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形容琴声优美悦耳,技艺高超的古诗词名句或成语1. 余音袅袅 【拼音】: yú yīn niǎo niǎo 【解释】: 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出处】: 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2. 余音缭绕 【拼音】: yú yīn liáo rào 【解释】: 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出处】: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3. 余音绕梁 【拼音】: yú yīn rào liáng 【解释】: 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出处】: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举例造句】: 受罪半天,能听到一段回肠荡气的唱儿,就很值得,“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确是真有那种感觉。 4.高山流水 【拼音】: gāo shān liú shuǐ 【解释】: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处】: 《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举例造句】: 孔圣人尚学琴于师襄,一操便知其为文王。高山流水,得遇知音。 5.不绝如缕 【拼音】: bù jué rú lǚ 【解释】: 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出处】: 《公羊传·僖公四年》:“夷狄也,因亟痛中国,南夷与此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举例造句】: 音乐会上,演员的歌声不绝如缕。 2.描写箫声的成语或诗句有哪些描写箫声的成语有:余音袅袅、婉转悠扬、清耳悦心等。 描写箫声的诗句有: 1.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青玉案》) 2.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龚自珍《秋心三首·其一》) 详细释义如下: 1. 【成语】: 余音袅袅 【拼音】: yú yīn niǎo niǎo 【解释】: 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出处】: 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举例造句】:他的箫声余音袅袅,让人沉醉。 【近义词】: 余音缭绕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声音悦耳 2. 【成语】: 婉转悠扬 【拼音】: wǎn zhuǎn yōu yáng 【解释】: 婉转:声调温和曲折;悠扬:声音漫长而和谐。委婉曲折,也指声音悠扬动听。 【举例造句】:远处忽然传来了一阵婉转悠扬的箫声,我们不禁侧耳倾听。 3. 【成语】: 清耳悦心 【拼音】: qīng ěr yuè xīn 【解释】: 耳朵为之清宁,心情为之欢悦。形容声音美妙动听。 【出处】: 宋·张耒《鸣蛙赋》:“春露初霭,朝华始敷,文羽清喙,飞鸣自如,若奏琴筝而和笙竽,清耳悦心,听者为娱。” 【举例造句】:这首曲子清耳悦心,让人喜欢。 4. 《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秋心三首·其一》 清代:龚自珍 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view_69405.aspx 3.余音缭绕成语故事余音缭绕 【拼音】:yú yīn liáo rào 【解释】: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示例】:听了他的演唱会,至今还感觉~ 【近义词】:余音绕梁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韩国歌女韩娥以卖唱为生,一天她到一家客栈去投宿,被店家赶出来,她只好在店外唱着如泣如诉的曲子,客人们感动得不吃不喝,店主无奈,只好请她住店唱歌。离店前她唱了欢快的曲子,三天后那悦耳的歌声还在客栈房梁上萦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