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达思想感情的古诗⑴除 夜 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⑵归 家 〔唐〕杜 牧 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 ⑶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⑷京 师 得 家 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⑸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⑹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⑺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⑻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⑼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⑽月夜亿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⑾送别(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⑿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⒀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⒁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⒂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⒃一剪梅 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⒄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⒅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⒆有感一章(谭嗣同) 世间万物抵春愁,今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2.表达爱国情感的古诗1、《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州桥》【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4、《题临安邸》【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示儿》【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出塞曲》【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满江红》【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3.【迢迢牵牛星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首诗选自《古诗十九首》.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文选》内收录有无名氏古诗多首,题为《古诗》.这些诗大多作于东汉末年至建安之前几十年间,作者多属于中下层文人,反映的主要是中下层文人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描写仕途失意的苦闷和悲哀 , 一类写游子思妇别离相思之苦.具体而言,离情别绪、人生的失意和无常之感,是《古诗十九首》的基本情感内容.因此后人往往将它看作一个整体,又由于它们共有十九首诗,故用《古诗十九首》来命名.这首诗叙述的是牛郎织女的故事.题目为《迢迢牵牛星》,但本诗的主人公并不是牛郎而是织女.织女的形象源于民间传说.在人们的心目中,织女是勤劳、美丽、多情的化身.本诗着重刻画的是织女哀伤不幸的一面.诗篇开头,由牵牛星引出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引出织女织作的场面,但这并不是本诗叙写的重点,“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句承上启下进行过渡,一下子将孤独、哀怨、痛苦、不幸的织女推到了读者面前,与她日夜相思的牛郎却因隔着天河而不能相见,天河水清且浅,两岸相距并不遥远,却无人给他们搭上一座小桥让二人相会,织女只能默默凝视,欲语不能,盈盈粉泪,柔肠寸断.这真是“凄凄惨惨戚戚”,让读者感慨哀叹,唏嘘不已.这首诗之所以流传久远,还在于它深刻的内涵,诗句表面是写织女相思牛郎的事,而实际是抒发人世间思妇对远在他乡恋人的离愁别绪.《古诗十九首》的离情别绪,表现为思乡和怀人.有游子深切的思乡情怀,思妇的闺思和愁怨.天上的熠熠双星及其美丽的爱情传说,是容易使久居深闺的妇人彻夜难眠,触动她们满腔的离愁别绪.本诗明写神话故事,暗写现实生活,以委婉曲折的手法,抒发闺妇的感伤情怀.。 4.表达思想情感的古诗一、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忧国伤时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2.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 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 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全诗即景抒情 ●建功报国1.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2.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3.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4.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思乡怀人1.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温庭筠《商山早行》2.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3.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4.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生活杂感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2.昔胜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3.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4.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5.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长亭送别1.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2.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3.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评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二、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在注意的问题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 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 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3.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 4.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当然,读者有时也可以在原作的基础之上发挥想象,进行二度创作。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趣向和风格要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 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三、检测练习 下列诗词中均有“愁”,请分析每一首诗中“愁”的具体内容。 1.长相思(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2.菩萨蛮(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5.南乡子(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 5.描写战争的诗词表达诗人怎样思想感情蒿 里 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蒿里行》是汉乐府旧题,为古代的挽歌,汉乐府古辞尚存,见于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中的《相和歌辞·相和曲》.曹操的《蒿里行》是借旧题写时事,内容记述了汉末军阀混战的现实,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的苦难,堪称“汉末实录”的“诗史”.إ袁绍等关东诸将起兵讨董卓,结果虽然造成自相戕杀的军阀混战局面,但其始未免不心存忠义,是“心在王室”的正义之举,故首四句仍予以肯定.“军合”以下六句一转,写关东诸将各怀异心,不免导致争权夺利的混战.“踟躇”句以“雁行”喻诸军貌合神离,尤其生动.“势利”四句,扣紧“势利”二字,写尽诸将的自私心理.“铠甲”以下四句写战争给军民带来深重的苦难,概括而形象,“生民”二句直抒胸怀,怜世悯人热肠自见,使本诗更具思想深度.إ全诗气度雄阔,笔力雄健.诗以叙事起,以抒发战争带给人民深重灾难之情终,是诗亦是史,“诗史”之誉,足以当之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既然生命是从战场上拣回来的,就不妨看得开一点,活得潇洒一点,让它在美酒、奇杯和胡乐中,实现自己悲壮的辉煌好了.面对茫茫沙场和胡风酒筵,此诗对战争与娱乐、生与死的体验,也带有几分唐人的豪华感和豪放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