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牡丹的诗句两句

1.描述牡丹花的两句诗词或诗句

唐・王维《辛夷坞》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刘禹锡《赏牡丹》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一年春色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

李孝光 《牡丹》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

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

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徐夤《郡庭惜牡丹》

断肠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

青春不驻堪垂泪,红艳已空犹倚栏。

2.请写出一句有关菊花或牡丹的名言或诗句.急

菊花诗 咏菊诗虽不始于陶渊明,但陶翁的爱菊,由于宋人《爱莲说》的推许而更出名,有人甚至推陶为菊花的护花神. 菊花以黄色显示自己的容貌.《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黄华.”“黄花”在诗人笔下成了菊花的代词.“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初唐王绩见到菊花吐艳,醒悟到重阳节的来临.杜甫在战乱中度过重阳,“旧采黄花賸,新梳白发微”;“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从时序的推移中觉察到自身的衰老.李白却用“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显示他所特有的豪情. 白菊可算是后起之秀.最早咏白菊的当推刘禹锡和白居易.令狐楚家中有白菊,刘一再见诸吟咏:“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花的洁白有如“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妆”;花的娇贵使得“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白居易回忆经历的杭州、洛阳、苏州“三处菊花同色黄”,晚年见到“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时,不由得既兴奋又感慨. 中唐时白菊还是如此珍稀,到晚唐李商隐笔下,便是“霜天白菊绕阶墀”了.相应地咏白菊诗也多了起来.司空图对白菊怀有偏爱,写有《白菊杂书四首》和两组《白菊三首》. 诗人喜欢菊花,看重的是“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杜甫).元稹说得更直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僧齐已赞它“无艳无妖别有香”,声明自己“栽多不为待重阳”,“却是真心爱澹黄”.东坡一句“菊残犹有傲霜枝”,既赞菊花的品格亦隐喻自己的情操. 〔菊韵〕--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秋声〕--风子-- 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菊城吟〕--王如亭-- 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苏轼《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宋·杨万里《咏菊》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赏菊》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陈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红楼梦》里菊花诗可为一绝,请欣赏红楼艺苑内的菊花诗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蘅芜君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怡红公子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怡红公子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枕霞旧友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枕霞旧友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潇湘妃子 画菊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蘅芜君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

3.关于牡丹的古诗句

牡丹成为名贵的观赏花卉,始于隋朝盛于唐朝。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在唐代牡丹就已被推崇到"国花"的地位,以其国色天香赢得唐代人的喜爱。

据不完全统计,仅《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五十多位作家的一百多首吟咏牡丹的诗歌。这些诗歌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很高的成就,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咏物诗创作。

一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从牡丹含苞欲放的时候开始,诗人们就开始挥毫动笔,"青苞虽小叶虽疏,贵所高情便有余。

"(孙鲂《题未开牡丹》)尽情抒发心中对牡丹的喜爱,描写唐朝社会的风俗习尚,以及各种看花、赏花的情形。"朝日照开携洒看,暮风吹落绕栏收。

诗书满架尘埃扑,尽日无人略举头。"(徐夤《牡丹花二首之二》)就连平时喜爱的诗书,也只好随它与尘埃为伴了。

在唐人吟咏牡丹之作中,有用诗来回答朋友们对牡丹花事的询问,有在诗里描写以牡丹为 花片为人饯行……"为爱红芳江砌阶,教人扇上画将来。"罗隐还写了一首《扇上画牡丹》的诗。

即使这样诗人们仍感到没有述尽心中的爱花之情,孙鲂又作了一首《牡丹落后有作》,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情怀。在诗人们的笔下,牡丹花的千种神态,万般风姿,一写尽然。

但是唐代诗人们并没有完全陶醉在牡丹花的美妙之中,他们透过牡丹繁盛的表面现象,敏锐地发现其背后隐藏着的社会问题,通过诗歌表达了他们对劳动人民困苦生活的同情。这是唐人吟咏牡丹之作中思想性最高的,白居易的《秦中吟》之十《买花》诗可作为代表。

