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宝和珠联系在一起的古诗词把宝和珠联系在一起的古诗词:入国自献宝,逢人多赠珠。 《送海南客归旧岛》 朝代:唐代 作者:张籍 原文: 海上去应远,蛮家云岛孤。 竹船来桂浦,山市卖鱼须。 入国自献宝,逢人多赠珠。 却归春洞口,斩象祭天吴。 作者: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 2.关于十二生肖的诗句大全七律*十二生肖诗之一(子鼠) 深宫小隐冀平安,黑暗偏能学艺专。 论算我当凭耳目,求生谁肯问心肝。 缘梁走索虽名巧,过市何时不胆寒。 独幸支肖居首位,芳声竟少有余欢。 七律*十二生肖之二(丑牛) 勤劳力大善耕田,俯首甘为孺子牵。 献乳何曾嫌啃草,拉车岂敢怕挨鞭。 倾心吐胆疗人病,刻骨雕皮著史篇。 莫道一身多土气,曾随老子论虚玄。 七律*十二生肖诗之三(寅虎) 独啸山林号大虫,休凭牙爪亦威风。 一身权势由狐假,半卷丹青累犬充。 论志厌陪君主座,问心唯仰武松功。 相逢尽是谋皮客,宁守天然不受封。 七律*十二生肖诗之四(卯兔) 身行敏捷善奔驰,株守何曾与论痴。 执杵陪娥居月殿,清尘洗镜上莲池。 明心可照千秋夜,作笔能书万古诗。 相见时常咧嘴笑,谋安三窟耐人思。 七律*十二生肖诗之五(辰龙)一东 兴云播雨隐苍穹,搅海翻江气势雄。 乾卦六爻涵圣德,东方七宿显威风。 留名应是尊天子,匿迹原为爱叶公。 自古齐民唯信仰,何从首尾论神通。 七律*十二生肖诗之六(巳蛇) 原为大泽一长虫,能屈能伸号小龙。 以毒损名还治毒,逢凶救主更惩凶。 足无亦可攀高顶,皮蜕尤添不老容。 至爽为人甘吐胆,清肝明目建奇功。 七律*十二生肖诗之七(午马) 飞龙雅号志昂扬,卫国随军骋战场。 乱佐英雄争霸业,安驮雅士赏风光。 名成不是悲鸿画,命定何求伯乐相。 锦绣金鞍虽富贵,还凭劳苦创辉煌。 七律*十二生肖诗之八(未羊) 亲族繁荣秉性敦,常将身命报人恩。 乳干愿解群生渴,毛尽为求寒士温。 跪食怀仁行礼义,捐毫吸墨写乾坤。 斋餐陋舍心安逸,日日欢歌荡草原。 七律*十二生肖诗之九(申猴) 生身本是一山民,远祖曾为大圣人。 闲荡秋千消眼识,烦穿瀑布濯心尘。 才贤岂肯凭衣冠,名贵何求作帝臣。 虽有狙公施恨手,犹难取诈失天真。 生身好动性聪明,敢替人间抱不平。 宝殿御前参玉帝,老君炉上炼金精。 阎罗示弱龙王惧,武艺高强魔怪惊。 盖主功勋知退隐,千秋佛国铸芳名。 七律*十二生肖诗之十(酉鸡) 彩服丹冠似凤凰,能歌善舞爱风光。 篱边草地常梳羽,户外花丛自找粮。 喜啄铜盆传雅韵,欣书竹叶踩寒霜。 为驱黑暗离天下,夜夜辛勤唤太阳。 七律*十二生肖诗之十一(戌狗) 勇敢忠诚嗅觉灵,摇头摆尾善逢迎。 巡山捕猎无辞险,守夜防偷最尽情。 护主功高烹岂惧,看人眼恶骂犹荣。 不言衰败唯言旺,愿保黎民享太平。 七律*十二生肖之十二(亥猪) 古已成家发展长,群雄逐鹿尽能详。 争权戚氏成人彘,待客伯奢随鬼王。 酬德无忘身报主,结缘堪使佛跳墙。 生肖十二虽居后,幸得儿孙奕世昌。 豕即猪之古名,首联从家逐二字说起,缘家逐二字皆有豕也。 颔联一是汉朝吕后与戚夫人相争的故事,二是吕伯奢杀猪款待逃难中的曹操和陈宫而被误杀的故事。 七律*十二生肖诗之十二(亥猪) 事少身闲体健康,专从吃睡做文章。 通天河上称良将,高老庄中作秀郎。 性懒无心修佛法,情痴有胆戏娇娘。 但求春色年年美,不慕神仙不慕皇。 3.关于十二生肖的诗句南北朝时,不仅使用十二生肖纪年,著名文士沈炯还创作了我国第一首有趣的十二生肖诗: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龙阴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怀。