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历年高考的文言古诗var cpro_psid ="u2572954"; var cpro_pswidth =966; var cpro_psheight =120; 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 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答案:(1)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敢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2)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③偶然存留的孤山与末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 2009年全国高考安徽卷 小重山〃端午[元]舒 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 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答案: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手法:对比。 简析: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答“反衬”,且简析合理也可) 2010年全国高考安徽卷 岁 暮〃 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0下载券 43人已下载 下载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我要定制简历 /* pc阅读页3-4页间(新) */ var cpro_id = "u2845472";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答:1.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2.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映,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2011年全国高考安徽卷 琅琊溪①〃[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答:(1)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2)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2.求近几年安徽高考语文的默写2007年安徽省高考语文名言名句默写题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意选做五题)(5分)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 。(荀子《劝学》) (2)潦水尽而寒潭清,( ) 。 (王勃《滕王阁序》) (3)天生我材必有用,( ) 。(李白《将进酒》) (4)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5) ( ) ,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6)挟飞仙以遨游,( ) 。(苏轼《赤壁赋》) (7) ( )?雁字回时, 。 (姜夔《扬州慢》)2006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2005《孔雀东南飞》 汉乐府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3.安徽高考语文文言文考哪些篇目事先说明,考纲每年都有一定的变化,也就是也不知道到我们这届考纲是啥样应该还没出台。 现最新就是09年的。这是09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范围。 1,孔子语录2,出师表3,陋室铭4 岳阳楼记5 使至塞上6 望岳7 钱塘湖春行8 泊秦淮9 水调歌头10 游山西村11 劝学12 师说13 赤壁赋14 登高15 琵琶行 16 锦瑟17 念奴娇18 永遇乐19 过秦论(始皇既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20 陈情表21 短歌行22 兰亭集序23 归园田居(其一)24 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25 秋兴八首(其一)26 定风波27 游褒禅山记(于是余有叹焉~此余之所得)28 水龙吟29 醉花阴30 声声慢。 4.五年以来安徽高考古诗题2013年的: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甲: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乙:① ,余独好修以为常。 (屈原《离骚》)② ,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③ ,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④其间旦暮闻何物? 。 (白居易《琵琶行》)⑤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范仲淹《岳阳楼记》)⑥楚天千里清秋,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2012年的: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林。 (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 (杜甫《蜀相》) 乙:(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 (3)未老莫还乡,________________。 (韦庄《菩萨蛮》) (4)舞榭歌台,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6)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已亥杂诗》)2011年的: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意做五小题。) (5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2)为天下笑者,何也? 。 (贾谊《过秦论》) (3)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4)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5)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生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6) ,忽到庞公栖隐处。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8)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2010年的: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1)积善成德,______________,对心备焉。 (《荀子·劝学》) (2)乌鸟私情,_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3)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4)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5)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6)哀吾生之须臾, 。 (苏轼《赤壁赋》) (7)______________,水随天去秋无际。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8)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5.安徽高考语文文言文考哪些篇目事先说明,考纲每年都有一定的变化,也就是也不知道到我们这届考纲是啥样应该还没出台。现最新就是09年的。 这是09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范围。 1,孔子语录 2,出师表 3,陋室铭 4 岳阳楼记 5 使至塞上 6 望岳 7 钱塘湖春行 8 泊秦淮 9 水调歌头 10 游山西村 11 劝学 12 师说 13 赤壁赋 14 登高 15 琵琶行 16 锦瑟 17 念奴娇 18 永遇乐 19 过秦论(始皇既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0 陈情表 21 短歌行 22 兰亭集序 23 归园田居(其一) 24 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 25 秋兴八首(其一) 26 定风波 27 游褒禅山记(于是余有叹焉~此余之所得) 28 水龙吟 29 醉花阴 30 声声慢 6.亲,安徽高考必背古诗词与文言文有哪些1、老弟,难道你要我一条条的写给你吗?2、根据个人经验,古诗词存在一个巨大的题库,每年都会从中抽取试题。 不过你放心,这些古诗词都在书上,所谓的题库就是语文书,而且不仅仅是诗词,还包括文言文。3、害怕了?其实,每首诗中基本上只有两句是考点,比如吧,杜甫的登高,必然考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而在文言文中,考点会多一点,比如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有许多经典的句子,除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还有“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教给你方法5、通过多做题,你可以总结出哪些句子常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