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雁的诗句作用

1.雁在古诗中最常用的意义是什么,请举例

雁寄附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于儒家,其有道德伦理规谏的观念意义;于道家,其有鸿鹄之志的任自然的远大理想;于佛家,其有寒潭雁迹的佛性象征。这种儒、释、道三家的差异性和统一性的融合,体现在雁画中反映出寓意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雁在古诗中最常用的意义有:

1、寄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2、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如:杜甫的《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3、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雁为鸟类的一属,形状略像鹅,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飞行。

雁又叫鸿。十一、十二月南飞,六、七月到北方去。在北方繁殖。古人有鸿雁传书一说。

可分为灰雁,白雁和黑雁三种。

2.有关大雁的诗句 象征意义及意思

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

-------陆游《幽居》 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陆游《夜归》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 白居易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代高适《别董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 -----------唐代贺朝《从军行》 十月边塞寒,四山江阴积。

雨雪雁南飞,风尘景西迫。----唐代崔湜《塞垣行》 芦酒烧蓬媛,霜鸿捻箭看。

黄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唐代李廓《送振武将军》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

------唐代李益《春夜闻笛》 落叶寄秋菊,愁云低夜鸿。 -----唐代钱起《宿毕侍御宅》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唐代李颀《古从军行》。

3.雁在古诗词中的象征意义

相传鸿雁能够传书。李煜在《清平乐》中说:“雁来音信无凭”,春天大雁从南方飞归北方,主人公眼见南方的大雁飞来,心头顿时生出一线希望,兴许大雁会带来故国江南的音信。可等待半天,大雁飞过,音信全无,留下的只是更深的失望.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大雁的形象往往延伸出“雁阵”、“雁序”、“雁行”这些相应的形象来。强调的群体、共同飞翔的意义。

“雁行”:谓相次而行,如群雁飞行之有序列。《诗经•郑风•大叔于田》中有“两服上襄,两骖雁行”的诗句。

“雁序”:飞雁的序列。杜甫有诗《天池》:“九秋惊雁序,万里狎鱼翁。”更有用“雁序”来喻兄弟的。

还有“雁阵”:雁飞行时排成的队形。汉代焦延寿的《易林•二复之丰》:“九雁列阵,雌独不群。”这些诗文都是强调大雁和雁群的关系。所谓“断鸿”,是失群孤雁。柳永的《乐章集•夜半乐词》有:“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久。”张久龄云:“孤鸿海上来。”

范文涉及成语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