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牧的《江南春》中描写了江南春天美丽景色的句子是】千里莺啼绿映红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2.杜牧咏江南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 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杜牧《清明》北虏坏亭障,闻屯千里师。 —— 杜牧《雪中书怀》天子号仁圣,任贤如事师。 —— 杜牧《雪中书怀》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杜牧《赤壁》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杜牧《江南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 杜牧《山行》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杜牧《泊秦淮》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杜牧《江南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杜牧《清明》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杜牧《秋夕》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 杜牧《遣怀》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 杜牧《题乌江亭》娉娉褭褭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 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3.杜牧的江南春诗句是什么1、全诗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译文 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映衬红花,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随处可见迎风招展的酒旗。 南朝修建了许许多多的庙宇,遗留到至今的有四百八十座寺庙,有多少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山郭:依山的城镇。 南朝:东晋灭亡后,先后在南方地区建立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合称。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3、鉴赏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4.杜牧以什么诗句来赞叹江南的融融春意杜牧以“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来赞叹江南的融融春意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译文】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昔日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 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杜牧在这首七绝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首先诗人描绘了江南那花红柳绿的世界。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花;那傍水的村庄,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风招展的酒旗。 “千里”说明是写整个江南,但整体又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来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有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更增添扑朔迷离之美。 5.杜牧《江南村》里的诗句全文: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翻译: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江南村》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所著的一首七言绝句,讲述了唐代时期江南地区和平富饶的景象。 扩展资料: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诗一开头,诗人放开视野,由眼前春景而想象到整个江南大地。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在写作上,诗人首先运用了映衬的手法,把“红花”与“绿叶”搭配,并用一个“映”字,从视角上突出了“江南春”万紫千红的景象。 同时,诗人也从声音的角度,通过听觉,表现出江南春天莺歌燕舞的热闹场面。诗句中的“千里”下得很妙,也很分量,不但空间上扩大诗歌的审美境界,而且为后面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第二句“水村山郭酒旗风”。“山郭”山城。 指修建在山麓的城池。“酒旗”指古代酒店外面挂的幌子。 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这里,诗人运用了列锦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进入眼帘的物象——水村、山郭、酒旗。 这几个物象由大到小,不但表现出一定空间位置,突出了“村”和“郭”依山傍水的江南独有的建筑特色。 特别是一个“风”字,不但增添了诗歌的动态感,而且更好地突出了“酒旗”,从而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人文气息。 第三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南朝”指东晋以后隋代以前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建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史称南朝。“四百八十寺”是形容佛寺很多。 因为那时,南朝佛教非常盛行,寺庙也建得很多。这句意思是说,南朝遗留下了四百八十多座古寺。 这里,诗人在“水村山郭酒旗风”上一转,视线集中在“寺庙”上,想象空间拉大,思维回溯到“南朝”,这样,给增强了诗歌历史文化意蕴,而且提升了诗歌的审美境界。 同时,诗人用“寺”代指佛教,并用“四百八十”这个虚数来修饰,不但使诗歌富于形象感,也照应着首句中的“千里”,更为重要的是表现了南朝时代佛教盛行的状况,并为后面结句中的抒情奠定基础。 第四句“多少楼台烟雨中”。“烟雨”即如烟般的蒙蒙细雨。 这句的意思就是说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这里,诗人不用“寺”,而又改换成了“楼台”,这不仅是为了避免用词重复,更主要的是适应“烟雨”这样的环境。 在这里,诗人通过虚实结合,有眼前而历史,内心无比感慨——历史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朝代的更替也是必然的。 这里,诗人以审美的眼光,欣赏着江南春的自然美景;诗人以深邃的思维,穿过时空,感悟历史文化的审美意义。 6.请给两句关于江南美景的诗句知江南 (一) 水秀山清眉远长,归来闲倚小阁窗。 春风不解江南雨,笑看雨巷寻客尝。 (二) 闻听江南是酒乡,路上行人欲断肠。 谁知江南无醉意,笑看春风十里香。 江南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似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赞美江南的诗句。 晚唐诗人杜牧这样描写江南的美景: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后人也多有赞美江南的诗词,如韦庄这样写他对江南的感受: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女词人皇甫松则从女性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江南: 闲梦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潇潇。 人语驿边桥。 江南究竟有多好? 有个故事可以说明:南北朝时,陈伯之叛梁北逃,他的好友丘迟竟以书信相劝,信中写到,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树生花,群莺乱飞。 这句话引发了陈伯之的思乡之情,终于回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