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代宋词十首 很好背的1、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2、望江南 李煜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3、望江南 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4、江南春 寇准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 5、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6、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如梦令 苏轼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8、如梦令 秦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9、如梦令 秦观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10、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2.关于宋朝的诗词语文第一册:《咏鹅》《悯农》《静夜思》 语文第二册: 《草》《春晓》《古朗月行》《登鹳雀楼》 语文第三册:《蚕妇》《夜宿山寺》《江雪》《梅花》 语文第四册:《小池》《村居》《村居》 语文第五册: 《江畔独步寻花》《 菊花》《登飞来峰》《鹿柴》《江上渔者》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元日》 语文第六册:《四时田园杂兴》《小儿垂钓》《三衢道中》《独坐敬亭山》 《宿建德江》《 舟夜书所见 》《送元二使安西》 语文第七册:《绝句》《早发白帝城》《滁州西涧》《望庐山瀑布》《山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清平乐 》 语文第八册:《惠崇春江晚景》《江南春》《四时田园杂兴》《如梦令》 语文第九册:《望天门山》 《题西林壁》 《夜书所见》 《枫桥夜泊》 《别董大》 《暮江吟》《 终南忘余雪》 语文第十册:《忆江南》《渔歌子》《长相思》《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语文第十一册:《墨梅》《竹石》《石灰吟》《泊船瓜洲》 《游子吟》 《长征》 语文第十二册: 《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江畔独步寻花》 《七步诗》 《鸟鸣涧》《芙蓉楼送辛渐》《石灰吟》《竹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已亥杂诗》《浣溪沙》《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累啊~~给分吧 3.宋朝的历史,如宋词等简介 宋词是宋代最有特色的文学样式上词,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依调填词叫“依声”.词别名“长短句”( 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 派别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还有一种为花间派. 宋词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秦观、晏殊、晏几道、周邦彦、姜夔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陆游、欧阳修等. 花间派的代表人物:温庭筠等. 价值 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养分.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初期 词的初期极尽艳丽浮华,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是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五代时期的《花间集》就很明显地展露了词美丽绚烂的文采,但是这期间的词题材还仅限于描写闺情花柳、笙歌饮宴等方面,可以说还显得很“小气”.虽然艺术成就上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准,但是在思想内涵上层次还不够.宋代初期的词一开始也是沿袭这种词风,追求华丽词藻和对细腻情感的描写.像曾因写过“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得罪了仁宗皇帝的柳永,郁郁不得志,一生就流连于歌坊青楼之间,给歌妓们写写词.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当时的词被认为是一种粗俗的民间艺术,不登大雅之堂,以至于宋朝的晏殊在当上宰相之后,对于他以前所做的词都不承认是自己写的.宋朝的艳妓之多,水平之高为其它朝代所罕有,她们和宋朝的才子们一起共同推动了词这一新兴艺术形式在民间的广泛流传. 升华 但是,随着词在宋代的文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词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充实和提高.“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奠定了边塞词在宋词中的地位,使只闻歌筵酒席、宫廷豪门、都市风情、脂粉相思之类的世人一新耳目.到苏轼词首开豪放词风,宋词已经不仅限于文人士大夫寄情娱乐和表达儿女之情的玩物,更寄托了当时的士大夫对时代、对人生乃至对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感悟和思考.宋词彻底跳出了歌舞艳情的巢窠,升华为一种代表了时代精神的文化形式.编辑本段发展历程 起源 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从此,词与音乐分离,形成一种句子长短不齐的格律诗.五、七言诗句匀称对偶,表现出整齐美;而词以长短句为主,呈现出参差美. 发展 宋词的发展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由唐入宋的过渡;第二个阶段,柳永、苏轼在形式与内容上所进行的新的开拓以及秦观、赵令畤、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促进宋词出现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第三个阶段,周邦彦在艺术创作上的集大成,体现了宋词的深化与成熟.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非截然分开,而是互相交错在一起的;就其发展演变的实际情况看,继承与创新也不是相互脱节的. 唐代从西域传入的各民族的音乐与中原旧乐渐次融合,并以胡乐为主产生了燕乐.原来整齐的五、七言诗已不适应,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为活泼的词. 高峰 由于词在晚唐、五代、宋初多是酒席宴前娱宾遣兴之作,故有“词为小道、艳科”、“诗庄词媚”之说.随着词的发展,经柳永、苏轼,逐渐扩大了词的题材,至辛弃疾达到高峰,成为和诗歌同等地位的文学体裁.编辑本段词的类别 大致有5种: 1、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2、按音乐性质分,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 、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 3、按拍节分,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4、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5、按词牌来源分.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象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 4.关于宋朝的科技文明进步代表作宋朝科技 宋朝(960年—1279年)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之中有三个都诞生于宋朝,即指南针、火 药和活字印刷术。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导论提到:“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陈寅恪也曾评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中国历来都拥有先进精巧的机械工程技术。宋朝天文学家苏颂认为他和他同时代人的成功是以古代发明家张衡以及其他早期机械专家的成就为基础的。宋朝出现了世界最早的一台天文钟,另外还有精确绘制并保存至今的石刻《天文图》、《墬理图》与《帝王绍运图》。活字印刷术的应用能比原来已经广为流传的雕版印刷更好地传播知识。而新的武器,如火 药的应用使宋朝能抵抗外来者的侵略,直到13世纪后期才被蒙古族忽必烈击败。 