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麦收的诗歌

1.赞美麦子的诗句

1、小麦覆陇黄 唐 白居易 《观刈麦》2、高田种小麦 汉 汉无名氏 《古歌》3、崆峒小麦熟 唐 杜甫 《送高三十五书记》4、大麦干枯小麦黄 唐 杜甫 《大麦行》5、却胜如大小麦 元 王哲 《刮鼓社》6、大杏金黄小麦熟 宋 苏轼 《携妓乐游张山人园》7、小麦登场雨熟梅 宋 陆游 《遣兴》8、三家小麦村 宋 陆游 《秋晚寓叹》9、小麦方秀大麦黄 宋 陆游 《示儿》10、小麦绕村苗郁郁 宋 陆游 《闲咏》11、牛卧春犁小麦低 宋 李弥逊 《云门道中晚步》12、小麦青青大麦黄 宋 方岳 《农谣》13、小麦青青大麦黄 宋 白玉蟾 《栩庵力高士与同散步二首》14、小麦渐擢芒 宋 曹勋 《山居杂诗九十首》15、小麦青青大麦稀 宋 晁补之 《村居即事》16、小麦青青大麦攒 宋 晁补之 《澶守谏议韩寿祷雨有应》17、小麦含秀安得吐 宋 晁说之 《君莫恶行》18、汉地连云小麦黄 宋 谌祜 《句》19、小麦青青大麦黄 宋 范成大 《缲丝行》20、吹风小麦齐 宋 韩元吉 《闲居遣兴》21、秧齐小麦鲜 宋 李弥逊 《次韵贲远归田四首》22、牛卧春犁小麦低 宋 李弥逊 《云门道中晚步》23、山中小麦皆乾枯 宋 李石 《彭州行邑道中》24、卖剑村深小麦滋 宋 刘过 《雪中呈颜使升坚》25、烟雨孤行小麦村 宋 刘克庄 《沧浪馆夜归二首》26、小麦低低似剪残 宋 刘克庄 《春早四首》27、小麦作饼赛田神 宋 舒岳祥 《退之谓以鸟鸣春往往为以夏鸣耳古人麦黄韵鹂》28、人言小麦胜西川 宋 苏辙 《逊往泉城获麦》29、小麦青青春恰半 宋 王同祖 《庙山道中》30、麻叶蓬蓬小麦肥 宋 王之道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1333361323532 《乌江道中闻杜鹃有感》31、首验小麦连崆峒 宋 卫宗武 《和催雪》32、小麦青青大麦黄 宋 吴潜 《高桥舟中二首》33、陇头大小麦青黄 宋 吴潜 《水云乡和制机刘自昭韵三首》34、谣闻小麦枯 宋 吴泳 《塞下》35、小麦吐秀南风凉 宋 项安世 《建平县道中》36、小麦田田种 宋 杨万里 《过平望三首》37、小麦刺水铺绿针 宋 张祁 《田蕳杂歌》38、春在柔桑小麦中 宋 赵若槸 《过樵川林时中》39、一番小麦颤轻花 宋 郑刚中 《即事二绝》40、小麦深如人 宋 郑獬 《收麦》。

2.有关丰收的诗歌

我这瘦弱的马鞍

班蟊飘散的足音

落入午夜的产房]

恋爱的梨花

打开暮春的房门

??

孩子们都去守望稻田

乌鸦在正午失眠

路旁的姑娘

硕大的**

没人采摘

??

