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短点儿的宋词

1.短一点的宋词,5.6首

●青玉案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摸鱼儿 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 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 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

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 画檐蛛网, 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 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 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 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 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 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 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靖康耻, 犹未雪。 臣子恨, 何时灭! 驾长车, 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 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 沉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 教坊犹奏离别歌。

垂泪对宫娥。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短一点的宋词

1、《清平乐·村居》

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锄豆溪东,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无赖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2、《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她却在,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3、《卜算子·咏梅》

宋代: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驿站外断桥旁。梅花寂寞地开放、孤孤单单.无人来欣赏。黄昏里独处已够愁苦.又遭到风吹雨打而飘落四方。它花开在百花之首.却无心同百花争享春光,只任凭百花去总妒。即使花片飘落被碾作尘泥,也依然有永久的芬芳留在人间。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5、《渔家傲·秋思》

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在重重叠叠的山峰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思绪万千,想起边患不平,功业未成,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

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只好默默地流泪。

3.谁有短一点的宋词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虞美人 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4.比较短一点的宋词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浣溪沙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牋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话理瑶琴,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两首李清照的如梦令应该是最短的了

5.急需20首宋词(短一点)

都是李煜的 蝶恋花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长相思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倚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浣溪纱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谩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谢新恩 庭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珠帘.林风淅淅夜厌厌。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

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金窗力困起还慵。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

呈郑王十二弟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落花狼籍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佩声悄,晚妆残,凭谁整翠鬟?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虞美人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三台令 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

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 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更漏子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

珊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菩萨蛮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又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潜来珠锁动,惊觉银屏梦。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又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 喜迁莺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边倚。

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啼莺散,余花乱,寂寞画堂深院。

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长相思 云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一斛珠 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蚟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子夜歌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

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同醉与闲平,诗随羯鼓成。

后庭花破子 玉树后庭前,瑶草妆镜前。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

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长少年。 (或为冯延巳作) 渔父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又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更漏子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重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帏垂,梦长君不知。

柳枝 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芳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 阮郎归 采桑子 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

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

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捣练子令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捣练子 云鬓乱,晚妆残,带恨眉儿远岫攒。

斜托香腮春笋嫩,为谁和泪倚阑干? 采桑子 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昼雨新愁。

百尺虾须在玉钩。 琼窗春断双蛾皴,回首边头,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溯流。

长相思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谢新恩 秦楼不见吹箫女,空余上苑风光。粉英金蕊自低。

6.稍微短一点地20首宋词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别本题作《别恨》或《怀旧》,抒写作者秋天思乡怀人的感情。上片用多彩的画笔绘出绚丽、高远的秋景,意境开阔。“碧叶天,黄叶地”为传诵名句。词的下片表达客思乡愁带给作者的困扰,极其缠绵婉曲。以夜不能寐、楼不能倚、酒不能消解三层刻画,反言愈切。煞拍酒化为泪,消愁之物反酿成悲戚之情,最为警策。前人颇诧异镇边帅臣“亦作此消魂语”。《左庵词话》解释说:“希文宋一代名臣,词笔婉丽乃尔,比之宋广平赋梅花,才人何所不可,不似世之头巾气重,无与风雅也。”此说可谓得之。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这是深闺佳人的伤春词。作者以含蕴的笔法描写了幽居深院的少妇伤春及怀人的复杂思绪和怨情。不写佳人先写佳人居处。三迭“深”字,则佳人禁锢高门,内外隔绝、闺房寂落之况,可以想见。树多雾浓、帘幕严密,愈见其深。“章台路”当指伊人“游冶处”,望而不见正由宅深楼高而来。可知物质环境之华贵,终难弥补感情世界之凄清。望所欢而不见,感青春之难留,佳人眼中之景,不免变得暗淡萧索。感花摇落而有泪,含泪而问花,花乱落而不语。伤花实则自伤,佳人与落花同一命运。是花是人?物我合一,情景交融,含蕴最为深沉。整首词如泣如诉,凄婉动人,意境浑融,语言清丽,尤其是最后两句,向为词评家所赞誉。

7.求一些短一点的唐诗和宋词

给你推荐一首很不错的宋词,好懂也是名篇,附详细解释。

================= 渴望加分的分割线 ===========================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忆江南》是白居易在唐文宗开成三年(838),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时写的。共三首,这里选的是第一、二两首。

