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写孔子的诗同上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 李白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昔在南阳城,唯餐独山蕨.忆与崔宗之,白水弄素月.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泛此黄金花,颓然清歌发.一朝摧玉树,生死殊飘忽.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殁.谁传广陵散,但哭邙山骨.泉户何时明,长扫狐兔窟.--------------------------------------------------------------------------------徐卿二子歌 杜甫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君不见徐卿二子生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大儿九龄色清澈,秋水为神玉为骨.小儿五岁气食牛,满堂宾客皆回头.吾知徐公百不忧,积善衮衮生公侯.丈夫生儿有如此二雏者,名位岂肯卑微休.--------------------------------------------------------------------------------赋虞书歌 贾躭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众书之中虞书巧,体法自然归大道.不同怀素只攻颠,岂类张芝惟创草.形势素,筋骨老,父子君臣相揖抱.孤青似竹更飕飗,阔白如波长浩渺.能方正,不隳倒,功夫未至难寻奥.须知孔子庙堂碑,便是青箱中至宝.--------------------------------------------------------------------------------念奴娇 朱敦儒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老来可喜,是历遍人间,谙知物外.看透虚空,将恨海愁山,一时挼碎.免被花迷,不为酒困,到处惺惺地.饱来觅睡,睡起逢场作戏.休说古往今来,乃翁心里,没许多般事.也不蕲仙不佞佛,不学栖栖孔子.懒共贤争,从教他笑,如此只如此.杂剧打了,戏衫脱与呆底.--------------------------------------------------------------------------------水调歌头 辛弃疾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唤起子陆子,经德问何如.万锺於我何有,不负古人书.闻道千章松桂,剩有四时柯叶,霜雪岁寒馀.此是瑱山境,还似象山无.耕也馁,学也禄,孔子徒.青衫毕竟升斗,此意正关渠.天地清宁高下,日月东西寒暑,何用著工夫.两字君勿惜,借我榜吾庐.要什么诗句自己找吧都是写孔子的。 2.关于孔子的古诗1、《孔子世家赞》两汉:司马迁 原文: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译文:去到鲁地,观看仲尼的宗庙厅堂、车辆服装、礼乐器物,儒生们按时在孔子故居演习礼仪,我流连忘返以至留在那里无法离去。 天下从君王直至贤人,是很多很多了,生前都荣耀一时,死后也就完。孔子是个平民,传世十几代,学者尊祟他。上起天子王侯,中原凡是讲习六经的都要以孔夫子为标准来判断是非,孔子可说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2、《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唐代:李隆基 原文: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译文: 尊敬的孔老夫子,你一生劳碌奔波,周游列国,究竟想要做成什么呢?如今这地方还是鄹县的城邑,你终被安葬在了出生的土地,然而你的旧宅曾被后人毁坏,改建为鲁王宫。在你生活的当时,凤鸟不至,你叹息命运不好;麒麟出现,你又忧伤哀怨,感叹世乱道穷。 你一生不如意,看今日你端坐在堂前两楹间,接受后人的顶礼祭奠,正如同你生前梦境中所见的一样,想必你也该稍感慰藉了吧。 3、《答伯庸》宋代 冯京 原文: 孔子之文满天下,孔子之道满天下。 得其文者公卿徒,得其道者为饿夫。 译文:孔子的文采天下皆知,孔子的儒道天下都用。得到他文的都是公卿徒,得到他道理的都是穷苦百姓。 4、《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唐代:张说 原文: 孔圣家邹鲁,儒风蔼典坟。 龙骖回旧宅,凤德咏馀芬。 译文:孔圣人的家在鲁国,他的儒家风采举世闻名。皇帝的车驾来到他的住处,都称赞其功德。 5、《悲哉孔子没》宋代:王安石 原文: 悲哉孔子没,千岁无麒麟。 蚩蚩尽鉏商,此物谁能珍。 译文:悲叹这世上没了孔子,就好像千年没有麒麟。天下尽是无知貌,这种事谁能知道珍贵。 3.关于孔子的古诗有哪些《孝经》:伦理学鸿篇巨著 塑造中华传统美德孔子 大道之行也孔子 感应章第十六孔子 广扬名章第十四孔子 广要道章第十二孔子 广至德章第十三孔子 纪孝行章第十孔子 谏诤章第十五孔子 开宗明义章第一孔子 论语十则孔子 卿大夫章第四孔子 三才章第七孔子 丧亲章第十八孔子 圣治章第九孔子 士章第五孔子 事君章第十七孔子 庶人章第六孔子 天子章第二孔子 五刑章第十一孔子 孝治章第八孔子 诸侯章第三 4.关于孔子的诗句有哪些本文作者宗伯正曜,转载请注明。 先师孔子学究天人,被誉为至圣先师和万世师表,但是令人不解的是“这样一位伟人竟然没有任何一部原著作品流传于世”,这不是很奇怪吗?很多人立刻就会说“---你不要胡说八道---”,《论语》、《春秋》六经都是先师孔子的作品,怎么能说没有作品流传呢?不过,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论语》是孔门弟子的作品,《春秋》是鲁国太史的作品,六经都是先师编纂的书典,算不上是原著者。那么如此说来,先师孔子真的没有任何一部自己写的作品吗?现在距离先师离世已经几乎超过2500年了,今天,我要用最特别的方式祭奠老师,就是告诉大家先师孔子亲自所作的诗,每一篇绝对都是先师孔子的原话。 以下10篇作品就是先师孔子的原作,也是老师真正的作品,一直隐秘地潜藏在《诗经》中,以便于流传后世。要读懂这些诗作必须学习宗伯礼学,学习上古文字如天文、车文、参文、古文和古汉语,至少要懂其中的三种如参文、古文和古汉语才能融会贯通。 此外还有许多,将来一一介绍给大家。1. 卫风·木瓜 先师孔子说齐鲁之盟2. 王风·大车 先师孔子厄于陈蔡喻诸子3. 郑风·将仲子 先师孔子劝谕公孙仲子立孙4. 郑风·羔裘 先师孔子哀子路之丧5. 郑风·狡童 先师孔子厄陈蔡戏言众弟子6. 郑风·野有蔓草 先师孔子遇齐程本子于涂7. 陈风·宛丘 齐景公与鲁定公夹谷之会8. 陈风·衡门 先师孔子讽刺卫灵公与南子9. 陈风·东门之杨 先师孔子俟弟子于郑国东门10. 曹风·蜉蝣 先师孔子哀孔鲤伯鱼之丧(斩缞)也许还是有人会说“你说的全是胡说八道”,说这句话的人一定是一个很有才华和学识的人,甚至这样的人是一个拥有一大堆头衔的高级学者,不过,越是读书多的人越难以说服,要颠覆众人脑袋里面固有的观点非常难,例如布鲁诺坚持“太阳中心说”就被烧死了。 我有一个请求,在大家骂我之前,能不能暂时抛开所有的《诗经》注释,不要去查网络百科,可以看一看原文,不要看注释,然后请您查三个字,之后再读“木瓜”“大车”“将仲子”三篇好吗?您就会发现一些端倪。好:古文字义,好会,意思是结盟,诸侯间友好的会盟。 《康熙字典》毳(cuì):古文字义,大夫以上穿的正式礼服,叫毳衣。《康熙字典》将:古文字义,送,送给。 《康熙字典》。 5.关于孔子的诗句有哪些1.《训儿童儿首·孔子》诗人: 陈淳 朝代: 宋代 孔子生东鲁,斯文实在兹。六经垂训法,万世共宗师。 2.《太公孔子》诗人: 方回 朝代: 宋代 禔身涉世谩多忧,运去时来不自由。孔子三千难变鲁,太公八十尚兴周。星辰岁久常差度,江海潮生会倒流。万有盈亏理如是,可须悭作醉乡游。 3.《悲哉孔子没》诗人: 王安石 朝代: 宋代 悲哉孔子没,千岁无麒麟。蚩蚩尽鉏商,此物谁能珍。汉武得一角,燔烹诬鬼神。更以铸黄金,传夸后世人。 4.《孔子》 诗人: 王安石 朝代: 宋代 圣人道大能亦博,学者所得皆秋毫。虽传古未有孔子,蠛蠓何足知天高。桓魋武叔不量力,欲挠一草摇蟠桃。颜回已自不可测,至死钻仰忘身劳。 5.《答伯庸》 诗人: 冯京 朝代: 宋代 孔子之文满天下,孔子之道满天下。得其文者公卿徒,得其道者为饿夫。 6.关于孔子的古诗1、《孔子世家赞》两汉:司马迁 原文: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译文:去到鲁地,观看仲尼的宗庙厅堂、车辆服装、礼乐器物,儒生们按时在孔子故居演习礼仪,我流连忘返以至留在那里无法离去。 天下从君王直至贤人,是很多很多了,生前都荣耀一时,死后也就完。 孔子是个平民,传世十几代,学者尊祟他。上起天子王侯,中原凡是讲习六经的都要以孔夫子为标准来判断是非,孔子可说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2、《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唐代:李隆基 原文: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译文: 尊敬的孔老夫子,你一生劳碌奔波,周游列国,究竟想要做成什么呢?