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谮言是什么意思谮言,读音zèn yán,汉语词语,出自《诗经·小雅·雨无正》,指中伤的言语。 谮的读音是zèn,出自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七回:“日夜搜赵氏之短,谮于景公。又厚结栾、郤二家,以为己援。”又如:遭谮(遭到诽谤谗害);谮语(谗言;说别人的坏话);谮人(诬谗他人);谮害(进谗言伤害)。 《诗经·小雅·雨无正》:“听言则答,谮言则退。” 郑玄 笺:“有谮毁之言,则共为排退之。” 唐 柳宗元 《祭穆质给事文》:“危法旋加,谮言俄及,左官 夔国 ,义夫掩泣。” 清 沈德潜 《序》:“而帝惑于谮言,致不得终老牖下。” 2.听言则答,谮言则退什么意思“听言则答,谮言则退”的意思是:顺耳的话爱听可说,批评的话遭斥难讲。 “听言则答,谮言则退”出自《诗经·小雅·雨无正》。 【原文】: 《诗经·小雅·雨无正》 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旻天疾威,弗虑弗图。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若此无罪,沦胥以铺。 周宗既灭,靡所止戾。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庶曰式臧,覆出为恶。 如何昊天,辟言不信。如彼行迈,则靡所臻。凡百君子,各敬尔身。胡不相畏,不畏于天? 戎成不退,饥成不遂。曾我暬御,憯憯日瘁。凡百君子,莫肯用讯。听言则答,谮言则退。 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维躬是瘁。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 维曰予仕,孔棘且殆。云不何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怨及朋友。 谓尔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鼠思泣血,无言不疾。昔尔出居,谁从作尔室? 【译文】: 《诗经·小雅·雨无正》 浩浩苍天广大无边,你的恩德太不长远。降下那些丧乱饥馑,四方百姓都被害惨。皇天皇天太过暴虐,思虑图谋总不周全。放掉那些真正罪人,尽把他们罪过隐瞒。而像这些无罪好人,反而陷入痛苦无限。 周室如今破灭惨遭,人们到处流落奔逃。正官大夫早已离散,有谁知道我的苦劳。三事大夫虽然还在,哪个日夜肯把心操。封国国君各方诸侯,早晨朝见晚上都跑。希望他们改过迁善,谁知恶事反都做到。 皇天皇天该怎么办?恨王不听正确意见。就像路上乱跑的人,不知他要走到哪边。所有君子 众卿大夫,各自谨慎小心一点。为何互相不知戒惧?竟敢不畏天命尊严? 战祸已起排除无望,天降饥馑总难消亡。为何我这小小侍臣,天天这么劳苦忧伤?所有君子众卿大夫,都不肯去劝谏我王。顺耳的话爱听可说,批评的话遭斥难讲。 可悲可哀忠言难进,并非是我舌拙嘴笨,实在身心憔悴多病。能说会道实在快乐,口若悬河巧言逢迎,享受福禄身处佳境。 如今要说出仕做官,实在非常艰难危险。若说这事不能去做,得罪天子多多不便;若说这事可以办好,又会遭到朋友埋怨。 我劝你们迁到王都,你们却说没有家住。只有悲伤泪中带血,没有话不遭到恨妒。当初你们各自出走,谁跟你们去建房屋? 3.文言文中庸第三十二章翻译译文 只有对天下百姓的真诚,才能成为治理天下的崇高典范,才能树立天下的根本法则,掌握天地化育万物的深刻道理,这需要什么依靠呢! 他的仁心那样诚挚,他的思虑像潭水那样幽深,他的美德像苍天那样广阔。 如果不真是聪明智慧,通达天赋美德的人,还有谁能知道天下地地道道的真诚呢? 注释 (1)经纶:原指在用蚕丝纺织以前整理丝缕。这里引申为治理国家大事,创制天下的法规。经,纺织的经线,引申为常道)法规。 (2)大本:根本大德。本,根本。 (3)肫肫:与“忳忳”同,诚挚的样子。郑玄注:“肫肫,读如‘海尔忳忳’之‘忳’。忳,恳诚貌也。” (4)渊渊其渊:意为圣人的思虑如潭水一般幽深。渊渊,水深。《庄子·知北游》:“渊渊乎其若海。” (5)浩浩其天:圣人的美德如苍天一般广阔。浩浩,原指水盛大的样子。《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引申意为广阔。《诗经·小雅·雨无正》:“浩浩昊天。”