白居易少年时代,因中原多难,避地江南,一度流寓苏、杭。唐穆宗长庆二年(822)七月,白居易目击国事日非,朋党倾轧,为全身远祸计,自请外放,先后任杭州、苏州刺史。

白居易晚年,寓居洛阳,栖心释氏,但并未万念俱灭。苏、杭秀丽的景色,在诗人的审美意识中留下了难以泯灭的美好记忆,写过不少怀念旧游之作。

在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了《忆江南》三首,抒发其虽不能至、心同往之的感喟。 第一首,泛忆江南春色。

一上来,开门见山,以“江南好”三字,总绾全词。“风景旧曾谙”,表明他盛赞“江南好”并非凭空想象,而是亲身目验过、感受到的。

江南到底好在哪里?诗人从“旧曾谙”的诸多物象中,抽绎出富有典型意义的江南水乡的旖旎风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红花、绿水,对比鲜明。

而摄取的又是日出时的江花和春来的江水。“日出”与“春来”,互文见义。

旭日映照下的春花,“红胜火”,分外鲜艳夺目,与粼粼绿波交相辉映,更增强了色彩的鲜明度。江水“绿如蓝”,蓝,蓼科植物,它的叶子可以制成靛青颜料。

如,也是胜过的意思。而这种赏心悦目的江南春景,白居易当时寓居的洛阳是看不到的。

洛阳,“花寒懒发莺慵啼”,不独春色姗姗来迟,邻近的洛水、伊水又是黄澄澄的。触景生情,“能不忆江南”的思绪油然而生。

与开头“江南好”,恰好首尾呼应,用以收住全词,引人入胜。 第二首,歌咏杭州胜景。

谋篇布局跟第一首相仿佛。发端两句从空间上由广袤的江南,凝聚到杭州一个地方。

白居易在杭州,盘桓日久,首尾近三年。《寄题馀杭郡楼,兼呈裴使君》诗里说:“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杭州景点,星罗棋布,美不胜收。

该从何处写起呢?小令篇幅有限,不可能、也不必要全面铺开。通常引人注目的是西湖的十里荷花。

而诗人似乎故意避熟就生,别开面生,追忆杭州的秋景:“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月中桂子,用的是神话传说。

唐孟棨《本事诗》载,宋之问以事累贬黜。后放还。

至江南,游灵隐寺。一天夜月极明,宋之问在长廊吟行。

为诗曰:“鹫岭郁{上山下召}{山尧},龙宫隐寂寥。”第二联,搜奇冥想,终不如意。

有一老僧为续篇,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之句。迟明更访之,则不复见矣。

宋初钱易《南部新书》也说:“杭州灵隐山多桂。寺僧曰:‘此月中桂也。

’至中秋望夜,往往子坠。寺僧亦尝拾得。”

《脞说》更神其说,谓“张君房为钱塘令,宿月轮山,寺僧报曰:桂子下塔。遽登榻望之,纷纷如烟雾,回旋成穗,散坠如牵牛子,黄白相间,咀之无味。”

(《词林纪事》引)这类神话,也曾激发起白居易不止一次中秋寻桂子的雅兴。他在《留题天竺、灵隐两寺》诗里写道:“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宿因月桂落,醉为海榴开。”

自注云:“天竺尝有月中桂子落,灵隐多海石榴也。”有一回,白居易在苏州东城郊游,偶尔发现“有桂一株,生乎城下”,以此诗兴大发,“惜其不得地,因赋三绝句以唁之”。

第一首就是:“子堕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当时应逐南风落,落向人间取次生。”自注:“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秋中,有月桂子堕。”

由此看来,诗人“山寺月中寻桂子”,并非子虚乌有的情景。山寺、月、桂,都是静物。

着一“寻”,以动观静,逗人遐想,顿使此情景显得清幽恬静,略无沾滞之感。 钱塘怒潮,奔腾激射,声撼地轴,叹为观止都久矣!孟浩然有“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之句。

《钱塘候潮图》形容“潮头高数丈”,所以作者当年在郡衙里虚白亭上照样可以看得到“卷云拥雪”的壮观。这一句与上句写的是主人公在杭州生活时难以忘怀的两个片断。

所不同的是:前句以动观静,下句以静观动。化虚为实,虚实相生,,情与景合,韵味隽永。

结以“何日更重游”,怅惘之情,溢于言表。由此可以窥见诗人晚年不甘落寞的内心世界。

《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崔令钦《教坊记》曾予著录,可知创调时代当在盛唐以前。敦煌写本曲子存《望江南》八首,单遍、双叠各四首。

说明这个曲调来自民间,流传甚广。白居易《忆江南》,清新明快,声韵悠扬,富于民歌风味。

继白居易之后,刘禹锡和词二首序云:“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标志着词的创作开始进入了以文就声、依谱填词的阶段。

这,历来为治词史者所重视。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