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小池》(杨万里)

1.杨万里的诗《小池》

《小池》——宋代: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小荷叶才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上头。

扩展资料

1、《小池》鉴赏

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2、《小池》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2.杨万里的诗《小池》

《小池》——宋代: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叶才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上头。 扩展资料 1、《小池》鉴赏 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

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2、《小池》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3.杨万里的古诗小池编一个故事

我来到山边,欣赏大自然美丽的景色。信步前行,小路尽头,涌出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多么细小的一只泉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舍不得它流走似的。

岸边的绿树把阴影映洒在水面上,似乎是喜爱那一池晴和柔美的碧波。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仿佛爱护着自己的孩子一般。

池中一株小荷含苞待放,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春光。

4.古诗《小池》全部解释

小池

南宋 杨万里

泉眼①无声惜②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③.

小荷④才露尖尖角⑤ ,

早有蜻蜓立上头⑥.

【注释】

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②惜:爱惜.

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④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尖端.

⑥头:上方

【译文】

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

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

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范文涉及成语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