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边关的诗句1、征逢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王维 2、《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3、《塞下曲·其二》【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4、《出塞》【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关于临洮的作文当早晨第一缕阳光撒在陇中大地上,一座峻峭、秀逸的山峦拖着长长的倩影,仿佛从远古走来……这山为岳麓山。站在岳麓山上,映入眼帘便是我的家乡——临洮县城。 家乡是一座历史名城,也是一座文化古城。它宛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洮河流珠 你 从雪山走来,洮珠是你的风采;你向黄河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临洮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托起腾飞的家乡。 当冬天来临,大雪纷飞时,北方的河流结了厚厚的冰,俨然是天然滑冰场,唯有洮河却有不一样的风采,从南向北流淌的洮河,水很清,也很绿,水面上簇成一盘盘晶莹的冰珠,可能是天上的仙女不小心掉下来的项链吧。它们像珍珠、像玛瑙、像宝石、像翡翠,简直太美了! 笔峰夕照 说完洮河流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笔峰夕照这一景观吧。 相传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在岳麓山飞升后,邑人曾建塔以示纪念。 据说有一天,老子与众弟子站在超然台上欣赏风景,他发现对面的山和周围的山明显不同,便要让对面的山上出现一个太极图。只见老子在河对岸山上点画数下,将笔插在讲经庙内。 为了缅怀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人家就在老子插笔的地方修了一座塔,名曰“笔峰塔”。每当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给笔峰塔镀上了一道金边,晚风摇动塔铃,岳麓山上空余音袅袅,韵味悠扬…… 临洮牡丹 文学家们常说:菊花是花中隐士,荷花是花中的君子,牡丹是富贵的象征。 “花开花落二十日,满城人人皆欲狂。”这说的是唐代洛阳牡丹时人人尽相观看的热闹场景。从那时到现在临洮牡丹的栽培也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每当岳麓山上牡丹花竞相怒放的时候,都会引来无数的游人驻足观看,一群群蝴蝶飞来飞去,一只只蜜蜂忙碌其间,一朵朵娇艳富贵的牡丹迎风绽放。 我喜欢牡丹,花开的时候竞相怒放、轰轰烈烈,花落之时惊心动魄,倾其所有。这正不像临洮儿女的精神吗?战争年代他们抛头颅、撒热血,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如今的临洮儿女积极投身到打造新临洮,建造和谐家园的潮流中。当夕阳安详地撒落在我的家乡,我再次深情的回望:真是山美、水美、人更美! 3.【描写含有地点的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牡马,不敢过临洮君为张液近酒泉,我蹿三巴九千里带有地名的古诗句.(100句)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____.(黄鹤楼、扬州)2、____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京口)3、不识____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4、朝辞____彩云间,千里____一日还.(白帝、江陵)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___ .(杏花村)6、朝辞 彩云间,千里 一日还.(白帝、江陵)7、卷地风来忽吹散,下水如天.(望湖楼)8、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无故人.(阳关)10、但使 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1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 万里船.(东吴)12、向晚意不适,驱车登 .(古原)13、城外 ,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寒山寺)14、借问酒家何处去,牧童遥指 .(杏花村)15、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 .(青海、玉门关)1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 终不还.(楼兰)古诗文 文1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 .(玉门关)18、因思 梦,凫雁满回塘.(杜陵)19、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洛阳)20、边野草花,口夕阳斜.(朱雀桥、乌衣巷)1、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锦城)22、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 作 .(杭州、汴州)23、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 ,可怜无数山.(郁孤台、长安)24、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京口、瓜州)25、外忽传收 ,初闻涕泪满衣裳.(蓟北)26、从 穿 ,便从 向 .(巴峡、巫峡、襄阳、洛阳)27、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 .(赤壁)28、楼船夜雪 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瓜洲)29、塞下秋来风景异,雁去无留意.(衡阳)30、晓看红湿处,花重 .(锦官城)31、薄暮望,徙倚欲何依.(东皋)32、烽火照 ,心中自不平.(西京)。 4.