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静”的古诗词有哪些1、《夜雪》 唐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2、《入若耶溪》 南北朝 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3、《逢雪宿芙蓉山》 唐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4、《山下宿》 唐 白居易 独到山下宿,静向月中行。 何处水边碓,夜舂云母声。 5、《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关于"静"的古诗有哪些1、心如潭水静无风(宋·陆游·《好事近·挥袖别人间》) 2、心空喧静不争多(宋·辛弃疾·《江神子/江城子》) 3、静里悠然心自乐(元·许有壬·《蝶恋花·万象森森天漠漠》) 4、心如幽鸟忘机静(金·段成己·《鹧鸪天·酒偿春笑二豪》) 5、自是心清意静(元·马钰·《满庭芳 赠皇甫先生》) 6、得心清意静(元·谭处端·《水龙吟·世传海有三山》) 7、致静颐心开上窍(元·侯善渊·《酹江月》) 8、静里悠然心自乐(元·许有壬·《蝶恋花·万象森森天漠漠》) 9、静室修心(元·冯尊师·《苏武慢 以上二十首见呜鹤余音卷二》) 10、心与岩泉静(宋·陆游·《即事》) 11、省事心君静(宋·陆游·《夏日杂咏》) 12、亦欲心如秋水静(宋·王安石·《赠僧》) 13、耳听心自静(宋·梅尧臣·《秋思》) 14、混十界心而静其念(宋·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15、圣心如镜静蝉蜎(宋·岳珂·《宫词一百首》) 3.有关静的古诗词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再比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也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是以动写静。 4.静 有关的诗句心空道亦空,风静林还静。出自:《卜算子》 年代:宋 作者: 徐俯 已是更阑人静,粉郎恣意怜伊。出自:《失调名》 年代:宋 作者: 连静女 静于诸境静,高却众山高。出自:《早秋游山寺》 年代:唐 作者: 李咸用 耳边要静不得静,心里欲闲终未闲。出自:《寄右省王谏议》 年代:唐 作者: 罗隐 静女乐于静,动合古人则。出自:《静女歌》 年代:唐 作者: 张南容 云峰咫尺,竹静芭蕉静。出自:《清平乐 九月回至隆兴 隆兴厅事壁间作六鹤图》 元 刘敏中 深闺白日静,熏香垂罗帱。出自:《与冢妇朱柔则》 年代:清 作者: 紫静仪 静中有真静,猿啸暮林边。 出自:《张进甫静寮》 年代:宋 作者: 白玉蟾 闲将世味闲中嚼,静把天机静处穷。出自:《拙庵》 年代:宋 作者: 白玉蟾 秋静夜方静,月圆人更圆。出自:《中秋朋和桃源夫人》 年代:宋 作者: 陈纯 夜静风还静,凝情一弄琴。 出自:《缘识》 年代:宋 作者: 宋太宗 爱静无由静,思归不得归。出自:《秋暮书怀》 年代:宋 作者: 张舜民 疏帘不卷薰风静,坐看庭花日影移。 出自:《客中即事》 年代:明 作者: 朱静庵 蚕眠桑老红闺静,灯火三更作茧圆。 出自:《长水竹枝词》 年代:清 作者: 黄燮清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出自:《长安秋望》 年代:唐 作者: 赵嘏 霁分星斗风雷静,凉入轩窗枕簟闲。出自:《雨过偶书》 年代:宋 作者: 王安石 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出自:《直中书省》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几家春袅袅,万籁静喑喑。出自:《无题》 年代:近代 作者: 鲁迅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出自:《猛虎行》 年代:魏晋 作者: 陆机 5.和平静有关的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全文诗句如下: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酬张少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群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塞下曲》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常建。其全文诗句如下: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6.含静字的唐诗(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①夜静春山空。② 月出惊山鸟,③时鸣春涧中。④ 【注释】 ①闲:悠闲,寂静。这里含有人声静寂的意思。 桂花:木犀的通称。 有的春天开花,有的秋天开花。 ②空: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③惊:惊动,惊扰。 ④时鸣:不时地鸣叫。 【解析】 鸟鸣涧,是一处风景极优美的地方。涧,是山涧,夹在两山间的溪沟。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诗的大意说:在寂静没有人声的 环境里,桂花自开自落,好像可以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息。夜静更深的时候, 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无所有。月亮刚出,亮光一显露,惊动了树上宿 的小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鸣叫几声。 这诗主要写春山夜静。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 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