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北宋词作家林逋的词

1.宋朝诗人林逋

山园小梅年代:【宋】 作者:【林逋】 众芳摇落独喧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樽。

注释

[注释](1)众芳:百花。摇落:被风吹落。暄妍:明媚美丽。(2)疏影斜横:梅花疏疏落落,斜横枝干投在水中的影子。(3)暗香浮动:梅花散发的清幽香味在飘动。(4)霜禽:寒雀。(5)合:应该。(6)微吟:低声地吟唱。(7)狎[音“峡”]:亲近。(8)檀板:演唱时用的檀木柏板。金樽:豪华的酒杯。

[译文]百花凋零,独有梅花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媚艳丽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寒雀想飞落下来时,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会消魂失魄。幸喜我能低声吟诵,和梅花亲近,不用敲着檀板唱歌,执着金杯饮酒来欣赏它了 。

/sczh/article.asp?cat_id=&select=作者&keyword=林逋

2.林逋的词,越多越好

点绛唇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

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长相思

吴山青,越山青。

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

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小隐自题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

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

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

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霜天晓角

冰清霜洁,昨夜梅花发。

甚处玉龙三弄,声摇动枝头月?

梦绝金兽,晓寒兰烬灭。

要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雪!

宿洞霄宫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晶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山中寄招叶秀才

夜鹤晓猿时复闻,寥寥长似耿离群。

月中未要恨丹桂,岭上且来看白云。

棋子不妨临水着,诗题兼好共僧分。

新忧他日荣名后,难得幽栖事静君。

孤山寺瑞上人房写望

底处凭栏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春来看雪天。

3.宋代诗词作家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宋代词人: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岳飞、辛弃疾、陈亮等。

婉约派四大旗帜: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闺语”:李清照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别恨”:晏殊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情长”:柳永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愁宗”:李煜(五代十国)豪放派名家:苏辛 苏东坡: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辛弃疾:辛弃疾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相对于唐诗、宋词,宋诗成就明显要差一些,不过也有陆游、文天祥等几个名家。

4.宋朝诗人林逋

●点绛唇 林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 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王孙去。

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林逋词作鉴赏 此为咏物词中的佳作。

全词以清新空灵的笔触,物中见情,寄寓深意,借吟咏春草抒写离愁别绪。整首词熔咏物与抒情于一炉,凄迷柔美的物象中寄寓惆怅伤春之情,渲染出绵绵不尽的离愁。

金谷,即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洛阳建造的一座奢华的别墅。石崇《金谷诗序》里说,征西将军祭酒王诩回长安时,他曾金谷涧为其饯行。

所以后来南朝江淹的《别赋》中就有“送客金谷”之说,成了典故。“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人既去,园无主,草木无情,依旧年复一年逢春而生。

曾经是锦绣繁华的丽园,如今已是杂树横空、蔓草遍地了。写春色用“乱生”二字,可见荒芜之状,其意味,与杜牧《金谷园》诗中的“流水无情草自春”相近。

“谁为主”之问,除点明园的荒凉无主外,还蕴含着作者对人世沧桑、繁华富贵如过眼烟云之慨叹。 “余花”两句,写无主荒园细雨中春色凋零,绚烂的花朵已纷纷坠落,连枝头稀疏的余花,也随蒙蒙细雨而去。

“满地和烟雨”,境界阔大而情调哀伤,虽从雨中落花着笔,却包含着草盛人稀之意。眼看“匆匆春又归去”,词人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惆怅情怀。

过片直写离情。长亭,亦称十里长亭。

古代为亲人送行,常长亭设宴饯别,吟咏留赠。此时别意绵绵,难舍难分,直到太阳西下。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词人正是抓住了黯然销魂的时刻,摄下了这幅长亭送别的画面。最后“王孙”三句,活用《楚辞意,是全词之主旨。

“王孙”本是古代对贵族公子的尊称,后来诗词中,往往代指出门远游之人。凝望着亲人渐行渐远,慢慢消失了,唯见茂盛的春草通往四方之路,茫茫无涯。

正如李煜》清平乐《词所说:“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长相思 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