我们这一片成熟的庄稼

年轻的牧人

请吆喝你的牛羊

谁拉开多情的纱帐

对着蓝月亮的耳朵歌唱

《删除的记忆》

你及不掩耳的来了

又目不可及的去了

秋天没有思考

黄叶的命运就落在大地的手掌中

我试着从泥土里搜索日子

从河面上寻找白云

水瞪了我一眼

童年一晃如过

《风,在搜索什么》

绿色的叶 红色的花

青色的草 紫色的云

被大地吞噬

被秋扫荡

青春之火在地里高歌 拔节

一千万只饥民的手在旷野上伸展

牛羊在啃着苍老的生命

风钻地三尺

搜索着什么

等待————

一个青色的生命

《丰收走进了家》

黄金的声音从田野走进家

一阵风

吹香了整个原野

枝累了

低垂着头

勤劳的人填充着饥饿了的田埂

软尾巴的燕子在屋檐下微瞪着眼

被面前的金光吓的震粟

以前的三五斗

现在三五百担

该是时候了

1

一望无际白云般点缀的棉花

微风又送来

满鼻的稻花香

还有黄澄澄的玉米棒子

红彤彤的辣椒

和火红的高粱

丰收的喜悦

象初秋的好天气

时刻挂在农民古铜色的脸上

2

餐桌上的食物

不在为了解决温饱

而是为了营养调配

在不断翻着花样

去年

已配齐了全套的农用机械

今年

刚盖了没几年的瓦房

小两口子

正商量着要翻盖新房

笔直的柏油路 刚

通到家门口

家庭轿车的购置

议事日程又提上

孩子身上的不断置换的花衣服 最令他们

神往

3

连年的好运气

连连不断

接连的好年景

蒸蒸日上

殷实的好日子

更是红红火火

3.描写“麦子成熟的景”的诗句有哪些

1、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古歌》佚名 年代:两汉

翻译:在高高的田土上播种小麦,最终(会因为缺水)而难以长出麦穗。

2、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送陈章甫》 李颀 年代:唐

翻译:四月南风吹大麦一片金黄,枣花未落梧桐叶子已抽长。

3、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麦秀歌》佚名 年代: 先秦

翻译:麦子吐穗,竖起尖尖麦芒;枝叶光润,庄稼茁壮生长。

4、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观刈麦》白居易 年代: 唐

翻译:夜里吹来暖暖南风,地里小麦盖垄熟黄。

5、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田家行》王建 年代: 唐

翻译:麦子收割以后一筐一筐地堆放在麦场上,绢布织成后一匹一匹地缠在轴上,农民们可以确认今年的收成已足够缴纳官府的赋税了。

6、荆州麦熟茧成蛾,缫丝忆君头绪多。——《杂曲歌辞·荆州乐》 李白 年代:唐

翻译:荆州麦子时节,茧已出蛾,蚕事已成,家家都在煮茧缫丝。 我一边缫丝,一边思念你,我对你的思念比一团乱丝的头绪还要多。

7、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四时田园杂兴·其二》范成大 年代:宋

翻译: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8、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初夏即事》王安石 年代:宋

翻译:晴朗的天气和暖暖的微风催生了麦子,麦子的气息随风而来。碧绿的树荫,青幽的绿草远胜春天百花烂漫的时节。

9、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农家望晴》雍裕之 年代:唐

翻译:头发花白的老农久久站立在麦场的高处,盼望着乌云散去、太阳重现。

10、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净鉴新磨。——《画堂春·寄子由》苏轼 年代:宋

翻译:陈州城内美景多,柳花纷飞的地方,麦子随风摇摆,如金色的波浪一般。风平浪静之后,夜晚的大明湖犹如新磨的镜子一般明亮照人。

4.关于丰收的诗,现代文的

我这瘦弱的马鞍 班蟊飘散的足音 落入午夜的产房] 恋爱的梨花 打开暮春的房门 孩子们都去守望稻田 乌鸦在正午失眠 路旁的姑娘 硕大的** 没人采摘 我们这一片成熟的庄稼 年轻的牧人 请吆喝你的牛羊 谁拉开多情的纱帐 对着蓝月亮的耳朵歌唱 《删除的记忆》 你及不掩耳的来了 又目不可及的去了 秋天没有思考 黄叶的命运就落在大地的手掌中 我试着从泥土里搜索日子 从河面上寻找白云 水瞪了我一眼 童年一晃如过 《风,在搜索什么》 绿色的叶 红色的花 青色的草 紫色的云 被大地吞噬 被秋扫荡 青春之火在地里高歌 拔节 一千万只饥民的手在旷野上伸展 牛羊在啃着苍老的生命 风钻地三尺 搜索着什么 等待———— 一个青色的生命 《丰收走进了家》 黄金的声音从田野走进家 一阵风 吹香了整个原野 枝累了 低垂着头 勤劳的人填充着饥饿了的田埂 软尾巴的燕子在屋檐下微瞪着眼 被面前的金光吓的震粟 以前的三五斗 现在三五百担 该是时候了 1 一望无际白云般点缀的棉花 微风又送来 满鼻的稻花香 还有黄澄澄的玉米棒子 红彤彤的辣椒 和火红的高粱 丰收的喜悦 象初秋的好天气 时刻挂在农民古铜色的脸上 2 餐桌上的食物 不在为了解决温饱 而是为了营养调配 在不断翻着花样 去年 已配齐了全套的农用机械 今年 刚盖了没几年的瓦房 小两口子 正商量着要翻盖新房 笔直的柏油路 刚 通到家门口 家庭轿车的购置 议事日程又提上 孩子身上的不断置换的花衣服 最令他们 神往 3 连年的好运气 连连不断 接连的好年景 蒸蒸日上 殷实的好日子 更是红红火火回答者: 雪静雨薇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6-5 20:51我来评论>>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不错 谢谢```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0 个人评价 好50% (0) 不好50% (0) 相关内容• 我要找关于丰收的诗歌、散文 • 我要找描写丰收诗歌 • 关于丰收的儿童诗歌 • 谁有赞美劳动和丰收的诗歌 • 何其芳的诗歌《预言》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更多关于丰收 诗歌的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丰收 诗歌 其他回答 共 2 条丰秋 雁自远天长排行, 枫染朱丹媚娇娘, 谷置仓中欲待酒, 农喜收割人正忙. 麦将青衫尽数褪, 粟米轻笑露金黄, 犹记糙手播种时, 如今已是心徜徉! 麦 收 天高日正晌, 遍地黄金浪。

