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两首习题,一、一词多义:以:秋以为期()以望复关()一、一词多义:以:秋以为期 (介词,拿、用 ) 以望复关 ( 连词来 )以尔车来 ( 介词拿 ) 以其无理于晋 (连词因为 )籍何以至此 ( 介词凭 )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 “以”通“已”,已经 )之:桑之未落(主谓间助词,取独 ) 君子之车(的 )言:载笑载言( 说 ) 体无咎言( 言词 ) 言既遂矣(助词不译 )将: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 )二、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夙:名做状,很早地)兴(夜:名做状,在深夜)寐;2、其(黄:名做动,变黄)而陨;3、(二三:数词做动词,有时二有时三,不专一)其德.三、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1.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判断句)2.靡室劳矣(似乎没啥特殊的,就是否定句).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宾语前置,以秋为期).4.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省略句.)四、文本探究:1.在《氓》一诗中,美丽、温柔、勤劳、善良的女主人公为什么会被遗弃呢?结合你的认识、感受以及当时的时代特点,谈谈你的看法.并从课文中找出具体的依据来证明你的观点.我的观点:一来妇女的地位低下,不受尊重,连自家兄弟都不理解自己,如兄弟不知那句.二来该男子品行不太值得托付终身.始乱终弃这点非常明显.三点,男人家庭暴力的倾向比较明显.这是被抛弃前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说一说“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这两句的含意.答:__那个男子相貌忠厚,抱着布前来换丝,其实他的目的并非换丝,来这里是为了跟我商量婚事.3.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答:1.所述故事为男女恋情,主人公为普通劳动妇女与一个农村青年,取材现实.2.故事发生的地点为生活中习见的场合,景物也是劳作时就地取材的所见所感.3.故事的主题是生活中常常发生的婚恋悲剧,结局具有一定的典型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氓》这首诗里,女主人公对于那个负心汉的称呼在不断变化,试分析称呼变化与女主人公感情变化二者之间的联系.答:由爱而恨,再果断地决绝远离这个负心冷酷的男人.表现该女子由温和善良对爱痴情的个性演变为一个看透男人恶劣本性之后的清醒.。 2.诗经 氓 全篇《氓》 诗经——《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