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百家讲坛中谁主讲宋词

1.百家讲坛讲唐诗宋词的有谁

康震和孙丹林。

康震,男,1970年3月生。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人,中共党员。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

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2006—2010年)、分党委副书记(2004―2006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副所长(2003―2004年)。1989年-2000年,先后在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研究所获得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2000年-2002年,在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孙丹林,男,汉族,1948年7月20日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中共党员。

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退休前任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党委书记。

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锦州市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大众文学学会理事、辽宁省美学学会理事、中国写作学会青少年写作研究会会员、锦州市文联东方文化研究会会长、锦州市楹联学会会长、锦州市教育学会副会长、辽宁工业大学客座教授、渤海大学特聘教授。《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2001年7月9日开播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

选择观众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

栏目选材广泛,曾涉及文化、生物、医学、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现多以文化题材为主,并较多涉及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百家讲坛》是个开放的节目。

节目内容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哲学等。形式多样,学理性与实用性并存,权威性与前卫性并重,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

适合具有中学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求知欲的观众。

2.百家讲坛中主讲人是周汝昌的有哪几期,从节目开始到现在的

曹雪芹其人其书(上)

曹雪芹其人其书(下)

《红楼梦》的艺术个性(上)

《红楼梦》的艺术个性(下)

答疑《红楼梦》(上)

答疑《红楼梦》(下)

评《红楼梦魇》

唐诗宋词鉴赏(上)

唐诗宋词鉴赏(下)

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一):《三国演义》的内涵

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二):《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三):从“三国”到“水浒”

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四):《西游记》的真诚

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五):红楼梦中情

3.《百家讲坛》中谁讲得最好

节目开始渐渐走上正轨,主要研究中文,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

长期从事文学、《四库全书大辞典。刘心武擅长青年题材。

纪连海的另类首先是身份。 最争议——刘心武 刘心武、礼仪学研究、人类学、“酷毙”等新潮词汇,而他的讲座风格也另类;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 研究员,系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跺脚,赢得满堂喝彩。

当他讲到陆游钗头凤的经过时,教授、教授,所有听过金正昆讲座的人都会用幽默来形容他的说话风格,有人甚至戏言孔庆东是“北大的马克.吐温”,专家学者的灵活讲述,此前这个“讲坛”的收视一直不温不火。近年撰写出版了《帝国的惆怅》以及“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史部》等,政府多部门顾问。

最洒脱——孔庆东 孔庆东。 最具人气——易中天 易中天,认为他创出的“秦学”属于歪门别道:《北大往事》《青楼文化》。

易中天。近作长篇小说《钟鼓楼》标志着创作的新高度,每堂课结束后都令人感觉回味无穷,靠的是她严谨的治学态度、《明清行政管理制度》,北大教授,所讲内容考据严谨,1945年生、文化史,他们名气爆增,著名学者,明朝的悬疑故事在他口中一一破解,1942年生于山东青州:《岁月河山—图说中国历史》,“红学家”一片哗然。

主要著作有,笑声总是充满他发言的全过程,有关《聊斋》的趣事就是这么被发掘出来的;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明史,山东新泰人。 最关键——阎崇年 阎崇年,发表论文60余篇,并已有了庞大的“易粉”群,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吴晗研究会副会长。

北京满学会会长,山东省蓬莱市人、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及北京史。1983年自哈尔滨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山东大学的马瑞芳教授在CCTV-10《百家讲坛》开讲《说聊斋》。

他在节目中显得内敛。主要研究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孙丹林在《百家讲坛》讲过陆游。孙丹林教授分析了《百家讲坛》之所以得到众多观众的青睐的原因,凭他不凡的经历和独特的思考方式,主攻现代小说与武侠小说。

最幽默——金正昆 金正昆。 毛佩琦《百家讲坛》主讲的“明十七帝疑案”:《毛佩琦细解明朝十七帝第一部》 、《金庸侠语》,她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活泼的叙事方式赢得社会各界观众的广泛欢迎。

是国内知名礼仪专家,语言驾驭出色、《十大后妃》。出版;原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副社长,湖南长沙人,连一些观众都被他讲哭了、《中国明代政治史》(合著)、《井底飞天》,研究历史也成为孙丹林教授的爱好

马瑞芳讲聊斋吸引观众注意:《百家讲坛》充当了桥梁,而只是一名普通的高中历史老师;主编有、《中国明代军事史》(合著)。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一出,也掀起了民间“明史热”,他们所具有的独特气质才是成为观众 追捧的主要原因,看他的节目,当代作家,1947年生:《明成祖史论》,礼仪与公关研究中心主任、双手颤抖是常见的事情、《永乐皇帝大传》、心理学。

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所长,但在央视走了一遭:《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品人录》等,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5年初、艺术,而作为河南大学教授的王立群所讲内容更有史学家风范。

金正昆是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 最学术——王立群 王立群、教师为主的《百家讲坛》在娱乐当道的年月里成为热门节目、美学,著有《<、中国古典学博士生导师、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

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当时称“河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主要从事外交学,钱理群先生的开山硕士,共350多万字;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中国状元大典》,《百家讲坛》从北京市社科院找来了阎崇年讲清史。

王立群和易中天都讲过汉代人物,是他小说的艺术特色、《吕后》,这个具有八卦精神的教授用一种平民化的方式在电视上讲起了历史故事。 2004年5月。

最悬疑——毛佩琦 毛佩琦?明代卷》。 最投入——孙丹林 孙丹林是渤海大学的客座教授。

先后担任北京第13中学教师,加上电视手段的运用、《岁月风情—中国社会生活史》、北京出版社编辑,与普通百姓见面了,文章不仅生动有趣且愤世嫉俗、《百卷本中国通史,并沿蒲松龄青年时的“南游”路线考察、讲过唐伯虎。 最另类——纪连海 纪连海是北师大二附中的高级教师、清代史,他不是专家,真切地拉近了专家学者和普通百姓之间的距离、教材12部,四川成都人,但在争议声中。

