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冬天柳树的句子柳树有两个季节,特别引起我们对柳树的注意,那就是寒冬乍来和残冬将尽的时节.年复一年,我渐渐觉得柳树不仅可爱,而且可敬. 历来的人们对于柳树不知作过多少描绘和评价,但意思大抵都侧重在一个字上,那就是"柔". 《诗经.小雅.采薇》中有诗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依依",就解作"柔也".此后,以柳树状柔美,妩媚的景物,寄缠绵悱恻的情怀者,更是多不胜举. 如果单讲姿容体态,柳树也着实很柔弱 ,千丝万缕,轻盈委婉,同刚直,壮烈的情调,确乎是迥然异趣.然而,刚柔相济,在自然景物中,刚与柔并不一定相互抵牾,倒往往相映成趣. 二十多年前,我曾在仲春时节到过洛阳龙门,伊阙景色,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巍峨的东西两山,双双对峙.烟波浩渺的伊水,在两山间汹涌奔流.山苍苍,水茫茫,雄浑恢宏令人神志飞扬.再看伊水岸边,几处细柳低垂婷婷袅袅;水中柳影摇曳,婀娜多姿.岸上岸下,形动影随,好像对镜凝睇的少女,又如舞袖飘飘的仙子.这轻盈柔美的风姿,为山河增添了多少妩媚! 但是,轻柔并不是柳树的全部特点,柳树的性格,还有坚韧不屈的一面.说来也许荒唐,树木有时也和人似的,要在特别的时刻,方才显出它特有的品行.秋冬之交和冬春之交,时序更替,寒暖骤变,正是自然界大动荡,大变迁的特别时刻.在北京,这种变化尤其显得急促.每年的寒冬,似乎都是突然降临,刚刚还风和日暖,刹那间,塞外寒风像冲破牢笼的猛兽,狂呼怒啸,狼奔豕突而来,自然界顿时陷入一场无情的洗劫,真是个"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许多看上去比柳树坚实,强壮得多的树木,顷刻间都变得枝残叶凋,褪下葱茏的装束,现出摧败的模样,没有胆量和风霜较高下.倒是姿质荏弱的柳树,身处逆境,从容应变,披一身碧绿翠带,在风矢霜剑中奋力支撑.历来被视为弱者的柳树这时却成了临危不惧的强者.虽然比不得经冬不凋的松柏,却也表现了以弱御强的精神.树木中如果也流行着各种不同的处世哲学的话,那么,难免会有一些树木,要讥笑柳树枉作徒劳的动力,不知变通之道,是老实疙瘩死心眼儿.果真如此,那一定会有另一些树木,赞美柳树在风云变色的时刻,坚贞不屈,临难从容,值得景仰和仿效. 有句农谚,说是"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其实,五九,六九在北京,还是相当寒冷的,冬将尽而未尽,春欲来而未来,加上严寒潮不时南袭,河面一片冰封.这时候,许多树木挺着光秃秃的枝杈,过着"冬眠"的生活,似乎是在不动声色地静观时局的变化.直到春晖融融,冬寒尽消,大局已定,万无一失,才肯发嫩条,吐新芽,铺叙锦绣文章.这些迟迟不肯发芽的树木,又大抵是落叶甚早的树木,退不为人后,进不为人前,它们倒真够得精明练达,老成持重.再看那柔弱的柳树吧,在寒冬余威尚盛时节,就早早苏醒过来,望着冰冻的河面,迎着凛冽的寒风,它微微察觉出一丝春意,于是,不顾一切地率先吐翠,淡淡地披起娇黄嫩绿的新装.沿河望去,枝梢间烟纱雾彀,一片生机,这情景仿佛一首动人的歌,一首热烈向往春天的歌,一首报告春的信息的歌,一首表达美好信念的歌.我在想:既然迎春花被人称作报春花,那么,柳树可不可以叫作报春树呢。 2.形容秋天柳树诗句有哪些1、唐-杨炯《折杨柳》 边地遥无极,征人去不还。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望断流星驿,心驰明月关。藁砧何处在,杨柳自堪攀。 2、唐-王泠然《汴堤柳》 隋家天子忆扬州,厌坐深宫傍海游。穿地凿山开御路, 鸣笳叠鼓泛清流。流从巩北分河口,直到淮南种官柳。 功成力尽人旋亡,代谢年移树空有。