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户部巷有什么好吃的户部巷历史悠久,其早点早已闻名江城,去年9月,武昌区政府将其打造成汉味早点第一巷后,更是声名远扬,每日客流量已由原来的三千人猛增到六千人以上,高峰时段更是突破1万人以上。 时下,户部巷内做早点的商家也各显神通,楚汤包、大丫水饺、谢氏面窝……各家新老字号推出了各色令人垂涎的风味小吃。 户部巷的汉味早点 芝麻撒子叫凄凉黄口鸣锣卖小糖水饺汤圆猪血担夜深还有满街梆且慢梳头先过早糍粑油饺一口吞吃新食品较常添荤素相参价宜麻雀头酥鹅颈软豆黄饼肥藕钿圆我这是去哪里呢?嘿,今天呢我就带大家去过过武汉真正的早点…… “过早”最初来自了清代的那首《汉口竹子枝词》,后来是武汉人用早餐的俗称。 “南援三洲”,北集京都,上挖陇阪,下接江湖的地理位置成全了武汉的俗具五方,融汇南北的风情,而在别的城市被敷衍甚至忽略的早餐,却被武汉三镇穿梭往来的人们随意而隆重的提升“过年”般“过”的位置,于是以“小吃”闻名的户部巷,被过早人的脚步踩的热闹起来。 户部巷长大约150米,够老,也够味道,油滋麻花的站在城市的背后,它更象一个都市节奏的古旧音符,在晨光里一经弹起,就让醒盹的武汉立体并具体起来。 户部巷的铺面以家庭为单位铺陈开来,楼上是住家,楼下是赖以生存的食店。石婆婆的热干面,徐嫂子的鲜鱼湖汤粉,万氏夫妇的米酒,户部巷的样子和吃食一直没有走过样,几辈子人繁衍生息的时光就在绕人心脾的小食香里溜过去了…… 户部巷里有武汉人特有的大嗓门,有油烟里挤过去的匆匆路人,有油圬破旧的铺面天棚,有点脏兮兮看的碟子,却让这凡常清晨的烟火气鲜活出农家模样,足以让老是强调环境氛围的都市人彻底忘形一回,于是这走马观花寻查米面汤汁的旅程,竟有了触摸老武汉真实地的寓意。 关于美食,眼睛总比胃口先行一步,还是从热腾腾徐嫂的糊汤粉开始吧…… 徐嫂子糊汤粉 一间不大的小门点里,挤满津津有味吃糊汤粉的人。雪白的纸碗端上来,原料:微稠的糊汤、洁白的米粉、撒在上层的是绿的葱花红的辣萝卜;细长的米粉嚼起来有劲,浓浓的糊汁透出阵阵鱼的清淡鲜美,还有必不可少的胡椒的清冽辛辣;连吃法也同老武汉一样:一碗糊汤粉外加一根黄灿灿的油条。 慢慢品尝着这熟悉的汉味小吃,仿佛糊汤粉独特的鲜味从遥远的天边悠悠荡来。 坐在门口的老板笑着提醒我说:“喝汤喝汤,这糊汤粉的精华都在汤汁中!”我便端起碗呼哧呼哧喝了个痛快!莫看这糊汤粉好吃,做起来麻烦得很。 听说,卖糊汤粉的徐嫂凌晨4点钟起床,买回最新鲜的小喜头鱼,再一个个地剖开放进锅里熬制成糊。 熬糊也蛮有讲究,放少了鱼,汤汁的鲜味就不够;鱼放多了,又有腥味。 可徐嫂的粉,汤货真价实,熬到鱼肉都溶解在汤里了,甚至连鱼骨都快煨化了,特别是这里的胡椒,让我吃时够味、过 瘾,二根油条,沾着汤汁一起下肚,呵,我就是神仙过的日子了!(神仙也吃糊汤粉的哦!) 万氏米酒 万氏米酒店,小店仅10平方米,据说小店一天能卖米酒300多碗,耗掉鲜蛋10多斤,这还不包括可打包封口的豆浆,和微波炉内鲜热的牛奶。 万氏米酒都以优质糯米为原料,用传统的发酵剂,喝起来,醇香甜润而不酸涩。 