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中的著名词人

1.唐诗宋词中最有名的诗人词人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宋词出现了哪些有名的词人

到晚唐五代,词的艺术水平有了发展,出现温庭箱、李煜这样一些词人。

词至宋代,达到鼎盛时期。宋初沿袭五代词风,风格典雅,措辞华美,但内容单调,形式上多短调小令。

宋词到柳永为之一变。柳永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他所作的词内容主要反映都会里的下层人物,形式上常用长调慢词,音律婉转,便于歌唱。

到了苏轼,又重开风气。他是宋词豪放派的创始人,词风豪放,提高了词的意境,解放了词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束缚。

宋词到南宋发展到高峰,许多作者出于反对金兵侵略的义愤,写出了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词章。其中突出的代表人物是辛弃疾,他的词发扬了豪放风格,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形式解放,达到诗、词、散文合流的境界。

现存宋词,搜集得最完备的是唐圭璋编的《全宋词》。

3.列举宋词的著名词人,代表作和特点

1.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代表作:《水调歌头.中秋》《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1)苏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①有不少关怀民生、表达爱国激情的诗作,有不少诗成为具体政治行为及建议的反映。②他在诗中记录山川景物、村野风光、农家风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更以诗抒写愤懑,排遣忧愁,表现自己机智风趣、洒脱自在的个性和恬淡闲逸、不为物扰的心境,显示了极为丰富的内心世界。

2)苏诗中有不少以理趣见长的作品,诗人在写景、咏物、记事之中,有意识地阐发某种生活哲理,表达对人生的思索。苏诗中所谈的“理”,不是玄思或吊诡,而是生活中随触而发的感想,在习以为常中给人新的启迪。

3)采用寓言、隐喻手法,还善于运用赋的手法构成一种图画美。例如脍炙人口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比喻的新鲜与丰富是苏诗的一大特色。又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苏诗任情挥洒,风格多姿多样。他欣赏陶诗的“枯淡”,其更主要的风格特色即是宋人所概括的“东坡豪”。

2. 辛弃疾,字稼轩.代表作《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清平乐.村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青玉案.元夕》等等.特点他善于塑造鲜明、生动、虎虎有生气的艺术形象。他笔下的人物常是慷慨悲歌、雄姿英发的形象。

他写自己的远大抱负是“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满江红》)他写自己的矫健身手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破阵子》)他写自己的狂态是“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贺新郎》)他写他人、古人也多是“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他笔下的景物也多是飞动壮观的景色。仅如山,他写道:“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沁园春》),“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菩萨蛮》),把静态的山势写成奔腾的动态,极为豪放。

他善于运用浪漫主义的想象及象征手法来加强豪放色彩。如《水调歌头》云:“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

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其浪漫恣肆的风格直逼诗仙李白。

又如《太常引》云:“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乘风”三句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与屈原“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实同,而“斫去桂婆娑”,“所指甚多,不止秦桧一人而已。”(周济《来四家词选》) 他善于运用跳跃、顿挫之法,增强时空的跨度和感情的起伏,尤善于将最凝重的感情熔铸于开头、结尾之中。

如《摸鱼儿》(见后引)开头“‘更能消,三字,是从千回万转后倒折出来,真是有力如虎。”(《白雨斋词话》)而结尾又将一腔怨悱之情化入“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的衰败景色中,使全词的意境更加深邃。

又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列举了“醉里挑灯看剑”等几件壮事,但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又将无限感慨蕴含其中,令人不忍卒读。辛词的豪放风格往往是通过各种形式加以表现的,它“正而能变,变而能化,化而不失本调,不失本调而兼得众调”。

(胡应麟《诗薮》)这种豪放的“变调”(借用评词家的用语,评词家往往以婉约为正宗,以非婉约为变调)往往更能表现出辛词的内在气质和本色风格。辛词善于寓刚健于温柔之中。

如《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到,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表面上完全是一首宫怨之词,但实际上是抒发自己忧伤国事,忠而见谤的怨怒心情,正是那类“肝肠如火,色笑如花”的代表作。