其诗云: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李商隐十七岁就以文才受到令狐楚的赏识,被聘请到令狐楚的幕府里作官,受到令狐楚的指点,学习做奏章。这个时候李商隐正是人生得意,风华正茂。

当他看到盛开的牡丹,想到令狐楚对他的栽培,挥笔写下了一首七律《牡丹》诗: 绵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首名用孔子见南子的典故,《典略》:"夫人在锦帏中,孔子北面秘首,夫人自帏中再拜,"环佩之事 然。次句用鄂君泛舟的典故,《说苑》:"鄂君乃揄修袂,行而拥之,举绣被而复之。

"从盛开的牡丹联想到这些历史典故,又以这些历史典故中的人物来表现绿叶丛中娇艳的牡丹所给人的印象,显示出牡丹的韵致引起读者美丽的遐思。何焯评:"非牡丹不足以当之,起联生气涌出。

"(见《李义山诗集》沈厚土爽辑评本) 三四句把牡丹比喻成善舞的女子,在舞动时一刹那垂手触动玉佩,在一转身时飘起长裙,典见《西京杂记》所载"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这两句描摹了牡丹在春风中枝叶摇曳的情景,十分生动。

诗的五六句借《世说新语》所记石伦用蜡烛为炊之事,和《襄阳记载》刘季和所说:"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描写牡丹开放时的光采和芳香,给人的感受很强烈。

诗的最后两名用江淹梦中得五笔和巫山神女的典故,托化出令猎狐楚对他的器重和栽培,以及他自己对令狐楚心怀的感激之情,抒发了诗人荡漾的春心,使牡丹平添了无限妩媚。纪昀说:"八句八事,却一气鼓荡,不见用事之迹,绝大神力!"(见《玉溪生诗说》)这首诗的好处就在于发展了用事的枝了,把死典用活了,丰富了构思和诗的表现力,显示出李商隐的才华。

不久李德裕党人河阳节度使王茂元因爱李商隐的才华,任为书记,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从此李商隐就在党派争斗的夹缝中过日子,再也没有昔日赏花时的那种高兴心情了。

唐文宗开成三年的暮春时节,李商隐在长安应试博学鸿词科落第,由长安动身回径原,途经回中,(今甘肃固原增内)住在逆旅,恰遇苦雨天气,院子里的牡丹刚刚绽苞,就被一阵狂风疾雨打落。诗人回想往事,触景生情,借牡丹以寄慨身世,写下了著名的《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

其一 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 水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

舞蝶殷勤收落蕊,佳人惆怅卧遥帏。 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捐几枝。

回想当年京城赏花,而今却在这里"忽相期",水亭暮雨,微寒犹在,那被雨打败的牡丹实在令人可惜。诗人借牡丹作比,由自己的沦落想到失意的亲朋,因小见大,寄托遥深。

其二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悉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圊,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这首诗从自己的原已沦落,写到自己被人排挤。诗的一开头就撇开牡丹,先写榴花。

因为榴花晚开,赶不上春天,有人便莫明其妙地笑它,岂知早开早落,更觉悉人。三句写花含雨,四句写雨打花, 希望成空之意,这是多么悉楚!而牡丹即为雨所败,万里阴霾,顿非旧圊,一春生气,荡涤全无。

这几句从牡丹的零落写到整个人事的变化,把愁人之愁推向顶峰,到。

4.关于牡丹的诗句

1、赏牡丹--【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京城。

2、惜牡丹花二首--【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译文:惆怅地看着台阶前的红牡丹,傍晚到来的时候只有两枝残花还开着。料想明天早晨大风刮起的时候应该把所有的花都吹没了,在夜里我对这些衰弱的却红似火的花产生了怜悯之心,拿着火把来看牡丹花。

暮春时节冷雨萧瑟,牡丹花萼低垂,花瓣纷纷飘落,随风飞散,再也没有人来关心她寂寞凄凉的处境。纵然是晴明天气里,残花落地犹觉得惆怅,何况在风雨之中,飘零在污泥烂土之中更觉得惨不忍睹。

3、红牡丹--唐代: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译文:红牡丹的绿叶在悄悄地舒展,红牡丹的花色有鲜有暗。面临凋零,牡丹愁肠欲断,请问春光,你可懂得牡丹所想?

