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大槐树的诗词大槐树歌 【王家鼎】 忆昔驱车长安路,沿途遗迹频瞻顾。 森森覆荫普润东,居人指点大槐树。 槐村浓荫遍郊原,啧啧人言徙户烦。 农老恋乡安旧俗,性之所乐即桃源。 忽闻诏下迁民令,愿行愿止随万姓。 槐下举人来益多,黔黎孰敢违朝命。 行者给种畀大田,官家重把户册编。 从此离乡去故族,空留大树茂年年。 年复一年月复月,风霜剥蚀皮肤没。 数十百年枝叶疏,老干几遭樵斧伐。 邑绅景子最热心,那堪坐视陈迹沉。 集资鸠工刊碑石,亭宇辉煌茂木森。 婆娑故木仍依旧,螭头字迹法史籀。 文人博士游憩多,鸿篇钜什夸锦肃。 而我今已倦轮蹄,话到登临欲攀跻。 溯源我亦槐迁族,恨不杖藜访故栖。 时时槐国萦魂梦,身似间云懒出洞。 兴来聊作大槐歌,祈向壁间厕其空。 吁嗟乎! 介城东有汉时槐,联袂赋诗曰几回。 他年重到大槐处,拟与群贤醉酒杯。 2.有关“洪洞大槐树”诗词有哪些1、《题湖城县西道中槐树》 唐代:吴融 零落欹斜此路中,盛时曾识太平风。晓迷天仗归春苑, 暮送鸾旗指洛宫。一自烟尘生蓟北,更无消息幸关东。 而今只有孤根在,鸟啄虫穿没乱蓬。 2、《凤阁南厅槐树半生死虽遇阳和终呈枯朽…缘情率尔为咏》 唐代:李怀远 庭槐岁月深,半死尚抽心。叶少宁障日,枝疏不碍禽。 帷幄谅无取,栋梁非所任。愧在龙楼侧,羞处凤池阴。 未能辞雨露,犹得款衣簪。惜悲生意尽,空馀古木吟。 3、《松树》 唐代:元稹 华山高幢幢,上有高高松。株株遥各各,叶叶相重重。 槐树夹道植,枝叶俱冥蒙。既无贞直干,复有罥挂虫。 何不种松树,使之摇清风。秦时已曾种,憔悴种不供。 可怜孤松意,不与槐树同。闲在高山顶,樛盘虬与龙。 屈为大厦栋,庇荫侯与公。不肯作行伍,俱在尘土中。 4、《和答诗十首。和松树》 唐代:白居易 亭亭山上松,一一生朝阳。森耸上参天,柯条百尺长。 漠漠尘中槐,两两夹康庄。婆娑低覆地,枝干亦寻常。 八月白露降,槐叶次第黄。岁暮满山雪,松色郁青苍。 彼如君子心,秉操贯冰霜。此如小人面,变态随炎凉。 共知松胜槐,诚欲栽道傍。粪土种瑶草,瑶草终不芳。 尚可以斧斤,伐之为栋梁。杀身获其所,为君构明堂。 不然终天年,老死在南冈。不愿亚枝叶,低随槐树行。 5、《秋夕病中》 唐代:杜荀鹤 坏屋不眠风雨夜,故园无信水云秋。 病中枕上谁相问,一一蝉声槐树头。 3.山西大槐树大槐树歌 【王家鼎】 忆昔驱车长安路,沿途遗迹频瞻顾。 森森覆荫普润东,居人指点大槐树。 槐村浓荫遍郊原,啧啧人言徙户烦。 农老恋乡安旧俗,性之所乐即桃源。 忽闻诏下迁民令,愿行愿止随万姓。 槐下举人来益多,黔黎孰敢违朝命。 行者给种畀大田,官家重把户册编。 从此离乡去故族,空留大树茂年年。 年复一年月复月,风霜剥蚀皮肤没。 数十百年枝叶疏,老干几遭樵斧伐。 邑绅景子最热心,那堪坐视陈迹沉。 集资鸠工刊碑石,亭宇辉煌茂木森。 婆娑故木仍依旧,螭头字迹法史籀。 文人博士游憩多,鸿篇钜什夸锦肃。 而我今已倦轮蹄,话到登临欲攀跻。 溯源我亦槐迁族,恨不杖藜访故栖。 时时槐国萦魂梦,身似间云懒出洞。 兴来聊作大槐歌,祈向壁间厕其空。 吁嗟乎! 介城东有汉时槐,联袂赋诗曰几回。 他年重到大槐处,拟与群贤醉酒杯。 4.赞美槐树的诗句1、槐阴添绿。雨馀花落,酒病相续。 出自宋代晁端礼的《雨霖铃·槐阴添绿》 原诗 《雨霖铃·槐阴添绿》 槐阴添绿。雨馀花落,酒病相续。闲寻双杏凝伫,池塘暖、鸳鸯浴。却向窗昼卧,正春睡难足。叹好梦、一一无凭,帐掩金花坐凝目。 当时共赏移红烛。向花间、小饮杯盘促。