挥汗如热雨, 农夫收割忙。 散文 我这瘦弱的马鞍 班蟊飘散的足音 落入午夜的产房] 恋爱的梨花 打开暮春的房门 孩子们都去守望稻田 乌鸦在正午失眠 路旁的姑娘 硕大的** 没人采摘 我们这一片成熟的庄稼 年轻的牧人 请吆喝你的牛羊 谁拉开多情的纱帐 对着蓝月亮的耳朵歌唱 《删除的记忆》 你及不掩耳的来了 又目不可及的去了 秋天没有思考 黄叶的命运就落在大地的手掌中 我试着从泥土里搜索日子 从河面上寻找白云 水瞪了我一眼 童年一晃如过 《风,在搜索什么》 绿色的叶 红色的花 青色的草 紫色的云 被大地吞噬 被秋扫荡 青春之火在地里高歌 拔节 一千万只饥民的手在旷野上伸展 牛羊在啃着苍老的生命 风钻地三尺 搜索着什么 等待———— 一个青色的生命 《丰收走进了家》 黄金的声音从田野走进家 一阵风 吹香了整个原野 枝累了 低垂着头 勤劳的人填充着饥饿了的田埂 软尾巴的燕子在屋檐下微瞪着眼 被面前的金光吓的震粟 以前的三五斗 现在三五百担 该是时候了 1 一望无际白云般点缀的棉花 微风又送来 满鼻的稻花香 还有黄澄澄的玉米棒子 红彤彤的辣椒 和火红的高粱 丰收的喜悦 象初秋的好天气 时刻挂在农民古铜色的脸上 2 餐桌上的食物 不在为了解决温饱 而是为了营养调配 在不断翻着花样 去年 已配齐了全套的农用机械 今年 刚盖了没几年的瓦房 小两口子 正商量着要翻盖新房 笔直的柏油路 刚 通到家门口 家庭轿车的购置 议事日程又提上 孩子身上的不断置换的花衣服 最令他们 神往 3 连年的好运气 连连不断 接连的好年景 蒸蒸日上 殷实的好日子 更是红红火火 回答者: 鸿翔彩云 - 秀才 二级 6-5 20:54 班蟊飘散的足音 落入午夜的产房] 恋爱的梨花 打开暮春的房门 孩子们都去守望稻田 乌鸦在正午失眠 路旁的姑娘 硕大的** 没人采摘 我们这一片成熟的庄稼 年轻的牧人 请吆喝你的牛羊 谁拉开多情的纱帐 对着蓝月亮的耳朵歌唱 《删除的记忆》 你及不掩耳的来了 又目不可及的去了 秋天没有思考 黄叶的命运就落在大地的手掌中 我试着从泥土里搜索日子 从河面上寻找白云 水瞪了我一眼 童年一晃如过 《风,在搜索什么》 绿色的叶 红色的花 青色的草 紫色的云 被大地吞噬 被秋扫荡 青春之火在地里高歌 拔节 一千万只饥民的手在旷野上伸展 牛羊在啃着苍老的生命 风钻地三尺 搜索着什么 等待———— 一个青色的生命 《丰收走进了家》 黄金的声音从田野走进家 一阵风 吹香了整个原野 枝累了 低垂着头 勤劳的人填充着饥饿了的田埂 软尾巴的燕子在屋檐下微瞪着眼 被面前的金光吓的震粟 以前的三五斗 现在三五百担 该是时候了 1 一望无际白云般点缀的棉花 微风又送来 满鼻的稻花香 还有黄澄澄的玉米棒子 红彤彤的辣椒 和火红的高粱 丰收的喜悦 象初秋的好天气 时刻挂在农民古铜色的脸上 2 餐桌上的食物 不在为了解决温饱 而是为了营养调配 在不断翻着花样 去年 已配齐了全套的农用机械 今年 刚盖了没几年的瓦房 小两口子 正商量着要翻盖新房 笔直的柏。

5.我要找描写丰收诗歌

这样的诗居然也混进里了?

