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浒传描写雪的诗句林冲踏着雪只顾走,看看天色冷的紧切,渐渐晚了。远远望见枕溪靠湖一个酒店,被雪慢慢的压着,但见: 银迷草舍,玉映茅檐,数十株老树杈枒,三五处小窗关闭。疏荆篱落,浑如腻粉轻铺;黄土绕墙,却似铅华布就。千团柳絮飘帘幕,万片鹅毛舞酒旗。 又一雪景出现在第二十四回王婆贪贿说风情郓哥不忿闹茶肆。北京潘金莲备好酒肉,给武松房里簇了一盆炭火,期盼武松下班之际。文中写到: 那妇人独自一个人冷冷清清立在帘儿下,看那大雪,但见: 万里彤云密布,空中祥瑞飘帘,琼花片片舞前檐。剡溪当此际,冻住了猷船。顷刻楼台如玉,江山银色相连,飞琼撒粉漫遥天。当时吕蒙正,窑内叹无钱。 2.水浒中描写雪的一段话中学时就学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当时就深深记住了林冲这一人物。 林冲是施耐庵笔下描写的第一个上梁山,走上反抗道路的好汉。小说中把林冲安排在雪夜上梁山,借雪意象的冷色调描写,暗示了当时腐朽的社会背景及那个时代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 近来重读《水浒传》,着意于品味小说中几处有关雪景的描写,思路竟豁然开朗:《水浒传》作为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其情节发展必然经历着季节的更替,雪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只有在岁末隆冬时节才会出现,下雪意味着终结。而从另一角度看,雪又是复苏,是新的开始,越是仔细品味,越发感叹其中几处雪意象描写之高妙。 文学理论家指出:“作品中所描写的由人物行为构成的事件,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连贯性就是作品的情节。”作家在构思作品的情节时,不但要将其安排得错落有致,还要掌握好情节发展的轻重缓急。 将这种描写与景物描写统一在一起,达到“以景辅情,景现而情不滥”。 这种景与情的联系体现在小说第九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和第十回《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中。 作家多次描绘那纷纷扬扬的大雪,把特定的意象营构与情节发展紧密地纠合在一起。在叙写林冲投草料场而来时,“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接着写林冲由于感到寒冷到市井沽酒,“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而且“那雪正下得紧”。第三次是写林冲喝完酒,“仍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一连三次写雪,三次都仅寥寥数语,却精炼而又传神,把特定环境下的意象描写与小说的情节构成紧密地融为一体。试想,如果没有大雪,不感到寒冷,林冲就不会去市井沽酒;没有大雪,两间草厅也不会被压塌,林冲更不会夜宿山神庙,因此,也就不能引出他得知真相而手刃仇人这一关系到人物命运历史性转折的重大情节。 雪意象与人物的心理变化紧密相融,最终把林冲那种逆来顺受的性格逼迫到了极点,将林冲由懦弱的文转向愤怒的武这一心理转变过程层层地展现出来,也为下文林冲手刃陆虞候、枪戳差拨和富安的高潮埋下了伏笔。金圣叹对这三处描写一连用了三个“写雪绝妙”的批语。 可以说,作家三次写雪将故事情节推向了高潮。 在后文描写林冲上梁山时,这一路仍然有雪相伴,“纷纷扬扬下着满天大雪”,“林冲踏着雪只顾走,看看天色冷得紧切渐渐晚了”,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觉,好似情节到此停止,无法再往下发展了。 但接下来又写“一个酒店,被雪漫漫地压着”,在漫天大雪走投无路之际,以景物的出现为情节发展透出了“柳暗花明”之感,也为下文人物上梁山铺平了道路,因此金圣叹以“好写”二字简洁有力地表达了赞赏之情。 《水浒传》中不仅把林冲的命运转折与雪意象联系了起来,武松的心理发展也是通过这一意象衬托出来的。 七十回本《水浒传》第二十四回《王婆贪贿说风情,郓哥不忿闹茶肆》中也有关于雪的描写,“连月朔风紧起,彤云密布,四下里早纷纷扬扬下起一天大雪来”,“当日那雪直下到一更天气”。又是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又是一场看似平淡但却寓意深长的雪。 虽然此处的雪景描写不及第九、十回的描写那样淋漓尽致,但寥寥几笔,便描绘出了雪的纷乱无序,这种无序与人物复杂的思想斗争相结合,一点一滴地透射出情节的变化,使意象与情节的发展形成默契的配合,预示了武松与潘金莲之间一场灵与肉的较量,也暗示了武松被逼上梁山的原因。《诗经·出车》中有“今我来思, 雨雪载涂”的诗句,表面看来只是写如今想要回家,大雪消融,道路泥泞。 通过客观的景物描写,反映主观情节和心理变化,将以上两处意象描写相比较,便显出了其中的异曲同工之妙。 在《水浒传》中,与雪相关的意象描写在具体的章回中并不算很多,但往往是简短的几句,对于整篇作品的情节发展而言,却起到了巨大的辅助作用,绝不可看成是可有可无的点缀。 《水浒传》中运用雪意象的景物来暗示人物的心理变化。七十回本《水浒传》第六十三回《呼延灼夜月赚关胜,宋公明雪天擒索超》的前批中,金圣叹慧眼卓识地注意到:“写雪天擒索超,略写索超而勤写雪天。” 小说先写梁中书与索超饮酒,当时气氛是“日无晶光,朔风乱吼”,仅仅几句话,将天气的恐怖与险恶展现于读者眼前,也为下文人物出场烘托了气氛。接着又写“次日彤云压城,天惨地裂”,这是一幅多么吓人的景象,而索超却“独引一支军马出城冲突”,显然此处是为了写索超而设计的。 作家要塑造索超的形象,但并未对其进行正面描绘,而是在“雪天”二字上多施笔墨,借助于自然环境的描绘,突出肃杀的气氛,从而将索超的威猛有效地烘托出来,使人物形象在画面中自现。 《水浒传》借雪来写人,通过景物意象表现人物形象,借助意象的隐喻作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这些意象的描写与人物形象的刻画水**融,直接或间接地丰富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从林冲第一个上梁山,中间经历了武松踏雪而归,索超雪天被擒,到最后梁山泊大聚义,降下一场瑞雪,雪意象的描写贯穿了整个故事,成为故事发展的一条脉络。 