蔷薇花下曾记,双凤带、索题诗曲。别后厌厌,应是香肌,瘦减罗幅。问燕子、不肯传情,甚入华堂宿。 译文 槐树新添了绿色。被雨淋落的花瓣洒落了一地,因过度饮酒而生病,生活几乎都在醉与病之间徘徊。闲时出外散心,寻见一对杏树,我驻足凝望,温暖的池塘里,鸳鸯成双成对。不忍看下去,怀着愁苦之情离去,回内室小睡,但因心事辗转难以入眠。虽有好梦,但醒来一切都成虚空,窗帐围掩着绣有花饰的卧榻,空荡荡卧榻上只留下自己凝目沉思。 以前二人在一起时,一边移红烛,一边共赏。面向花丛,一杯接一杯地饮酒,记得往日在蔷薇花丛中,恋人她以绣有凤国的衣带要自己题写诗词。分别后,恋人终日精神不振,本来是丰盈的肌体,却因相思而日渐消瘦,只瘦得罗裙要裁剪了才能合身。难以寻找堂前的燕子,去传达这份感情,为什么现在进入华丽的殿堂住宿。 2、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南歌子·槐绿低窗暗》 原诗 《南歌子·槐绿低窗暗》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译文 浓绿的槐叶低向明窗室中有些发暗,艳红的石榴花盛开光彩耀眼明。美人邀我稍作停留不必远行。无奈行期已到烟雨迷漾中画船扬帆轻轻。只见她柳眉伴着离歌紧皱,梨花面容有泪流倾。离别的情景确实不像初见时的欢乐之情。今夜月光明照的江上我在船中酒醉刚刚清醒。 3、绿槐烟柳长亭路。 出自宋代惠洪的《青玉案·绿槐烟柳长亭路》 原诗 《青玉案·绿槐烟柳长亭路》 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日永如年愁难度。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人何处。 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丁宁千万句。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侵晓潇潇雨。 译文 长亭路上,槐树碧绿,柳色如烟,恨(我)走得匆促, (漫长的道路提示我)我们已经分别。绵绵的愁思让人觉得一日长得好像一年,不知道该如何度过。回首遥望高高的城垣,已经被暮云遮断,视线的尽头是何处呢? 天色将暮的时候,解下马鞍,投宿在旅舍,暗暗忆起爱人临别前的千万句细语叮咛 。 一寸柔肠中蕴藏着多少深情?如今只有薄被孤枕与我相伴,午夜梦回醒来正是夜深人静,拂晓之时,窗外春雨潇潇。 4、三槐只许三公面,作记名堂有几家。 出自宋代洪皓的《咏槐》 原诗 《咏槐》 弛担披襟岸帻斜,庭阴雅称酌流霞。 三槐只许三公面,作记名堂有几家。 译文 放下担子敞开衣襟,推歪头巾,庭阴凉凉的刚好和天边艳艳的晚霞相匹配。有资格面对三槐而坐的只有三公这样的大人物,能在朝堂上留名的又有几个? 5、密叶繁阴画不成,卷帘双眼为渠明。 出自宋代 裘万顷《窗前古槐二首》 原诗 《窗前古槐二首》 密叶繁阴画不成,卷帘双眼为渠明。 人间炎热无来处,赢得轩窗分外清。 译文 大院里成片的槐树象撑开的绿伞,带来阵阵清凉。虽然卷帘双眼,却造就了一池明柔;天气炎热没有地方来,但是窗外却有凉风袭来。 5.有关“洪洞大槐树”诗词有哪些1、《题湖城县西道中槐树》 唐代:吴融 零落欹斜此路中,盛时曾识太平风。 晓迷天仗归春苑, 暮送鸾旗指洛宫。一自烟尘生蓟北,更无消息幸关东。 而今只有孤根在,鸟啄虫穿没乱蓬。 2、《凤阁南厅槐树半生死虽遇阳和终呈枯朽…缘情率尔为咏》 唐代:李怀远 庭槐岁月深,半死尚抽心。 