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张旭的狂草书法我们可以用什么来形容一、“圣草”——草书的圣典 张旭(675年~约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吴县(苏州)人,开元、天宝时在世,曾任常熟县尉,金吾长史。 以草书著名,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称为"三绝"。 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 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书法与怀素齐名,被后世尊称为“草圣”。草圣之书,当然是圣草。 二、“天人之作” 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赞之:“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 三、豪放不羁,痛快淋漓 《古诗四帖》:作品落笔力顶千钧,倾势而下,行笔婉转自如,有急有缓地荡漾在舒畅的韵律中。他的字奔放豪逸,笔画连绵不断,有着飞檐走壁之险。草书之美其实就在于信手即来,一气呵成,给人以痛快淋漓之感。 四、神鬼莫测 《肚痛帖》:此帖用笔顿挫使转,刚柔相济,千变万化,神采飘逸。全帖仅30字,写来洋洋洒洒一气贯之,气韵生成 。 王世贞(阳明先生)跋云:“张长史《肚痛帖》及《千字文》数行,出鬼入神,倘恍不可测。” 五、癫狂世外 张旭草书得笔法,后传崔邈、颜真卿。旭言:“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饮醉辄草书,挥笔大叫。以头揾水墨中而书之,天下呼为张颠。醒后自视,以为神异,不可复得。后辈言笔札者,虞、欧、褚、薛。或有异论,至长史无间言。(出《国史补》) 张旭每次饮酒醉时就草书,挥笔大叫。将头浸入墨汁中用头书写,世上人称他为“张颠”。酒醒后看见自己用头写的字,认为它神异而不可重新得到。后人评论书法名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人,或许有不同的意见,至于论到张旭,都没有异议。 2.我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张旭的狂草书法我们可以用什么来形容一、“圣草”——草书的圣典张旭(675年~约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吴县(苏州)人,开元、天宝时在世,曾任常熟县尉,金吾长史。 以草书著名,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称为"三绝"。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 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书法与怀素齐名,被后世尊称为“草圣”。 草圣之书,当然是圣草。二、“天人之作”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赞之:“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 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三、豪放不羁,痛快淋漓《古诗四帖》:作品落笔力顶千钧,倾势而下,行笔婉转自如,有急有缓地荡漾在舒畅的韵律中。 他的字奔放豪逸,笔画连绵不断,有着飞檐走壁之险。草书之美其实就在于信手即来,一气呵成,给人以痛快淋漓之感。 四、神鬼莫测《肚痛帖》:此帖用笔顿挫使转,刚柔相济,千变万化,神采飘逸。全帖仅30字,写来洋洋洒洒一气贯之,气韵生成 。 王世贞(阳明先生)跋云:“张长史《肚痛帖》及《千字文》数行,出鬼入神,倘恍不可测。”五、癫狂世外张旭草书得笔法,后传崔邈、颜真卿。 旭言:“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饮醉辄草书,挥笔大叫。 以头揾水墨中而书之,天下呼为张颠。醒后自视,以为神异,不可复得。 后辈言笔札者,虞、欧、褚、薛。或有异论,至长史无间言。 (出《国史补》)张旭每次饮酒醉时就草书,挥笔大叫。将头浸入墨汁中用头书写,世上人称他为“张颠”。 酒醒后看见自己用头写的字,认为它神异而不可重新得到。后人评论书法名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人,或许有不同的意见,至于论到张旭,都没有异议。 3.唐.张旭诗词[张旭] [不详—约732]7 C2 h6 b, h! `; n+ [1 w, D * }2 ~5 W M* D! T F# T. f 1 S" |6 v5 L2 f5 b; O+ G; V 张旭,字伯高、苏州吴人,闻名於唐玄宗开元、天宝间,和 贺知章 是好朋友,颜真卿 少年时曾拜他为师。官至长史,世称「张长史」。他任性豪放,不拘细节,好酒嗜书,大醉时呼叫狂走,甚至「以颅墨而书」,时称「张颠」。唐文宗时,以李白歌诗,斐旻 剑舞,张旭 草书为三绝。张旭 的草书自成一格,其书狂纵而不逾法度,古劲绝伦,为世所叹服,兼能取众美,乃有空前之成就。张旭 传世的书迹有 [郎官石记][正书], [秋深帖]、[步虚词];[悲清秋赋[、[肚痛帖] 等,古诗四帖 是他狂草墨迹的代表作。 ' t1 i* [9 r6 N! L7 G- W6 @ 6 N/ z: V3 M2 m" ` [张旭] 书法 & h( C) ^# u6 }7 l1/ q; @$ J% N4 N" x8 p 东明九芝盖,北烛五云车。飘颻入倒景,出没上烟霞。 . f8 ^) j% V% n4 H3 k春泉下玉溜, 青鸟向金华。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棘花。 4 w+ B- I8 J# [) O应逐上元酒,同来访蔡家。. @6 t& X/ ^# R$ b' @ , c v6 A* Z: X+ ` . y- J `; T8 u$ [' h[张旭] 书法 2 3 ?. X5 Z6 z7 f |% L- U2 H% S0 L/ ?% q, _3 C6 D% A4 g9 j ( h- U l3 ~( ~1 S' G/ I. R9 H [ 本帖最后由 二觉陀 于 2007-6-22 18:10 编辑 ]繁简体转换 限100字 UID400 帖子1698 精华0 积分3552 威望3552 金钱3166 阅读权限101 性别男 来自香港 在线时间501 小时 注册时间2005-3-7 最后登录2007-9-1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下载带有 Google 工具栏的 Firefox, 上网冲浪更惬意 二觉陀 版主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沙发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7-6-3 12:22 只看该作者 吴铨高 临摹 张旭 狂草 东明九芝盖,北烛五云车。飘颻入倒景,出没上烟霞。+ z; g2 ^( {" e( ] 春泉下玉溜,青鸟向金华。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棘花。- z) S- S& X o A% R" ` 应逐上元酒,同来访蔡家。) [' y; g2 z& k6 {2 i 北阙临丹水,南宫生绛云。龙泥印玉简,大火练真文。 8 d4 _$ P% _9 b. `5 L# r上元风雨散,中天哥吹分。虚驾千寻上,空香万里闻。 . H( C4 m; y: v+ o5 T! Q5 f' G% M" c4 c! B/ A 690吴铨高 毛笔书法 [临张旭狂草]-----------第06页第51楼[卷10] 2 _7 h: y* h% u2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