3.形容雪天的诗句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岑参 【朝代】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2、《除夜雪》——【作者】陆游 【朝代】宋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译文 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盛了半盏屠苏酒的杯子还没有来得及举起庆贺,我依旧在灯下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3、《春雪》——【作者】韩愈 【朝代】唐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译文 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4、《山中雪后》——【作者】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译文 清晨起来刚一开门,看到山头已被一场大雪覆盖。此时,天 空已放晴,初升太阳的光芒,透过淡淡的白云,也变得寒冷了。 房檐的积雪尚未开始融化,院落的梅花枝条仍被冰雪凝冻。这样一种清冷、孤寂的气氛,是多么不寻常啊! 5、《好事近·风定落花深》——【作者】李清照 【朝代】宋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译文 风停了,庭花尽凋零。看珠帘之外,雪瓣成堆,红蕊层层。须牢记海棠花开过后,正是伤春时节。 歌声歇,玉杯空,酒兴尽。唯有青灯闪烁,豆荧之光渐熄灭。梦中的愁怨自难消受,更传来鹈鴂一声送春鸣。 4.关于雪景色的诗句《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冬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放船闲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 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冬》 【明】康海 云冻欲雪未雪,梅瘦将花未花。 流水小桥山寺,竹篱茅舍人家。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描写雪天美景的诗句1、《长相思令·烟霏霏》 宋代吴淑姬 烟霏霏,雪霏霏。 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 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从教塞管催。 译文:云雾迷蒙,小雪飘飘。 梅花枝上堆满雪,春天从哪里来?朦朦胧胧翻开悟,那时的梅景还存在吗?一树梅花,任凭羌笛声把它“催”落了。 2、《山中雪后》 清代郑燮的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译文:清晨起来刚一开门,看到山头已被一场大雪覆盖。 此时,天 空已放晴,初升太阳的光芒,透过淡淡的白云,也变得寒冷了。房檐的积雪尚未开始融化,院落的梅花枝条仍被冰雪凝冻。 这样一种清冷、孤寂的气氛,是多么不寻常啊! 3、《早梅》 唐代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译文:万木禁受不住严寒快要摧折,梅树汲取地下暖气生机独回。皑皑的白雪笼罩着山村乡野,昨夜一枝梅花欺雪傲霜绽开。 微风吹拂梅香四溢别有情味,素雅芳洁的姿态令禽鸟惊窥。明年如果梅花还能按时绽放,希望它开在众人爱赏的春台。 4、《梅花》 唐代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译文:梅梅花初放,花萼中还含着白雪;梅花美丽孤傲,即使要入画,都会担心难画的传神。 花香中别有韵致,清雅的都不知道冬的寒冷。 梅花的枝干横斜错落,似愁似病,北风如果能够理解梅花的心意,就请不要再摧残她了。在孤寒中的梅花,坚韧顽强,傲然独立,潇洒的北风啊,请你放慢脚步,精心的呵护她吧!你忍心在如此严寒之中再摧残她吗? 5、《春日秦国怀古》 唐代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译文:春日里遥望荒郊,看着泾水曲折地流去,环绕着远处的村落,无限愁绪从胸中升起。 众多的牛马放牧,导致原上春草殆尽。耕破了田地,发现了古碑,证实了这里就是秦国故地。 积雪茫茫的山峦,在黄昏中变得更加苍茫;夕阳伴着云烟,让树林变得更加昏暗。行走好几里路,还都是茫茫黄沙。 太荒凉了,想想这秦地当年的繁盛,的确让人不堪回首。 6.形容雪景色美丽的诗句1、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崔道融《梅花》 2、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王令《暑旱苦热》 3、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杜甫《野望》 4、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5、飞雪带春风,裴回乱绕空。——刘方平《春雪》 6、一声画角谯门,丰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白朴《天净沙·冬》 7、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8、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9、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11、看雪飞、苹底芦梢,未如鬓白。——吴文英《瑞鹤仙·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