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粉身碎骨的诗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鉴赏: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2.出自古诗的成语有【】【】像粉身碎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悲欢离合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桃花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有灵犀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暗花明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青梅竹马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怒发冲冠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乘风破浪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海角寻思遍——无穷无尽、天涯海角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万紫千红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柔情似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可奈何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千淘万漉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物是人非 3.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诗句意思是什么意思: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诗句出自《石灰吟》,作者明代:于谦。 全诗是: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意思: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 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 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写下了此诗。 据说此时于谦的才十二岁,他写下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日后的人生追求。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 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 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