当时彩女侍君王, 绣帐旌门对柳行。青叶交垂连幔色,白花飞度染衣香。 今日摧残何用道,数里曾无一枝好。驿骑征帆损更多, 山精野魅藏应老。凉风八月露为霜,日夜孤舟入帝乡。 河畔时时闻木落,客中无不泪沾裳。 3、宋-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4、宋-周密《西塍废园》 吟蛩鸣蜩引兴长,玉簪花落野塘香。园翁莫把秋荷折,留与游鱼盖夕阳。 5、清-陈维崧《临江仙.寒柳》 自别西风憔悴甚,冻云流水平桥。并无黄叶伴飘飘。乱鸦三四点,愁坐话无憀。云压西村茅舍重,怕他榾柮同烧。好留蛮样到春宵。三眠明岁事,重斗小楼腰。 柳树在古代的含义 柳树在古代有多种说法: 1、柳树有惜别之意; 2、柳树为古代四大鬼树之一,有聚集阴魂之说; 3、柳树有对女子阴柔赞美之说。古代传奇小说《开河记》记述,隋炀帝登基后,下令开凿通济渠,虞世基建议在堤岸种柳,隋炀帝认为这个建议不错,就下令在新开的大运河两岸种柳,并亲自栽植,御书赐柳树姓杨,享受与帝王同姓之殊荣,从此柳树便有了“杨柳”之美称。 3.描写冬天的柳树的段落冬天,阳光下的柳树 2005年11月26日 碧青 冬的枯色,已经在树冠上完全裸露出来了。 望着窗外不远处,那几棵柳树的枝上,还残留着少许枯黄却泛着绿意的柳叶,那些已经不再蓬勃而且疏淡的绿意,竟仿佛点燃在天蓝和阳光里隐藏着的广袤青葱。我突然感到,那不朽的生命之色,很难说它是还没有在枝头落去,还是正在天地间洇出来。 仿佛它的存在,就是让我在这个冬天和它相遇,就是让我在这个上午和它相对而视,就是让我在此时的阳光里看着它,感知它,阅读它,记录它。同时,我也让自己干渴的胸腔内,洇出水湿,慢慢地飘出淡淡的气息,慢慢地凝聚出水珠,在心壁闪耀光泽。 水珠闪耀着,滚动着,闪耀着,滚动着,慢慢地开始流淌细弱的光和水,光和水在流淌,在汇聚其它的暗流,又仿佛在返回我的躯体,说不出是光和水在流淌,还是我的肉体在光和水里流淌…… 此时,我只想说,阳光真好,十月的阳光真好,十月那抹留在枝头的绿色真好。它像一条路,牵引我,让我面对自身以外的世界,完成一种自我内在的润泽。 这是我在冬天少有的清美的日子,清美的时辰。我好像从一种浑浊或者混沌压抑的大雾里走出来了,终于又展现了自己,见到了阳光…… 世界突然清新了,冬天的寒冷,仿佛也只是在我心之外的时空里,寂寞地流荡,它与我的心不相干了。 面对窗外不远处的柳树,我突然发现,它们的枝条是向上生长的。繁密细长的枝条,优美自在地向天伸出去,像爱美的姑娘那样,又像孔雀开屏,只想展示自己,没有娇羞,不避讳天,不避讳地,不避讳天地间自己和众多树叶浩浩荡荡的飘落,不避讳人类和在大地上行走的众多的眼睛,不避讳所有张开翅膀的眼睛,不避讳所有在天空里日夜飘荡的圣洁高贵或污浊丑陋的灵魂。 它那么恬淡美丽,宁静和安然的神韵,和我的灵魂一样,也让我感到自己肉体的某种沉重。啊,它们是怎么在冬天向天空挺直了身躯,伸直了手臂。 不知是因为剪了枝的缘故,还是在这个寒冷的季节,它们要更好地表达自己。这发现,竟让我暗自吃惊。 多年来,我每天在它身边走来走去,很多人在它身边走来走去,我敢说,很多人当然包括我,在很多的时候,对它们的存在是忽略的,更没有感到自己和柳树之间有什么天然或必然的联系。甚至有很多人,都没有像我这样,认真地瞧它们一眼。 仿佛对自己身边或者熟悉的事物,视而不见是正常的,某种潜在的意识,迷蒙了我的心像和目光,只想看自己想看的事物,或难以得到的东西,或难以融入的景致。 是的,坦白地说,我一直以为柳树是柔弱的象征。 在我心里,好像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柳树形象。春天的垂柳飘绿,柔美悠扬。 夏天的柳树,繁茂如绦。过去,我很少欣赏秋天的柳树,不愿看,大自然赋予它叶落枝枯那种表面的衰败之象。 更很少注视冬天的柳树,有怎样的风骨。是的,我更多地关注了柳丝垂绿的柔美,淡化了它另外的生命形态,根本就没有关注过柳树自身的生之快乐或苦痛,更没想过它在严冬里,有怎样的生命感受。 