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亮的诗词有哪些1.《梅花》宋代: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2.《点绛唇·咏梅月》宋代:陈亮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孱云愁,格调还依旧。 3.《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宋代:陈亮 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潇潇雨。水边台榭燕新归,一点香泥,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4.《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代:陈亮 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画阑东。黄昏月,一笛碧云风。 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泪暗偷封。江南阔,无处觅征鸿。 5.《南乡子·风雨满苹洲》宋代:陈亮 风雨满苹洲。绣阁银屏一夜秋。当日袜尘何处去,溪楼。怎对烟波不泪流。 天际目归舟。浪卷涛翻一叶浮。也似我侬魂不定,悠悠。宋玉方悲庾信愁。 2.陈亮的诗词有哪些1.《梅花》宋代: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2.《点绛唇·咏梅月》宋代:陈亮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 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 君知否?雨孱云愁,格调还依旧。 3.《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宋代:陈亮 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潇潇雨。 水边台榭燕新归,一点香泥,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4.《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代:陈亮 碧幕霞绡一缕红。 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画阑东。 黄昏月,一笛碧云风。 往事已成空。 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泪暗偷封。 江南阔,无处觅征鸿。 5.《南乡子·风雨满苹洲》宋代:陈亮 风雨满苹洲。 绣阁银屏一夜秋。当日袜尘何处去,溪楼。 怎对烟波不泪流。 天际目归舟。 浪卷涛翻一叶浮。也似我侬魂不定,悠悠。 宋玉方悲庾信愁。 3.虞美人东风荡轻云缕时送潇潇雨有什么意象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潇潇雨:轻云荡飏,东风送雨,落花飘香,双燕衔泥。 美景如画,春光宜人。这首词通过景物描写,委婉含蓄地抒写了春愁。 上片着意描绘春景,下片对景怀人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朝代:宋代作者:陈亮原文: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潇潇雨。水边台榭燕新归,一点香泥,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陈亮(1143—1194)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 孝宗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 绍熙四年光宗策进士第一,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谥号文毅。 所作政论气势纵横,词作豪放,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宋史有传。 4.【南宋词人陈亮在词上的成就如何需要写一篇关于陈亮的文章】陈亮有词74首.他的爱国词作能结合政治议论,自抒胸臆,曾自言其词作“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水心集》卷二十九《书龙川集后》).如〔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念奴娇〕《登多景楼》:“凭却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以及〔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等,其爱国愤世之情,慷慨激烈,气势磅礴,与辛弃疾词风相近似.刘熙载《艺概》卷四说"同甫与稼轩为友,其人才相若,词亦相似".陈亮作词,曾自述:“本之以方言俚语,杂之以街谭巷歌,抟搦义理,劫剥经传,而卒归之曲子之律,可以奉百世豪英一笑.”(《与郑景元提□》)所作除爱国豪壮之词外,亦有艳丽、闲适、应酬和投赠、祝寿之作,其中如〔水龙吟〕“闹花深处层楼”、〔虞美人〕“东风荡□轻云缕”等,颇为清幽闲淡,疏宕有致.然而他的应酬、祝寿之词则大都无甚新意,但“不作一妖语、媚语”(毛晋《龙川词跋》).。 5.请问南宋怀才不遇陈亮出名的诗句我急求咏梅 十里温香扑马来, 江头还见去年梅。 喜开剩欲邀明月, 愁落先教扫绿苔。 临江仙 五百年间非一日,可堪只到今年。云龙欲化艳阳天。从来耆旧传,不博地行仙。昨夜风声何处度,典型犹在南山。自怜不结傍时缘。著鞭非我事,避路只渠贤。 南宋·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资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春回积雪层冰里,香动荒山野水滨。 