如今这地方还是鄹县的城邑,你终被安葬在了出生的土地,然而你的旧宅曾被后人毁坏,改建为鲁王宫。 在你生活的当时,凤鸟不至,你叹息命运不好;麒麟出现,你又忧伤哀怨,感叹世乱道穷。 你一生不如意,看今日你端坐在堂前两楹间,接受后人的顶礼祭奠,正如同你生前梦境中所见的一样,想必你也该稍感慰藉了吧。 3、《答伯庸》宋代 冯京 原文: 孔子之文满天下,孔子之道满天下。 得其文者公卿徒,得其道者为饿夫。 译文:孔子的文采天下皆知,孔子的儒道天下都用。得到他文的都是公卿徒,得到他道理的都是穷苦百姓。 4、《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唐代:张说 原文: 孔圣家邹鲁,儒风蔼典坟。 龙骖回旧宅,凤德咏馀芬。 译文:孔圣人的家在鲁国,他的儒家风采举世闻名。皇帝的车驾来到他的住处,都称赞其功德。 5、《悲哉孔子没》宋代:王安石 原文: 悲哉孔子没,千岁无麒麟。 蚩蚩尽鉏商,此物谁能珍。 译文:悲叹这世上没了孔子,就好像千年没有麒麟。天下尽是无知貌,这种事谁能知道珍贵。 7.有哪些关于孔子的诗句,名言1、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5、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9、是可忍,孰不可忍? 10、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2、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3、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6、朽木不可雕也。 1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8、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1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0、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2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3、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2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2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6、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27、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8、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29、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0、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31、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32、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33、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35、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3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3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38、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9、不学礼,无以立。 40、有教无类。 4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 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3、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47、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48、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49、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50、礼之用,和为贵。 5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52、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5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55、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56、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5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8、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59、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6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1、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6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3、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4、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65、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6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8、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69、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70、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71、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72、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73、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7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7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77、德不孤,必有邻。 78、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7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80、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8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2、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83、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84、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85、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8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87、不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