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跟教育有关得诗句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 3.十年磨一剑------唐.贾岛> 4.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 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 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 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 12.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 13.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宋.黄庭坚> 14.逢事独为贵,历代非无才------唐.陈子昂> 15.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原老君家------宋.戴复古> 16.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唐.柳宗元> 17.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 2.关于学习方法的诗句一、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作者】杜甫 【朝代】唐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译文 富家的子弟不会饿死,清寒的读书人大多贻误自身。韦大人你可以静静地细听,我把自己的往事向你直陈。我在少年时候,早就充当参观王都的来宾。先后读熟万卷书籍,写起文章,下笔敏捷好像有神。 二、冬夜读书示子聿 【作者】陆游 【朝代】宋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三、观书有感 【作者】朱熹 【朝代】南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四、柏学士茅屋 【作者】杜甫 【朝代】唐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译文 安史之乱的战火使柏学士失去了官职,昔日常参议朝政,直言相谏的他,将茅屋搭建在险峻的碧山之中,隐居于此。但他仍象汉代文学家东方朔一样的刻苦读书, 虽然他年少,但已学业有成。观茅屋户外,那祥云如车盖一样密密地聚集,秋水顺着道路,如大水决渠一样地湍急流去。自古以来荣华富贵必定从勤苦中得到,有识之男应当如柏学士一样去博览群书,以求功名。 五、《论语》 【作者】孔子 【朝代】春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 3.有关教育的诗句大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劝人珍惜光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少年易学老难成, 1. 源远流长图 欲求贤才栋梁, 天空陆地海洋。 半世东奔西忙, 今又远航, 路遥山高水长流. 3. 王本成 敢说敢作敢为, 无怨无恨无悔。 狂风暴雨惊雷, 吐气扬眉, 天下舍我其谁? 4.与教育相关的古诗词与教育相关的古诗词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礼记•大学》儒家主张的治国,齐家,是有密切关系的两件事,一个人的家教不好,而又能教人的,没有这回事。 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妇女怀胎三月,出居别的地方,眼不看邪恶的东西,耳不听胡乱的东西,说话、饮食用礼义来节制。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专利:集中,散逸:分散。这是颜之推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要教导媳妇最好在初入门,要教好儿子最好在孩提时。 天下之本在家。 汉•荀悦《申鉴•政体》天下的根基在于家庭。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唐•韩愈《师说》如果爱护自己的孩子,那就要选择老师来教育他。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清•梁启超《论幼学》人生百年,建树立足在于幼年所受的教育。 父善教子者,教于孩提。 宋•林逋《省心录》孩提:幼儿。善于教育儿女的人,必须从小做起。 强国之基在养蒙,儿童智慧须开爽,方能凌驾于人上。 清•林纾《闽中新乐府》养蒙:教育、启蒙。 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 《大戴礼记•保傅》年轻时养成的习性如天然生成的一样,一旦成为习惯就不易改变了。这里指出抓年轻时的教育对于后来的成长极为重要。 人材之成,自儿童起。 清•陈宏谋《序》起:开始 居身务其俭朴,教子要有义方. 清•朱柏庐《治家格言》居身:对自身生活行为的操守。义方:道义和思想行为的一定标准。 5.关于教育的诗无题 丝尽春犹在 烛化意更稠 板上种桃李 硕果满神州 无题 风雨润桃李 黑白画春秋 谁知鬓上雪 日月渐入无 1. 源远流长图 欲求贤才栋梁, 天空陆地海洋。 半世东奔西忙, 今又远航, 路遥山高水长。 2. 老师匡焕学 德高鸿儒博学, 望重英雄豪杰。 天时地利人和, 用笔如魔, 令人拍案叫绝。 3. 王本成 敢说敢作敢为, 无怨无恨无悔。 狂风暴雨惊雷, 吐气扬眉, 天下舍我其谁? 4. 回澜阁 为国为家为民, 风吹日晒雨淋。 碧海蓝天白云, 日月星辰, 相伴一生追寻。 5. 管仲图 为人堂堂正正, 做事磊落光明。 汇集四方英雄, 师出有名, 天下任我纵横。 6. 逸仙图 胸怀万里世界, 放眼无限未来。 挥洒旷世奇才, 重上瑶台, 天地为之惊骇。 绿野堂开占物华, 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 何用堂前一似梦瑶台,心知玉女来。 笙歌人杳渺,花影月徘徊。 笑我闲三径,思君赋七哀。 流觞与红叶,诗酒不胜杯。 更种花。 逸仙图 胸怀万里世界, 放眼无限未来。 挥洒旷世奇才, 重上瑶台, 天地为之惊骇。 回澜阁 为国为家为民, 风吹日晒雨淋。 碧海蓝天白云, 日月星辰, 相伴一生追寻 师蚕 教子教女, 辛勤半辈。 满头白发, 甘乳一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成语)桃李满天下。(出去不祥) 希望帮到你 望采纳 谢谢 加油 6.有关教育的诗句有哪些1、题弟侄书堂 唐代: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译文 虽然住的屋子简陋但知识却没有变少,我还是与往常一样,尽管外面已经战乱纷纷。 故乡虽然在打仗,可是弟侄还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 窗外竹子的影子还在书桌上摇摆,砚台中的墨汁好像发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声。 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2、勤学 宋代:汪洙 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译文 学问是需要勤奋才能得来的,就像前人囊萤取光,勤奋夜读,读很多书。 苦学几年,“三冬文史足用”,学问也就有了,那时候谁还会笑话你胸无点墨,没有学问呢? 3、书院 宋代:刘过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译文 努力学习就像农人努力耕作,是勤劳还是懒惰只有自己会知道。 就算书的种类繁多,只要努力终究会有熟读、理解的那一天。 4、劝学 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5、读书 宋代: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译文 归乡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读书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 灯下读书,眼神已大不如从前了。 却还是阅读完了两万的蝇头小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