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询

1.诗经古诗和诗意大全

杲杲日出。

《诗经·伯兮》。杲(gǎo搞):形容太阳的明亮。

本句大意是:明亮的太阳出来了。这是古代诗歌中最早描绘出的句子,文字筒洁,又能给人以美好的想象。

可用以描写日出,也可以用来比喻刚刚诞生的充满了生命力的事物,还可用来比喻朝气蓬勃的人生。《诗经·伯兮》之死矢靡它。

《诗经·柏舟》。之死;到死。

矢:誓。靡(mi米)它:没有别的心意,即没有二心。

本句大意是:(我只爱自己心爱的人)到死也不变心。这首诗写一位青年女子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对象,可是她的母亲却不谅察她的心,硬要拆散她的美满婚姻,逼嫁别人。

当时,礼教制度经形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成为套在青年男女身上的枷锁。但这位女子却不顾礼教的藩篱,坚持自己所选择的对象。

她一面愤愤地呼喊:“母也天只!不谅人只!”一面誓死抗争:“之死矢靡它!”非他莫嫁,死不变心。这铮铮誓言是对家长包办婚姻的挑战,是妇女自主意识觉醒的宣言。

以历史主义眼光来看,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斗争精神,也可从几千年前这位无名女于身上找到原始的萌芽。《诗经·柏舟》临其穴,惴惴其栗。

《诗经·黄鸟》。穴:墓穴。

惴惴(zhuì坠):恐惧的样子。栗:战栗。

这两句大意是:当临近墓穴将要被活埋时恐惧地战栗起来。《黄鸟》是一首挽诗。

据《左传》记载:秦穆公死后,殉葬者一百七十七人,秦国子车氏三子奄息、仲行、针虎皆在殉葬行列。~两句写殉葬者奄息等面临墓穴时惊恐战栗的样子。

“惴惴其栗”现己成为形容惊怕恐惧的常用语。《诗经·黄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鹤鸣》。它山:别的山。

攻玉;琢磨玉器。本句大意是: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它来琢磨玉器。

此条以它山之石可用来琢玉为例,阐明借鉴、广取的重要意义。石头是最普遍、最常见的物质,连它山之石都有“攻玉”的作用,其它鲜见的东西更可以想见。

此条通过比兴手法寄寓此意.使诗文含蓄蕴藉,令人寻味.具有很强的理喻力量,因此干百年来传诵不绝,直到改革开放的今天。~仍是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一个极有号召力和极为简明醒目的口号。

《诗经·鹤鸣》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诗经·板》。

先民:古代的圣贤。询:询问,请教。

刍荛(chúráo除饶):割草打柴的人。这两句大意是,古代圣贤有句名言,要虚心向割草打柴的人请教。

古代圣贤尚且需要向被视为下贱的割草的、打柴的人去请教,一般的凡夫俗子则更不在话下。“询于刍荛”可用于表示广泛地听取意见,虚心求教,连草野鄙陋的人的意见也不放过。

《诗经·板》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蓼莪》。怙(hū户)、恃(shì是):都是依靠、凭仗的意思。

这两句大意是:没有父亲叫我依靠何人?!没有母亲叫我仰仗何人?!这两句是痛悼父母双亡,自己从此失去依靠的,表现了诗人对父母的深厚感情。两句均以反诘句式写出,加强了感情的表述,使诗人悲痛欲绝的形象仿佛跃然纸上。

可引用以形容失去父母的孤儿的幼弱可怜,也可用于表现父母对子女的重要性,还可用于表达子女追怀父母的感情。《诗经·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蓼莪》。哀哀:悲怜、痛惜。

生:养育。劬(qú渠)劳:辛劳、劳苦。

进两句大意是:可怜我的父母,生养我受尽辛苦。原诗是写儿子悼念父母的,主要表达诗人痛惜父母辛辛苦苦地养育了他,而他却不能赡养父母,报恩德于万一的感情。

这两句流露出对父母的深爱,情真意切,十分感人。可用于表现子女对父母的怀念或追悼,也可用于表现子女对父母的体恤、顾念。

《诗经·蓼莪》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十月之交》。

岸:山崖。为:变成。

陵:大土山。这两句大意是:高高的山崖也会变成低谷,深深的低谷也会变成高大的山丘。

原诗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这种自然的变化说明了一条哲理: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也说明了世事沧桑多变的道理。从科学角度而言,现代地貌学也认为山川陆海是处在互相转化的运动之中。

《诗经·十月之交》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淇奥》。

切:用刀切断,指加工骨器。磋(cuō搓):用锉锉平,指加工象牙。

琢(zhuó浊):用刀雕刻,指加玉石。磨:用物磨光,指加工石头。

这两句大意是:(修养品行:好比加工玉石,)像切割,像锉平,像雕刻,像磨光。此条以加工骨器、玉器为例,比喻君子要努力修养品行,坚持德行的砥砺。

所以原诗说:“有匪君子,~,”后多用~来形容研讨学问或修饰文章。切、磋、琢、磨是四个表现精雕细刻的动词,该名句连用四个动词,增强了直观性,使较为抽象的砥砺德行、研讨学问通过几个巧妙的动词传神地表现出来。”

