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加解释

1.20

一、《送别》 作者:唐代王维 1、原文 下马饮君酒, 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 白云无尽时。 2、翻译 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朋友你要去何方? 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

只管去吧我何须再问,看那白云正无边飘荡。 3、赏析 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全诗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最后两句却顿增诗意,可谓词浅情深,蕴含着不尽的意味。

二、《终南望馀雪》 作者:唐代祖咏 1、原文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2、翻译 从长安望终南山北景色秀美,远看岭上积雪似乎浮在云端。 雨雪晴后夕阳微光染亮树梢,长安城中傍晚反增阵阵轻寒。

3、赏析 这首诗句句咏雪,句句从“望”字着眼,描写终南山的雪景和雪后增寒的感受。起句写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的整体印象。

次句写终南山的余雪,由于阴岭高出云端,远远望去,其上的皑皑积叶仿佛浮在空中。 第三句转笔写雪霁初晴时始见终南山的真实面门,“霁”字真实而传神地写出了夕阳的余光平射在山上,染红了林表的美丽画面。

末句承上句的夕阳,写因望见终南山余雪而更感冬天的寒冷。 三、《八阵图》 作者:唐代杜甫 1、原文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2、翻译 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3、赏析 此诗前二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后二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

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四、《送方外上人》 作者:唐代刘长卿 1、原文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2、翻译 野鹤驾着孤云高飞天空,岂肯在人间居住? 你不必到著名的沃洲山福地,那可是人们最熟悉的去处。 3、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以凌云的野鹤形容僧人,贴切有味,理应不失孤云野鹤般脱俗的品性;末两句写诗人对方外上人的讽喻规劝,劝上人隐居冷寂的深山,而不要到热闹的名胜去沽名钓誉。

这首诗语言妙趣横生,闲散淡远,构思精巧。 五、《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作者:唐代韦应物 1、原文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2、翻译 怀念你竟在这深秋的夜晚,散步咏叹多么寒凉的霜天。

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还未安眠。 3、赏析 此诗表达作者在秋夜对隐居朋友的思念之情。

前半首写作者自己,即怀人之人;后半首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丘丹,即所怀之人。 全诗不以浓烈的字词吸引读者,而是从容落笔,浅浅着墨,语淡而情浓,言短而意深,格调古朴雅致、安闲恬淡,给人玩味不尽的艺术体验。

六、《望天门山》 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翻译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3、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 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

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七、《赠汪伦》 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翻译 李白乘舟将要离别远行,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3、赏析 此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 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八、《凉州词》 作者:唐代王之涣 1、原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翻译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3、赏析 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

2.古诗词加解释

春日偶成

作者:【程颢】 年代:【宋】

云淡风轻过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注释](1)偶成:偶然写成。(2)傍:靠近。(3)时人:当时的人。

[译文]天空飘着淡淡的白云,春风轻轻地佛着人面,时当近午,我漫步于野花之间,随着一行垂柳来到河边。当时的人不知我心里多么快乐,说我偷闲学那些到处游荡的少年。

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开头两句写云淡风轻、繁花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郁勃生机;第三句是诗意的转折和推进,第四句更进一步说明自己并非学少年偷闲春游,它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哲理,以及对自然及宇宙的认识。全诗表达了理学家追求平淡自然、不急不躁的修身养性的色彩和水到渠成的务实功夫,也表现了一种闲适恬静的意境。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近通俗。

西江月·夜行黄沙①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②,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③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

①: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西。

②:“明月”句: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别枝:斜枝。

③: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赏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杜甫《春夜喜雨》赏析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761)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3.励志古诗词及解释还有作者

励志类的: 1.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

----苏轼 古时候成就大事业的人,不一定要有超世的才华和能力,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志气。(这个是我最喜欢的励志名言。)

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项羽把锅底打破把归途的船放沉在江里,秦国的成百关隘终于属于楚人;苦心人老天都不会辜负,越王勾践以三千越国战士灭吴国。(破釜沉舟是一个历史典故,有关于项羽的,越国灭吴国也是一个典故。)

情感类(亲情,爱情,个人情感): 1.亲情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路边的树想停止摇摆而风不停地吹动,儿子想赡养自己父母的时候而父母不在人世了。

(很深沉的,但愿尘世永远不让人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 2.爱情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元稹写给亡妻的,这个有点难解释,自己体会。)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 把你送给我的夜明珠给你,泪眼双泪,恨我现已经为人妇了。 3.个人情感(没有纯粹的个人情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元稹 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是张开双眼久久不能成眠,报答你平生未曾舒展的眉头。(元稹写给亡妻的。)

写景类: 1.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 迷离流泪的双眼问花而花不发一语,枫叶的下落偏偏红色秋已过去良久。

(很诗情画意的一副美景,同时有哲理高度,体会。) 2.长安道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

都城长安的道旁的树很多,一直延伸,仿佛无穷尽处。只有垂柳理会人生别离之事,能理会我的心意。

(柳,和留同音,意为留住离人。)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 傍晚的云霞和大雁仿佛一起飞动,远远的湖庭秋水和天水连接处的天际同一色。(很优美很优美的。)

哲理类的: 1.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这够通俗易懂的了。)

这些都是我的个人理解,你自己好好看看吧。

4.古诗带翻译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晴天时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的美丽多娇.

