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国学唱歌集诗经

1.于文华的《满堂红》 歌词

满堂红

作词:车行 作曲:尹铁良

演唱:于文华

江南凤塞北龙山油彩水丹青

六畜旺五谷丰嫦娥女追鲲鹏

喜鹊唱和谐鸽子送太平

星空开礼花家门挂红灯

哎满堂红哟满堂红

五色土的牡丹酿春色

满堂红哟满堂红

多民族的家园有歌声

满堂红哟满堂红

五色土的牡丹酿春色

满堂红哟满堂红

多民族的家园有歌声

家道好国运兴你幸运我兴隆

赞美诗吉祥颂红朝霞五颗星

征帆已鼓满航道正畅通

儿女铺锦绣国家好前程

哎满堂红哟满堂红

谷欢节的笑容最时节

满堂红哟满堂红

你我他的日子红彤彤

满堂红哟满堂红

谷欢节的笑容最时节

满堂红哟满堂红

你我他的日子红彤彤

满堂红

/song/2001453

2.于文华的《纤夫谣》 歌词

歌曲名:纤夫谣

歌手:于文华

于文华 尹相杰 - 纤夫谣

词:周龙然 曲:刘启明

山崖高高,是你挺起脊梁

山路漫漫,是你纤绳长长

山风啸啸,是你粗犷呐喊

山歌悠悠,是你男儿柔肠

哟火火……

这片山,这道梁

这村寨,这地方

就是你生死相依的 亲亲故乡

就是你生死相依的亲亲故乡故乡

河水清清,是你真诚爽朗

河谷深深,是你深情咏唱

河道弯弯,是你坎坷闯荡

河浪滔滔,是你血脉流淌

哟火火……

这道河,这条船

这根绳,这支桨

就是你生死不离的 沉沉行囊

这道河,这条船

这根绳,这支桨

就是你生死不离的沉沉行囊行囊

大山给了你,生命力量

浪涛给了你,豪情满腔

岁月给了你,风雨沧桑

日头给了你,火红热望

/song/2001520

3.于文华的《为什么》 歌词

为什么

词:庄 奴

曲:唐泽民

演唱:于文华

当我年幼的时侯

知道的不太多

我向妈妈要什么

妈妈就给我什么

当我长大的时候

知道的已够多

妈妈从不要什么

我也没给她什么

妈妈活在这个世界上

莫非是为了我

我给她的那样少

她给我的那样多

为什么 为什么

妈妈始终没有告诉我

没有告诉我为什么

当我年幼的时侯

知道的不太多

我向妈妈要什么

妈妈就给我什么

当我长大的时候

知道的已够多

妈妈从不要什么

我也没给她什么

妈妈活在这个世界上

莫非是为了我

我给她的那样少

她给我的那样多

为什么 为什么

妈妈始终没有告诉我

没有告诉我为什么

妈妈始终没有告诉我

没有告诉我为什么

为什么

/song/13935243

4.于文华的《爸爸》 歌词

歌曲名:爸爸

歌手:于文华

《爸爸》 - 于文华

千千歌词★ruyi祥祥℡

没学过装假不懂得圆滑

妈妈整天唠叨说你太傻

嘴里咽下酸辣心里装上豁达

双手接过了生活的风吹雨打

你说你是儿女的一匹老马

你说你干啥都是为了这个家

啊~爸爸 离开你家里真得塌了架

啊~爸爸 离开你家里真得塌了架

《爸爸》 - 于文华

沙哑了嗓子花白了头发

假日年年等你有个闲暇

心把苦乐消化爱把父母报答

双脚踩平了生活的坑坑洼洼

你说你是家里的一房砖瓦

你说你再累也爱忙活这个家

啊~爸爸因为你日子成了一幅画

啊~爸爸因为你日子成了一幅画

爸爸呀爸爸 我亲爱的爸爸

你的身子一家老小都牵挂

爸爸呀爸爸 我亲爱的爸爸

女儿给你沏上一杯热茶

爸爸呀爸爸 我亲爱的爸爸

你的身子一家老小都牵挂

爸爸呀爸爸 我亲爱的爸爸

女儿给你沏上了一杯热茶

啊~ 爸爸

/song/2001598

5.于文华的《枉凝眉》 歌词

枉凝眉

演唱:于文华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

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终虚化

啊 啊

一个枉自嗟呀

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

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经得秋流到冬尽

春流到夏

啊 啊

/song/5962711

6.《国旗》— 于文华 歌词

国旗演唱:于文华作词:胡儒钗作曲:尹铁良编曲:张宏光每当我看到那五颗星心中就升起金色的黎明那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灿烂那是一个晴朗的天空五颗星连着万颗心一面旗写着儿女情五颗星连着万颗心一面旗写着儿女情风里雨里飘扬着希望身边的故事因你而动听每当我看到那一片红心中就荡漾难忘的情那是五十六族儿女日日夜夜的牵挂那是一个甜美的梦五颗星连着万颗心一面旗写着儿女情五颗星连着万颗心一面旗写着儿女情星光啊曙光辉映着日月脚下的路因你而光明(五颗星连着万颗心一面旗写着儿女情五颗星连着万颗心一面旗写着儿女情)星光啊曙光辉映着日月脚下的路 脚下的路因你而光明。