也可以说,我根本没有深刻地去用心去触摸过,众多没有表达过我心灵感觉的万事万物。 是的,柳树不如冬天的白杨树那样高大强悍,甚至不如不远处那片果园里的老梨树,枝爪在冬天的深处,向天空伸出几分繁杂与狰狞的欲望和力量,仿佛要伸出整个冬天的寒冷,仿佛要抓碎整个冬天。 我眼前的柳树,让我看到了坚硬的骨头,却在阳光里闪耀着生命的柔美。我想,它们多像吸吮天地精华修炼自己的有道高僧,或具有高贵灵魂而隐于尘世的高人。 或许,处在大自在状态的生命,本质就是自然柔美的。它们不会刻意去表现自己,不会刻意去修饰自己,也不会因欲望而疯狂而扭曲自己。 它们不会主动去伤害任何生命,只是以生命的本来面目,在世间生长存在。只有面对强大的摧毁自己或者摧毁天地间美好生命的时候,才竭尽全力梦想爆发出震撼天地覆盖一切的强大生命力。 是的,我眼前的柳树,看上去,在收敛着自己的心气。在寒风里依然婀娜多姿,摇曳梦里的风情。 它用粗糙的树皮,包裹着自己在四季轮回里修炼出的高贵骨头和灵魂,任风吹雪打。天地间,自然造化孕育的一切物形,都不去伤害它。 可是,看着看着,我就感到了一道白光。天啊,我的心开始隐隐作痛,我清楚地看到了,那是人类打造的一把锋利的闪耀白光的刀子。 是的,它能剥柳树的皮。我看到一把大锯,被人拉来拉去,它们正在锯掉某棵大树,它们已经锯掉了很多大树。 我知道,这只是我此时的某种幻觉。我劝慰自己,心啊,你不要再疼痛,我眼前的柳树,此刻仍然完好无损。 我们这里,没有人能够明目张胆地剥它的皮,更没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把它锯掉。让它在我窗外不远处的路边存在,是某个人活某些人的安排,但它也有自己的天命,更多地享受着天地自然的养育和护佑…… 我想起,很多年以前,我读过一位老师的诗歌。 他很喜欢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里静默生长的树。他把冬天的树冠,看成是大树扎在天空里的根。 那是怎样强大的生命,接天连地都是根。可惜,那时,我还读不懂一棵冬天的树,一棵以树冠抓住天空和以树根抓住大地的姿势,才能度过寒冷的冬天的。 4.形容冬季树木的诗句1.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唐·刘驾《苦寒吟》(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 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 2.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北风其喈,雨雪其霏。----《诗经·邶风·北风》(雨雪:下 雪。雨:下,落。雱:大雪纷飞的样子。喈:风疾的样子。霏:霏霏,纷飞的样子。) 3.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庭霰:落在 庭院里的雪花。) 4.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 稹《南秦雪》 5.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6.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7. 寒风吹我骨,严霜切我肌。----汉·《古诗童童孤生柳》 8.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10.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唐·孟郊《苦寒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