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盛唐诗友的朋友圈

1.唐朝诗人的朋友圈是什么样

古代的朋友圈内容,大略分两种。一种@博主;一种致敬博主。我们先聊第一种,第一种比较直观。稍后聊第二种。

@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淮上与友人别》)

这是原状态,以下是评论。

@高棅:以博主的水平,能写出这诗,不容易了。(《批点唐诗正声》)

@王鏊:君向潇湘我向秦,这句不错。不说怅别,意思却有了。(《震泽长语》)

@谢榛:写诗第一句要像放炮,一声hold住全场,才是开头的作法。屁股要像敲钟,带点余响。博主搞反了。我改改,你们体会一下:君向潇湘我向秦,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长笛离亭晚,落日空江不见春。(《四溟诗话》)

@陆次云:楼上智商堪忧。原结尾明明很好,楼上不懂装懂,可嗤,可鄙!(《五朝诗善鸣集》)

@贺贻孙:同楼上。放开头绝逼不行,放结尾才有味道。另,这不是博主的独创好么,唐朝流行这种写法。(《诗筏》)

@吴昌祺:楼上都好弱。其实第三句才是关键,说了你们也不懂。(《删订唐诗解》)

@周珽:说最后一句好的是什么审美?这么直白也叫诗!(《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王尧衢:太沉重,没生趣。(清朝《古唐诗合解》)

@沈德潜:最后一句致敬韦应物《落雁》,可惜博主没学到要领。(《唐诗别裁》)

@黄叔灿:有盛唐的味道,和王昌龄、王维有得一拼。(《唐诗笺注》)

以上,属于第一种。直接评论,就事说事。第二种,是款曲暗通的。

比如一千年后,有个人叫南怀瑾,他和朋友分别,写一篇词,结尾说:“樽前酒醒荒唐梦,君向潼南我向滇。”这就是致敬,款曲暗通。

我们还以郑谷为引子,说道说道。以下就不注出处了,理由是,理由是我比较懒,上边注出处注累了。

@欧阳修:郑谷的诗很有意思,好句子也不少,但是格调不高。因为通俗,大家都拿来教小孩,我小的时候就读过,今天他的诗集已经失传了。

@苏东坡:黄州有个张大憨,脑子不正常,见人就骂放火贼,后来,稍微读了点书,一见到纸,就拿去写郑谷的咏雪诗。

东坡说的,是郑谷的《雪中偶题》:

@郑谷: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苏东坡才高,但他有一种智商上的优越感,总喜欢鄙视人家。郑谷被他鄙视过很多次。

@苏东坡:“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这两句,是村儿里教小孩的水平。

2.唐朝诗人的朋友圈是怎样的

炫富是门技术活。

炫得好,你炫我赞,双赢。炫不好,有被拉黑的风险。

李白擅长的是“豪放炫富法”:旅游回来,发个朋友圈:“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跟朋友喝酒,没钱买单了,就“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宝马车、貂皮大衣都不要了,也要请朋友喝酒。他被唐玄宗炒鱿鱼,拿了赔偿款“五百金”。

可是呢,他没用这钱去炒股、也没用作买房首付款,而是“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他居然给扔了。

这种炫法的高明之处在于,不是我多有钱,而是我不在乎钱。但这不是谁都能用的,炫的人得很有才华,让大家觉得你能挣钱,觉得你真的不在乎钱,不然会觉得你很装。

最好性格也够单纯正直,这样一炫,兄弟们会点赞:白哥威武。前辈们会善意一笑:这孩子,太直了。

贺知章的炫富,技巧拿捏的也很到位。众所周知,贺知章虽然是朝廷老干部,官大、人脉广,但其实一点也不油腻,自己取了个昵称,叫“四明狂客”。

你听听,大唐诗人,哪个不狂,但没人敢明目张胆这么叫的。那一天,老贺同志翘班,去长安郊区的一个山庄散心。

但他没开专车,也没带秘书,官服也没穿。老板一看,我这是高消费场所呀,你个老头凑什么热闹:“走吧,没酒啦。”

身为狂客,哪受得了这个,老贺同志生气了:“没酒买去,老子给你钱。”喝完酒回来,就炫了一把:《题袁氏别业》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意思是:那个老板连我都不认识,估计是我因为偶尔才去一趟。

可是,让你去买个酒你怕个毛线呀,我口袋里又不是没钱。可以想象,这种炫法只要一发朋友圈,肯定点赞一片。

谁都知道,你一个太子导师,部长级领导,什么酒喝不起呀。“囊中自有钱”,炫的不是钱,是身份。

李白、贺知章是炫钱,到了白居易先生,炫的就高级了。彼时,老白先生已经半退休状态,从首都长安,调到东都洛阳。

脱离了官场,嗨的是不要不要的,他的朋友圈,就是各种炫。炫宅子、炫酒宴、炫女朋友。

那一天,他在家里搞了一场Party,酒宴结束,白居易就写了一首诗:《宴散》小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将何还睡兴,临卧举残杯。