特别是这里用来泡米酒的蛋,全是个小味正的土鸡蛋,当场叩破鸡蛋,冲成蛋花米酒,黄白相同,甜润可口,或再吃个“欢喜蛇”(芝麻糯米圆球),其感觉也另有一番奇妙的滋味。 这里米酒冲蛋,只要一元钱一碗,用万氏夫妇的话来说,真是薄利多销、好吃不贵! 三鲜豆皮 豆皮也是武汉人“过早”的另一种主要食品。 早年间老武汉们逢年过节时用绿豆、大米混合磨浆摊皮,包上糯米、肉丁,油煎后作为节日佳肴,现在早已成为寻常早点。户部巷的三鲜豆皮外脆内软、油而不腻。 其馅中可是有真正的三鲜:鲜肉、鲜蛋、鲜虾。让你闻了就想吃,吃了还想吃。 终于把煎制精细、油光闪亮的豆皮吃到口了,爽口、肉软,油重而不腻。 真是馅心鲜香,满口油光啊! 陈家的牛肉面 这家店也算是世家,从上一辈开始就经营牛肉粉,几十年的应验、几十年屹立不倒足以说明这粉的口味错不了!价格大概是4元左右,一大碗,热气腾腾的。 刚吃到嘴里,你会觉得这面很一般,不过是多了一阵辣香,但越吃越感觉这个辣呀,从嘴到肚子都热乎乎的。 可并没觉得很刺激我们的嗓子和胃,而是觉得一股暖流,象在练“九阳神功”似的,哎呀……想起来就谗! 谢式面窝 面窝更是武汉人“过早”常用品之一。 它是一种以米粉为原料,加上葱花和面窝。据说为清光绪年间汉正街烧饼小贩所创制。 面窝油炸后两面金黄、外酥内软、窝中脆,深受武汉人喜爱。 解放初期谢式家族就开始卖面窝了,听老板说那时一个糍巴面窝几乎半斤重,才卖五分钱,一个搬运工人,吃上两个这种面窝只需花一角钱;就可撑到12点吃午饭。 谢式面窝的用料是很讲究的,选用上好大米为主要原料,配上糯米、黄豆、芝麻、五香、味粉、葱、姜;谢式炸出的面窝,色泽黄亮,香酥并重,诱人食欲。 户部巷的油条 油条,其实是我国各地普遍流行的一种传统食品,但这里的油条与众不同,其独到特点是色泽赤金黄,30余厘米长,。 2.求推荐几个武汉户部巷小吃街经典美食在武汉待了四年,挺怀念那里的。 能想到几个,还在青驿网上写了美食攻略 找来你看看吧!户部巷经典美食 小张烤鱼 小张烤鱼是现杀木炭现烤新鲜活鱼的武汉特色菜品,品种有烤草鱼、烤鲶鱼、烤财鱼、烤鲫鱼、烤土鲢鱼、烤桂鱼等。该系列产品均采用新鲜活鱼制作,外焦内嫩,再配以独创秘方,煮之,满鼻盈香、沁人心脾、回味悠长。 与之配套还有烤羊排、烤全鸡等系列产品。自一九九八年该产品问世以来,得到民众和官方肯定,并保持特色餐饮类市场领先地位,先后获得“中国名店”、“中国名菜”、“江城名菜”和“特色示范单位”等诸多荣誉。 主料:新鲜活鱼。 配料:豆腐、千张、豆芽、野黄花、黑木耳、海带丝等。 调料:未公开的秘方。面窝 面窝是武汉人“过早”常用品之一。 它是一种以米粉为原料,加上葱花和面窝。据说为清光绪年间汉正街烧饼小贩所创制。 面窝油炸后两面金黄、外酥内软、窝中脆,深受武汉人喜爱。油条 其实是我国各地普遍流行的一种传统食品,但这里的油条与众不同,其独到特点是色泽赤金黄,30余厘米长,立起不弯,松酥泡脆,爽口喷香。 如再将油条折断成三到四节,从锅中取出蒸熟的糯米摊到板布上搞平,撒上少许芝麻及白糖,再将折断的油条放到糯米上用力卷,内有油条外包糯米团,再撒点白糖,要上一碗清米酒或牛奶、豆浆,吃起来十分惬意,别有一番情意。