不是唐朝没人了就是这编书的欣赏水平有带商榷.

这唐朝的人材还真是良莠不齐~~````

-----------------------------------------------------------

有人指教我了~

也是,光说没给诗是有点不厚道,随便做一首凑个数好了.

七律

丰秋

雁自远天长排行,

枫染朱丹媚娇娘,

谷置仓中欲待酒,

农喜收割人正忙.

麦将青衫尽数褪,

粟米轻笑露金黄,

犹记糙手播种时,

如今已是心徜徉!

原创,比不起人家白玉的那篇只是有人批评我讽刺人家了,只好补写一首.

飘走~~~~

6.《观割麦》全诗意思

《观刈麦》便是作者早期的一首著名的讽谕诗。这首诗叙述明白晓畅,结构层次也非常清晰自然。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诗歌一开头便交代了写作背景,表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两句描写了妇女带着小孩赶往田间地头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水送饭的情景。随后,写到了青壮年们的劳累和辛苦,他们“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不顾烈日的烘烤,脚踩发烫的土地,不辞辛劳地在南冈麦田低头收麦。“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尽管他们已经筋疲力尽,但为珍惜这昼长的夏天也顾不得炎热太阳的炙人了。诗到此处,一家人辛苦忙碌的景展现在我们面前,为此读者也给予了深深的怜悯之情。接着,作者又描绘了令人心酸的图景。“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手悬敝筐。”一个贫穷的妇女怀抱幼小的孩子,手里提个破篮子在一旁拣拾收麦时遗落的麦穗。“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原来为了缴纳官税,她家买光了田地,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着别人收割时散落的碎麦来过活,真是令人同情与伤心。

以上描写的两种情景深刻地揭示了在繁重的赋税压迫下的农民们的艰难生活,他们辛苦忙碌的种田,但仍然没有保障,今天的割麦人很有可能成为明天的拾麦者,这强烈的讽谕尽在其中。

【注释】

这首诗是元和二年(807)作者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时写的,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宫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因而总是蕴含着感情的。在《观刈麦》里,他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不仅写了事,而且写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劳动人民的心。诗人的心弦显然是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振动了,颤栗了,所以才提起笔来直歌其事,所以在字里行间都充满对劳动者的同情和怜悯。象“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这样的诗句,里面包含着作者多少同情之感、怜悯之意啊!因而这首《观刈麦》在叙事当中是有着作者情的渗透、心的跳动的,作者的心同他所叙的事是融为一体的。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真实地写劳动人民之事的同时,还能够真实地写出劳动人民之心,尤其是刻画出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变态心理,深刻地揭示诗的主题。《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的是卖炭老人为衣食所迫而产生的变态心理。《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样也是一种变态心理。这类描写把劳动人民之心刻画入微,深入底蕴。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一,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又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他在诗歌创作中,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7.描写乡村风光的诗歌

现代诗歌:

麦收前的乡村 文 / 淘沙

田野里真静

金黄的麦芒间

流淌着风声

田野里真静

远方的村子里

悠扬着鸡鸣

田野里真静

两头驴子一大一小

走进了眼角的风景

田野里真静

麦垄里埋伏着眼睛

警戒着风吹草动

田野里真静

像大战前的某种前兆

又像极深的夜

等待着黎明

齐云山情思

初见你是在一个冬日午后

我不知道是太阳染黄了你

还是你染黄了阳光

你披着齐腰长发

经风梳理掀起金色的浪波

一些无名小花随意插在长发中

使你更加风情万种

绵延饱满的金黄

成熟在每一寸肌肤

令我产生一种抚摸的冲动

总想躺在你缠绵起伏的情节中

感受你最深动的诉说

我甚至想变成你身边的小草

一起笑看日升月落

千百年来极目远眺

风雨无阻

你每天屹立在湘南的最高处

以一种坚定

痴情守侯

总希望最先看见自己的梦绕魂牵

而云朵一定是你女儿

要不然她不会赖在怀中

凭风怎么劝说山外有山也不走

尽管有一两朵调皮

忍不住好奇悄悄离开

最终还是毅然回头

你用最温柔的方式

倾听每一只鸟的的歌唱

你用最从容的目光

注视每一朵山花的盛开

只有山涧的日夜奔腾

诠释着你人在高处的孤独

走过的总是草色的日子

枯荣仅是对季节的表白

而山脚永恒的绿色

就是你对春天的承诺

相关内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