宋朝有很多先进的土木工程、航海术和冶金学方面的发明,如风磨。这些发明和纸币都推动了宋朝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对人类文明产生深远影响。 5.宋朝的历史,如宋词等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宋与南宋,合称两宋。 宋朝开国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采取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在军事上积弱,1127年徽、钦二帝受金人掳去,迫使宋室南迁;1276年,忽必烈破宋都临安,宋朝亡国。但宋朝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儒学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教之风气,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廉洁,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乱政和地方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而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也颇有人在。宋朝的经济文化发展与繁荣是规模空前的,农业,手工业,制瓷业,造船业等都十分繁荣。 6.宋代科学技术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期,沈括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是闻名于世的三大发明,到宋代又有了划时代的发展。天文、数学、医药、农艺、建筑等各个领域的成就,不仅超越前代,而且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指南针在宋代又有重大进展 ,北宋末已有使用指南针于航海的记载。南宋时,海船上普遍装有针盘,即原始的罗盘导航。这是世界海运史上空前的进步。唐、五代时开始应用雕版印刷术印书,北宋时有了很大发展。开封府、杭州、西川、福建是当时印书的中心。南宋临安府是印书业最发达的地方。宋仁宗庆历年间,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宋廷设有火药武器的作坊。宋神宗时,边防军已大量配备火药箭。北宋时进行了多次较全面的恒星观测 。景德三年(1006)关于客星的记载,是世界上著名超新星中的最早记录。元佑年间,苏颂、韩公廉等人创造了水运仪象台。宋代的历法经过多次改进 ,庆元五年( 1199 )实行的《统天历》,和现行公历的一年长度完全一样,但比公历颁行早383年 。北宋中期贾宪的开方作法本源图 ,世称贾宪三角形 ,比西欧相同的帕斯卡三角形早约600年 ;他的增乘开方法,与霍纳的方法大致相同 ,但早约770年 。宋代医药学比唐代有较大的发展 。元丰五年 ( 1082 ),唐慎微撰《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所收药物种类为《唐本草》的一倍。宋徽宗时审定的《和济局方》,是中国由国家颁布的第一部配方手册 。王惟一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卷 ,标志着针灸学的重大进步。太医局将产科、眼科等单独设科,是医学史上的重大进步。北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名著。南宋《洗冤集录》十五卷,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北宋末陈旉在南宋初撰成《农书》,是综合性的农学著作。皇佑元年(1049),陈翥撰写的《桐谱》,嘉佑四年(1059),蔡襄著《荔枝谱》,淳熙五年(1178 ),韩彦直著《橘录》,都是传世最早的有关经济作物的专著。庆历元年(1041),喻皓在开封建成砖塔,其建筑方法成为以后北方通用的砖塔建筑方法。今河北定州城内的开元寺塔 ,于至和二年(1055)建成,又称了敌塔,高84米,是中国现存最高的砖塔。 简单介绍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7.宋朝的宋词有哪些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后有同名书籍《宋词》。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豪放派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婉约派代表词人)。 词有词牌,即曲调。有的词调又因字数或句式的不同有不同的“体”。 比较常用的词牌约100个,如《水调歌头》、《念奴娇》、《如梦令》、等等。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二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 按音乐又有令、引、近、慢之李清照别。“令”一般比较短,早期的文人词多填小令。 如《十六字令》、《如梦令》、《捣练子令》等。“引”和 “近”一般比较长,如《江梅引》、《阳关引》、《祝英台近》、《诉衷情近》。 而“慢”又较“引”和“近”更长,盛行于北宋中叶以后,有柳永“始衍慢词”的说法。词牌如《木兰花慢》、《雨霖铃慢》等。 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据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之说,58字以内为小令, 59—90字为中调,90字以外为长调。 最长的词调《莺啼序》,240字。一定的词牌反映着一定的声情。 词牌名称的由来,多数已不可考。只有《菩萨蛮》、《忆秦娥》等少数有本事词。 词的韵脚,是音乐上停顿的地方。一般不换韵。 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还有的几句押。象五、七言诗一样,词讲究平仄。 而仄声又要分上、去、入。可以叠字。 重要人物编辑苏轼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对词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开拓和变革,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无论是内容的拓展,还是形式的新化;无论是风格的突破,还是人生的超越,苏轼都以其极大的热情、卓越的才能进行了不懈的追求和努力。 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词的艺术品位,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强化词的文学性,弱化词的音乐性,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独立的抒情文体。把词引入文学殿堂,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树立了词史上的里程碑,大大促进了宋词的发展,使宋词进入鼎盛时期。 这就是苏轼对词所作出的最杰出的贡献,至今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柳永北宋著名词人,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现存词600多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煜号莲峰居士,南唐最后一位国君。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被称为千古词帝,有《文集》30卷、《杂说》百篇,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载《李煜集》10卷,《宋史·艺文志》亦载《南唐李后主集》10卷,均佚。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有《南唐二主词》1卷,录李煜词34首,存世有明万历四十八年墨华斋本,清代邵长光又录得 1首,近代王国维增加9首。李煜词集注本有清人刘继增《南唐二主词笺》,近人唐圭璋《南唐二主词汇笺》、王仲闻《南唐二主词校订》、詹安泰《李璟李煜词》等。 《虞美人》被王国维誉为是“包含世间所有愁”的词。词家名人编辑婉约派周邦彦(1056~1121年),北宋词人。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漂水县等。 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兴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 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 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 张先(990~1078年),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宋仁宗朝进士。 官至都官郎中。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