,染却群山碧. 才剪完西窗烛花教长明, 又听得东家睦邻报晓鸡. 山伯兄偶尔瞥见耳环痕, 英台“弟”却慌忙支吾个中情! 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 你看那长空雁阵一行行, 怎似我须眉丛中一钗裙? 独自闲抛洒,哪得不悲伤? 愿哥哥来世为女我为男, 也将那闺中凄苦略分担! 一夜春风来,万树梨花开, 好容易呵开层层砚中冰, 又见得千山万壑如玉白, 盆中生蓝火,山伯好殷勤. 若得年年如是长相守, 胜过那凌烟阁中觅封侯!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转眼间三载光阴匆匆去, 英台接父亲手书将回程, 山伯兄忙不迭亲手捆行李. 四望这共栖三载笆斗屋, 胜过那子云亭与诸葛庐! 青山叠翠,沟壑潺潺, 明媚的春光把仙境映照. 嘹亮的牧笛凌越云端, 牛羊忘记了溪边的嫩草…… 啊!那一对彩蝶翻飞而上, 飞向那九霄极乐的天堂…… 又是那年今日的人物风景, 又见到草桥亭和那观音庙. 山伯哥哥呀真真气煞人, 明比暗喻他全然不知晓! 眼见得白日漫漫大道平, 山伯兄即将回转见师尊. “山伯仁兄休得归, 小弟有一桩心事久萦心. 我家有个如花似玉小九妹, 愿冒昧为兄长缔此百年姻……” 好花不长开,好景不长在, 此时离别后,何日君再来! 蓬莱的仙山,西天的福地, 也有人大胆移往这尘寰! 蛟龙盘旋,怒狮雄踞, 青石阶映衬着琉璃飞檐…… 好一个人间天堂祝家庄, 时常令过往行客久彷徨…… 庭院深深,深深深几许? 山伯随管家进了数重门-- 若不是今生亲眼得相觑, 谁相信豪门贵府似海深! 才捧得云雾缭绕香茗盏, 又奉呈沁心透腹花果盘! 祝员外气度雍容坐中堂, 祝英台款步轻移道万福. 人世间希奇事儿千百桩, 可曾闻俊俏郎变掌上珠? 好容易百回千遍细思量, 把薄菲菲聘仪谨呈上. “承蒙相公意,小女实无福, 马公子原有婚约订在先, 梁相公大驾奈何晚一步, 还请回府后另行访名媛.” 恰似那晴天霹雳当头轰, 转眼间竹蓝打水一场空! 眼花头也昏,地转天又旋, 祝员外方才拂袖出客厅, 梁山伯神不守舍离椅圈, 傻书童手忙脚乱扶主人! 恰似有乱箭穿心如刀绞, 祝英台目瞪口呆魂出窍…… 多情女洒泪面对多情郎, 断肠人不敢正视断肠人. 缓步相送渐渐走出祝家庄, 此番浑不似当日草桥亭! 犹记得当年春光宜人无限好, 到如今黯然神伤空寂寥…… “与君今日别,来生再相见, 贤妹多保重,且把泪雨歇” “梁兄啊你竟忍心出此言, 可知道小妹心中已滴血? 若是你不复再有红尘念, 小妹也不会独自苟活人世间!” 主仆二人送主仆,好酸辛! 三步倒有两回头,泪空流…… 莫不是冥冥上苍乱方寸? 要不然今年春色恁惨愁! 苦人儿相别相望渐相远, 祝英台忐忑不安心也悬…… 寒云过,枯叶尽飘零, 自那日以泪洗面送君归, 再不闻山伯片言只字音, 我这里茶饭不思空憔悴…… 忽梦得山伯哥哥好颜色, 更兼那宝马金鞍相送接! “好迎儿,快来听!外面可是马蹄声? 昨夜里辗转反侧不成眠, 莫非是山伯仁兄有音讯? 快快去接信,抢在管家前?” 十五只吊桶七上又八下, 天哪,山伯兄竟然已成镜中花! 祝英台人事不省闺中卧, 马家桩三媒六证催完婚! 祝员外六神无主如转陀, 老管家延医捡药乱方寸! 谢天谢地她总算睁开眼, 人参燕窝菜蔬般侍床前…… 我已是阳春残雪晴日霜, 病恹恹无力之身任安排. 且听凭霞帔凤冠巧梳妆, 一任他傅粉描眉压金钗. “爹爹啊,女儿再烦。