2.诗经摘抄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见《诗经·柏舟》。匪:同“非”,不是。

转:转动,搬动。这几句大意是;我的心不是石头,不可以轻易搬来搬去;我的心不是席子,不可以随便展开卷起。

这几句运用了反喻手法,表达自己对爱情态度坚决。以“石可转”、“席可卷'反衬志不可移,非常形象生动。

可直接引用以表现爱情专一,坚贞不渝,也可以学习这种以反喻来加强感情表达的方法。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

—— 诗经名言语录《诗经·常棣》。阋(xì隙):相争。

务:《左传》、《国语》引《诗经》,此句“务”作“侮”。进两句大意是:兄弟之间虽然有时也会相争于内,一旦有了外侮,就会同心协力一致抵御。

《常棣》是一首劝兄弟友爱的诗。~两句说明兄弟间的矛盾只是内部之争.遇有外侮,就台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蓼莪》。怙(hū户)、恃(shì是):都是依靠、凭仗的意思。

这两句大意是:没有父亲叫我依靠何人?!没有母亲叫我仰仗何人?!这两句是痛悼父母双亡,自己从此失去依靠的,表现了诗人对父母的深厚感情。两句均以反诘句式写出,加强了感情的表述,使诗人悲痛欲绝的形象仿佛跃然纸上。

可引用以形容失去父母的孤儿的幼弱可怜,也可用于表现父母对子女的重要性,还可用于表达子女追怀父母的感情。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蓼莪》。哀哀:悲怜、痛惜。

生:养育。劬(qú渠)劳:辛劳、劳苦。

进两句大意是:可怜我的父母,生养我受尽辛苦。原诗是写儿子悼念父母的,主要表达诗人痛惜父母辛辛苦苦地养育了他,而他却不能赡养父母,报恩德于万一的感情。

这两句流露出对父母的深爱,情真意切,十分感人。可用于表现子女对父母的怀念或追悼,也可用于表现子女对父母的体恤、顾念。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北山》。

溥(pǔ昔);同“普”。率:循.沿着。

演:永边.古人认为中国四周环海,海滨即边界。这几句大意是:整个天下没有哪里不是周天子的国土,四海之内没有哪个不是周天子的臣民。

这几句后被引用来说明最高统治者权力高度集中,包揽一切。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 诗经好句摘抄《诗经·抑》。圭(guī归):玉器。

玷(diàn电):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错误。斯:这。

不可为:没有办法处理。这几句大意是:白圭有了斑点,还可以磨掉;(国君)说话出现了错误,就没有办法补救。

一语出口,如泼水之不可收,出现了错误难以补救,所以古人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之说。~几句本是周朝贵族要求周厉王慎言谨语而提出的劝告,现可用以说明说话要经过认真思考,不可掉以轻心,漫不在意。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它山:别的山。攻玉;琢磨玉器。

本句大意是: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它来琢磨玉器。此条以它山之石可用来琢玉为例,阐明借鉴、广取的重要意义。

石头是最普遍、最常见的物质,连它山之石都有“攻玉”的作用,其它鲜见的东西更可以想见。此条通过比兴手法寄寓此意.使诗文含蓄蕴藉,令人寻味.具有很强的理喻力量,因此干百年来传诵不绝,直到改革开放的今天。

~仍是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一个极有号召力和极为简明醒目的口号。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诗经·荡》。殷:殷朝。

鉴镜子。夏后:指夏末君主夏桀。

这两句大意是:殷人的明镜离得不远,就在暴君夏桀虐民亡国之时。夏桀暴虐无道,为商汤所灭。

诗句告诫殷的后代应以夏檗的灭亡作为教训,以免重蹈历史的覆辙。现在“般鉴”巳成为可作鉴戒的前事的代名词被广泛引用。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十月之交》。

岸:山崖。为:变成。

陵:大土山。这两句大意是:高高的山崖也会变成低谷,深深的低谷也会变成高大的山丘。

原诗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这种自然的变化说明了一条哲理: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也说明了世事沧桑多变的道理。从科学角度而言,现代地貌学也认为山川陆海是处在互相转化的运动之中。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诗经名言语录《诗经·淇奥》。