望庐山瀑布【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5.十首古诗词,附带意思

《七步诗》(曹植):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译文】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过后,留下豆汁来做成羹,把豆渣压干做成豆豉。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你我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 【赏析】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箕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 《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在这个寂无人声的地方,芬芳的桂花轻轻飘落在地上。

静静的夜晚,使这春天的山林更加空寂。月亮升起,惊动了正在树丛栖息的山鸟,它们清脆的叫声在空旷的山涧中传响。

【赏析】王维写《鸟鸣涧》的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该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首。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或许是一处景点。

《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在王维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表达了作者对山中春景的喜爱。 《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

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

【赏析】《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江畔独步寻花》(唐代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译文】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 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 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花间不断欢唱。

【赏析】《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的一组绝句诗,共七首。其中最著名的是第六首。

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定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表达了作者赞美、称赞春天,向往宁静的生活的中心思想感情。

《石灰吟》(明代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赏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

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

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竹石》(清代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赏析】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

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

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代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惊喜得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和儿女,平日的忧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

白天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

【赏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763年(唐代宗广德元年)春。

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他的部将李怀仙斩其首来献,安史之乱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

全诗八句。开头。

6.古诗75首大全带诗意

1、江南(汉乐府) 【原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 戏莲叶北。 【理解】青年男女在江边采莲,茂盛的莲叶在江中生长,有些游鱼在莲叶间穿梭往还。

鱼儿一会儿游向东,一会儿游向西,一会儿游向南,一会儿游各北,无拘无束,怡然自得。 2、长歌行(汉乐府) 【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 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理解】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3、敕勒歌(北朝民歌) 【原文】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 牛羊。 【理解】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象毡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

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4、咏鹅(骆宾王) 【原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理解】“呷哦,呷哦,”——多好看的鹅!曲着脖子仰起头,对着青天唱赞歌。雪白的毛,碧绿的水,一对鲜红的脚掌,轻轻地,拨弄起两行清清的水波。

5、风(李峤) 【原文】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理解】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 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6、咏柳(贺知章) 【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理解】如玉雕一样的新柳碧玉婆娑,无数柔嫩的柳条挂下来象丝带一样。

细长的柳叶是谁剪出来的呢?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 7、回乡偶书(贺知章) 【原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理解】我从小离开家乡年老才返回,我的乡音没变头发却已稀疏。

家乡的儿童看我是远方的客人,他们笑着问我从何处来。 8、凉州词(王之涣) 【原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理解】黄河远远流淌直飞上白云端,孤零零一座边城屹立在崇山峻岭间。

兵士们何必吹着羌笛奏起衰怨的《折杨柳》,温情的春风难以吹过玉门边关。 9、登鹳雀楼(王之涣) 【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理解】太阳贴着山落下去了,黄河水滚滚流向大海。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更壮观的景色,那 就得再登上一层楼。 10、春晓(孟浩然) 【原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理解】春夜里贪睡眠不知不觉天已破晓,醒来时四处已传来鸟儿的啼叫。忽记起昨夜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谁知道满枝盛开的花朵凋零多少。

11、凉州词(王翰) 【原文】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理解】精美的酒杯中斟满了葡萄酒,战士们正在准备举杯开怀畅饮,琵琶声从远处传来,催促他们上马出发。

战士们喝醉了躺在战场上。您可别见笑,自古以来当兵打仗,有几个能从战场上平平安安地回来啊! 12、出塞(王昌龄) 【原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理解】还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远离家乡的将士仍未回还。

要是现在有像李广那样的统帅,绝不会让匈奴的军队侵扰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原文】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理解】冒着深秋冷雨,连夜到吴地,第二天清晨客人就要离去。

客人走后,独留江南的我就像楚山一样孤单寂寞了。你回到洛阳,若是亲人们问起我,就说我的心像玉壶里的冰块一样晶莹透明,官场得失置之度外。

14、鹿柴(王维) 【原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理解】空寂的山中看不见人影,只是偶尔听到来自林中的说话声。落日的余辉返照射入林海深处,又透过密林映照在幽暗的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原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理解】清晨一场细雨使渭城空气格外清闲,旅舍那么明净,柳枝也像梳洗了一番。请您干了这杯酒吧,向西出了阳关,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理解】独自一个人在他乡就是那里的外来人了,每次到了节日的时候更加思念亲人。在那遥远的家乡亲人们登高望远的时候,他们头插茱萸偏偏只少了我一个人吧! 17、静夜思(李白) 【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理解】静静的夜晚,床前被明月的光辉照得一片洁白,几乎使人以为是地上铺了一层霜。

仰头看看明月,不由得低头深深怀念遥远的家乡。 18、古朗月行(李白) 【原文】小时不识月,呼。

7.古诗词2000首加解释加注音

《无题》唐李商隐

xiāngjiànshínánbi?yìnán

相见时难别亦难,

dōngfēngwúlìbǎihuācán

东风无力百花残。

chūncándàosǐsīfāngjìn

春蚕到死丝方尽,

làjùch?nghuīlaishǐgàn

腊炬成灰泪始干。

xiǎojìngdànch?uyúnbìngǎi

晓镜但愁云鬓改,

yayínyìngjiàoyuaguānghán

夜吟应觉月光寒 。

p?ngláicǐqùwúduōlù

蓬莱此去无多路,

qīngniǎoyīnqínw?itànkàn

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

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赏析】:

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本诗也许还有别的寓意,但作为爱情诗却是几无异议。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句点了时节,但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生气。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