热干面 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中特别喜爱的大众化食品,它便宜实惠,花上2块钱,就可以舒舒服服填饱肚子。 传统的武汉热干面,掸的面软绵爽口中透出一股嚼劲,既不沾牙也不夹生坚硬,用筷子挑面,芝麻酱滑爽而不缠,香气扑鼻。面条里面没有任何汤水,被烫过以后,就着热劲完全膨胀开来,还把酱完全吸了进去。 涨开的热干面放在嘴里的感觉是糯糯,原汁原味的面香和酱里的芝麻香。尤其是芝麻磨碎了掺在酱里,特别诱人。 三两口,没什么感觉一碗面就进到肚子里了。豆腐脑 光吃面,会觉得有点太干,再来一碗豆腐脑(也叫豆腐花)就非常不错了。 白白的是甜豆花,加了麻油、虾皮、香菜、葱花的是咸豆花,随客人的需要决定口味。 热干面和豆花,是早点的最佳组合。 糊粉汤 糊粉汤是一种用鱼骨熬成的汤加上劲道的米粉,不同于任何其他米粉,它非常的浓稠,并且加有足量的胡椒。油条和糊汤粉是早点不错的搭配选择。 米粉的弹性,油条的清脆,糊粉汤的浓鲜,搭配起来,让人有畅快淋漓,欲罢不能之感。徐嫂子糊粉汤 一间不大的小门点里,挤满津津有味吃糊汤粉的人。 雪白的纸碗端上来,原料:微稠的糊汤、洁白的米粉、撒在上层的是绿的葱花红的辣萝卜;细长的米粉嚼起来有劲,浓浓的糊汁透出阵阵鱼的清淡鲜美,还有必不可少的胡椒的清冽辛辣;连吃法也同老武汉一样:一碗糊汤粉外加一根黄灿灿的油条。慢慢品尝着这熟悉的汉味小吃,仿佛糊汤粉独特的鲜味从遥远的天边悠悠荡来。 坐在门口的老板笑着提醒我说:“喝汤喝汤,这糊汤粉的精华都在汤汁中!”我便端起碗呼哧呼哧喝了个痛快!莫看这糊汤粉好吃,做起来麻烦得很。听说,卖糊汤粉的徐嫂凌晨4点钟起床,买回最新鲜的小喜头鱼,再一个个地剖开放进锅里熬制成糊。 熬糊也蛮有讲究,放少了鱼,汤汁的鲜味就不够;鱼放多了,又有腥味。可徐嫂的粉,汤货真价实,熬到鱼肉都溶解在汤里了,甚至连鱼骨都快煨化了,特别是这里的胡椒,让我吃时够味、过瘾,二根油条,沾着汤汁一起下肚,呵,我就是神仙过的日子了!(神仙也吃糊汤粉的哦!) 欢喜坨 是一种硕大无朋的空心麻元。 优质的欢喜坨,有撒了黑芝麻的油衣,酥脆却一点也不油腻,内层软香的糯米包裹着甜甜的豆沙馅,让人吃了,真的很“欢喜” 糖糍粑 由糯米精制而成,蒸熟了调味,煎成长条型,外焦内甜,非常可口。蛋花米酒 生鸡蛋同热米酒冲出来的食品,味道甜美,香气恬人。 万氏米酒 万氏米酒店,小店仅10平方米,据说小店一天能卖米酒300多碗,耗掉鲜蛋10多斤,这还不包括可打包封口的豆浆,和微波炉内鲜热的牛奶。 万氏米酒都以优质糯米为原料,用传统的发酵剂,喝起来,醇香甜润而不酸涩。 特别是这里用来泡米酒的蛋,全是个小味正的土鸡蛋,当场叩破鸡蛋,冲成蛋花米酒,黄白相同,甜润可口,或再吃个“欢喜坨”(芝麻糯米圆球),其感觉也另有一番奇妙的滋味。 这里米酒冲蛋,只要一元钱一碗,用万氏夫妇的话来说,真是薄利多销、好吃不贵!三鲜豆皮 豆皮也是武汉人“过早”的另一种主要食品。 早年间老武汉们逢年过节时用绿豆、大米混合磨浆摊皮,包上糯米、肉丁,油煎后作为节日佳肴,现在早已成为寻常早点。