辛词还善于寓悲愤于闲适之中。这类词以淡笔写浓愁,轻笔写重压,闲笔写大志,如: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3.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代表作《点绛唇》《永遇乐.落日熔金》《武陵春》《如梦令》特点: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

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

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

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4.宋词杰出词人、词风、代表作

宋代主要词风的确可以从豪放和婉约两个方面来区别,不过并不绝对,可以从时间顺序上罗列一下

北宋:

1、晏殊 词风闲情而有雅致 代表作《浣溪沙》

2、欧阳修 词风一方面有乐观旷达,如《朝中措.平山堂》;另方面也有俚俗之气如《南歌子.凤髻金泥带》

3、范仲淹 词风沉郁苍凉,如《渔家傲.秋思》

4、张先 词风缛采轻艳,如《醉垂鞭》

5、王安石 词风深沉慷慨,如《桂枝香.金陵怀古》

6、柳永 词风俚俗绮丽,婉转缠绵,如《雨霖铃》、《蝶恋花》

7、苏轼 词风旷达豪放,如《水调歌头》、《念奴娇》、《江城子》

8、晏几道 词风如梦如幻,语淡情深,如《临江仙》

9、秦观 词风情韵兼胜 如《鹊桥仙》、《满庭芳》

10、贺铸 词风豪气与柔情并存,深婉密丽 如《六州歌头.少年侠气》、《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11、周邦彦 词风低沉感伤 如《兰陵王.柳》、《西河.金陵怀古》

南宋:

1、李清照 前期词风明快清丽,后期词风深沉悲苦 前如《如梦令》,后如《声声慢》

2、朱敦儒 早年词风放浪形骸,中年词风深沉悲慨,晚年冲淡平和,代表作分别是《鹧鸪天.西都作》、《卜算子.旅雁向南飞》、《临江仙.一场颠倒梦》

3、岳飞 词风慷慨激昂 如《满江红》

4、辛弃疾 词风刚柔相济,亦庄亦谐 如《破阵子》、《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清平乐》

5、姜夔 词风清刚醇雅 如《暗香》、《踏莎行》

5.北宋所有著名词人

柳永、李清照、周邦彦、张先、晏几道、秦观、晏殊、宋祁、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李纲、李重元、孙光宪等。

1、柳永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

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

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3、周邦彦 周邦彦(1057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词人。

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赵顼元丰初,在汴京为太学生,写了一篇《汴都赋》,描述当时汴京盛况,歌颂了新法,受到赵顼的赏识,被提拔为太学正。

以后十馀年间,在外飘流,作过庐州(今安徽合肥市)教授、溧水(今江苏省)县令等。宋哲宗赵煦绍圣三年(1096年)以后,又回到汴京,作过国子监主簿、校书郎等官。

宋徽宗赵佶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负责谱制词曲,供奉朝廷。又外调顺昌府、处州等地。

后死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

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

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4、张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北宋词人。

婉约派代表人物。天圣八年(公元1030)进士。

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

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

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病逝,年八十八岁。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

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5、晏几道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

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

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

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

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词人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柳永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李清照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周邦彦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张先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晏几道。

6.知道宋词杰出词人、词风、代表作

我简单介绍一下吧:

柳永;柔婉艳丽;代表作:《雨霖铃·寒蝉凄切》《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望海潮·东南形胜》

晏几道;清丽率真;代表作:《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苏轼;旷达超脱;代表作《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辛弃疾;豪放悲壮;代表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李清照;清新哀婉;代表作;《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7.唐诗中著名的诗,宋词里著名的词

情感类: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后。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相亿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带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舞低杨柳楼新月,歌尽桃花扇低风。

空窗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灯照,尤恐相逢是梦中。

多情总被无情恼。天涯何处无芳草。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还有两首词,一问一答,我非常喜欢。

章台柳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杨柳枝

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曾离别。

一叶随风忽报球,纵使君来岂堪折?

这首词,曾因为沧月的小说而红极一时。

还有那个比较用烂了的四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思乡忧国类: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还有一首菩萨蛮,辛弃疾的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还有表现郁闷心情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进江南,不与离人遇。

等等等等,中华词句博大精深,我所举例的词句只是九牛一毛,不值一哂

挖叉叉叉叉

宋词的名句这些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