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精神抖擞、壮志满怀”的诗句有哪些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 3、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 清•曹雪芹<<红楼梦>> 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已亥杂记>> 5、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一、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1. 原文 龟虽寿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2.赏析 这首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最后一章,写作的时间是建安十二年(207)。 东汉末年,居住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奴隶主贵族,乘中原一带天下大乱之机,经常入塞掳掠汉民。建安十年,曹操平定冀州以后,袁绍的儿子袁熙和袁尚等,投奔了乌桓。 建安十二年,曹操为了安定东北边境,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率军征伐乌桓,结果取得了胜利。这首诗是他凯旋归来的时候写的。 全诗以昂扬慷慨为基调,抒发了曹操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豪壮之情。二、李白《行路难》1.原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赏析 这首诗在题材、表现手法上都受到《拟行路难》的影响,但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两人的诗,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压抑,而由于时代和诗人精神气质方面的原因,李诗却揭示得更加深刻强烈,同时还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 因而,和鲍作相比,李诗的思想境界就显得更高。此诗多写世道艰难,表达了离愁别绪。 三、曹雪芹《临江仙》1.原文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 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2.赏析 细看词的双关隐义,可以发现“蜂围蝶阵乱纷纷”正是变故来临时大观园纷乱情景的象征。 薛宝钗一向以高洁自持,“丑祸”不会沾惹到她的身上,何况她颇有处世的本领,所以词中以“解舞”、“均匀”自诩。林黛玉就不同了,她不禁聚散的悲痛,就像落絮那样“随逝水”、“委芳尘”了。 薛宝钗能“任他随聚随分”而“终不改”故态,所以林黛玉死后客观上就必然造成“金玉良缘”的机会而使薛宝钗青云直上。但这种结合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薛宝钗和贾宝玉在对待封建礼教、仕途经济上的思想分歧,也不能使贾宝玉忘怀死去的知己而倾心于她。 所以,薛宝钗最终仍被贾宝玉所弃,词中的“本无根”也就是这个意思。 四、龚自珍 《已亥杂诗 》1.原文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2.赏析 “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因此他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 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五、刘禹锡 《酬乐天咏老见示》1.原文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2.赏析 后六句诗意思产生了巨大的转折,诗情一振而起,“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头两句“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是说人老了经历的事多,理解也深刻透彻,看人也像看山河一样,一目了然,有很深的洞察力。下两句“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思考深刻,浓缩着人生的精华;认识全面,充满着一种辩证思想;感情深挚,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的真情关爱和真诚劝勉。 末两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桑榆,喻日暮。 是说:不要说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而撒出的晚霞还可以照得满天彤红、灿烂无比呢!这里诗人用一个令人神往的深情比喻,托出了一种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精神抖擞壮志满怀想到的诗句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魏•曹操>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 3、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清•曹雪芹> 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 5、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唐•刘禹锡> 6、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清•石玉昆> 7、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黄 巢> 8、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 翰>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