宴会结束了,我从平桥上带着月光回来。笙歌、灯光都停止了。

最后两句又说:还是睡不着怎么办?再把剩下的酒喝完吧。看出信息量了吧,他家里有楼台、还有桥!?招呼一声,一个乐队就过来了。

关键是,人家一开始就说,这只是一场“小宴”。这就好比有人发了个朋友圈说:刚买了一辆买菜车。

你一看就蒙了,法拉利。刚从长安调到洛阳那会,捡了个闲差,要是一般人都得低调点,白居易偏不,非要炫:“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闲人。”

钱多活少离家近,你偷着乐多好,非要说出来,一点都不遵守职场规则,你让我们坐地铁上班的人咋想?不过这也拉不了仇恨,谁让人家是当时的第一大咖呢,连朝鲜、日本都有他的粉丝。看出来了吧,白居易采用的是“任性炫富法”,你必须非常厉害,否则万不可任性。

跟白居易惺惺相惜的,也有一位大咖,他就是杜牧。要是论出身,杜牧可比白居易厉害多了,他的爷爷杜佑,曾当过宰相。

杜牧给他的侄子写了一首诗,其中几句是这样的:“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这首诗,千万别光看字面意思,其实信息量也很大。首先这是个老宅子,在长安城中央。

相当于在北京的长安街有套四合院,啥概念?最关键的,大门还是红色。在唐朝,大门的颜色不是乱用的,红色是王公贵族的专用色。

你要乱用颜色,朝廷也会再给你点颜色看看。后两句就有意思了,表面上是说:咱家里穷,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都堆满了书。

可是在唐朝,还没有活字印刷,只有雕版印刷,费时费人工,书是很贵的,一般家庭的孩子,都买不起书。李商隐同学小时候,就是因为家里穷,只能到处借书抄,而杜牧家里居然“书满堂”。

哎,知识就是金钱呀。你看出来了吧。

诗人们炫富,通常都比较有分寸,有水平,就算狂,也狂得恰。

3.盛唐气象的盛唐诗

说盛唐诗雄壮浑厚,是就其总体风貌特征和主要倾向而言。大致说来,盛唐诗绝大多数是浑厚的,但有一部分诗篇特别是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田园诗篇,风格冲淡闲逸,虽也自然浑成,但并不雄壮。这类诗篇在盛唐诗中毕竟只占少数。盛唐气象是一种宏观性的概括。

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盛唐诗人的豪情壮志。诗人们面对当时国势强大、经济文化繁荣的局面,大抵胸襟开阔,意气昂扬,希冀建功立业。他们喜欢描写祖国壮丽的山河,边陲奇伟的风光、紧张的战斗和自己的豪情壮志。他们追求“鲸鱼碧海”(杜甫《戏为六绝句》语)的壮阔诗境。这就形成了盛唐诗的雄壮风貌。二是对前代优秀诗歌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盛唐诗人竭力扫除南朝至初唐的浮靡诗风,重视向汉魏古诗、乐府诗学习,注意发扬汉末建安时代明朗刚健的优良诗风。从诗歌本身的继承关系说,盛唐诗的雄浑特征,得力于此。

4.初唐诗对盛唐诗的影响

雄壮浑厚确是盛唐诗的风貌特征。南朝以至初唐诗风,大抵绮靡柔弱,雕琢词句,缺乏雄浑之气,它被盛唐诗人扬弃了。盛唐以后的中晚唐诗,有的偏于平易柔弱,如大历十才子、白居易、贾岛、姚合等,缺乏雄壮;有的偏于雄健,如韩愈,但因刻意追求奇险,缺乏浑成自然,所以雄浑确是盛唐诗区别于初唐与中晚唐诗的突出特征。严羽最推崇盛唐诗,于盛唐诗中最推崇李白、杜甫两大家。《沧浪诗话·诗评》称道李杜等盛唐诗人诗“如金鳷〔鳷(zhī)〕传说中的异鸟。(大鸟)擘海,香象渡河”,是赞美其雄壮。严羽又强调诗歌应写得浑然天成,不露文辞斧凿痕迹,即所谓“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沧浪诗话·诗辩》),并认为盛唐诗在这方面表现突出。严羽大力推崇提倡盛唐诗风,不但因为盛唐诗的确写得好,还有其时代背景。宋代影响最大的江西诗派,其作品以杜甫晚年一部分刻意锤炼字句的篇章和韩愈、孟郊诗为学习对象,写得瘦硬刚健而缺乏自然浑成之美。南宋后期流行的永嘉四灵诗派,取法贾岛、姚合,气局狭小,缺乏雄壮阔大的气象。严羽竭力主张作诗应取法盛唐,寓有针砭当代诗风、补偏救弊之意。

说盛唐诗雄壮浑厚,是就其总体风貌特征和主要倾向而言。大致说来,盛唐诗绝大多数是浑厚的,但有一部分诗篇特别是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田园诗篇,风格冲淡闲逸,虽也自然浑成,但并不雄壮。这类诗篇在盛唐诗中毕竟只占少数。盛唐气象是一种宏观性的概括。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