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山石拼音

1.杜牧唐诗山行带拼音

山行

作者:杜牧

yuǎn shàng hán shān shí jìng xié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

bái yún shēng chù yǒu rén jiā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

tíng chē zuò ài fēng lín wǎn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

shuāng yè hóng yú èr yuè huā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

译文:

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

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

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赏析: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扩展资料:

杜牧在家族中排行十三,因此根据唐人的习惯,被称为“杜十三”。杜牧政治才华出众,杜牧十几岁的时候,正值唐宪宗讨伐藩镇,振作国事。他在读书之余,关心军事,后来杜牧专门研究过孙子,写过十三篇《孙子》注解,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特别是有一次献计平虏,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大获成功。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杜牧

2.唐诗山石

山 石 韩愈 山石荦确行径微,① 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 芭蕉叶大支子肥。② 僧言古壁佛画好, 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 疏粝亦足饱我饥。③ 夜深静卧百虫绝, 清月出岭光入扉。

④ 天明独去无道路, 出入高下穷烟霏。⑤ 山红涧碧纷烂漫,⑥ 时见松枥皆十围。

⑦ 当流赤足蹋涧石,⑧ 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 岂必局束为人鞿?⑨ 嗟哉吾党二三子,⑩ 安得至老不更归? 【作者】 768-824,字退之,排行二,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郡望昌黎,世称韩 昌黎。贞元八年 (792)进士。

曾任宣武及宁武节度使判官。其后任监察御史等 职。

贞元十九年 (803)因言关中旱灾贬阳山(今属广东)令。元和中,随裴度 平淮西,迁刑部侍郎。

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穆宗时,召为国子祭酒、终 吏部侍郎,世称韩吏部。

缢文,世称韩文公。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同倡古文运 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驱驾气势,雄奇壮伟,光怪陆离。虽有因避 熟求生、以文为诗、追求奇险而缺少韵味之作,但其木色则是雄厚博大,波澜 壮阔。

有《昌黎先生集》,《全唐诗》存诗十卷。 【注释】 ①荦确(落却):险峻不平。

微:窄狭。 ②支子:即栀子,常绿灌木,花大色 白,极香。

③疏粝(音利):粗糙的饭食。疏,不细密。

粝,糙米。 ④扉: 门。

⑤穷烟霏:在云雾中走遍了。 ⑥纷烂漫:光辉互相照耀。

⑦枥:高 大的落叶乔木。围:两手合抱为一围。

⑧蹋:同踏。 ⑨局束:拘束。

鞿 (音基):牲口含在口中的嚼子。为人鞿:受人控制。

⑩吾党:志同道合的 朋友。

3.唐诗《山石》的作者

山 石 韩愈 山石荦确行径微,① 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 芭蕉叶大支子肥。② 僧言古壁佛画好, 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 疏粝亦足饱我饥。③ 夜深静卧百虫绝, 清月出岭光入扉。

④ 天明独去无道路, 出入高下穷烟霏。⑤ 山红涧碧纷烂漫,⑥ 时见松枥皆十围。

⑦ 当流赤足蹋涧石,⑧ 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 岂必局束为人鞿?⑨ 嗟哉吾党二三子,⑩ 安得至老不更归? 【作者】 768-824,字退之,排行二,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郡望昌黎,世称韩 昌黎。贞元八年 (792)进士。

曾任宣武及宁武节度使判官。其后任监察御史等 职。

贞元十九年 (803)因言关中旱灾贬阳山(今属广东)令。元和中,随裴度 平淮西,迁刑部侍郎。

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穆宗时,召为国子祭酒、终 吏部侍郎,世称韩吏部。

缢文,世称韩文公。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同倡古文运 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驱驾气势,雄奇壮伟,光怪陆离。虽有因避 熟求生、以文为诗、追求奇险而缺少韵味之作,但其木色则是雄厚博大,波澜 壮阔。

有《昌黎先生集》,《全唐诗》存诗十卷。 【注释】 ①荦确(落却):险峻不平。

微:窄狭。 ②支子:即栀子,常绿灌木,花大色 白,极香。

③疏粝(音利):粗糙的饭食。疏,不细密。

粝,糙米。 ④扉: 门。

⑤穷烟霏:在云雾中走遍了。 ⑥纷烂漫:光辉互相照耀。

⑦枥:高 大的落叶乔木。围:两手合抱为一围。

⑧蹋:同踏。 ⑨局束:拘束。

鞿 (音基):牲口含在口中的嚼子。为人鞿:受人控制。

⑩吾党:志同道合的 朋友。 【赏析】 此诗取首句头两宇“山石”为题,井非歌咏山石,而是叙写游踪。

他所游 的是洛阳北面的惠林寺,同游者是李景兴、侯喜、尉迟汾,时间是贞元十七年 七月二十二日,即公元八○一年九月三日。 韩愈作为杰出诗人兼散文家,在这篇诗里汲取了游记的写法,按照行程顺 序,叙写从攀登山路、“黄昏到寺”、“夜深静卧”到“天明独去”的所见所 闻和所感,是一篇游记体的诗。