带月一枝低弄影,背风千片远随人。 新荷叶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艳态远幽,谁能洁净争妍。淡抹疑浓,肯将自在求怜。终嫌独好,任毛嫱、西子差肩。六郎涂涴,似和不似依然。赫日如焚,诸馀只凭光鲜。雨过风生,也应百事随缘。香须道地,对一池、著甚沈烟。根株好在,淤泥白藕如椽。 汉宫春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雪月相投。看一枝才爆,惊动香浮。微阳未放线路,说甚来由。先天一着,待辟开、多少旬头。却引取,春工入脚,争教消息停留。官不容针时节,做一般孤瘦,无限清幽。随缘柳绿柳白,费尽雕锼。疏林野水,任横斜、谁与妆修。猛认得,些儿合处,不堪持献君侯。 浣溪沙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小雨翻花落画檐。栏堂香注酒重添。花枝能语出朱帘。缓步金莲移小小,持杯玉笋露纤纤。此时谁不醉厌厌。 点绛唇 咏梅月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人《。格调还依旧。 蝶恋花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手拈黄花还自笑。笑比渊明,莫也归来早。随世功名浑草草。五湖却共繁华老。冷淡家生冤得道。旖旎妖娆,春梦如今觉。管个岁华须到了。此花之后花应少。 眼儿媚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试灯天气又春来。难说是情怀。寂寥聊似,扬州何逊,不为江梅。扶头酒醒炉香炧,心绪未全灰。愁人最是,黄昏前后,烟雨楼台。 虞美人 春愁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东风荡扬轻云缕。时送萧萧雨。水边台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好事近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篱菊吐寒花,香弄小园秋色。携手画阑西畔,忆去年同摘。小亭依旧锁西风,往事已无迹。懒向碧云深处,问征鸿消息。 滴滴金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断桥雪霁闻啼鸟。对林花、弄晴晓。画角吹香客愁醒,见梢头红小。团酥剪蜡知多少。向风前、压春倒。江嶂人烟画图中,有短篷香绕。 诉衷情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独凭江槛思悠悠。斜日堕林邱。鸳鸯属玉飞处,急桨荡轻舟。红蓼岸,白苹洲。夜来秋。数声渔父,一曲水仙,歌断还愁。 汉宫春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雪月相投。看一枝才爆,惊动香浮。微阳未放线路,说甚来由。先天一着,待辟开、多少旬头。却引取,春工入脚,争教消息停留。官不容针时节,做一般孤瘦,无限清幽。随缘柳绿柳白,费尽雕锼。疏林野水,任横斜、谁与妆修。猛认得,些儿合处,不堪持献君侯。 丑奴儿/采桑子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黄昏山驿销魂处,枝亚疏篱。枝亚疏离。酝藉香风蜜打围。隔篱鸡犬谁家舍,门掩斜晖。门掩斜晖。花落花开总不知。 6.陈亮《小重山》(宋词)的赏析●小重山 陈亮 碧幕霞绡一缕红。 槐枝啼宿鸟,冷烟浓。 小楼愁倚画阑东。 黄昏月,一笛碧云风。 往事已成空。 梦魂飞不到,楚王宫。 翠绡和泪暗偷封。 江南阔,无处觅征鸿。 陈亮词作鉴赏 陈亮曾在宋孝宗与金谈和之后,上《中兴五论》,没有被采纳。以后又向孝宗连上三书论恢复方略,受到朝臣攻击,斥为“狂怪”。他在长期的乡居生活中,报国之志不减,曾在自己的家里葺治小圃,有柏屋三间,名之曰“抱膝”,这是用诸葛亮的典故,可以看出他的志趣所向。但他的心情象波涛汹涌的大海一样是很不平静的。他在给吕祖谦的信中谈到自己的遭遇时,说:“每念及此,或推案大呼,或悲泪填臆,或发上冲冠,或拊掌大笑。”(《陈亮集》卷十九)不平之气,溢于言表。这首词抒写的是他“悲泪填臆”时的思想感情。 词的开头一句写出了秋天薄暮的景色:“碧幕霞绡一缕红”,蓝天上轻绡般的彩云透出了一缕红色。这微弱的霞光表明了日迫崦嵫,夜幕降临。这种景色很容易使人想起李商隐的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不同的是李诗还有留恋晚霞的意思,而此词里流露的则是无所依恋的心情。“槐枝啼宿鸟,冷烟浓。”槐枝里投宿的鸟在啼叫着,冷烟浓密,残霞消失,暮色苍茫。“啼”字、“冷”字表明出词人对秋暮景色的主观感受,带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小楼愁倚画阑东”,这句带出一个“愁”字,表明自己是怀着愁绪倚在画阑之东的,为的是迎候月上,排遣愁绪。 下句“月”字之上冠以“黄昏”二字,表明了这时候不是月光如水,而是凄冷的朦胧的月光,又听到透过碧云风传来的笛声。“碧云”这个词来自南朝诗人江淹的《拟休上人怨别》诗:“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文选》卷三十一)在词里,“碧云风”三字似含有怀念“佳人”之意,这“佳人”不是美女丽姝,而是政治上的知音,为写下片埋下伏笔。 下片“往事已成空”,什么“往事”呢?显然指的是当年上《中兴五论》,上孝宗皇帝的三书,全都如石沉大海,而自己忠愤未泯。“梦魂飞不到,楚王宫。”这里是以楚国逐臣屈原自比。屈原当年款款陈情,楚王只当耳边风,今天的“楚王”是谁呢?就是皇帝赵(孝宗),他比起楚怀王、顷襄王为,好不了多少,但词人仍常想见到他,再进忠言,可惜梦魂难越“九重”,飞不到他的身边。怎么办呢?“翠绡和泪暗偷封”。这句用的是唐朝一个典故。据《丽情集》记载,成都官妓灼灼,善舞《柘枝》,能歌《水调》,御史裴质和她有情。裴被召还朝后,灼灼以软绡聚红泪为寄。这里词人以灼灼自比,想用青翠色的丝巾裹着泪寄给皇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却差谁寄去呢? “江南阔,无处觅征鸿。”