狗其怀屋外,猪蠡窗悠哉。”这首诗在首字按序 嵌入十二生肖名,且突出了每种动物的生性特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谓别开生面,文采娱人。 南宋儒学大家朱熹也曾写过一首十二生肖诗。他把十二生肖名,巧妙地散嵌于诗句中。诗云:“昼间空箪啮饥鼠、晓驾赢牛耕废圃。时才虎圈听豪夸,旧业兔国嗟差卤。君看蛰龙卧三冬,头角不与蛇争雄。毁车杀马罢驰逐,烹羊酤酒聊从容。手种猴挑垂架绿,养得昆鸡(昆鸡:古书指像鹤一种鸟)鸣角角。客来犬吠催煮茶,不用东家买猪肉。” 元代文人刘因的咏十二生肖诗颇为有名:“饥鹰吓鼠不起,牛背高眠有如此。江山虎踞千里来,才辨荆州兔穴尔。鱼龙入水浩无涯,幻镜等是杯中蛇。马耳秋风去无迹,羊肠蜀道早还家。何必高门沐猴舞,肠栅鸡栖皆乐土。柴门狗吠报邻翁,约买神猪谢春雨。”诗中嵌入十二属相,且每一句都是一个寓意生辉的故事,别有情趣。 明朝大学者胡俨也写有十二生肖诗,诗云:“鼷鼠饮河河不干,牛女长年相见难。赤手南山缚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骊龙有珠常不睡,画蛇添足适为累。老马何曾有角生,羝羊触藩徒忿 。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鸡空自老林邱。舞阳屠狗沛中市,平津放豕海东头。”首句“鼷鼠”即水鼠;二句的“牛女”即民间牛郎织女的传说:五句的“骊龙”是龙的一个种类,其颏下有宝珠一颗,故谓之骊龙;八句的“羝羊”即公羊,“触藩”指羊角触篱笆;十一句的“舞阳”指汉高祖刘邦封名将樊哙为舞阳侯,他曾在江苏沛县以宰狗为生;最后一句是指汉武帝时的丞相公孙弘,当年曾在东海放过猪。此诗不仅依次嵌入生肖名,而且一名一典,让人在享受情趣之余品味内涵。 民国初年,大画家王梦白曾为门生李漪绘十二生肖图,顷刻而就,当时正逢知名学者黄浚在场,李即以图向黄讨球诗句,黄乃为之作《十二生肖题句》一首:“世情偃鼠已满腹,诗稿牛腰却成束。平生不帝虎狼秦,晚守兔园真碌碌。龙汉心知劫未终,贾生痛哭原蛇足。梨园烟散舞马尽,独剩羊车人似玉。子如猕猴传神通,画课鸡窗伴幽独。板桥狗肉何可羡,当羡东坡花猪肉。”每句都嵌一生肖名,且每句皆有典故,可谓用心良苦,独出机杼,趣味无穷。 4.仿照句子写句子 例: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那双小手,如嫩葱,如玉兰,如金菊,如花草丛里矗着两朵天堂鸟。(天堂鸟是一种植物,兰目) 那片唇瓣,如春花,如丹朱,如火焰,如白雪皑皑中开满一山的樱花 原句见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 这几句大意是:那一双眼睛,像秋水般清澈,像寒星般闪烁,像宝珠般晶莹,像白水银里涵养着两粒圆润的黑水银。 《老残游记》写老残到济南大明湖畔听黑妞、白妞说书。~几句是老残眼里看到的白妞(王小玉)的一双美丽又动人的眼睛。这双眼睛有无限魅力和摄人心魂的力量。作者写道:“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掉在地下都听得响!”作者采用博喻的修辞手法,突出地写王小玉的一双眼睛,其人的美丽已自不待言,其说书艺术的高超也可想而知。这段先声夺人的描写,为后面写王小玉说书作了艺术铺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