7.李叔同写<<送别>>的大概时间,出家前还是后

估计《送别》这首歌是他在1913-1915年间做音乐教师的时候写的。他出家是在28岁的时候,所以应该是他在出家前写的,但手里没有他的作品年代表,下面是在天涯查到的资料。

李叔同(1880-1942)学堂乐歌作者,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生于天津一个经营盐业与银钱业的家庭。少时即擅长吟诗作画,写字刻印,多才多艺。1905年至1911年间,于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学习西洋画,兼习音乐。1906年在日本独力编印出版了中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同年又与同学曾孝谷在东京发起了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春柳社”,并先后在该社公演的话剧《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等中扮演女主角。1911年归国后曾任《太平洋报》文艺编辑。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又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8年8月在杭州虎跑定慧寺披剃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1943年圆寂于福建泉州温陵养老院。

李叔同不仅是中国学堂乐歌最为杰出的作者,而且较早注意将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作为学堂乐歌的题材。他于1905年编印出版的供学校教学用的《国学唱歌集》,即从《诗经》、《楚辞》和古诗词中选出13篇,配以西洋和日本曲调,连同两首昆曲的译谱合集而成的。其中的《祖国歌》,还是当时为数较少、以中国民间曲调来填词的一首学堂乐歌。不久他东渡日本,见日本唱歌集里“词意袭用我古诗者,约十之九五”,而我国的一些人一方面啧啧称赞日本唱歌,一方面却诋毁中国的故典,为此他特撰写《呜呼!词章!》一文,对这种盲目崇外而又无知的现象进行了批评。并在《音乐小杂志》里,竭力提倡音乐“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社会教育功能。同时发表了《我的国》、《隋堤柳》等怀国忧民的乐歌。

李叔同编作的乐歌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他的作品大多为借景抒情之作,填配的文辞依永秀丽,声辙抑扬顿挫有致,意境深远而富于韵味。加上他具有较为全面的中西音乐文化修养,选用的多为欧美各国的通俗名曲,曲调优美动人,清新流畅,词曲的结合贴切顺达,相得益彰,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因此,他的乐歌作品广为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所喜爱,像《送别》、《忆儿时》、《梦》、《西湖》(领唱与三部合唱)等特别是《送别》,先后被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成功地选作插曲或主题歌,已成为了一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学生或知识分子思想感情的象征。由他自己写的词谱曲的《春游》,则是我国目前可见的最早的一首合唱歌曲。

李叔同一生迄今留存的乐歌作品70余首,先后编入《国学唱歌集》(1905年),《中文名歌五十曲》(丰子恺、裘梦痕合编,开明书店1921年出版)、《李叔同歌曲集》(丰子恺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58年出版)、《李叔同——弘一法师歌曲全集》(企释、培安编订、上海音乐出版社1990年出版)。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