江南的辽阔大地,找不到寄书的鸿雁所在。征鸿,指过往的雁。雁能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本来是汉朝使臣诈骗匈奴单于的话,说苏武托大雁带来书信,知道他还活着。后人从此把鸿雁传书作为典故,在文学作品里经常引用。词里说找不到征鸿,实际上是说没有人能把他的耿耿忠心、恢复大计向皇帝表白,故使他郁结于心,悲怀难展。 这首词上片写景,从“一缕红”、啼鸟、冷烟、黄昏月,到一笛风,创造出浓重的凄冷气氛、烘托出自己的心情。下片写情,托为逐臣,托为情女,曲折而形象地抒发自己的忠愤,构成了全词悲切婉转的情调。和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词相比,更觉哀婉,这在他的词里是十分鲜见的。 7.细数黄花问老牛,陈亮诗句,是什么意思水调歌头 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咏梅 十里温香扑马来, 江头还见去年梅。 喜开剩欲邀明月, 愁落先教扫绿苔。 临江仙 五百年间非一日,可堪只到今年。云龙欲化艳阳天。从来耆旧传,不博地行仙。昨夜风声何处度,典型犹在南山。自怜不结傍时缘。著鞭非我事,避路只渠贤。 南宋·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资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春回积雪层冰里,香动荒山野水滨。 带月一枝低弄影,背风千片远随人。 新荷叶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艳态远幽,谁能洁净争妍。淡抹疑浓,肯将自在求怜。终嫌独好,任毛嫱、西子差肩。六郎涂涴,似和不似依然。赫日如焚,诸馀只凭光鲜。雨过风生,也应百事随缘。香须道地,对一池、著甚沈烟。根株好在,淤泥白藕如椽。 汉宫春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雪月相投。看一枝才爆,惊动香浮。微阳未放线路,说甚来由。先天一着,待辟开、多少旬头。却引取,春工入脚,争教消息停留。官不容针时节,做一般孤瘦,无限清幽。随缘柳绿柳白,费尽雕锼。疏林野水,任横斜、谁与妆修。猛认得,些儿合处,不堪持献君侯。 浣溪沙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小雨翻花落画檐。栏堂香注酒重添。花枝能语出朱帘。缓步金莲移小小,持杯玉笋露纤纤。此时谁不醉厌厌。 点绛唇 咏梅月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人《。格调还依旧。 蝶恋花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手拈黄花还自笑。笑比渊明,莫也归来早。随世功名浑草草。五湖却共繁华老。冷淡家生冤得道。旖旎妖娆,春梦如今觉。管个岁华须到了。此花之后花应少。 眼儿媚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试灯天气又春来。难说是情怀。寂寥聊似,扬州何逊,不为江梅。扶头酒醒炉香炧,心绪未全灰。愁人最是,黄昏前后,烟雨楼台。 虞美人 春愁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东风荡扬轻云缕。时送萧萧雨。水边台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好事近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篱菊吐寒花,香弄小园秋色。携手画阑西畔,忆去年同摘。小亭依旧锁西风,往事已无迹。懒向碧云深处,问征鸿消息。 滴滴金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断桥雪霁闻啼鸟。对林花、弄晴晓。画角吹香客愁醒,见梢头红小。团酥剪蜡知多少。向风前、压春倒。江嶂人烟画图中,有短篷香绕。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8.答:上阕描绘了秋天薄暮时的景色,意境凄冷。 蓝天上轻绡般的彩云透出了一缕红色,夜幕即将降临;槐枝里投宿的鸟在啼叫,冷烟浓密;诗人怀着愁绪倚在画阑之东,看到的是凄冷的朦胧的月光,听到的是透过风传来的幽怨的笛声。(概括画面内容“秋天薄暮时的景色”1分,概括画面特点“凄冷”1分,具体分析词句共3分——“碧幕霞绡一缕红”点明“夜幕即将降临”1分;“槐枝啼宿鸟,冷烟浓”描绘出大意1分;“黄昏月,一笛碧云风”点明“月光凄冷的朦胧”的特点1分。) 9.答:下阕用典抒情(借古抒怀),以屈原自比,表达与屈原一样的渴望尽忠却不被理解的愁怨;以灼灼自比,表达自己想像灼灼一样用丝巾裹着泪寄托情感,却找不到鸿雁的无奈;又以苏武自比,表达了没有人能把他的心意转给君王的痛苦。全词抒发了作者耿耿忠心以及救国大计难以实现的孤愤。 (手法, 用典抒情(借古抒怀)1分;具体分析任意两个典故各2分;情感,“耿耿忠心以及恢复大计难以实现的孤愤1分。) 无。 9.陈亮《念奴娇》陈亮《念奴娇》宋词鉴赏 念奴娇 陈亮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 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 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作者前往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观察形势时曾登多景楼并写下了这首词。 上片借批判东晋统治者偏安江左,谴责南宋统治者不图恢复中原。“一水”三句,指出地形对南宋有利,应当北上争雄。 但是,南宋朝廷颓靡不振,紧步六朝后尘,“只图门户私计”,同样苟安于一隅。 下片抨击空论清谈。 作者认为,真正的爱国者应当象东晋的祖逖那样,中流击楫,义无反顾。全词议论精辟,笔力挺拔,大有雄视一世的英雄气概。 刘熙载曾在《艺概》中将陈亮与辛弃疾相提并论:“陈同甫与稼轩为友,其人才相若,词亦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