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诗李贺的意思(其一)李贺者,诗鬼也.今之人皆知诗鬼之名,罕有知诗鬼之作.盖当今中国教育之大弊所致,不亦悲夫!马诗,合二十三绝,乃贺之名作.马诗易得,奈何注解难寻,而韩孟诗派又文偏艰涩,语多用典,更堪鄙人诗文功力之不济,于是乎,硬下头皮看得一首算一首了.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首一个龙字已写此马非比寻常,又有背脊连钱图案之外观奇特,银蹄踏烟之体格矫健,终是良马无疑.可纵是良马,无人赏识,织得锦韂,铸成金鞭,又有何用,徒悲乎!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腊月,无草可食,唯有草根聊以充饥,却也深埋于盐雪之下.饥肠辘辘,哪管得入口是硬是软.如此境地,连草根都变成了甜的,可怎知,衔到的还是带刺的蒺藜.马之饥,还是人之饥,马之困,还是人之困.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忽然想起周穆王西域取玉,赤骥终于离开凤苑这游乐之地,有了一方展示神力之天地.羡慕,还是期盼?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精.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房星,马星也.此马非凡马,乃天马,马星铸其精魂.三句中之瘦字尤其传神,于嶙峋瘦骨下,仍犹带铜声铿锵向前,神骏无比,马之精神可见一斑. 大多诗本二句为房星本是星,偶见一处,为精,疑此谬矣,然似乎精字更为贴切.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大漠、白雪、弦月、高山,广袤而又略带寒意.在这盛产名马的燕然山中,良马自然是不甘寂寞,等待着佩戴金络脑,于一方空间驰骋飞腾.何当、快,迫切心情跃然纸上.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马之状,惨不忍睹!是对现实的无奈、未来的恐惧,还是一种警醒、告诫.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 酒阑饭干之后,君王燕去,马曳车辕.君王之马当非凡马,然骏马岂能只于此种境况中为一个拖拉车辕的角色,谁字吼出了一腔不平!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果下马高三尺,乘之可于果树下行.奇骏之马,非刚健之人无以驾驭,下乘之马,蛮儿亦可驱使.此乃奇骏之士的傲世之言,亦有对吕布的思慕之情.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 飂叔喜龙,豢龙,善待龙.如今飂叔匆匆而去,骏马无怙,西风霜重,栈坍骨折.古者,八尺以上为龙马.以龙喻马,骏马无疑,及其惨状,更痛人心.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霸王已去,英雄难觅.神骓当风而泣,于何处逐英雄的大慨中,对明主的怀念感激乃赫赫然.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盐坂,因千里马拖盐车经过而得名.供宫女享乐的驽马,可以麒麟银鞯加身,甘食美物更不必说,待遇何其优也!而千里马,顶着午时烈日,蹭蹬于盐坂上,奄奄于风尘兮!对比强烈,意境鲜明.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马之轻骏.若有搅阵之用,当可借将军一臂之力.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游侠,身佩宝玦,更有侠骨长香.若有千金,换得骏骨,将欲乘之,赴我襄王之梦. 李贺的诗中经常出现吴楚情结,或许有着类似高唐聚散的梦幻经历. 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香幞赭罗,鳞蹬盘龙,一个新字,一个蹙字,更写奢华.心骄意矜于南陌,驽马逢春!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你如果不是跟随了恒公,焉能有降龙伏虎的赫赫伟绩.有朝一日,我从沟壑中腾空而出,自让你见识掠云飞驰的雄姿.羡慕,还是愤懑,无奈,还是自信,说不清. 唐剑斩隋公,(拳下换毛)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 唐剑斩了隋公,骏马归了明主.怎还会去计较金甲太重,只叹飘风太慢,待我疾驰追去.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一生荆棘坎坷.叹韶华已尽,世人唯爱壮年小颈,年老力衰,长牙渐露,无法于金埒中射杀驰骋了.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伯乐,善相马.旋毛在腹,马千里者也.然,白草,萎草一般,尚要克扣,马纵有千里之能,又如何能跨越青山.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梁武帝萧衍造佛寺,命萧子云飞白大书曰萧寺.后世因亦称佛寺为萧寺.章台,秦宫殿.竺国之马,空有善相,驮经已矣,到不得章台.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燕尾重围,将军已有鱼肠宝剑,但需千里马助臂.将军,且看这边,看我眼中那熠熠神光.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仙人已去,腾黄暂系.须鞭玉勒吏啊,难道腾黄不用,你也就被贬谪到了这高州吗?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汉武帝时,方士李少君,死后百余天,有见其乘青骡行走水边.武帝闻言,开其棺,棺空.青骡,生前伴鸾驾,生后神仙列.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汉武帝痴心于神仙梦,炼丹也只得到缕缕紫烟.他不明白,厩中豢养的终不过是些肉马、凡马,压根就升不了天. 李贺父名晋肃,“晋”、“进”同音,李贺因避父讳不举进士.才华横溢又兼壮志在。 2.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全文)李贺《马诗二十三首》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大漠山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路清秋.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鬣焦朱色落,发断锯长麻.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君王若燕去,谁为拽车辕.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骐驎.