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里三个字的词语《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2.三字经属于什么《三字经》的文学体裁为:三字韵文。 既不是诗经也不是古诗。是一本融会经史子集,便于背诵记忆的三字歌诀。 《三字经》是宋朝王应麟(存疑)先生所作,内容大都采用韵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像一首诗一样,背诵起来如同唱儿歌,用来教育子女朗朗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启迪心智。时人觉得本书内容很好,纷纷翻印,因此广为流传,历久不衰,成为历朝历代最重要的童蒙养正教材之一。 原文(节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释义::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赏析: 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扩展资料: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中国三大国学启蒙读物。 其中《三字经》知名度极高。古代儿童都是通过背诵《三字经》来识字知理的。 《三字经》用简洁通俗的白话讲出了亘古不变的哲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不受文字限制,用通俗的文字将经史子集等各部类的知识揉合在一起,全文用典极多,全篇充满乐观精神;在《三字经》出现之前,蒙学读物都是四个字一句,《三字经》则以三言形式出现,读起来轻松愉快,更符合儿歌特点。 明朝赵南星称其"句短而易读,殊便于开蒙(释义:句子简短,容易阅读,在启蒙时特别方便)",故此为蒙学第一书。《三字经》在古代被称为"小纲鉴",可以将零散的知识贯穿起来,使读书积累的百科知识,得以纳入一个清晰知识体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字经 (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之一)。 3.含有三字的古诗句采葛 年代:【先秦】 作者:【诗经】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咏史 年代:【南北朝】 作者:【鲍照】 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 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 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 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辔。 明星晨未晞,轩盖已云至。 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 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 君平独寂寞,身世两相弃。 子夜四时歌 年代:【南北朝】 作者:【南朝民歌】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4.含有三字的古诗句采葛 年代:【先秦】 作者:【诗经】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咏史 年代:【南北朝】 作者:【鲍照】 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 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 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辔。明星晨未晞,轩盖已云至。 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 君平独寂寞,身世两相弃。 子夜四时歌 年代:【南北朝】 作者:【南朝民歌】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