切:用刀切断,指加工骨器。磋(cuō搓):用锉锉平,指加工象牙。

琢(zhuó浊):用刀雕刻,指加玉石。磨:用物磨光,指加工石头。

这两句大意是:(修养品行:好比加工玉石,)像切割,像锉平,像雕刻,像磨光。此条以加工骨器、玉器为例,比喻君子要努力修养品行,坚持德行的砥砺。

所以原诗说:“有匪君子,~,”后多用~来形容研讨学问或修饰文章。切、磋、琢、磨是四个表现精雕细刻的动词,该名句连用四个动词,增强了直观性,使较为抽象的砥砺德行、研讨学问通过几个巧妙的动词传神地表现出来。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诗经·板》。

先民:古代的圣贤。询:询问,请教。

刍荛(chúráo除饶):割草打柴的人。这两句大意是,古代圣贤有句名言,要虚心向割草打柴的人请教。

古代圣贤尚且需要向被视为下贱的割草的、打柴的人去请教,一般的凡夫俗子则更不在话下。“询于刍荛”可用于表示广泛地听取意见,虚心求教,连草野鄙陋的人的意见也不放过。

呦呦鹿。

3.古文中询的意思

xún

[动]

(1) (形声。从言,旬声。本义:询问,请教)

(2) 同本义 [ask about;inquire]

今因经无以询为问罪字,遂用讯不用询,其实讯询一字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询事考言。——《虞书》

周爰咨询。——《诗·小雅·皇皇者华》

询尔仇方。——《诗·大雅·皇矣》

咨亲为询。——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四年》

询于八虞。——《国语·晋语》

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左传·成公十三年》

咨才为诹,咨事为谋,咨义为度,咨亲为询。——《国语》

民俗,事疑必询三老。——马中锡《中山狼传》

苟无至诚恻怛忧天下之心,则不能询考贤才,讲求法度。——宋·王安石《上时政疏》

(3) 又如:询悉(询问后得知);探询(探问);咨询(征求意见);询察(稽查访问)

(4) 查考;打听 [try to acertain]

燕多剧贼…楚材询察得其姓名,皆留后亲属及势家子,尽捕下狱。——《元史》

(5) 又如:询质(查考和质正);询索(查访);询按(查核按验);询究(查考,究门)

(6) 谋 [plan]

帝曰: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底可绩。——《书·舜典》。孔传:“询,谋。”

(7) 又如:询谋(谋于众人)

(8) 均,协调 [equal]

四时推六律、六吕,询十有二变,而道宏广。——《尚书大传》

词性变化

4.谁有多一点的诗经告诉我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春秋诗经(“国风”中的一首)周南 关雎 (刚才贴了《上邪》,的确是取错了。

虽然也有人说出自于《诗经》,不过的确是汉乐府的说法比较普遍一些。) —————————————————————— 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询兮,不我信兮。 —————————————————————— 《诗经·秦风·蒹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 《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严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盐,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严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 褰 裳 【诗经·国风·郑风】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

子不我思,岂无他士? 狂童之狂也,且! ———————————————————————— 郑风·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 附上《诗经》选读,有注解:。

5.《诗经》中有哪些经典篇目

(1)《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 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 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 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 右笔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 《诗经。

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 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费其实。之子于 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 子于归,宜其家人。

(3) 《诗经•国风•邺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 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 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 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 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 嗟洵兮,不我信兮! (4) 《诗经•国风•邺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 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 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 人,母氏劳苦。

晛皖黄鸟,载好其音。有子 七人,莫慰母心。

(5) 《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纲衣。齐侯之子,卫 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瓤 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硕人 敖敖,说于农郊。

四牡有骄,朱帻镳镳,翟 莽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 北流活活。施众秽秽,鳢鲔发发。

葭英揭 揭,庶姜孽孽,庶士有竭。 (6) 《诗经•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玫。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7) 《诗经。

国风•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 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 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 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 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 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 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 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8) 《诗经•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 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 日不见,如三岁兮! (9) 《诗经•国风•郑风•子检》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 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 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曰 不见,如三月兮! (10) 《诗经•秦风。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 7K—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 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釆采,白露 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11) 《诗经•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 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 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 德音孔昭。

视民不佻,君子是则是効。我 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 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6.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

都包含的。。应该没有。

但是有一套【漫漫古典情】的书。

有关于唐诗的【长安月下红袖香】,全唐诗【昨夜闲潭梦落花】,有关于宋词的【山月不知心里事】,元明清杂剧【锦堂风月落花尘】,明代【笔底明珠无处卖】,诗经【思无邪】,诗经里的植物【美人如诗 草木如织】,楚辞里的草木【香草美人志】,南唐李煜【独自莫凭栏】,花间词【忆昔花间相见时】,纳兰饮水词【当时只道是寻常】【西风独自凉】,唐宋前诗词【不如不遇倾城色】,风尘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古画【知君用心如日月】,古琴曲【锦瑟无端五十弦】,诗词中的花卉【如随啼鸟识花情】,红楼【彩笔下滑花解语】,诗词故事【人生若只如初见】,古诗词鉴赏【人生自是有情痴】,唐宋传奇女子【佳期杳如年】等等。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