4、牡丹--唐代:李商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译文:

织锦的帘帷刚刚卷起,是美艳的卫夫人;丝绣的褥被还堆拥着,是俊秀的越鄂君。既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饰正零乱翻动;又像在弯腰而舞,郁金裙子正争相回旋。

它像石崇家的蜡烛,哪须常把烛芯剪去?它像荀令君的体肤,岂用香炉细细染熏?我是诗人江淹,在梦中得到了那支彩笔,想把清丽的词句,题在花叶上寄给朝云。

5、思黯南墅赏牡丹--【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

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译文:在人世间怎会遇见牡丹这样漂亮的花,花开重瓣,层层叠叠如同西天王母九重的增城。有如此倾国倾城的好颜色,上天应该让你晚点开放与诸花争艳。

5.描写牡丹的诗句

清 平 乐 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 红 牡 丹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牡 丹 刘灏 清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买 花 唐 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牡丹种曲 唐朝 李贺 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属春草。 水灌香泥却月盆,一夜绿房迎白晓。

美人醉语园中烟,晚花已散蝶又阑。 梁一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

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 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题益公丞相天香堂 宋 杨万里 君不见,沉香亭北专东风,谪仙儿词天无功。 若不见,君王殿后春第一,领袖众芳捧尧日。

此花可令转化钧,一风一雨万物春。 十分整顿春光了,收黄拾紫归煤表。

天香染就山龙裳,余芬却染水云乡。 青原白鹭万松竹,被渠染作天上香。

人间何曾识姚魏,相公新移洛中裔。 呼洒抚招野客看,不醉花前为谁醉。

清 平 乐 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

红 牡 丹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牡 丹 刘灏 清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买 花 唐 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牡丹种曲 唐朝 李贺 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属春草。

水灌香泥却月盆,一夜绿房迎白晓。 美人醉语园中烟,晚花已散蝶又阑。

梁一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 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

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题益公丞相天香堂 宋 杨万里 君不见,沉香亭北专东风,谪仙儿词天无功。

若不见,君王殿后春第一,领袖众芳捧尧日。 此花可令转化钧,一风一雨万物春。

十分整顿春光了,收黄拾紫归煤表。 天香染就山龙裳,余芬却染水云乡。

青原白鹭万松竹,被渠染作天上香。 人间何曾识姚魏,相公新移洛中裔。

呼洒抚招野客看,不醉花前为谁醉。

6.描写牡丹花的古诗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木末:树梢。芙蓉花:指辛夷花,花形和颜色都近似荷花。

唐·王维《辛夷坞》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刘禹锡《赏牡丹》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晚发:花开得晚。唐·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天下真花独牡丹。

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一年春色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姚黄魏紫:两种名贵的牡丹花。宋·范成大《再赋简养正诗》篔筜竟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篔筜:大竹名,节长而竿高。

踯躅:即羊踯躅,杜鹃花科,春季开花,花红黄色,鲜艳夺目。唐·韩愈《答张十一》嫩竹犹含粉,初荷未聚尘。

南朝陈·徐陵《侍宴》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唐·骆宾王《晚泊》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唐·王维《山居即事》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芙蓉:荷花。

唐·王维《临湖亭》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人》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 不著水:不沾水,指荷叶不没于水。

唐·李颀《粲公院各赋一物得初荷》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唐·李白《别储邕之剡中》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唐·杜甫《为农》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翠筱:小竹。

娟娟:美好貌。净:光洁。

雨裛:湿透。红蕖:荷花。

冉冉:柔弱貌。唐·杜甫《狂夫》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唐·杜甫《暮春》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