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 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林逋词作鉴赏 此词采用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以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节奏和清新优美的语言,托为一个女子声口,抒写了她因爱情生活受到破坏,被迫与心上人江边诀别的悲怀。 上片起首两句,用民歌传统的起兴手法,叠下两个“青”字,色彩鲜明地描画出钱塘江两岸山明水秀的江南胜景。

接下来两句,以拟人化手法移情寄怨,借青山无情反衬离人有恨,深切道出了有情人诀别时的痛苦。 过片两句由写景转入抒情。

写行者与送者。临别之际,泪眼相对,哽咽无语。

结拍两句含蓄点出了他们悲苦难言的底蕴,并以分别后的一江恨水抒写有情人的离情别绪。古代男女定情时,往往用丝绸带打成一个心形的结,叫做“同心结”。

“结未成”,喻示他们爱情生活横遭不幸。不知是什么强暴的力量,使他们心心相印而难成眷属,只能各自带着心头的累累创伤,来此洒泪而别。

这两句以景语作结,创造出一个隽永空茫、余味无穷的艺境。 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小隐自题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

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 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

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霜天晓角 冰清霜洁,昨夜梅花发。

甚处玉龙三弄,声摇动枝头月? 梦绝金兽,晓寒兰烬灭。 要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雪! 宿洞霄宫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晶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山中寄招叶秀才 夜鹤晓猿时复闻,寥寥长似耿离群。

月中未要恨丹桂,岭上且来看白云。 棋子不妨临水着,诗题兼好共僧分。

新忧他日荣名后,难得幽栖事静君。 孤山寺瑞上人房写望 底处凭栏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春来看雪天。 猫儿① 纤钓②时得小溪鱼,饱卧花阴兴有余。

自是③鼠嫌贫不到,莫惭尸素④在吾庐。 ①选自<<和靖诗集>>。

②纤钓:用细线来钓。 ③自是:本来因为。

④尸素:即“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不做饭而白吃饭。 凫 年代:【宋】 作者:【林逋】 三三两两自相随,檀颈回看{左发右色}赩衣。

野水无波秋色净,不知何事忽惊飞。 园池 年代:【宋】 作者:【林逋】 一径衡门数亩池,平湖分张草含滋。

微风几入扁舟意,新霁难忘独茧期。 岛上鹤毛遗野迹,岸旁花影动春枝。

东嘉层构名今在,独愧凭阑负碧漪。

5.宋代诗词作家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宋代词人: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岳飞、辛弃疾、陈亮等。

婉约派四大旗帜: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闺语”:李清照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别恨”:晏殊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情长”:柳永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愁宗”:李煜(五代十国)

豪放派名家:苏辛

苏东坡: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辛弃疾:辛弃疾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相对于唐诗、宋词,宋诗成就明显要差一些,不过也有陆游、文天祥等几个名家。

6.林逋词全

《小隐自题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

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

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霜天晓角》 冰清霜洁,昨夜梅花发。

甚处玉龙三弄,声摇动,枝头月? 梦绝金兽,晓寒兰烬灭。要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雪! 《宿洞霄宫》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凉阴一鸟下,落晶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山中寄招叶秀才》夜鹤晓猿时复闻,寥寥长似耿离群。

月中未要恨丹桂,岭上且来看白云。棋子不妨临水着,诗题兼好共僧分。

新忧他日荣名后,难得幽栖事静君。《孤山寺瑞上人房写望》底处凭栏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春来看雪天。 《猫儿 》纤钓时得小溪鱼,饱卧花阴兴有余。

自是鼠嫌贫不到,莫惭尸素在吾庐。 《园池》一径衡门数亩池,平湖分张草含滋。

微风几入扁舟意,新霁难忘独茧期。岛上鹤毛遗野迹,岸旁花影动春枝。

东嘉层构名今在,独愧凭阑负碧漪。

相关内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