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苏轼跟竹有关的诗句

1.苏轼和白居易的咏竹诗词(越多越好)

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于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北窗竹石【唐】白居易 一片瑟瑟石,数竿青青竹. 向我如有情,依然看不足. 况临北窗下,复近西塘曲. 筠风散余清,苔雨含微绿. 有妻亦衰老,无子方茕独. 莫掩夜窗扉,共渠相伴宿. 别桥上竹【唐】白居易 穿桥迸竹不依行,恐碍行人被损伤. 我去自惭遗爱少,不教君得似甘棠. 池上竹下作【唐】白居易 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 食饱窗间新睡后,脚轻林下独行时.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 何必悠悠人世上,劳心费目觅亲知? 玩松竹二首【唐】白居易 龙蛇隐大泽,糜鹿游丰草. 栖凤安于梧,潜鱼乐于藻. 吾亦爱吾庐,庐中乐吾道. 前松后修竹,偃卧可终老. 各附其所安,不知他物好.坐爱前檐前,卧爱北窗北. 窗竹多好风,檐松有嘉色. 幽怀一以合,俗念随缘息. 在尔虽无情,于予即有得. 乃知性相近,不必动与植. 东楼竹【唐】白居易 潇洒城东楼,绕楼多修竹. 森然一万竿,白粉封青玉. 卷帘睡初觉,欹枕看未足. 影转色入楼,床席生浮绿. 空城绝宾客,向夕弥幽独. 楼上夜不归,此君留我宿. 和汴州令狐相公,新于郡内栽竹……【唐】白居易 梁园修竹旧传名,园废年深竹不生. 千亩荒凉寻未得,百竿青翠种新成. 墙开乍见重添兴,窗静时闻别有情. 烟叶蒙笼侵夜色,风枝萧飒欲秋声. 更登楼望尤堪重,千万人家无一茎. 题李次云窗竹【唐】白居易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题小桥前新竹招客【唐】白居易 雁齿小红桥,垂檐低白屋.桥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 皮开坼褐锦,节露抽青玉.筠翠如可餐,粉霜不忍触. 闲吟声未已,幽玩心难足.管领好风烟,轻欺凡草木. 谁能有月夜,伴我林中宿.为君倾一杯,狂歌竹枝曲. 新栽竹【唐】白居易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 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 见此溪上色,忆得山中情. 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 已觉庭宇内,稍稍有余清. 最爱近窗卧,秋风枝有声. 食笋诗 【唐】白居易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

2.苏轼描写竹子的诗句有哪些

1.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2. 宋.苏轼《霜筠亭 》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3.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 宋.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释义:

1.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释义:

宁愿吃饭没有肉,怎能居住环境中没有竹子呢?

没肉吃只是少点肉,没竹子看人会变得俗气的。

人瘦了还能养肥,俗人却是无药可救的。

要是能对着竹子吃得满嘴流油,世间怎么会有这么“完美”的事情?

2. 宋.苏轼《霜筠亭 》释义:

刚从笋壳中破出的新竹尚且有些幼弱,不太能够自己保持挺直,但已姿态优雅,有了能耐受严寒的仪态。而要看到它严正可敬,傲对霜寒的样子,就要等到秋风骤起,花粉凋落的时候了。

3.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释义: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4. 宋.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释义:

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耸立的高山。近处竹林围绕的屋舍边,有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鸣缭乱。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飞过,塘中红色的荷花散发幽香。

在乡村的野外,古城墙的近旁,我手拄藜杖慢步徘徊,转瞬已是夕阳。昨夜天公殷殷勤勤地降下一场微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凉。

3.苏轼描写“竹子”的诗句有哪些

1. 《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2. 《于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3.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4. 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5. 《自题临文与可画竹》

【作者:苏轼】

石室先生清兴动,落笔纵横飞小凤。

借君妙意写篔簹,留与诗人发吟讽。

4.苏东坡颂竹的诗句

于潜僧绿筠轩/苏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结根岂殊众,修柯独出林。孤高不可恃,岁晚风霜侵。

门前两丛竹,雪节贯霜根。交柯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源。”;“官舍有丛竹,结根问因厅。下为人所往,上密不容钉”;“予谪黄洲,寓居定惠院,饶舍皆茂林修竹”。