叶少宁障日,枝疏不碍禽。 帷幄谅无取,栋梁非所任。 愧在龙楼侧,羞处凤池阴。 未能辞雨露,犹得款衣簪。 惜悲生意尽,空馀古木吟。 3、《松树》 唐代:元稹 华山高幢幢,上有高高松。 株株遥各各,叶叶相重重。 槐树夹道植,枝叶俱冥蒙。 既无贞直干,复有罥挂虫。 何不种松树,使之摇清风。 秦时已曾种,憔悴种不供。 可怜孤松意,不与槐树同。 闲在高山顶,樛盘虬与龙。 屈为大厦栋,庇荫侯与公。 不肯作行伍,俱在尘土中。 4、《和答诗十首。 和松树》 唐代:白居易 亭亭山上松,一一生朝阳。森耸上参天,柯条百尺长。 漠漠尘中槐,两两夹康庄。婆娑低覆地,枝干亦寻常。 八月白露降,槐叶次第黄。岁暮满山雪,松色郁青苍。 彼如君子心,秉操贯冰霜。此如小人面,变态随炎凉。 共知松胜槐,诚欲栽道傍。粪土种瑶草,瑶草终不芳。 尚可以斧斤,伐之为栋梁。杀身获其所,为君构明堂。 不然终天年,老死在南冈。不愿亚枝叶,低随槐树行。 5、《秋夕病中》 唐代:杜荀鹤 坏屋不眠风雨夜,故园无信水云秋。 病中枕上谁相问,一一蝉声槐树头。 6.有没有关于槐树的比较经典的古诗词关于槐树的比较经典的古诗词:裘万顷的“槐花满地无人扫,半在墙根印紫苔。” 白居易的“黄昏独立佛堂前,满地槐花满树蝉”“槐花雨润新秋地,桐叶风翻欲夜天”;罗隐的“槐花漠漠向人黄,此地追游迹已荒”;贾岛的“日午路中客,槐花风处蝉”; 杜荀鹤的“客路客路何悠悠,蝉声向背槐花愁” 槐树落叶乔木,高15-25米。羽状复叶长15-25厘米;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9-15,卵状长圆形,长2.5-7.5厘米,宽1.5-5厘米,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柔毛。 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10,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长2.5-5厘米,无毛,不裂;种子1-6,肾形。 花果期9-12月。 7.关于槐花的句子槐花不像桃花那样妖艳多姿,不象牡丹那样雍容富贵。 槐花在众香国里最多也是个“三等公民”。因此,她也只有生长在穷乡僻壤,山郊野外,靠自已顽强的性格生存下去,默默地经受着风吹日晒,霜打雨淋,与其朝夕相伴的农民一样,含辛茹苦地证实着自己的存在。 但是,每逢春情勃发、万紫千红的时节,槐花并不因卑贱而沉默,依旧谧约旱牧斓鼐∏檎婪牛?匀粑藁ā;被ㄊ⒖?彼蒲┭怪ν罚?逑闫?纾?芑嵋?次奘?拿鄯溆胫?选C磕昊被ㄊ⒖?奈逶拢?业谝桓霰憔?黄鹩栈螅?姹榉没被ㄉ?さ牧智??谛煨熳砣说拇悍缋铮?罢沂湃サ墓适隆? 生我的小村在乾陵脚下,村中有一棵超过百岁的老槐树。她的腰身足有三人抱粗,两米多高。 树身朝北爬着,背部因岁月的侵蚀出现了一个小壕,不知有多少顽皮的村童从此爬上爬下,一天天长大。 槐树伞盖巨大,树枝下面挂着一口大钟。 每年春季,老槐发出新芽,并盛开圆筒形的白花。春风习习中,老槐花飘散的诱人的香气,钻入寻常百姓家。 于是,从中午到晚上,人们在花香的引诱下,便纷纷集合到老槐树下。 正午的时侯,东家从半边盖的房子里,出来一位光着上身的老者,端着一个似盆的大老碗,碗里盛满裤带似的葱香扯面,蹲在树下忘我的享受着(陕西八大怪中的四怪);西家小孩端着一碗蒸槐花疙瘩,眼望着老头碗里蒜香朴鼻的扯面,流着口水,跑回家去给妈撒娇,也要吃一口老头的扯面。 