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诗加腰的诗1:李清照夫妇"赌书泼茶"的故事 李清照与赵明诚赌书泼茶的情趣生活。 两个人在茶余饭后,随手觅得一本书,翻开一页,问着对方某事某人出自何书何句甚至何页,输者,直接泼茶于其胸间,茶香伴着亲昵,雅致而不流俗。(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一文中曾追叙她婚后屏居乡里时与丈夫赌书的情景,文中说:“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中,既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 纳兰容若曾在《浣溪沙》一词中用过此典 浣溪沙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她丈夫是金石学家。 2:纪晓岚贺寿联的故事 大清乾隆朝王翰林为母亲做寿,请纪晓岚即席做个祝寿词助兴。老纪也不推辞,当着满堂宾客脱口而出:“这个婆娘不是人。” 老夫人一听脸色大变,王翰林十分尴尬。老纪不慌不忙念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 顿时全场活跃、交口称赞,老夫人也转怒为喜。老纪接着高声朗读第三句:“生个儿子去做贼。” 满场宾客变成哑巴,欢悦变成难堪。老纪喊出第四句:“偷得仙桃献母亲。” 大家立刻欢呼起来。 3: 北宋著名词人张先(990—1078,字子野),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 当时与张先常有诗词唱和的苏轼随着众多朋友去拜访他,问老先生得此美眷有何感想,张先于是随口念道:“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风趣幽默的苏东坡则当即和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4: 老夫少妻,生活肯定不和谐。有个年迈的七旬的老宰相,续弦娶了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夫人,生活很难让年少的妻子满意,这少夫人安耐不住寂寞,暗中与书童勾搭起来。 一个中秋夜,老宰相外出回家,听屋里传出一阵男女调笑之声。他躲在窗下偷听起来。 “看你像面团儿似德!”“看你像粉团儿样。”“你那老夫子哩?”“就像一颗枯焦的老干葱!”宰相越听越生气,忍了又忍,到别屋睡去了。 第二天,宰相摆上月饼,水果,叫来小夫人和书童,要他们吟诗作对。宰相先吟道:“八月十五日正东,忽听屋内笑甜声。 面团伴着粉团乐,外头亮了老干葱。”小夫人一听宰相知道了,并不害怕,索性对了一首:“八月十五月正西,功夫休掉少年妻。 活着虽然在一块,死了还是别人的。”书童见这事露馅了,心头不免有些害怕,忙向主人赔罪,也吟了一首诗:“八月十五月正圆,宰相肚里能撑船。 大人不把小人怪,从今以后不再犯。” 5: 宋代文人陈季常有些怕老婆,好友苏东坡为了嘲笑这位自称“龙丘居士”的惧内先生,写了一首有趣的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说空谈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诗中采用了幽默夸张的手法,把陈季常怕老婆的模样描写得淋漓尽致,让人喷饭。 把悍老婆称为“河东狮子”也是形象的首创。从此后,“河东狮”便成了“恶老婆”的代名词。 6: 唐代书法家欧阳询长相不佳,国舅长孙无忌显得有些矮胖。一天,两人互相作诗解嘲。 长孙讽欧阳诗曰:耸膊成山字,埋肩畏出头,谁家麟上角,画此一弥猴。这首诗把欧阳询的缺点夸大得入木三分。 欧阳询也不示弱,马上作诗奉还:索头连背暖,漫裆畏肚寒。只因心浑浑,所以面团团。 该诗既形象又刻薄,令长孙哭笑不得。两人的讽嘲诗被群臣传为笑料。 传到唐太宗耳朵里,唐太宗大笑不止。并且幽默地对欧阳询说:“你这首诗千万不要让皇后知道了,她如果晓得了会不高兴的!”因为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 李世民深知妻子长孙皇后是贤后,是不会为这些小事生气的,趁机故意幽她一默。 7: 都说韩复渠粗,其实他粗重更有幽默,如写大明湖:“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蛤蟆,咕呱咕呱咕咕呱。” 写趵突泉:“趵突泉,泉趵突,三个泉眼一般粗,咕吐咕吐咕吐吐。”最经典的还是:“趵突泉里常开锅,就是不能蒸馍馍。” 8: 军阀张宗昌文化程度最低,可他也会写诗,切诗极富幽默。如他的《笑刘邦》写道:“听说项羽力拔山,吓得刘邦就要窜。 不是俺家小张良,奶奶早已回沛县。”他游泰山写道:“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他在《天上闪电》诗中写道:“忽见天上一火链,好像玉皇要抽烟。 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链”这就是粗人的幽默,这就是水平低的人的幽默,这幽默怕是一般人来不了吧! 9: 清朝乾隆年间,江南某地有一乡绅,家有一妻一妾,三人夜处一室,帐外有一小房乃丫环卧间,一日晚,乡绅突发诗兴,命妻、妾各吟七言诗一句,其妻曰:“两只船靠一篙撑”,其妾紧接道:“一船不撑便相争”。此时乡绅忽闻丫环在帐外长叹一声,因问之曰:“丫环长叹为何事?”丫环见问,急忙吟唐诗一句作答曰:“野渡无人舟自横”。 至此,他们四人已各吟一句,合成一诗曰:“两只船靠一篙撑,一船不撑便相争。丫环长叹为何事?野渡无人舟自横。” 令人捧腹不止。 10: 有一才女,于新。 2.小学六年级上册给诗加腰里面有几首诗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 诗经•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天净沙•秋 元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六年级下册】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芙蓉楼送辛渐 唐五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白草红叶黄花, 平明送客楚山孤,路转溪桥忽见.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留连戏蝶时时舞.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西江月•.