唐·刘长卿《留题李明府霅溪水堂》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芙蓉:荷的别名 东风:春风。

唐·高蟾《上商侍郎》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 宋·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宿雨:指荷叶上隔夜的雨水珠。

清回:形容荷叶清净圆润。风荷举:晨风吹动着荷叶在水面上舒展开来。

宋·周邦彦《苏幕遮》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 宋·米友仁《临江仙》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西陵:西兴镇,在今浙江萧山。

宋·姜夔《湖上寓居杂咏》:苑墙曲曲柳冥冥,人静山空见一灯。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

接天莲叶无究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出净兹寺送林子方》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胭脂雪瘦:形容红中稍透白色的荷花颜色。沉水:沉香,闺房熏用。

走夜光:反射月光的露珠在荷叶上滚动。指荷叶上滚动的水珠。

金·蔡松年《鹧鸪天·赏荷》牡丹在我国被誉为“国花”、“国色天香”、和“花中之王”,在世界上也负有盛名。 牡丹花,娇艳多姿 ,雍容大方,富丽堂皇。

自古以来引起许多骚人墨客的讴歌、赞美,是很自然的。据初步收集,历代文人专写牡丹的诗词就有四百余首。

其中,以唐、宋两朝为最多,共一百三十多人,二百七十余首。包括象王维、李白、李贺、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温庭筠、李商隐、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陆游、辛弃疾等一些很著名的诗人在内。

仅苏轼一人,就有三十多首。金元明三代,六十余人,九十多首。

清代,三十多人,五十余首。近代和当代文人,也写了不少咏牡丹的诗。

唐朝殷文圭诗: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李孝光的《牡丹》诗,颇能表达人们对牡丹的赞美之情: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 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 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徐夤在《郡庭惜牡丹》中,那对人生短暂、青春不驻的感叹,更是动人: 断肠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 青春不驻堪垂泪,红艳已空犹倚栏。

更多。

7.描写牡丹的诗句

清 平 乐

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

唐朝殷文圭诗: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买 花

唐 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蝶恋花·牡丹 黄裳

每到花开春已暮,况是人生,难得长欢聚。一日一游能几度,看看背我堂堂去。

蝶乱蜂忙红粉妒,醉眼吟情,且与花为主。雪怨云愁无问处,芳心待向谁分付。

红 牡 丹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牡 丹 刘灏 清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翦朝霞·牡丹 贺铸

云弄轻阴谷雨乾,半垂油幕护残寒。化工著意呈新巧,翦刻朝霞飣露盘。

辉锦绣,掩芝兰,开元天宝盛长安。沉香亭子钩阑畔,偏得三郎带笑看。

8.描写牡丹的诗句

1、唐·白居易 《惜牡丹花二首》

原文选段: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释义:

惆怅地看着台阶前的红牡丹,傍晚到来的时间只有两枝残花还开着。意料翌日清早大风刮起的时间应该把全部的花都吹没了,在夜里我对这些衰弱的却红似火的花产生了怜悯之心,拿着火把来看牡丹花。

2、唐·徐凝 《牡丹》

原文选段: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释义:

谁不爱牡丹花呢?她占尽了城中物品的好色泽,让人不禁猜疑她是洛水女神的化身, 她姿态万千,宛如突破云霄照亮天空的朝霞一样通常耀眼。

3、唐·刘禹锡 《赏牡丹》

原文选段: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释义:

只有牡丹花雍容华贵、艳压群芳,花开的时候京城满城出动赏牡丹。

4、唐]·司空图《牡丹》

原文选段:

得地牡丹盛,晓添龙麝香。

主人犹自惜,锦幕护春霜。

释义:

这个地方牡丹盛开,清晨时分花香四溢就像龙麝香一样。主人非常爱惜牡丹花,用锦幕罩着的牡丹花就像春天的白霜。

5、唐·王维《红牡丹》

原文选段: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释义:

牡丹花叶绿花艳闲适宁静,就像穿了一件红色的衣裳深深浅浅。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