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哪些写“柑”的味道的诗句、古文1、若蜜萍难比,如拳栗有惭。——《薛士昭寄新柑分赠知宗提舶知宗有诗次韵》(宋·王十朋) 2、欲倩玉纤分玉液,要濡燥吻发清谈。——《和张文伯洞庭柑》(宋·王之道) 3、试割冰鲈犹脆薄,重餐野橘尚甘辛。——《直院中书莫公殂往哀痛不能成文辄留小诗灵几并致鲈鱼金柑为奠》(宋·叶适) 4、含浆似注甘露钵,好与文园止消渴。——《盘圃张伯诚饷柑》(宋·艾性夫) 5、骍颜涩吻馀,彷佛清甘至。——《馀柑》(宋·刘子翚) 6、芋美尤于饥后觉,榄甜少待味回参。——《又即事二首 其二》(宋·刘克庄) 7、剖丹琼瑶碎,蓄润霜雪冻。——《温柑》(宋·刘敞) 8、唤得风霜回齿颊,夜寻清梦五湖舟。——《昭亭食柑》(宋·张孝祥) 9、紫蔗椽来大,黄柑蜜不如。——《夜饮二首 其一》(宋·杨万里) 10、甘滋露欲晞,华色丹犹新。——《五言赠梅圣俞柑实》(宋·沈遘) 11、黑黍黄粱初熟候,朱柑绿橘半甜时。——《与毛令方尉游西菩寺二首 其二》(宋·苏轼) 12、糖霜不待蜀客寄,荔支莫信闽人夸。恣倾白蜜收五棱,细斸黄土栽三桠。——《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宋·苏轼) 13、丹荔破玉肤,黄柑溢芳津。——《和陶田舍始春怀古二首,并引 其二》(宋·苏轼) 14、累累朱实烂,馥馥蜜筒馨。——《谢太傅杜相公惠吴柑》(宋·苏颂) 15、霜柑糖蟹新醅美,醉觉人生万事非。——《小酌》(宋·苏舜钦) 2.描写柑橘的诗句《橘颂 》 屈原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緼宜修,?怀筚狻?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3.有关蜜柑的诗句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体裁:【七律】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陶种柑橙,令山童买之 年代:【唐】 作者:【贯休】 高步南山南,高歌北山北。 数载买柑橙,山资近又足。咏柑诗 年代:【南北朝】 作者:【徐陵】 朱实挺江南。 苞品擅珍淑。上林杂嘉树。 江潭间修竹。万室拟封侯。 千株挺荆国。绿叶萋以布。 素荣芬且郁。得陈终宴欢。 良垂云雨育。已亥杂诗 年代:【清】 作者:【龚自珍】 家园黄熟半林柑,抛向筠笼载两三。 风雪迎裾好持赠,预教诗婢识江南。毛君惠温柑荔支二绝 年代:【宋】 作者:【苏辙】 楚山黄橘弹丸小,未识洞庭三寸柑。 不有风流吴越客,谁令千里送江南。荔子生红无奈远,陈家晒白到犹难。 虽无驿骑红尘起,尚得佳人一笑欢。绝句谢小邵寄柑脯 年代:【宋】 作者:【晁说之】 曲肖欧文诗隐秀,山头仙驭势争飞。 须知柑脯胜麟脯,更使荷衣笑锦衣。山中咏橘长咏 年代:【宋】 作者:【陈舜俞】 包橘古云美,扬州地所宜。 名存夏后贡,颂见楚人辞。云梦分膏沃,璇星散陆离。 洞庭仙壤接,震泽水烟被。柚酢徒然早,柑黄岂厌迟。 封君千户等,老囿万奴随。秀萼瑶琼缀,青阴幄幕垂。 朱衣霜傅采,素里露含滋。弱斡金丸重,繁条火齐累。 瓜生先作瓣,蚕老不成丝。爽味钟寒律,殷姿照夕曦。 清香掩兰杜,真液贱楂梨。拣选收藏日,辛勤种接时。 壤须来处美,移怕树同知。朱绿争珍旨,荆湘辩等差。 蹊深比桃静,岁晚与松期。坛甃龟鼋石,园裁枳棘篱。 讨虫烦钻凿,科冗付蒸炊。穿井防天旱,禳瘟甚岁饥。 向阳删密叶,伐木树低枝。有义曾分客,无偷不禁儿。 {片毛}嫌连雨长,老要劲风吹。满把留长蔕,盈箱藉短茨。 入仓宁愧稻,出汗仅同医。雅俗传珍惜,深林或弃遗。 稍收先落子,争晒已残皮。趁市商船急,充庭使驿驰。 公筵荐魁磊,内合送瑰奇。寄远曾非选,熏藏品最卑。 善生唯计亩,视价旋论赀。薄探酬来赏,精尝侑举卮。 他年修果谱,应载野人诗。寿山种柑命名学圃 年代:【宋】 作者:【陈藻】 数亩崎岖带寺傍,水颓沙石古来荒。 住山有道神通现,学圃成蹊鬼魅藏。每隔岁华留硕果,早从春事媚幽香。 黄橙绿橘真堪咏,胜是长年引兴长。苏柑 年代:【宋】 作者:【刘克庄】 橘里争棋叟,壶中卖药公。 苏柑肥似瓠,盛不得樗翁。黄柑 年代:【宋】 作者:【邵伯温】 果山仙果秀天香,处处圆金树树黄。 书后欲题三百颗,满林犹待洞庭霜。看柑 年代:【宋】 作者:【叶适】 窈窕随塘曲,酸甜在橘中。 所欣黄一半,相逐树无穷。习啖成真性,悲歌记土风。 惭非美人赠,采摘恣村童。庭橘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明发览群物,万木何阴森。 凝霜渐渐水,庭橘似悬金。女伴争攀摘,摘窥碍叶深。 并生怜共蒂,相示感同心。骨刺红罗被,香黏翠羽簪。 擎来玉盘里,全胜在幽林。橘 年代:【唐】 作者:【李峤】 体裁:【五律】 万里盘根植,千秋布叶繁。 既荣潘子赋,方重陆生言。玉花含霜动,金衣逐吹翻。 愿辞湘水曲,长茂上林园。浣溪沙 咏橘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体裁:【词】 菊暗荷枯一夜霜。 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4.关于果园的诗句《夏日陪史郎中宴杜郎中果园》 年代: 唐 作者: 钱起 何事重逢迎,春醪晚更清。 林端花自老,池上月初明。 路入仙郎次,乌连柱史名。 竹阴疏柰院,山翠傍芜城。 引满不辞醉,风来待曙更。 《滁阳春日怀果园闲宴》 年代: 唐 作者: 李绅 西园到日栽桃李,红白低枝拂酒杯。 繁艳只愁风处落,醉筵多就月中开。 劝人莫折怜芳早,把烛频看畏晓催。 闻道数年深草露,几株犹得近池台。 《衢州近城果园》 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 未到衢州五里时,果林一望蔽江湄。 黄柑绿橘深红柿,树树无风缒脱枝。 《玉泉道士携游果园》 年代: 明 作者: 王履 清旷满虚襟,飘飘正不任。 道人初未晓,邀看枣桃林。 幽鸟窥红颗,泠风进绿阴。 匆匆难大嚼,双袖似囊深。 《游城西故赵尚书果园与萧文明李士常陈玉汝潘》 年代: 明 作者: 李东阳 漫忆江湖万里游,西园风景似南州。 青苔地湿频经雨,白苎凉生不待秋。 尘事已醒前日梦,岁华空白几人头。 松醪载得浑拼醉,莫遣飞花浪作愁。 5.关于荔枝的 诗句1.晚唐诗人杜牧《过华清宫三绝》诗有:“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是唐明皇为搏杨贵妃红颜一笑,不惜劳师动众,千里送荔枝的事. 2.唐·白居易《荔枝图序》:“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桔,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3.苏东坡在宋哲宗绍圣年间被贬岭南,在绍圣二年第一次吃到荔枝.以后多次在他诗词内提到荔枝,当中以“罗浮山下四时春,芦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最为著名,亦足见他对荔枝的喜爱. 