5.苏轼的小故事和他的诗句或关于竹的诗句

一、苏轼的故事 1、家庭聚会 苏轼高中榜眼后,苏氏三父子加上以三难秦少游而闻名的苏小妹一家齐聚在花园里庆祝,苏轼之父苏洵命题定以“冷、香”两个字,每人写两句诗,要求都会合当时的情景。

为起带头,苏老泉缓步度到花池边,吟道:“水自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子由站起来摘了瓣馨香腊梅,弹了下手指,曰:“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弹遍指头香。”

小妹也去摘花,子由要笑他摹仿自己,小妹却云:“叫日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说完摊开手掌,一只蝴蝶已被捏死。

女儿特点毕露,大家都齐声叫好。苏轼却用一拂石凳,骑着马就走,苏老泉叫道:“我儿,答不出也不要走啊。”

话音未落,苏轼已长声飘来两句:“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2、东坡鱼 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在饕餮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广闻人知的东坡肘子外,苏学士还擅长烧鱼,其烹制的鱼堪称一绝。一次,苏轼雅兴大发,亲自下橱做鱼,刚刚烧好,隔着窗户看见黄庭坚进来了(黄庭坚是中国古代四大字体蔡苏米黄宗祖之一,是苏轼挚友,两人经常以斗嘴为乐)。

知道又是来蹭饭卡油,于是慌忙把鱼藏到了碗橱顶部。黄庭坚进门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请教,敢问苏轼的苏怎么写?”苏轼拉长着脸回应:“苏者,上草下左鱼又禾。”

黄庭坚又道:“那这个鱼放到右边行吗?”苏轼道:“也可。”黄庭坚接着道:“那这个鱼放上边行吗?”苏轼道:“哪有鱼放上面的道理?”黄庭坚指着碗橱顶,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晓这个道理,那为何还把鱼放在上面?!”一向才思敏捷的苏轼,这次被黄庭坚整了个十足十! 3、水果和药 苏轼婚后不久,应邀去黄庭坚家作客,才到那里,仆人就赶来请他马上回去,说夫人有急事。

黄庭坚有心讽刺,吟道:“幸早里(杏、枣、李),且从容(苁蓉为一味中药)。”这句里含三种果名,一种药名。

苏轼头也不回,蹬上马鞍就走,边走边说:“奈这事(柰,苹果之属、蔗、柿)须当归(当归为中药名)。”叹,东坡居士的才思实在令人拜服。

二、苏轼的诗 1、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3、九日次韵王巩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従事到青州。 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

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4、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三、关于竹的诗 1、竹里馆 作者: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咏竹 作者:白居易 不用裁为呜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3、咏竹 作者: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4、竹 作者: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6.苏轼写的有关竹子的诗句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2. 宋.苏轼《霜筠亭 》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3.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 宋.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释义: 1.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释义: 宁愿吃饭没有肉,怎能居住环境中没有竹子呢? 没肉吃只是少点肉,没竹子看人会变得俗气的。 人瘦了还能养肥,俗人却是无药可救的。

要是能对着竹子吃得满嘴流油,世间怎么会有这么“完美”的事情? 2. 宋.苏轼《霜筠亭 》释义: 刚从笋壳中破出的新竹尚且有些幼弱,不太能够自己保持挺直,但已姿态优雅,有了能耐受严寒的仪态。而要看到它严正可敬,傲对霜寒的样子,就要等到秋风骤起,花粉凋落的时候了。

3.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释义: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4. 宋.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释义: 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耸立的高山。

近处竹林围绕的屋舍边,有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鸣缭乱。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飞过,塘中红色的荷花散发幽香。

在乡村的野外,古城墙的近旁,我手拄藜杖慢步徘徊,转瞬已是夕阳。昨夜天公殷殷勤勤地降下一场微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凉。

7.和竹相关的古诗词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宋.苏东坡)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咏竹(傅庞如)

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

不流斑竹多情泪,甘为春山化雪涛。

咏竹(七律)

茅舍小桥流水边,安居落户自怡然。风摧体歪根犹正,雪压腰枝志更坚。

身负盛名常守节,胸怀虚谷暗浮烟。寒霜暑热毫无畏,春夏秋冬四季妍。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