6.描写“梁山伯与祝英台最后化蝶”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梁祝的诗词比较少,具体如下:

《荆南竹枝词·咏梁祝》

朝代:清朝

作者:史承豫

原文:

读书人去剩荒台,岁岁春风长野苔。

山上桃花红似火,一双蝴蝶又飞来

译文:现在的读书人去剩荒台,每年可以可以看到宁波梁祝墓上春风吹拂而生长的野生青苔,上司的桃花开的很灿烂,红红火火。

在宜兴祝英台读书处,常有蝶聚,当地有“双蝶节”农历三月一日,也就是祝英台的生日。爱情,是如此奇妙,如此夺目,如此不朽,就连分离、死亡都黯然失色。

扩展资料:

梁祝故事

上虞士族小姐祝英台,排行第九,是父母唯一的女儿。生得聪明娇美、活泼灵秀、纯真执着。从小喜读诗书,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她不甘世俗,不让须眉,千方百计说服父母,女扮月老祠邂逅的会稽穷书生梁山伯。

两人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兄弟”。不一日,二人来到会稽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

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穷,未能如期而至。

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会稽郡下辖鄮县(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

马文才风流倜傥,学识一流,加上一身出色的骑射功夫,在书院中雄冠群英。他仗着时任太守的父亲和自己的各种优越条件,在学友中聚集一班纨绔子弟,屡与梁山伯、祝英台作对。

后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命葬鄮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7.有关祝愿的古诗名句

清·许大就《祝英台碧鲜庵》: “女慕天下土,游学齐鲁间。

结友去东吴,全身同木兰。伯也不可从,洁已殉古欢。

信义苟不亏,生死如等闭,蛱蝶成化衣,双飞绕青山。舍宅为道院,祝陵至今传。

当年梳妆台,即汉风雨坛。嵯峨石壁下,遗庵名碧鲜。

春秋荐萍藻,灵响来跚跚。晴天披石发,恍惚见云鬟”。

清·史承豫《荆溪竹枝词》 “读书人去剩荒台,岁岁春风长野苔。山上桃花红似火,一双蝴蝶又飞来”。

浙江余杭籍的罗邺创作的《蛱蝶》七律诗,咏出了“梁祝”的传说,这是至今看到的唐诗中唯一的与梁祝相关的诗歌,也是至今发现的最早反映梁祝故事的古诗词,又是至今最早反映梁祝“化蝶”的文学作品。《蛱蝶》诗如下: 草色花光小院明,短墙飞过势便轻。

红枝袅袅如无力,粉蝶高高别有情。俗说义妻衣化状,书称傲吏梦彰名。

四时羡尔寻芳去,长傍佳人襟袖行。

8.有什么关于“梁祝的诗词

关于梁祝的诗词比较少,具体如下: 《荆南竹枝词·咏梁祝》 朝代:清朝 作者:史承豫 原文: 读书人去剩荒台,岁岁春风长野苔。

山上桃花红似火,一双蝴蝶又飞来 译文:现在的读书人去剩荒台,每年可以可以看到宁波梁祝墓上春风吹拂而生长的野生青苔,上司的桃花开的很灿烂,红红火火。 在宜兴祝英台读书处,常有蝶聚,当地有“双蝶节”农历三月一日,也就是祝英台的生日。

爱情,是如此奇妙,如此夺目,如此不朽,就连分离、死亡都黯然失色。 扩展资料 梁祝的传说主要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婚姻自由的追求。

它是民间文化的积淀,代表了民间文学中积极向上的部分。诸城的梁祝传说之所以久传不衰,多具魅力,其原因不仅因为梁祝是诸城人,更因为它代表了人民大众的心声。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被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我们通过祝英台女扮男装并且主动向梁山伯示爱的故事情结,能更深一步地体会古代社会中女性大胆追求真爱、渴望美好爱情的个人情感。

梁祝的爱情悲剧,使人们认真思考包办婚姻制度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为改善婚姻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梁山伯与祝英台。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