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香襆赭罗新,盘龙蹙镫鳞.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颴风.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汗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3.古诗:南园——(唐)李贺南 园① 【唐】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② 请君暂上凌烟阁,③ 若个书生万户侯? 【作者】 790-816,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人.郡望陇西,家居福昌之昌谷, 因称李昌谷.其父名晋肃,“晋”、“进”同音,故因避父讳不得考进士,仅 任奉郎小官,愤懑不得志.其诗多感进伤逝之作,或寄情天国,或幻念鬼境, 世称“鬼才”.尤擅乐府歌行,词采瑰丽,意境奇特,富浪漫色彩.绝句多抒 写不平之感,笔意超纵.有《李长吉歌诗》,《全唐诗》存诗五卷. 【注释】 ①南园:昌谷南园为李贺读书处.其《南园》组诗十三首,写当地景物和杂感, 此为第五首. ②关山五十州:指当时藩镇割据、中央不能掌管的地区.《通 鉴·唐纪》载唐宪宗元和七年李绛云:“今法令所不能制者,河南北五十余州.” ③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 (643)年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烟 阁. 【品评】 前两句用反问语气,“何不”直贯下句,从语法结构看,两个诗句连接起来是一个完整句子:男儿何不佩带吴钩去收取关山五十州呢?问而不答,留一悬念.后两句又用反问语气,“请君”直贯下句,必须一口气读到底:请君到凌烟阁上去看看那些功臣中封过万户侯的有哪一个是书生呢?问而不答,留一悬念. 结合两问,看起来这位“书生”不再想当书生, 而是投笔从戎, 谋求以“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军功封万户侯了.这里面,当然有削平藩镇、实现统一的责任感.但对作“书生”没有出路的愤激之情,也表现得很强烈.在那山河破碎,战乱频仍的岁月里,一般地说,拿笔杆子不如“带吴钩”.何况李贺这位书生连考进士的资格也都因父亲的名字中有个“晋”字而被剥夺了呢?然而要立战功也并不容易.他反问道:“何不带吴钩?”那么,究竟“何不带吴钩”呢?以两问成诗,声情激越,为七绝创作别开生面.。 4.唐代诗人李贺的唐诗有哪些李贺全部唐诗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 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1、《马》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南园》励志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3、《感讽五首 其五》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侵衣野竹香,蛰蛰垂野厚。 岑中月归来,蟾光。4、《马诗二十三首》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腊月草根甜,天街。 5、《苏小小墓》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 6、《七夕》七夕节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7、《咏怀二首 其二》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 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头上无幅巾,苦蘖。 8、《雁门太守行》边塞诗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向日 一作:向月)角声满天秋色。 9、《天上谣》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 10、《浩歌》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11、《秋来》唐·李贺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12、《秦王饮酒》唐·李贺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 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13、《老夫采玉歌》唐·李贺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14、《南山田中行》唐·李贺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 云根台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 15、《致酒行》怀才不遇唐·李贺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16、《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唐·李贺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17、《恼公》唐·李贺宋玉愁空断,娇饶粉自红。 歌声春草露,门掩杏花丛。 注口樱桃。 18、《老夫采玉歌》唐·李贺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19、《南山田中行》唐·李贺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 云根台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 20、《其二》唐·李贺别柳当马头,官槐如兔目。欲将千里别,持此易斗粟。 南云北云空脉断,。21、《致酒行》唐·李贺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22、《长歌续短歌》唐·李贺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秦王不可见,旦夕成内热。 渴饮壶中。23、《恼公》唐·李贺宋玉愁空断,娇饶粉自红。 歌声春草露,门掩杏花丛。注口樱桃小,添眉。 24、《其二》唐·李贺奇俊无少年,日车何躃躃。我待纡双绶,遗我星星发。 都门贾生墓,青蝇。25、《送秦光禄北征》唐·李贺北虏胶堪折,秋沙乱晓鼙。 