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 鸟鸣涧 唐。 随风潜入夜。即从巴峡穿巫峡。 卜算子,清风半夜鸣蝉, 烈火焚烧若等闲, 万马齐喑究可哀,漫卷诗书喜欲狂。稻花香里说丰年。 萁在釜下燃!休将白发唱黄鸡,自在娇莺恰恰啼,山是眉峰聚,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江船火独明。 谁道人生无再少,雨雪霏霏,快走踏清秋。至今不会天中事。 芙蓉楼送辛渐 唐五代。 江畔独步寻花 唐。 天净沙•。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 春夜喜雨 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总把新桃换旧符.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七步诗 三国。本自同根生,白日放歌须纵酒。 月出惊山鸟。晓看红湿处。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一点飞鸿影下。却看妻子愁何在。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便下襄阳向洛阳。潇潇暮雨子规啼;杜甫 好雨知时节,燕山月似钩。 【六年级下册】 元日 宋,松间沙路净无泥,润物细无声,当春乃发生。 千磨万击还坚劲。 千门万户瞳瞳日人教版。才始送春归,杨柳依依,千朵万朵压枝低。 今我来思,要留清白在人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 野径云俱黑.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相煎何太急.王观 水是眼波横, 花重锦官城.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 不拘一格降人才。 浣溪沙 宋,一片冰心在玉壶;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两三点雨山前?眉眼盈盈处。 若到江南赶上春。旧时茅店社林边,又送君归去, 任尔东西南北风;秋 元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我劝天公重抖擞。 何当金络脑,殿前拾得露华新,轻烟老树寒鸦?门前流水尚能西。 青山绿水。洛阳亲友如相问, 春风送暖人屠苏,应是嫦娥掷与人。 欲问行人去那边。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漉菽以为汁,夜静春山空,豆在釜中泣.王维 人闲桂花落,时鸣春涧中,青春作伴好还乡。 粉骨碎身全不怕, 立根原在破岩中,初闻涕泪满衣裳,千万和春住: 【六年级上册】 诗经•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3.《给诗加"腰"》一课中有几处写了秋天的古诗请你写一首这是《诗中的“秋”》里的,《给诗加“腰”》里没有描写秋天的 诗中的“秋”中,描写秋天的有6处,分别是: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唐】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青枫江上秋天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唐】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唐】张籍《秋思》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唐】岑参《逢入京使》 整首诗: 子夜吴歌·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寻陆鸿渐不遇 【唐】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唐】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天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给诗加腰中的作诗方法是什么嵌入法 ◎作诗谋篇十法 作者:云雾山人 吾所言仅为初学者粗成诗篇法,欲成精品,须等各位才气、能耐及工夫之磨练。 诗法无定格,多方为之。诗文极短,而奇妙难成。有“一句诗吟成,捻断千根须”之说,有“语不惊人誓不休”之说,有“呕出心血”之说,有冲轿的故事,有推敲的故事,有惊梦成诗的故事。 数十言(字)中,化育万千。故诗易有成,而佳句难成,佳篇则尤其难矣。 所谓十法: 1、习题法 诗所最难者,订立题目。乌有题目,诗才难拢,结构难架。唐人擅诗,尤擅拟题。此说或有所不以为然。岂不知当今只学生,老师布置题目则知如何作文;让他自由作文则往往不知云何?!可知也。古人应制,从口而出。即如今坛子,参社则有作,自题则乏诗,非其谓乎?!习题法者,用古人旧题,仿而做也。 2、依句法 一般是偶得一句或一联,自以为佳,而后围绕此句(联)之意及韵格,凑成全诗。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可以为例。多为绝、律、短歌,短词。 3、依韵法 先定一韵,后围绕此韵之合韵之字而凑句,而合成全诗。多为律、绝。长律则必依此法。古人诗词游戏甚至全篇定韵字者,如红楼梦之白海棠社之所述。 4、浑成法 于韵熟捻,于情境之中突发而成,尤其易成绝句。多有后再加推敲者。李白似此法之本家。古人和“来”、“回”、“台”三字韵脚之绝句诗者尤多,盖此三字之韵易熟吧。 5、推敲法 于拟定题目中,先粗略成诗,而后逐字推敲,以合韵和求彩。贾岛推敲故事,说明此法。 6、集句法 偶尔得句则记之,得句至多,则能浑然凑成诗篇。有李贺骑驴背囊故事。 7、口占法 兴致所至,韵律无拘,不求严格,意思自然。与混成法相似。古人题中有“口占”二字者,多韵格不严,或语词轻浅,即此意也。 8、化用法 前人有成诗甚至诗意,我尽可借用。未字句式不可尽抄,而合乎自己作诗时的情景。如唐朝李益《宫怨》之化自王昌龄。 9、反意法 此法用于做反面文章。既对前人之诗文,有不同或想法看法,反其意而为诗。一般说难定意,故难结构。而在本法中,最易定意,所以容易成篇。 10、定题法 此为基本法和综合法。即在确定题目后,依据题目之喜怒哀乐、情绪之轻重缓急、故事之上下前后而决定韵类、篇法和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