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凉洲词 古诗诗意凉州词二首: 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白话译文: 其一: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其二: 突厥首领来到中原求和亲,北望自己的领土,看到了边界以北的拂云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经多次在此杀马登台祭祀,然后兴兵犯唐,颇有几分踌躇满志。但现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绝,不肯与突厥和亲,此次中原之行只好无功而返。 作品赏析: 其一: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戌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戌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2.五言唐诗集句对联舍南舍北皆春水 他席他乡送客怀 集句联 集唐诗 实事渐消虚事在 长年方悟少年非 集句联 集唐诗 桃花尽日随流水 江月何年初照人 集句联 集唐诗 天下三分明月夜 扬州十里小红楼 集句联 集唐诗 一路沿溪花复水 几家深树碧藏楼 集句联 集唐诗 愿得此身长报国 每逢佳节倍思亲 韩瑾集唐诗 集句联 集唐诗 我本楚狂人五岳寻仙不辞远 地犹邹氏邑万方多难此登临 集唐诗题泰山楼 集句联 集唐诗 西陆蝉声唱 禅房花木深 西蝉寺集唐诗联 集句联 集唐诗 城隅绿水明秋日 江上诗情为晚霞 集句联 集唐诗 放鹤去寻三岛客 任人来看四时花 (袁枚集唐诗) 集句联 集唐诗 顾视清高气深稳 文章彪炳光陆离 集句联 集唐诗 家酝满瓶书满架 山花如绣草如茵 谢默卿邑侯(元淮)集句联 集句联 集唐诗 鸟啼碧树闲临水 竹映高墙似傍山 集句联 集唐诗 倾壶待客花开后 出竹吟诗月上初 3.唐诗300首诗句山 行 杜牧 唐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以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秋) +++++++++++++++++++++++++++++++++++++++++++++++++ 山亭夏日 唐 高骈(pian)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初夏游张园 宋 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院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夏) +++++++++++++++++++++++++++++++++++++++++++++++++ 春日 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城东早春 唐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春) +++++++++++++++++++++++++++++++++++++++++++++++++ 苦寒吟 唐 刘驾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夜雪 唐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