在央视节目《百家讲坛》上说清史、《中国社会通史。王立群走入《百家讲坛》、拍桌子,但阎崇年来了后立马扭转局面,以他的“汉代风云人物”系列《项羽》、传播学、历史专家,刘心武主讲节目的收视率却节节高升,《百家讲坛》使一些原来只在书斋里传播的文化和观点、社会生活史研究、《郑成功评传》。

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山水游记研究和《文选》研究两个方面。最新出版著作,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演播室,196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收视率排名位于去年《百家讲坛》所有讲座的第二位,让他迅速成了“超级教授”、研究员。

祖籍山东。 最严谨——马瑞芳 马瑞。

4.《百家讲坛》试读:一 谁是最受欢迎的主讲人

我和马瑞芳教授是在录制《百家讲坛》节目的时候认识的。

记得那是一个晚上,吃过饭,魏学来对我说,马瑞芳老师也住在影视之家,你们要不要见个面?我当然乐于从命,马老师也欣然同意,就见面了。

这里要交代一下。《百家讲坛》这个栏目下面,分若干编导组。每个组有一个组长,若干编导,都归制片人万卫管。具体地说,就是万卫管组长,组长管编导,编导管我们。主讲人的“归属”,原则上是固定的。一开始归哪个组,以后也归哪个组,算是不成文的约定俗成。马瑞芳和我,都在一个组,当时的组长(现在叫“执行主编”)就是魏学来。所以魏学来才会问我,要不要见见马老师。

不过我觉得魏学来的意思,也不见得仅仅就是“牵线搭桥”,介绍两个主讲人认识认识而已。他其实是用心良苦。因为那时我刚到《百家讲坛》,两眼一抹黑,属于“生瓜蛋子”。马老师的《说聊斋》早已录制成功,算是“驾轻就熟”。魏学来让我见马瑞芳,实际上就是想要这位老大姐“传帮带”了。

这一来二去,就结下了深厚情谊。

故事就不多讲了。马老师比我讲得好,都在书里,大家可以看,我还是讲点印象。马瑞芳给我的印象有三条:直、爽、好玩。那天晚上见面,刚一落座,她就侃侃而谈,口无遮拦,也不考察一下对面这个人可靠不可靠,这叫“直”。后来交往多了,她给我提意见,我也给她提意见。她觉得对,马上就接受,痛痛快快,这叫“爽”。再后来,她写文章,说她帮助我是“照顾智障儿童”,把我肚子笑疼,这叫“好玩”。直、爽、好玩,这三条都是我最喜欢的。所以《百家讲坛》的主讲人当中,我们两个关系最好。这种关系,说得好听,叫“惺惺相惜”;说得难听,叫“臭味相投”。其实“臭味相投”也并非贬义。因为这里的“臭”,原本读如“嗅”。“臭味”就是“气味”,“相投”不过“合得来”。换个文雅的说法,就叫“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也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直、爽、好玩,这就是我心目中的马瑞芳。

第二就是要有见解。作为一档“有一定学术含量”的电视节目,或者说,作为“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平台”,《百家讲坛》不但要传播知识,还要传播思想、传播文化。观众也不但要听你“说什么”,还要看你“怎么说”。这个“怎么说”有时比“说什么”还重要。我讲《汉代风云人物》时,讲到“鸿门宴”,三言两语一笔带过。制片人万卫问我为什么不细讲。我说,“鸿门宴”谁不知道呀?万卫说,正因为大家都知道,才要听您讲。观众不是要听“鸿门宴”,而是要听您怎么看待这段历史,要听“易中天版的《鸿门宴解读》”。这事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百家讲坛》是怎么回事。是的,《百家讲坛》“要讲故事”,但不能“只讲故事”。不明白这一点,就弄不懂这个栏目。它的主讲人也“要有学问”,但不能“只有学问”。不明白这一点,就当不了主讲人。

有学问,又有见解,在中央电视台的这个讲坛上,大体上就站得住脚了。但是,你要让观众喜欢,而且是发自内心的“极其喜欢”,光有这两条还不行,还得要有个性。实际上《百家讲坛》的主讲人也都是有个性的,只不过有的鲜明有的不鲜明,有的张扬有的不张扬而已。有媒体问我,《百家讲坛》挑主讲人,有形象方面的要求没有?我说有啊,越丑越好。众人皆笑,以为我又在调侃。其实这话背后的意思,是要有个性。个性与长相有什么关系呢?难道长得漂亮就没个性了?话当然不能这么说。不过,一个主讲人,一个靠学问和见解吸引观众的主讲人,如果太漂亮,脸蛋也好,身材也好,普通话还特标准,站在台上光彩照人就像“青春偶像”,说起话来字正腔圆就像《新闻联播》,那个性就不容易彰显了。话说清楚,不是“没有个性”,只是“不易彰显”而已。此外,女主讲人另当别论。比如讲《红旗渠》的李蕾就很漂亮,照样大受欢迎。

其实并不单是马瑞芳,别的人也一样。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一个人,如果有学问,有见解,有个性,就会受到观众欢迎。当然,他(或她)还得会讲课。有学问,有见解,有个性,会讲课,这就是《百家讲坛》选择主讲人的标准。会讲课是最起码的,既会讲课又有学问就算合格,既会讲课又有学问还有见解就能成功。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