虽按顺序叙写,却经过筛选和提炼。从“黄昏到寺”到就寝之前,所写者 只有“蝙蝠飞”、“芭蕉叶大支子肥”、寺僧陪看壁画和“铺床拂席置羹饭” 等殷勤款侍的情景,因为这体现了山中的自然美和人情美,跟“为人鞿”的幕 僚生活对照,突出了结尾“归”隐的主题。

关于夜宿和早行,入选的也只是最 能体现山野自然美和自由生活的若干镜头,同样是结尾“归”隐念头形成的根 据。 这篇诗的另一特点是:诗人善于捕捉不同景物在特定时间、特定天气里所 呈现的不同光感、不同湿度和不同色调。

“黄昏到寺”之后,先用“蝙蝠飞” 带来暮色,又用“新雨足”表明大地万物刚经过雨水的滋润和洗涤,这才写主 人公赞赏“芭蕉叶大支子肥”,而那芭蕉叶和支子花在雨后日暮之时所特有的 光感、湿度和色调,也就通过“大”而“肥”的独特形象显现出来。接着写夜 景:看壁画而以火照明,静卧无所见而听百虫呜叫,都准确地表现出深山之夜 的幽暗与恬寂。

写“月”而冠以“清”字,表明那是“新雨”之后的月儿,尽 管她深夜出岭,已是下弦,却能照进窗扉,特别明净。写朝景,新奇而多变。

先以“天明独去无道路”总括了山中雨霁,地面潮湿,黎明之时,浓雾弥漫的 特点,然后以“出入高下穷烟霏”画出了雾中早行图。“高下”,指山势时高 时低。

“烟霏”,指流动的雾气。“穷”,尽也。

主人公“天明”出寺,眼则 是一片“烟霏”世界,“出”于“高”处,“入”于“低”处;“出”于低处, 又“入”于“高”处。“烟霏”既“尽”,朝阳照耀,画面顿时增加了亮度, “山红涧碧纷烂漫”的奇景就闯入眼帘。

“山红”而“涧碧”,互相映衬,色 彩已极明丽,但由于诗人敏锐地把握了雨后天晴、秋阳照耀下山花、涧水所特 有的光感、湿度和色调,感到仅用“红”、“碧”还不够,故又用“纷烂漫” 加以渲染,才把那“山红涧碧”的美景表现得鲜艳夺目。而以此为背景的主人 公“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之时,无怪乎逸趣盎然,忍不住要吐 露“人生如此自可乐”的情怀了。

这篇诗,极受后人重视,影响深远。苏轼游 南溪,曾和此诗原韵,作诗行怀。

至于元好问“拈出退之《山石》句”来对比 秦观的“女郎诗”,更为人所熟知。

4.杜牧唐诗山行带拼音

shān xíng 《山行》 dù mù táng 杜 牧 唐 yuǎn shàng hán shān shí jìng xié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 bái yún shēng chù yǒu rén jiā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

tíng chē zuò ài fēng lín wǎn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 shuāng yè hóng yú èr yuè huā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出写清浅景,归穿苍翠阴。 按律诗规则,此处的浅字作平声,读jiān。

《楚辞·九歌·湘君》:「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王逸注:「濑,湍也。

浅浅,流疾貌。」故可释为清澈、水流迅速的溪流景色。

来时清澈的溪水流动不止(想把这样的景色描绘出来),回去时穿过苍翠的树阴。平头均楚制,长耳嗣吴吟。

平头,指家仆。楚制,指短衣。

长耳,指驴子。李壁《王荆公诗注》:「言皆楚制,主仆无辨。

平头既斥奴,长耳则驴也。长耳字见宋袁淑《驴山公九锡文》。

王济好作驴鸣,恐取此意。」 说出游的状态从容闲适,没有摆阵仗。

作者自己和家仆一样穿着朴素的短衣,驴子的叫声像吟唱吴歌那样悠扬。 暮岭已佳色,寒泉仍好音。

谁同此真意,倦鸟亦幽寻。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