户部巷的三鲜豆皮外脆内软、油而不腻。 其馅中可是有真正的三鲜:鲜肉、鲜蛋、鲜虾。让你闻了就想吃,吃了还想吃。 终于把煎制精细、油光闪亮的豆皮吃到口了,爽口、肉软,油重而不腻。真是馅心鲜香,满口油光啊。 小鱼点心 在户部巷有卖一种带馅点心的地方。那里有草莓、菠萝等等一些口味。 在店铺外,我们可以看到做点心的机器,在机器上有一个像小鱼一样的模子,在里面浇上馅。待煎烤几分钟,就可以吃到像小鱼一样的点心了!味道十分鲜美!其。 3.推荐几个武汉户部巷的特色美食传统小吃 炸饺子、酥饼麻花、油炸面窝、生煎包子、热干面、酸辣米粉、米耙粑、糊粉、烧梅、欢喜坨、发糕、锅贴饺、水饺、馄饨、糯米鸡、散子、油墩、汤包、烤红薯、糯米包油条、酥饺、酥饼、糍粑、剁馍、苕面窝、细粉、宽粉、汤面、清酒、蛋酒、豆浆、鸡冠饺、炒面、炒粉、炒花饭、鱼香肉丝、瓦罐鸡汤等。 江城名小吃 老通城豆皮、四季美汤包、蔡林记热干面、谈炎记水饺、顺香居烧梅、福庆和牛肉米粉、五芳斋汤圆、小桃园煨汤、老谦记牛肉豆丝、田启恒糊汤粉、新农特色牛骨头、民生全科汤圆、福庆和米粉、雅园湖南米粉、楚宝桂花赤豆汤、宝庆牛肉面、一品香大包、老会宾五叶梅、精武路鸭脖子等。 4.关于武汉户部巷哈哈哈哈。. 这个我最爱了,每星期都会去的 不会关门的啦,安心啦,肯定那里会挤暴头的。 进去右手边有一家桃李(李桃?)重油烧卖,味道绝对正中 在往里面走一点有个肠粉店,我喜欢杈烧的. 然后是三镇甜食馆的牛肉豆皮一定要吃的哦 卖虾球鱼丸店旁边的小巷子里有燕皮馄顿卖 那旁边的糊汤粉也不错,吃的时候加点小油条 北方人的话可以带去吃什锦豆腐脑和白吉馍 小巷子里有家虾饺和紫菜卷很好吃,不过有时候不开门 靠里面有一家的小笼包子不错的说,缺点是比较贵,就去过一次,不记得名字了 知道一进门那有个室内的区不?里面有个烤爸爸。很新鲜,偶尔可以吃一下 沙锅饭你就不要吃了,好看是好看,味道吗。没什么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特色--小张烤鱼,很值得去吃,记得不要到拐角那家,拐角往里走有一家大的。 恩恩恩。.不要说了,都流口水了,那是我武汉最爱的地方,上海都没那么好的地方呐? 5.关于武汉的美食要说武汉本地的特产,全国文明的就是精武鸭脖子 四季美汤包、臭豆腐.这个几乎是不用说的,武汉大街小巷都又这个叫卖,有机会去户部巷吃,那里有一家招牌就是"**爱吃的臭豆腐",很搞笑的吧,但是确实味道不错,不过价钱就会稍稍贵一些啊~~~~但是武汉的物价是超低的,就算在贵也贵不到哪去 3,糯米包油条.这个是我的一个铁杆姐妹超爱吃的,我哄她就用这个,屡试不爽!呵呵,我没她那么疯狂式的爱吃,但是我很喜欢看人家的制作过程,挺有趣的 呵呵!汉口江岸区二七路与二七横路交会处有一早点摊群(市药品检验所附近)其中有一家标有“孙记牛肉面粉馆”,店主姓孙,本地人氏,该馆调制烹制出的牛肉、牛筋、牛杂面粉有吃头,其牛肉、牛筋、牛杂、色美味香、松烂易嚼、回味无穷,特别是那辣汤,辣得人大汗淋淋。 