这里浩浩引申为广阔。 (6)固:实在)真实。 (7)达天德者:通达天赋美德的人。达,通达,通贯。 (8)其孰能知之:之,代词。指文中首句中“天下至诚”。 4.【《诗经小雅斯干》全文翻译,带拼音】zhì sī ɡān yōu yōu nán shān rú zhú bāo yǐ rú sōnɡ mào yǐ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xiōnɡ jí dì yǐ shì xiānɡ hǎo yǐ wú xiānɡ yóu yǐ 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sì xù bǐ zǔ zhù shì bǎi dǔ xī nān qí hù yuán jū yuán chù yuán xiào yuán yǔ 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爰笑爰语. yuē zhī gé gé zhuó zhī tuó tuó fēnɡ yǔ yōu chú niǎo shǔ yōu qù jūn zǐ yōu yù 约之阁阁,椓之橐橐.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 殖殖其庭,有觉其楹.哙哙其正,哕哕其冥.君子攸宁. 下莞上簟,乃安斯寝.乃寝乃兴,乃占我梦. 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 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译文: 涧中流水清又清,终南山上树青青.翠竹片片遮望眼,青松棵棵阻人行.如兄如弟手足情,同气连根一条心,不欺不诈永相亲. 继承祖业传祖训,盖起宫室上百间.门户向西或向南.兄弟一起同居住,和睦友好笑开颜.木板夹紧嘎嘎响,使劲夯土筑屋墙.从此不怕风吹雨,麻雀老鼠都跑光,它是君子好住房. 房屋端正如人立,急箭穿过如线直.宽广犹似鸟展翅,色彩艳丽锦鸡衣,君子登堂进厅里. 宫中庭院宽又平,庭院柱子高又挺.向阳房间光线足,侧边小屋有光明,君子居住保安宁. 蒲席下面铺竹席,无忧无虑睡的好.一觉醒来天尚早,占占夜梦是啥兆.梦见什么好事情?若是熊罴有喜事,若是虺蛇好运道. 且听太卜把梦讲:黑熊马罴有力量;预示生个小儿郎;虺蛇长蛇性柔弱,家里定添小姑娘. 若是生个小儿郎,做张小床给他躺,给他穿上小衣裳,拿块玉璋让他玩.他的哭声如钟响,将来穿上大礼服,便是安邦定国王. 若是生个小姑娘,地上铺块小木板,一条小被裹身上,拿个纺锤给她玩.教她说话要谨慎,操持家务多干活,不给爹娘添麻烦.. 拼音打晕了,有不会读的再追问吧.。 5.诗经《小雅》的怨刺诗是什么小雅中的怨刺诗,是指斥政治的黑暗,悲悼周王朝国运已尽,忧国哀民,而且感叹自身遭遇。 《小雅》中的怨刺诗: 1、《节南山》 先秦:佚名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惔,不敢戏谈。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节彼南山,有实其猗。赫赫师尹,不平谓何。天方荐瘥,丧乱弘多。民言无嘉,惨莫惩嗟。 尹氏大师,维周之氐;秉国之钧,四方是维。天子是毗,俾民不迷。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 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弗问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已,无小人殆。琐琐姻亚,则无膴仕。 昊天不佣,降此鞠訩。昊天不惠,降此大戾。君子如届,俾民心阕。君子如夷,恶怒是违。 不吊昊天,乱靡有定。式月斯生,俾民不宁。忧心如酲,谁秉国成?不自为政,卒劳百姓。 驾彼四牡,四牡项领。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 方茂尔恶,相尔矛矣。既夷既怿,如相酬矣。 昊天不平,我王不宁。不惩其心,覆怨其正。 家父作诵,以究王訩。式讹尔心,以畜万邦。 2、《正月》 先秦:佚名 正月繁霜,我心忧伤。民之讹言,亦孔之将。念我独兮,忧心京京。 哀我小心,癙忧以痒。 父母生我,胡俾我瘉。不自我先,不自我后。好言自口,莠言自口。 忧心愈愈,是以有侮。 忧心茕茕,念我无禄。