4.宋·宋徽宗赵佶《宣和殿荔枝》:“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玉液乍凝仙掌露,绛苞初结水晶丸.酒酣国艳非朱粉,风泛天香转蕙兰.何必红尘飞一骑,芬芳数本座中看.” 5.明·徐勃《咏荔枝膜》:“曾向忠州画里描,胭脂淡扫醉容消.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6.明·文征明《新荔篇》: “常熟顾氏自闽中移荔枝数本,经岁遂活.石田使折枝验之,翠叶芃芃,然不敢信也.以示闽人,良是.因作《新荔篇》命璧同赋. 锦苞紫膜白雪肤,海南生荔天下无. 盐蒸蜜渍失真性,平生所见唯萎枯. 相传尤物不离土,畏冷那得来三吴. 顾家传来三四株,桂林翠幄森森殊. 远人无凭未敢信,持问闽士咸惊呼. 还闻累累生数子,绛绡裹玉分明是. 未论香色果如何,只说形模已珍美. 千载空流北客涎,一朝忽落馋夫齿. 白图蔡谱漫夸张,文饰宁如亲目视. 饱啖只于乡里足,鲜尝渐去京师迩. 不须更作岭南人,只恐又无天下痏. 朝来自讶还自疑,事出非常有如此. 虽云远附商船达,不谓滋培遂生活. 始知生物无近远,故应好事能回斡. 卉物聊占地气迁,造化竟为人事夺. 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 由来沃衍说吾乡,异品珍尝曾不乏. 不缘此物便增重,无乃人心贵希阔. 福山杨梅洞庭柑,佳名久已擅东南. 风情气味不相下,称绝今兼荔枝三.” 6.关于思乡的诗句 古诗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江岸秋思 【唐】杜荀鹤 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 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 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 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 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张乔 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 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 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思乡作 【唐】布燮 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冬日山居思乡 【唐】周贺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云梦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故乡杏花 【唐】司空图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江外思乡 【唐】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远望 【唐】元稹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和三乡诗 【唐】高衢 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 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 乡思 【唐】薛涛 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01.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 02.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03. 日幕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 04.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05.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王勃 06.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0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0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09.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柳宗元 10.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 11.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12. 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13.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 14. 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 ——徐淑 15. 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 ——萧子显 16.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 17.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 18.风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0.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1.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2.酒入愁肠,化做相思泪 23.共看明月庆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24.浊酒一杯家万里,羌管悠悠霜满地 2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0.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11.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