西安凉皮 离“白吉馍夹腊汁肉”摊位的150米处,“天天鲜饼屋”对面,有一个卖凉皮的摊位,凉皮细腻不粗糙,拌上黄瓜、腐竹等等,脆凉爽口,2元钱一大碗,秀气的女生买1.5元的就可以吃饱。 归元寺附近的石头饼 正月去归元寺玩,偶然发现附近有一卖石头饼的小摊,摊主是一对中年夫妇。男的负责揉面制饼,女的将生饼放入锅内,在饼的上下方分别铺有热气腾腾的石头。一会功夫起锅,此饼色泽金黄,外皮还有石头烙上的小炕,吃起来葱香扑鼻,别有一番滋味,一个才要一块钱。由于其做饼方法独特,一边观其手艺,一边品其大饼,食客谁也不愿马上离去。 红烧蹄 武昌武大附中及省军区干休所附近*东湖岸边,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坐落着珞珈山宾馆。宾馆餐厅有一道名菜——红烧猪蹄骨旁。服务小姐端上一个白瓷大花盘,盘中摆着一只香味扑鼻、白里透红的大蹄(骨旁),看上去完整无缺,四周摆着精心雕刻红绿相映的菜花,还有蕃茄果酱和汤汁。只要用筷子或小刀一拨划,即刻四分五裂,入口肉不腻,瘦肉香甜可口,回味悠长,色香味俱佳,且价格合理。 · 什锦豆腐脑 · 东坡饼 · 橘颂饼 · 老会宾五叶梅 · 顺香居重油烧梅 · 楚宝桂花赤豆汤 · 五芳斋汤圆 · 三鲜豆皮 · 热干面 · 江陵散烩八宝 · 面 窝 · 谈炎记水饺 · 四季美汤包 · 小桃园煨汤 · 蔡林记热干面 · 武汉豆皮 · 洪山菜苔 ] 这是一些搜到的答案,希望你开心~O(∩_∩)O~ 6.【记徐东的户部巷小吃店作文】听妈妈说,武汉的户部巷小吃全国闻名,有石婆婆的热干面、徐嫂子的鲜鱼湖汤粉、万氏夫妇的米酒……还开了很多的分店。 今天,阳光明媚,爸爸妈妈要带我去徐东的户部巷小吃分店,去品尝那里的小吃。所到这个消息。 我一蹦三尺高,因为我终于可以吃到江城最好的小吃了!一走进小吃店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里的人真多,每个窗口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而且饭桌旁都坐满了人,还有一些人找不到位子,只好等待着那些在座位上正在吃的人……整个大厅里到处都飘动着各色小吃特有的香味,真让我垂涎欲滴……好不容易轮到我们,我和爸爸点了好多小吃:炸酱面、烧麦、灌汤小笼包、云吞……炸酱面是由面条、肉酱、海带和一些调料组成的,当我把面条拌好后,就迫不及待地大口吃了起来,哇噻!真是好吃呀!朋友,如果你来了这里,一定保证你吃了一碗后,还想再吃一碗呢!烧麦——别以为是烧卖,其实里面包的是糯米,用调好的馅,捏成一个大蒜头的形状就可以了,然后放在锅里蒸,闻起来香喷喷的,吃起来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总之馋人!这里喝的东西,有甜米酒、绿豆汤、豆浆,我和妈妈要的是甜豆浆,爸爸要了一碗甜米酒。哈哈,这里的小吃真是应有尽有。 品尝这里的小吃真是一种享受,你是不是有点忍不住在流口水了,那你就快来这里吧,开心地吃它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