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黄色的诗句有哪些黄沙一万里----【从军六首】刘长卿 两个黄鹂鸣翠柳----【绝句】(唐)杜甫 黄鹤一去不复返----【黄鹤楼】(唐)崔颢 紫葛蔓黄花----【斋心】(唐)王昌龄 满城尽带黄金甲----【不第后赋菊】(唐)黄巢 秋风动地黄云暮----【东还】(唐)李商隐 新染鹅黄色未乾----【葵花】(唐)李涉 露染宫黄庭菊浅----【临江仙. 重九】(宋)谢逸 爱著鹅黄金缕衣----【长相思】(宋)欧阳修 粼粼鸭绿,袅袅鹅黄----【沁园春】(宋)秦观 2.以描写艳情为主的宋词,你知多少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主要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 婉约派的内容主要侧重于儿女风情,重视音律和谐清婉,风格清新绮丽,体现了一种柔婉之美。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等。 柳永 柳永出身于官宦世家,自小就学习诗词。他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对后来的词人影响很大。“源流从柳氏来”,就连苏轼、黄庭坚等著名词人也都受到柳永的影响。柳永创造了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并大力创作慢词,充分运用俚词俗语、白描、铺叙等手法,注重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情感和心态体验。词作内容主要包括描写市民阶层男女之间的感情、都市生活和市井风光等等。代表作有《雨霖铃·寒蝉凄切》、《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和《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等。 雨霖铃·寒蝉凄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李清照 李清照,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出生于书香门第,饱读诗书,前期生活优裕,后期随着战乱颠沛流离,境遇孤苦。她的词充分表现了她的人生际遇,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写出“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诗画生活,后期则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她善用平淡无华的白描手法,语言清丽柔婉,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代表作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声声慢·寻寻觅觅》和《忆秦娥·临高阁》等等。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豪放派 豪放派,顾名思义,总体来说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不拘守音律,多有高亢之调,代表人物有苏轼和辛弃疾等。 苏轼 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苏轼创立了豪放派,他将激昂、略带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塑造豪迈的形象和阔达的场面。 苏轼的一生经历了三起三落,乐观的心态让他的作品更添一份豪迈。他的词的题材十分广泛,包括游记、怀古、抒怀、送别等等,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苏轼的词作风格除了豪放、旷达之外,也不乏婉约风格,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高远,对传统的婉约词起着继承发展的作用。代表作有《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江城子·密州出猎》等等。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辛弃疾 辛弃疾,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苏辛”,少年抗金归宋,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辛弃疾对于内容的扩大是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在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中,政治、哲理、朋友、恋人、田园、民俗、个人感受等等,都被他纳入词的写作范围之内,艺术风格多变,除了雄伟奔放的风格,对于传统的婉媚风格,他也运用得十分得心应手,如著名的《摸鱼儿》,上阕写惜春,下阕写宫怨,借一个女子的口吻,把一种落寞怅惘的心情写得十分曲折委婉,用笔极为细腻。 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这些构成了辛词的一大特色。代表作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与《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等。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