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关于思乡的诗河广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①。谁谓宋远?跂予望之②。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③。谁谓宋远?曾不崇朝④。 注释:①一苇:比喻小船。杭:同航,渡过。 ②跂(qǐ):踮起脚后跟。 ③刀:小船。 ④崇:终,终了。终朝:一个早晨,满早晨。 品评:此诗表现旅游卫国的宋人思念家人,想要回归的迫切心情。诗采用设问自答的方式来表现对家乡的思念及迫切想要回归的心情。谁说河流宽广无边?我用一条小船就渡过了。谁说我们宋国距离遥远,难以回去?我踮起脚后跟就看到了。以下重章复唱,又重复一遍,文字略有不同,但表情相同。此诗表达的情感质朴、敦厚,且带有浓厚的童稚气息,如同小孩吵架,反复辩白一样。但正因如此,才显特别感人。 此诗可看作中国最早的思乡诗。 2.推荐几首《诗经》里关于思乡的诗1、《河广》先秦:佚名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2、《采薇》先秦:佚名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悲伤,莫知我哀! 3、《北风》先秦:佚名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惠而好我,携手同车。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4、《竹竿》先秦:佚名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5、《泉水》先秦:佚名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辖,还车言迈。遄臻于卫,不瑕有害?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3.诗经 思乡诗句《采薇》 年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家靡室,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騤騤。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匪风》 年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匪风发兮,匪车偈兮。顾瞻周道,中心怛兮。 匪风飘兮,匪车嘌兮。顾瞻周道,中心吊兮。 谁能烹鱼?溉之釜鬵。谁将西归?怀之好音。 《河广》 年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泉水》 年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 娈彼诸姬,聊与之谋。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辖,还车言迈。 遄臻于卫,不瑕有害?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四牡》 年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四牡騑騑,周道倭迟。 岂不怀归,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四牡騑騑,嘽嘽骆马。 岂不怀归,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翩翩者鵻,载飞载下。 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遑将父。 翩翩者鵻,载飞载止。 集于苞杞,王事靡盬,不遑将母。 驾彼四骆,载骤载駸。 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 《竹竿》 年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4.求军人思乡的现代诗,谢谢军人 一个神圣的名字, 令世人羡慕与敬仰。 军营中你的歌声是那么嘹亮, 训练场上你的意志是那么刚强, 忠心报国是你不变的愿望, 满天星光倾听你的忠肠, 满腔柔情只有在心底深藏, 花前月下成了你美丽的梦想。 你把真爱献给了祖国, 人民拥有了美好的生活军人 一个神圣的名字, 令世人羡慕与敬仰。 军营中你的歌声是那么嘹亮, 训练场上你的意志是那么刚强, 忠心报国是你不变的愿望, 满天星光倾听你的忠肠, 满腔柔情只有在心底深藏, 花前月下成了你美丽的梦想。 你把真爱献给了祖国, 人民拥有了美好的生活, 你用生命谱写着辉煌, 我们怎能不把你歌唱? 在这特殊的日子里, 我要深情地向你鞠躬, 我要用真情把你来歌颂, 军人——你们是祖国最可爱的人。 5.出自<<诗经>>关于思乡的诗1.《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析]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 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 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 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全诗分三章,前三章叠出,以采薇起兴写薇由作而柔而刚,而戍役军士远别家乡,历久不归,思乡之情,忧心不已!作者写道:山薇啊,你发芽了,出生了,我们总该回家了吧!但转眼又是一年,我们都顾不上家室,这却是为何呢?为了猃狁入侵之故,我们连好好坐上一会儿也来不及,也是为了猃狁之故。我们需要攻战!又到了采薇的时候,薇叶长大了,枝叶柔嫩,这下总该回家了吧!心里的忧伤如此炽烈,为战事奔波,我们戍期未定,谁难替我们带回家信!山薇长得粗壮刚健了,这下该回家了吧!已是阳春十月了!可是王事没完,还没法闲暇,忧伤的心情好不痛苦,却无人相慰劳!四、五两章是写边关战事繁忙、紧张:那盛开的花是什么?是棠棣之花。 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征军伍车马服饰之盛:那好大好大的是什么?那是将士的军车,兵车既已驾起,战马高大雄健,战事频繁,军队又要迁徙,岂敢定居?驾着四匹昂首高大的公马,军将们坐在战车上,步兵们蔽依车后,战马威武雄健,兵士手中的象骨的弓和鱼皮箭袋时时佩在身边,猃狁的侵战如此强大猖狂,马能不日日加强戒备?这两章写的是猃狁的匈悍而周家军队盛大的军威,纪律严正,卒伍精强。但是戍役的生活也是艰辛而紧张的,这些都是作者用写实的笔法来写的。 第六章则笔锋一转,写出征人在还乡路上饱受饥寒,痛定思痛的哀伤心情:想起出征之时,那依依杨柳,枝茂叶盛,而此时风雪归程,路远,天寒,又饥,又渴,可谓十分狼狈而又凄苦。晋人谢玄把“昔我往矣”四句论为三百篇中最好的诗句。 在文学史上影响极大。常为后世文人反复吟唱、仿效。 由于《诗经》素以浑厚、质朴著称,这类如此凄婉动人的作品确属不多。因而它便成了《诗经》抒情作品的一个典范而为历代文学家所称颂。 这首诗的主题是严肃的。猃狁的凶悍,周家军士严阵以待,作者以戍役军士的身份描述了以天子之命命将帅、遣戊役,守卫中国,军旅的严肃威武,生活的紧张艰辛。 作者的爱国情怀是通过对猃狁的仇恨来表现的。更是通过对他们忠于职守的叙述——“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岂敢定居”、“岂不日戒”和他们内心极度思乡的强烈对比来表现的。 全诗再衬以动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刚,棠棣花开,依依杨柳,霏霏雨雪,都烘托了军士们“日戒”的生活,心里却是思归的情愫,这里写的都是将士们真真实实的思想,忧伤的情调并不降低本篇作为爱国诗篇的价值,恰恰相反是表现了人们的纯真朴实,合情合理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也正是这种纯正的真实性,赋予了这首诗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从写作上看,它和诗经的许多作品一样用以薇起兴的手法,加上章法、词法上重沓叠奏,使内容和情趣都得以层层铺出,渐渐深化,也增强了作品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全诗有记叙,有议论,有景物,有抒情,有心理描写,搭配错落有致,又十分妥贴,因此《采薇》一篇确是《诗经》中最好的篇章之一。(姜亮夫) 2.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释 周大夫行役路过宗周镐京,见旧时宗庙宫室遗址,黍稷茂盛,因悲周室颠覆,乃作此诗。 黍、稷(音蜀、记):两种农作物。 离离:行列貌。靡靡:行步迟缓貌。 摇摇:形容心神不安。 此何人哉:致此颠覆者是什么人? 噎(音耶):忧深气逆不能呼吸。 3.《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诗中所咏的是旅居卫国的宋人,因受某种阻挠,思归不能,面对河水,反复唱叹。 水在该诗当中是一种阻隔的意象,主人公踯躅河边,故国近在对岸,但却不能渡过河去,内心焦急,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