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写出两句有关思乡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2.请写出边续的两句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佳节思亲曲》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一句亘古永难忘却的乡俗,特别是高堂双亲,在浪迹天涯的游子心目中,更是挥之不去的念想.无论走到哪里,那种思念便相携到哪里,那是一种慰勉,一种鼓舞,一个心结,一个灵魂.她永远伴随著每个远游的孩子,用无比厚重的情怀保佑庇护著我们,由此我潸然泪下,逐口占一绝,以慰心结: 可怜天下父母心, 原来都是一样亲. 多少坎坷与磨难, 皆伴儿女风雨行. 常说高堂尽健朗, 膝下从不远征程. 春节临近相思苦, 泪流满面最伤情. 泊船瓜州 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鸿雁满回塘. 《渡汉江》 [初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夏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思乡,自古以来一直是诗歌表现的主题之一。 尤其是在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递?于是,远在他乡异地的诗人,常常不禁悲从中来,美丽而忧伤的诗句便汩汩而出,成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篇。 触景生情。 诗人们魂牵梦萦的思乡之情,往往因遇到某种机缘而奔涌而出。逆旅夜雨、明月高悬、夕阳西下、塞外芦笛等等,都会牵动诗人对故土的思念。 诗人往往因之而挥洒自己的诗情。被称做中国第一思乡诗的《静夜思》便是如此: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触发诗人思乡之情的便是秋夜的明月。 深秋之夜,一轮满月挂在天边,月光透过窗户,照在诗人的床前,那么皎洁,以至诗人疑是“地上霜”。一个“霜”字,不仅写出了月色之白,更给人以清冷孤寂之感。 接着诗人不禁一“举”头、一“低”头,由“望”而“思”。细致的动作逼真地写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 诗人仰望着玉盘的明洁,月桂的婆娑,思绪联翩:今夜的月儿多圆啊,可人呢?怎能团圆!于是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故乡的什么呢?诗人没有具体讲。 还是让我们读者去想象吧。 再来看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诗中,也写了月色如霜,也渲染了冷清凄凉的氛围。 这样的景色加上戍卒将士长年在边关要塞,更觉寂寞。在这样的氛围中,忽然不知从何处传来芦笛声,婉转悲切,如泣如诉。 这袅袅之音,深深地触动了将士们的怀乡之情。“一夜”可见思绪持续时间之长;“尽望”点出感染范围之大。 同样,李白也写过“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诗句。都以芦笛声为诱因,表现深切的思乡之情。 悲凉哀怨,感人至深。 遥思远忆。 上一类的古诗往往是诗人因景物而引起思乡之情,而思乡的具体内容,诗人并没说明。还有一类诗则是通过思念故乡的具体情景来表现诗人的乡愁。 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佳节,本是家人亲友团聚的日子,但诗人却“独”在“异”乡,因而“倍思亲”。诗人思念什么呢?诗中构想了这样一幅情景:在这重阳佳节,家里的兄弟都登高去了。 他们一个个唱着跳着,欢快热闹。可就在他们挨个插遍茱萸的时候,遗憾地发现还少了一个人。 兄弟们也许一下子安静下来,手执多出的一棵茱萸念叨着远行的我呢。这里,由“遍插”到“少一人”自然引起了情思。 诗人通过想象出来的情景,曲折地表现自己的乡愁,显得婉约动人。 无独有偶,白居易的《邯郸至除夜思家》也是如此: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远在异乡的诗人,在冬至的夜里,形影相吊。 此时只有灯影相伴,寒气逼人,所以“抱膝”而坐。孤灯加上冷清,自然会想起家里的温暖,亲情的温馨。 但诗人并没有写自己如何想家,而是猜想家人此时也会坐到深夜,同样在想着自己。他们此时大概正在念叨着我在外地的生活怎样吧。 其实诗人猜想家人想自己,正曲笔表现出自己对家人的深切思念。质朴而深情。 问讯梅菊。“美不美,家乡水;亲比亲,故乡人。” 远在异地,当见到从故乡来的人时,那种激动欣喜之情可想而知了。见面时一下子涌上心头的一定有许多情况要打听:家人是否平安?故乡的父老乡亲生活怎样?等等。 但有这样的一位诗人,他并不问这些,而只是问绮窗前的寒梅开了没有: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热爱家乡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表现在热爱家乡的山水、土地、风物、人情,以至一草一木上。 你看,诗人问家乡寒梅时是那么仔细——“绮窗前”,那么关切——“著花未?”从中可见诗人对家乡时时怀念的赤子之心。梅花常是高尚圣洁的象征,诗中的寒梅显然是代表故乡的。 故乡在诗人心目中是何等的美好啊!诗歌从小处着眼,表面看来,似一杯淡水。其实于平淡处,含有浓郁的诗情,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强烈眷恋。 我常想,王维写这首诗是不是受南朝陈文学家江总的启发呢?《长安九日》: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园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诗中先写自己“心”与“形”的南辕北辙,形象而精。 3.请你写出两句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王建 -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 李煜 - 《清平乐》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杜甫 - 《春望》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 白居易 -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孟郊 - 《游子吟》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王湾 - 《次北固山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 王维 - 《杂诗》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李白 - 《渡荆门送别》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贺知章 -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 佚名 - 《悲歌》 4.写出连续的两句描写乡愁的诗句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5.写出两句思念祖国或思乡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直和圆形象的表达了大漠的空旷和壮观 其他诗词:王昌龄1秦时明月 思念祖国的古诗: 思念故乡的古诗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2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2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 2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3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 31.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水调歌头>> 3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6.写2句以“思乡”为主题的诗句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5.悲莫悲兮生别离 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1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1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1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19.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2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2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2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3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31.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 3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5.天净沙 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36.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37.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38.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39.日幕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40.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1.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4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43.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44.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4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6.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天 7.请你写出两句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1、唐代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释义: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宋代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释义: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3、唐代张籍《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释义: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4、唐代李白《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释义: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 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 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5、唐代岑参《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释义: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