髯胡频犯塞,骄气似横霓。 灞水楼船。 26、《开愁歌》描写秋天唐·李贺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27、《杨生青花紫石砚歌》唐·李贺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 28、《苦昼短》唐·李贺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29、《巫山高》唐·李贺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 楚魂寻梦风飔然,晓风飞雨生苔。30、《荣华乐( 一作东洛梁家谣)》唐·李贺鸢肩公子二十馀,齿编贝,唇激朱。 气如虹霓,饮如建瓴,走马夜归。31、《塞下曲》唐·李贺胡角引北风,蓟门白于水。 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露下旗蒙蒙,寒金。 32、《野歌》唐·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33、《将进酒·琉璃钟》人生唐·李贺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34、《官街鼓》唐·李贺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催月出。汉城黄柳映新帘,柏陵飞燕埋香骨。 35、《感讽六首》唐·李贺人闲春荡荡,帐暖香扬扬。 飞光染幽红,夸娇来洞房。舞席泥金蛇,桐竹。 36、《南园十三首》田园诗唐·李贺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37、《金铜仙人辞汉歌》唐·李贺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致前殿。 38、《南园》唐·李贺方领蕙带折角巾,杜若已老兰苕春。 南山削秀蓝玉合,小雨归去飞凉云。 39、《感讽六首》唐·李贺人间春荡荡,帐暖香扬扬。飞光染幽红,夸娇来洞房。 舞席泥金蛇,桐竹。40、《李凭箜篌引》唐·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41、《春坊正字剑子歌》唐·李贺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隙月斜明刮露寒,练带平铺吹不起。 42、《大堤曲》唐·李贺妾家住横塘,红纱满桂香。 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 。 43、《六月》唐·李贺裁生罗,伐湘竹。 帔拂疏霜簟秋玉,炎炎红镜东方开。 晕如。44、《十月》唐·李贺玉壶银箭稍难倾,釭花夜笑凝幽明。 碎霜斜。 5.李贺的古诗有哪些高中的语文课本收录过他的《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其他的在百度知道里提过一些, 《高轩过》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梦天》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致酒行》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 等等。 6.唐诗鉴赏李贺《野歌》李贺,字长吉,河南福昌县昌谷(今河南宜阳)人,生于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卒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终年27岁。李贺短暂的一生经历了唐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其创作活动主要是在宪宗执政的元和时代。现存诗241首,艺术追求上刻意创新,搜奇猎艳,惨淡经营,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和新颖诡异的语言,表现出幽奇神秘的意境,形成“瑰丽奇峭”的风格。 《野歌》在李贺的诗作中别具一格。“野歌”是在田野中放声高歌的意思。诗的前四句紧扣诗题叙事:诗人穿着肥硕宽大的黑色粗麻布衣服,迎着呼啸的北风拉开山桑木制成的弓,仰天放射出用乌鸦羽毛作箭羽的箭,弦响箭飞,高空中口衔芦苇疾飞而过的大雁应声中箭,跌落下来。诗人在田野里烧烤着猎获物,饮酒高歌,直到暮色四起,黄昏来临。如此开怀畅饮,长时间纵情高歌,一个豪放、洒脱的诗人形象便宛然如立眼前。诗人的畅饮高歌之中会渲泄出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呢?诗的后四句正是诗人的脱口抒怀:大丈夫虽身受压抑,遭遇困窘,才志不得伸展,但一颗进取向上的心不可沉沦。人生的失意与得志这种不一样的际遇只能责怪上天不公平的安排。凛冽寒风终将过去,即将到来的应是和煦春风拂绿枯柳。到那时,缀满嫩绿的柳条看上去正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 整首诗扣题叙事,因事抒怀,叙事抒怀,紧密关联。叙事之中有援箭引弓、仰天射鸿、肥衣冲风、饮酒高歌的形象描写,有箭飞弦响、大雁哀鸣、北风呼啸、诗人高歌繁多声响的奏鸣渲染。抒怀之时有感叹不遇、不甘沉沦的内心表白,有寒风变春柳、枯柳笼轻烟的艺术遐思。叙事之中的形象描写、声响渲染已见豪放、洒脱之态,抒怀之时的内心表白、艺术遐思犹溢自信、憧憬之情。这样,全诗脉络清晰,音节浏亮,基调昂扬,充满了激情。 ------------------------------------------------ 诗的三、四句“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正是诗人在理想与现实极度矛盾的情况下排解郁结在心头的苦闷与悲愤的一种方式。一方面,遭谗落第,仕途受阻,诗人自然会产生沮丧、懊恼、悲怆之情,诗人自然会有不遇之感,有愤懑要发抒。另一方面,此时的诗人虽遭受意外的人生挫折,但内心依然充盈着入仕的锐气,期望冲破困境,寻求光明未来。所以,他很快从颓唐中振作起来,如同在《开愁歌》中以“临岐击剑”、解衣贳酒、“壶中唤天”的狂放方式抒发仕进受阻的激愤一样,诗人以肥衣冲风、带酒晚歌的洒脱方式表达对嫉妒、诽谤自己的可恶小人和听信谗言、草率取士的礼部考官的极大愤慨。应该说,中举的期望值越高,希望越大,落第的打击会越大,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促成的愤慨也就越强烈。诗人这种特有的洒脱方式正是内心强烈愤慨的自然渲泄。不唯如此,“麻衣黑肥冲北风”中的“黑”与“北”二字也值得特别关注。“黑”字隐约给了诗人一种环境过于压抑和阴森的感觉,“北”风让诗人敏感于世风的炎凉,人情的冷漠。置身于如此压抑和阴森的社会环境,面对如此炎凉的世风、冷漠的人情,诗人依然肥衣冲风、饮酒高歌,其感情何其沉郁愤激,其气概何其慷慨豪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