民之无辜,并其臣仆。哀我人斯,于何从禄。 瞻乌爰止,于谁之屋。 瞻彼中林,侯薪侯蒸。民今方殆,视天梦梦。既克有定,靡人弗胜。 有皇上帝,伊谁云憎。 谓山盖卑,为冈为陵。民之讹言,宁莫之惩。召彼故老,讯之占梦。 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 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维号斯言,有伦有脊。 哀今之人,胡为虺蜴。 瞻彼阪田,有菀其特。天之扤我,如不我克。彼求我则,如不我得。 执我仇仇,亦不我力。 心之忧矣,如或结之。今兹之正,胡然厉矣。燎之方扬,宁或灭之。 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终其永怀,又窘阴雨。其车既载,乃弃尔辅。载输尔载,将伯助予。 无弃尔辅,员于尔辐。屡顾尔仆,不输尔载。终逾绝险,曾是不意。 鱼在于沼,亦匪克乐。潜虽伏矣,亦孔之炤。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 彼有旨酒,又有嘉肴。洽比其邻,昏姻孔云。念我独兮,忧心殷殷。 佌佌彼有屋,蔌蔌方有谷。民今之无禄,天夭是椓。 哿矣富人,哀此茕独。 6.诗经·小雅的怨刺诗小雅中怨刺诗的作者,没有大雅作者身份地位高,他们虽然也是统治阶级中的一员,在等级社会中却处于较低的甚或受压抑的地位。因此,小雅中的怨刺诗,不仅指斥政治的黑暗,悲悼周王朝国运已尽,忧国哀民,而且感叹自身遭遇。如《节南山》是家父所作,讽刺周王用太师尹氏,以致天下大乱,太师尹执掌国柄,却为政不善,做事不公,不亲临国事,而委之于姻亚,欺君罔民,无所忌惮,以致天怒人怨,祸乱迭起,民怨沸腾,而他却仍不鉴察和警戒。 诗歌的内容是专咎尹氏,但末章说“家父作诵,以究王讻。式讹尔心,以畜万邦。”其规讽所向,又在幽王。诗人是把太师尹之乱政与幽王之昏愦联系起来了。《正月》是失意官吏所作,揭露当时政治的腐朽,统治者的残暴,怨恨上天昏愤,对小人充斥朝廷、人民处于危难绝境熟视无睹,悲悼周王朝的沦亡。《十月之交》是日蚀和大地震后,王朝官吏叙事抒情之作,讽刺贵族统治阶级扰乱朝政,以致灾异迭起,民不聊生,国运将尽,并慨叹自己无辜遭受迫害、谗毁,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雨无正》是侍御官所作,讽刺幽王昏愦,倒行逆施,群臣皆不尽职,但求保身。如第二、第四章写正值天灾人祸之际,三司、诸侯并不尽力王事,群臣百官亦皆畏罪不肯进谏,而自己辛勤王事,却受到谗毁。因此,诗人十分愤慨,深切悲叹。小雅中还有一些诗,直接倾泄对谗佞小人的怨恨诅咒,如《巷伯》就是寺人孟子遭人谗毁后抒发愤懑之作。诗人愤怒地写道:“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由于遭受迫害,生活处境艰难,因此,在诗中感怀身世,诉说人间的不平,如《北山》是一位士子所作,抒发其被繁重差役压迫的不平和愤慨。第四、五、六章连用十二个“或”字起头的对比句,揭露大夫分配差役不均,以及士在当时的处境和地位。小雅中的这些诗,针砭时政与大雅有些诗相同,但更多的是将笔锋集中在奸臣佞幸者身上,言辞更为激烈,情绪也更为怨愤。 7.国风·召南·江有汜的注释译文【注释】 ⑴汜(sì四):由主流分出而复汇合的河水。 ⑵归:荣归故里。 ⑶不我以:不带我。 ⑷渚(zhǔ主):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水中小洲曰渚,洲旁小水亦称渚。” ⑸不我与:不与我相聚。 ⑹处:忧愁。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处’,假借为‘癙’,实为‘鼠’”《诗经·小雅·雨无正》“鼠思泣血”,鼠思,忧思也。 ⑺沱(tuó驼):江水的支流。 ⑻过:至也。一说度。 ⑼啸:一说蹙口出声,以抒愤懑之气,一说号哭。啸歌:闻一多《诗经通义》“啸歌者,即号哭。谓哭而有言,其言又有节调也。” (10)啸也歌:边哭边唱 【译文】 大江自有分流水。这个人儿回故里,不肯带我一同去。不肯带我一同去,将来懊悔来不及! 大江自有洲边水,这个人儿回故里,不再相聚便离去。不再相聚便离去,将来忧伤定不已! 大江自有分叉水,这个人儿回故里,不见一面就离去。不见一面就离去,将来号哭有何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