有关塞外的诗句1、《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3、《塞下曲·其二》【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4、《出塞》【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6、《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7、《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9、《渔家傲·塞下秋来》【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塞下曲·其二》【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1、《塞下曲·其三》【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古 从 军 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塞下曲六首(选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望 蓟 门 祖 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前出塞九首(选一) 杜 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军 城 早 秋 严 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征 人 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陇 西 行 陈 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己 亥 岁 曹 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三年级作文美丽的临洮洮河美丽的临洮洮河要是让我向人们介绍临洮的话,我就会毫不犹豫地说出一条河——洮河;一个文化——马家窑文化;一个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貂蝉”。 居住在临洮,在我栖居的地方,西边是日夜北流的洮河,东边是水声潺潺的电厂渠,每天倾听着洮河的水声而醒,每晚伴着洮河的水声而眠,我被洮河所深深吸引着。因为家乡缺水,一到闲暇的时节,我总要到洮河边去看洮河水流,听洮河絮语,感受一番在洮水边生活的惬意和美好。 从栖居的临洮县中医院出来,沿临康路向南,到临洮发往临近康乐县的起点站,再往西,就可以看到一座大桥,像一道彩虹,飞架在洮河两岸。这就是20世纪临洮县解放后修建的一座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 据老人们讲,临洮洮河一带原来只有几处用木船摆渡的渡口,直到北宋神宗熙宁七年(1014年),在临洮县城西北五里的洮河上建起了一座浮桥,就是人们所说的“永宁浮桥”。据《狄道州志.津梁》所载:“永宁桥,旧时在狄道城西北洮水之上,北宋熙宁所建,命名永通桥,明成化间移建于今城西,改名永宁桥。 当时造大船十二艘,两岸置水柱十二根,维以铁缆、草绳。清康熙十三年,靖远侯张勇因用兵临洮,输送粮草,仍将其桥由城西,移建于城北五里处古渡口。 清高宗乾隆十六年(1751年),知州程鹏远,因河水支流不一,将其桥又复建于今城西二里处之西岩寺下,郡人王支允等,捐制铁缆二百尺,两岸固以石堤,人皆便之。并修永宁桥官店一所,铺面二十间,每年收租大钱三十二千文,按季交纳,以作维修桥渡之费。 桥侧立程鹏远所书刻石《重修永宁记》。桥两岸高筑码头,各垒石笼一座,用铁缆若干根穿于石笼,并在码头两旁各建廊檐桥亭一座,题字比誉其桥同杜预若、崔亮所建之长安渭水大桥。” 西岩寺下,绝壁如削,突兀峭绝的石墩屹立洮河岸边,上系铁索,串起十二只大船,上铺木板,随水起落,任凭水浪拍打,车来车往。临洮城西洮河浮桥,历史上曾数毁数建。 同治、光绪间,两次变乱,两毁两建;民国三十二年,秋雨连绵,洮河暴涨,酒巅峡及沿岸多年放筏积木,盖河而至,顷刻间冲毁浮桥,造成两岸行人过往困难。此后修复后,民国35年(1946年)重修,并加固了河堤。 1949年8月,临洮解放前夕,国民党马步芳残部韩启功率部溃退时,用汽油烧毁了浮桥和船只。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司令员王震指挥重修浮桥,在军民日夜奋战下,五天后搭成了简易浮桥,使解放大军迅速渡过洮河,直捣青海西宁,配合早日解放兰州,促使新疆和平起义。 解放后,在此修成了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一座。也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座洮河大桥。 洮河西岸,我们可以看到一座傍依在洮河边的著名的西岩寺,昔日有“看河楼”、“临川阁”,西岩寺、临川阁是元代临洮佛教发展鼎盛时期西岩山庙宇建筑之一,后均毁于清同治之乱及**。西岩山居高临下,巍然屹立,山下洮河如同裙带绕过,对面与岳麓山公园遥相呼应,春日可赏沙堤烟柳,夏日可见洮河放筏,秋日俯瞰波涛涌雪,冬日可看洮水流珠,是观赏“北岭横云”、“定鼎停云”、“南屏积雪”的理想看台。 气势巍峨,游人登临观景,文人饮酒赋诗,俯视洮河滚滚北流,秀美的洮阳山川尽收眼底。如今西岩寺重修依旧,古风犹存。 洮河,位于甘肃省南部,是黄河上游第二大支流(仅次于湟水),源出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西倾山东麓,流经甘肃省碌曲、临潭、卓尼、岷县、临洮等县,在永靖县境汇入黄河。干流河道长673公里,流域面积25527平方公里。 洮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起源之地,彩陶证明50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存,他们创造灿烂辉煌了马家窑文明、寺洼文明等。彩陶的形制和图案透露了人类初期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向自然索取的生活状态。 临洮宛如一颗古朴而又散发着现代魅力的明珠,熠熠镶嵌在洮水之滨。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洮河一路奔腾涌来,从西秦岭末端的海甸峡进入黄土高原末端的临洮后,由南向北流经县内ll5公里汇入黄河,所经该县9个乡镇,滋润着两岸的山川沃野。 洮河由南向北流经临洮县苟家滩乡(今南屏镇南面的海甸峡栈道遗迹处,这里峡口水面宽仅8米,为临洮县境内洮河两岸相距最窄、河水最深处。河南岸石崖峭壁间上距水面1.5米~2.5米处有古代开凿的栈道孔两排,孔间距约1.5,上排孔口略大于下排孔口,孔口方形。 大孔边长约0.30米~0.40米,小孔边长约0.20米~0.30米。以大、小各为一组计,共有栈道孔30组以上。 其上方为架设横梁之孔,下方为立斜柱之孔。海奠峡为秦汉陇西郡治狄道县及西汉安故县城的重要门户,也是入蜀的捷径。) 、三甲乡、玉井镇、西坪乡、卧龙乡、新添乡、辛店乡、太石镇、红旗乡九个乡镇,115公里,滋润着两岸的山川沃野。洮河发源于碌曲县西南部的西倾山东麓,一路呼啸奔腾,掀浪吐玉,穿越幽深的海巅峡,进入临洮,浩浩荡荡,向北而流,她像一条金色的彩线,串起了许多旖旎多情的花儿会;岳麓山、南屏山、紫松山、玉井峰、卧龙寺等人文自然景观;两岸花卉姹紫嫣红,遍地春色,洮河奇石是大自然赐予的瑰宝,秀色斑斓,光彩夺目。 洮河汹涌澎湃,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