一时间,槐树下、屋门口,蹲着的站着的老头、爷儿们都端着大碗小碗走出四合院的大门。从几家跑出的小猫小狗,树上的小鸟也想从男人的饭碗里寻点食物,却往往被赶的老远,悻悻而散。 上工的钟声响了,男人们下地干活了,这老槐树下就成为女人孩子的世界了。老年人搬出纺棉线的纺车,变戏法的纺出一个个白生生的棉棒槌。 在“嗡嗡”如蜂鸣的纺车声中,老人脑际浮现出眼花缭乱的粗布影象,脸上漾出难以察觉的幸福笑意。小媳妇拿出给男人或孩子拉了半截的鞋底子,一针针、一线线拉出了少妇的柔情与蜜意。 那些小虎、小猫、小鸟都被女人用针线锈成微妙微肖的图案,成为争相传看的工艺品。离槐树不远处的池塘边(陕西农村叫“老池”,每村都有一个),那些排成一行的洗衣女人们爽朗的笑声,伴随着飘有槐花香味的气息传到老槐树下面,便又引起这边的热烈的回应。 在大男子主义盛行的关中农村,妇女们也只有这时侯才敢肆无忌惮地放任自己的天性,痛痛快快地释放自己的隐私和痛苦,往往也能得到长者的帮助和鼓励。 到了傍晚,这老槐树下就成了男女老少共享的纳凉场所了。 小姑娘、刚过门的小媳妇们一般都老远地站着,手里或绣花,或磕着瓜籽,羞切切地观望着树下的情景。那时侯没有娱乐,甚至没有电,一些被公认为“活宝”的男人或者是光棍汉们,混在女人堆里,开着粗鲁的玩笑,却往往引来轰然的笑声。 等到夜深人静、月明星稀的时侯,年轻人在花前月下忙着自己的事情。年龄大一点的男人和女人烦恼事多,磕睡也少,等着孩子睡着以后放在腿上,朦胧的夜色中,便只看见男人烟斗冒出一明一灭的火星,听见女人“嗡嗡”寂寞的纺车声。 时不时也会传来轻声的叹息和咳嗽。 老槐树也累了,小鸟在他的怀抱中睡着了。 宁静、幸福的农家乐场景啊!自上高中以后,直至从军来到岳飞踏破的“贺兰山阙”,便把这种景像装在了心中。特别是每年四、五月份,当塞上朔风肆虐的时侯,便又想起了那棵老槐树,以及用槐花拌面蒸出的花疙瘩。 那甜甜的、香香的花疙瘩胜过任何美味佳肴。 在这个大槐树下听故事长大的孩子,如今有的在航空、地质方面有突出贡献,享受着政府津贴。 还有参军的,当警察的,当老师的,也有发了大财的。但有一半仍固守着老槐树,生了一群小孩,重复着老槐树下的古老故事。 不过,不管是当官的,发财的,不管开着多么豪华的轿车回家的,一旦到了小村口,他们都会虔诚地早早下车,兜里提前预备着上好的香烟和糖果,见着长辈和儿童便会微笑着打着招呼,或递烟,或发糖,然后便不由自主的来到老槐树下,和她打着招呼,抚摸着这棵老者的粗糙的“皮肤”,一颗游子的心才算有了着落。 曾经有一年,我真是想念老槐树,想重温孩提时侯的快乐住事,更想吃母亲蒸的槐花疙瘩,便专程回到村上拜谒老槐树。 老槐依旧,但人事己非,“儿童相见不相识,借问客从何处来?”看来我己经不属于故乡的了,一种失落的感觉油然而生。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忽然一夜沙尘暴,将市区内的许多参天的杨树拦腰折断,是因为栽种了多年的杨树遇到了前所末有的虫害袭击了吗,瞧那可怜的树的主杆鼓起了许多虫包。 一时作为市树的白杨树就象犹太人被纳粹党捕杀一样,几天之内,满城尽闻砍烧声。这时侯,树干柔韧,能抵御风寒的槐树便登上了大雅之堂。 “病树前头万木春”,槐树的命运改变了。政府引进了两种槐树,一种是笨槐,一种是我写的杨槐。 在杨槐集中栽种的地方,就出现了大片的杨槐花。 人间五月芳菲尽,满城槐花始盛开。 我邀亲明欢声雀跃地投身到铺天盖地的槐花中,终于在第二故乡重温着童年的故事,找到了心灵的寄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